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终于扯上了关系

A+A-

    秦慕阳无意之间,瞥了一眼,高太炎的家里的布局。

    毕竟,高太炎,也曾经是d市法术行儿,泰斗一级的人物儿。

    因此,这家里的风水布局,也应该是特别讲究,才行。

    果然,这个高太炎家的布局,还真的是特别讲究。

    当然,最为讲究的是,挂在一楼客厅里的四幅条屏画儿。

    竟然,是传当中,军阀头子抢走的四大天王。

    秦慕阳敢于肯定,这四幅条屏,就是自己家的祠堂里,挂着的那四大天王的画儿。

    因为,别处的四大天王,就是庙宇里的四大天王,也应该是每个人里,都拿着东西。

    也就是自己家的祠堂里的四大天王,同别的地方的四大天王的画像不一样。

    三个天王,都是空着。

    只有广目天王的里,拿着东西。

    也就是广目天王里的伞,还有里的招财金鼠。

    秦慕阳最为关心的事情,那就是自己家的祠堂里的画儿,为什么会到了高太炎的家里。

    突然,秦慕阳想起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几次关于盗墓的事情,都同高太炎有关系。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好像自己也认为,这只不过是巧合的事情。

    但是,当自己再看到这四幅条屏的时候,自己不再那么想了。

    秦慕阳认为,这个高太炎,一定多少知道一点儿,古墓的事情。

    也就是,这个高太炎,应该多少能够同秦家堡的秦家,扯上一点儿亲戚关系。

    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会了解古墓的事情。

    如果,秦家的先人,没有这点儿把握,也不会,这座古墓,这几百年的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打它的主意。

    就连日本人,都曾打过清西陵的主意。

    据,当年的日本人,也考查了好长时间,秦家的祖坟。

    但是,最后,却在自己家的祖坟前,摆上了一桌很好的供品,祭拜了一番,就离开了。

    根本,就没有敢动古墓。

    既然,自家祠堂里的东西,出现在了这里。

    那么,也就是,自家古墓里的东西,也就在一直保佑着高太炎一家。

    世上的万物都一样,只要有那么一丝灵动的迹象,它都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委屈求全的时候。

    毕竟,自己家的祖坟上的东西,也需要香火的供奉,才能够让自身的灵气不散。

    在它真正的主人,出现之前,它也要委屈求全,来求得别人的香火,以保证自身的灵气。

    秦慕阳还知道,这样的物件儿,本身,都他妈的特别邪性。

    自己之所以能够出现在这里,不定,就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

    也就是,自己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就是因为自己已经感觉到了,自己家的祠堂里的东西,会出现在这里。

    只不过,可能自己的修为尚浅,还没有那么强烈的明显感觉罢了。

    但是,秦慕阳却相信,这四幅条屏,也一定会感觉到,自己已经出现在了这里。

    毕竟,在秦氏家族的一脉传人来,自己也能够算得上是长房长孙。

    也就是,自己肩负着秦氏一脉传人的正支正派。

    接下来,秦慕阳一是要看一看,这高家的人,怎么收场。

    同时,也想看一看,这嘟嘟的一家,到底要闹到什么程度。

    当然,秦慕阳还有一门心思,那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家祠堂里的东西,在感应到自己的存在的时候,会无动于衷。

    中午饭,秦慕阳也就是在幸福胡同,一家吃店儿里,吃了一碗拉面。

    然后,又坐在吃店儿里,休息了一会儿,喝了人家一壶茶水。

    当然,秦慕阳现在,虽然算不上有钱人,但是,也能够算得上是不差钱儿的人了。

    所以,秦慕阳,一下子就给人家拍出了二十块钱。

    “行了,我喝会儿水,在你这儿歇会儿,钱吗,你也就不用找了!”

    看着秦慕阳的慷慨,吃店儿的老板,用一种疑惑的口气,问着秦慕阳。

    “大哥,你是来帮嘟嘟她们家的,还是来帮高大师家的呢?”

    秦慕阳知道,这个地方,虽然也是d市的地界,可是,对于自己来,毕竟也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因此,自己不能乱讲话。

    “也可能是要帮双方吧!”

    “因为,我同双方,都能够扯上一点儿亲戚关系。”

    “老板,听你的口音,你也不像是外地人。”

    老板微微一笑,道:“我就是幸福胡同土生土长的人。”

    “我也就是仗着政府的赔偿,在自己的家里,开了这么一间吃店儿。”

    秦慕阳一听,这个老板,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马上就开口问道。

    “对于高家的人,你了解吗?”

    老板马上就道:“了解,了解。”

    “原来,这高家,还有一个老太太,也就是高大师的母亲。”

    “那个老太太姓秦!”

    “老太太在世的时候,也挺歹毒的。”

    “就比如,当时,也就是高大师的时候。”

    可能,老板是为了增加自己所的话的可信性,把自己的爷爷,抬了出来。

    “当然,事儿吗,我也没有经着,我也是听我爷爷给我的。”

    “那个时候,这个地方,还都是郊区。”

    “秋后呢,这里的人们,下了班之后,都喜欢到农民的地里,捡拾人家落下的苞米。”

    “捡回来之后,人们脱成粒儿,就晾晒在自己家的院子里。”

    “毕竟,那个时候,都吃供应粮。”

    “这人们多捡点儿,也就可以少买一点儿。”

    “这里的人家,都一样。”

    “谁家在那个季节,都会晾满院子的苞米粒子。”

    “那个时候,那个秦老太太,可能是没有工作。”

    “再加上为人歹毒,可能,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比别人的家里,拣拾更多的苞米。”

    “因此,她家的苞米,总是要晾晒好长的时间。”

    “别人家的苞米,都没得可晾了,她家还在晾。”

    “当时的这里,毕竟是郊区,管理也不是太严格。”

    “几乎家家都养一些鸡鸭之类的。”

    “你想,就她家晾着粮食,这鸡也好,鸭也地,不往她家跑吗?”

    “可是,她家的大门儿,竟然不关。”

    “这也就算了,你就猜不到,那个秦老太太,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