第475章 舫仓暗渡6

A+A-

    老人眯起眼,细细地将所有图纸都翻看一遍,唇角的皱纹里渐渐堆出笑来,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大,再抬起头时眼睛里皆是烁烁神采,就像他背后的那颗老槐,是枯木逢春的姿态。

    李嗣源淡淡一笑:“段爷果然好眼里,这副括图正是安先生的亲笔稿。”

    段爷冷冷一笑,眯眼看着括图道:“在这央央尘世,能书此稿者,除安先生本人,无人能出其右。”

    “五日”李嗣源低声道。

    段爷却轻轻摇头,抬头对李嗣源笑了笑,缓缓伸出三根指头:“先生的稿,我段九指只需三日,必成!”

    王蓁此时才发现,这个老人的右上只有四根指。

    李嗣源微微蹙眉,略显迟疑道:“这次的连弩射器与世存的样式截然不同,其中许多铁件还需单独打制,先生虽怀鬼斧神工之技,可三日之期委实仓促了点。”

    段爷却笑道:“这括稿我刚才大概看过,将军无需担心,我与安先生如伯牙遇子期,六年前我段九指曾对天发誓,此生非先生之器不功。今日再见先生稿,于我如久旱甘霖,只恨不得当即成形,别五日,三日我都嫌长呢!”

    李嗣源微感惊诧:“你知道我的身份?”

    段爷鼻梁上的皱纹展了展,笑道:“前日李渔来找过我,能劳动他亲自跑腿的,不是锐麟军的李将军,难道还是董璋那个笨蛋?”

    李嗣源不禁莞尔:“先生果然灵睿,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段爷却一边整理着里的括图,一边摇头道:“我这只老鬼才懒得去理会那些不相干的人事呢,不过是因安先生眼下在将军身边做事,我才会关注这些。如今将军既然来了蜀中,料想距离安先生入川也不远了吧?”

    李嗣源点头:“距离你与重悔一醉方休的佳期,可指日以待了。”

    段爷点了点头,目光始终不舍得离开里的图纸,口中低语道:“光看这图我就晓得,先生他眼下过的应是不错,我也着实想念他啊!”罢,便不理会众人,径自捧了图纸回院子里去了。

    李嗣源转回身,见王蓁仍呆立在原地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便低声道:“走吧,段九指眼下可不希望任何人打搅。”

    坐进车里,王蓁便忍不住掀开了话匣子。

    “这个段九指为啥同师父那么好啊?”

    “听他的意思,好像只接师父一个人的活?”

    “他同师父怎么认识的?”

    “他绰号叫鬼段爷,是不是很厉害?”

    “他是天生的九根指头吗?”

    “看他住那么破的房子,没家里人吗?”

    “像他这样的人应该很有钱吧?为什么不搬家?”

    在王蓁不停地抛出各种问题的时候,李嗣源却始终低着头。

    修长的指在清晨冬泠带来的那堆油纸包里翻找,最后取出一个雪花樱桃,伸出递在王蓁眼前:“这个给你尝尝。”

    王蓁因被他这句毫不相干的话打断而愣了愣,看了眼李嗣源里的雪花樱桃,却并没伸去接,只蹙眉望着他:“这个我已经尝过了。”

    “这个凉的更好吃。”李嗣源仍坚持不懈地推荐。

    “真的?”王蓁犹豫着,从李嗣源里将那颗雪花樱桃接过来,缓缓往嘴里送的时候,眼神还莫名伴着疑惑地将他望着。

    冷掉的雪花樱桃外面的糖胶变得有点硬,却黏的更厉害,咬一口,腻腻地一块硬糖粘在牙上怎么也弄不下来。

    王蓁皱着眉,看着里被咬了一口的雪花樱桃,无法理解李嗣源为何会觉得,这种东西凉了更好吃。

    车子平稳地行驶着,轮子碾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晃动的车身连带着车角上悬着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正当王蓁纠结于里捏着的大半个雪花樱桃的去留问题时,却听李嗣源语声低缓地道:“重悔于段九指,有救命大恩。”

    听见李嗣源的这句话,王蓁停下两腮咀嚼的动作,安静地望了他。

    “当年重悔随我率军入蜀,第一次见段九指时,他正被董璋五花大绑着欲推出去斩首,理由是,延误了董璋命其督造弩箭的交付期限,以贻误战论处,斩立决。”

    “段九指以前是董璋的人?”这倒令王蓁颇觉意外。

    她觉得像段九指这种脾气性格的人,通常都不愿意同官家打交道。

    李嗣源轻轻摇头:“以他的个性,自然不会趋附于权贵至势,但因当初我率兵攻城迅急,而段九指又是木器括制造一行出了名的巧匠,被应征入伍也是常情。战时他为董璋所用,事后董璋自然有处置他的权力。”

    王蓁缓缓地点了下头,继而道:“定是当时安先生看见了,便在董璋跟前替他求的情,先生是惜才之人。”

    李嗣源淡笑:“重悔虽惜才,也是非一般之才入不得他那双眼,更何况还是个犯了过的死囚。”

    王蓁绣眉一挑,越发好奇地歪着脸将他望着。

    李嗣源便勾了下唇,继续道:“当时段九指被推出去问斩的时候,里还捏着张弩图,大呼冤枉。重悔因好奇,便走上前将他那张图拿过来看了一眼,看过之后对董璋:‘幸而段九指贻误了交弩的期限,否侧此刻你董璋恐怕已身首异处了。’”

    “那张图真有问题?”王蓁惊问。

    李嗣源点头:“那张弩图上绘的是一种二连发的箭弩,图倒也没大毛病,只是在更换弩箭的位置,少了个拇指般大的拨片,弩造出来仍可使用,只是无法连续射出第二只弩箭。”

    “可这个东西,与董璋的身家性命有何关系?”王蓁越发好奇。

    “董璋排兵布阵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他通常亲自率领先骑营和强弩营。而强弩营通常是用来压制敌人前锋冲击的锐气,你想想看,若是第一轮弩箭射光了,可第二轮弩箭却跟不上,会是怎样的后果?”

    王蓁反应极快,几乎是立声道:“敌人的前锋一下就冲到眼跟前了,必要杀他个措不及!”

    李嗣源赞许点头:“没错!而当时正因段九指督造的这批连发弩没及时交付使用,致使董璋不得不撤至后方,率领骑兵营伺突袭。所以,也可以是救了他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