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秀英的要求
对于林建中要下乡的要求, 李秀英以前都是直接驳回的, 今天她却松口对林建中道“这两天我有点事, 再过几天我安排好手头的事你就可以去报名了。”
一腔热血的李建中还不知道他妈为他操碎了心,听得他妈终于同意了,高兴得恨不得跳起来。
一边吃饭一边畅想他上山下乡后的生活, 去了之后怎样的勤劳苦干,怎样的与农民兄弟一起胼手胝足把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惹得两个姐妹不停朝他翻白眼,林云霞怼他道“哥, 等你做到了再呗,人还没下乡呢,你这产量就出来了,这不是浮夸风做派么?”
林建中被妹妹的话噎得难受, 朝着她冷哼一声道“我怎么可能像那群人一样?我到肯定是要做到的。”
林彩霞见不得他夸夸其谈的样子“那等你做到了再也不迟, 现在啥都言之过早,不定你受不了乡下的日子,没两天就连哭带喊要回来呢?”
姐妹俩的夹击把林建中气的筷子一放“不吃了!” 站起来径直出门去了。
林建华探头看他哥碗里没喝完的稀饭,嘿嘿一笑端起碗倒在了自己碗里“他不吃我吃,我不嫌弃他。”
他这番举动把林彩霞逗乐了,伸手给弟弟卷了个饼子“弟啊, 你可千万别学得跟老二一样, 光不练假把式知道不?比做容易,等做出成绩来了再, 不然只会惹人笑话。”
林弟点头表示受教,一边往嘴里塞饼子一边不忘给妹妹面前的碗里夹肉片, 话还不清楚的林晓霞一边吃一边叨叨“谢谢的的”,喜得林建华夹菜夹得更起劲了。
晚上一家子都睡下后两口子躺在床上拉话,李秀英跟自己爱人她请了两天假不上班,要去给王国栋跑货源的事儿。
林卫国奇怪地问她“你以前不是不爱掺和这些事吗?这个王国栋什么来头还要你去给他牵线搭桥?”
“他就是一个普通农民,我帮他其实还是为了孩子们。老二一直吵闹着要插队,他性子倔又易冲动,离得远了没人看着我怎么能放心?
“以前常和他们一起玩儿的姚新城你知道吧?闹得他妈跟老姚离婚了,他主动表态和老姚划清了界限。这一天天闹腾的厉害,市委也不安稳,今儿揭发这个,明儿批|斗那个,我是真怕建中跟着一起胡闹。”
“王国栋他们那个安平县,一直都很平静,周围几个县市都有闹出人命来的,偏他们那边从来没听过有这种事。我细看了他的证明材料,有县里革委会开的,还有公社开的,明王国栋在县里公社里都有得上话的人,他本人又沉稳老练,如果孩子们下乡能去他们那边,有他看顾着,我也能稍稍放心些。”
“老大一向有些骄娇二气,眼看上大学是没指望了,招工也不容易,多少困难家庭的职工子弟还解决不了工作问题。咱们也别想了,让她也下乡去锻炼个三五年,到结婚年龄了看看情况再,实在不行我早点退休,让她接了我的班也成。”
林卫国搂住了妻子道“难为你了,看你为了这个家殚精竭虑,我啥忙也帮不上,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你这得是啥活,我当妈的为孩子操心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你现在也不容易,时局动荡,你能保证自己的安危就是我和孩子们最大的后盾了。前几天老姚被拉到街上挨批,我见了就怕得狠,市委的二把手,批就批。”
李秀英着眼泪流了出来,抱紧了林卫国道“什么是左?什么是右?一句话没对就把以前的功劳全都抹杀了。我整天都提心吊胆,你可千万保重你自己。”
林卫国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安慰道“你放心吧,我现在是紧跟主流思想,少发声,少做事,任谁也不出我的不是来。”
李秀英虽得到了爱人的保证,却仍忧心忡忡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会好的,以后肯定会好的,我相信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继续这样下去国家是没法发展强大起来的,领导人肯定能看到,早晚有拨乱反正的那天。”林卫国完搂紧了妻子,在这黑暗的世界里,也只有心灵相契的革命伴侣,才能给彼此安慰吧!
第二天李秀英早早起床,把该上班的该上学的都送走之后,就马不停蹄的骑着自行车到处奔波,联系自己以前的老战友,老关系,一天下来是累得满头大汗。
不过也算没白跑,她算着王国栋剩余的钱,给他把货物备的足足的。
第三天一大早她就找到了招待所,王国栋看她过来了高兴道“大姐您来了!给您报告个好消息,我在西边不远的长荣街上租了个院子,准备做我们安平县在阳城的办事处,今儿就准备搬过去了,我带您去认认门?”
李秀英听了一愣,全然没想到王国栋这么能折腾,竟然还弄了个办事处?
要知道她们厂也就在省城有办事处,阳城在京城里也有办事处。可的一个安平县,一个农民能跑到阳城来拉关系进货,还能想到开办一个办事处,李秀英不得不承认王国栋确实办事老练。
她提醒道“你这个办事处是要到阳城的各级管理部门去备案的知道吗?这样以后行事才能更方便。”
王国栋笑眯眯的回答她“我们也想到这点了,昨天咨询了街道办的同志,今天准备去派出所和革委会去问问,看我们的办事处都需要些什么证明材料,再办些什么手续之类的,争取下次来的时候把资料带齐全。”
李秀英见他办事周全妥当,再次点头肯定“你想到了这茬就行,昨天我给你们联系了一批货,今天我带你们去见见人。虽货物数量都不多,但是基本都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你们的办事处开办之后,注意多联系,信誉好了之后要加大供货量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国栋一听喜得是眉开眼笑忙不迭的道谢,跟着李秀英去了日化厂,又去了纺织厂,顺利地拿到了货又认识了人。
最惊喜的是李秀英联系了自己的老战友,竟然给他匀了两箱手电筒。拆开一看,金灿灿的黄铜把手差点没把王国柱的眼给闪瞎了。
一箱子装20把电筒,另有电池两箱子,乐得王国栋赶紧向乔会计预定“反正都是要卖的,你可千万给我留上几把,我一准一分钱都不少你的”。
乔会计也乐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国栋啊,只要你开口,咱这次进的货随便你挑,要不是你,咱上哪能寻摸来这么好的东西去?”
李秀英领着他们忙忙活活的跑了一天,眼看该到下班的点了,一群人才回到那个被他暂时充作仓库的未来办事处。
累了一天,中午也是路边随便找了家面馆吃的饭。王国栋表示辛苦大姐了,晚上要请李秀英全家一起吃饭,李秀英却坚辞不受,只家里还有孩子,这次就算了。
李秀英犹犹豫豫,王国栋看出来她有话,就张罗着让其他人先收拾东西,他自己送李大姐回去。
路上俩人边走边聊,在王国栋又表达了一轮谢意之后,李秀英开口了“你先别忙着谢我,我这么帮你也是有所求的。”
“大姐您只管,只要我能做到的,磕绊都不带一个,肯定给您办得漂漂亮亮的。”王国栋赶紧保证。
李秀英看他这么痛快,不由得笑了起来。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我就直了。家里两个孩子最近都要下乡插队去了,但是去了陌生的地方又没个人看顾,我不放心。我想着我帮了你,你也帮帮我,俩孩子就插队到你们那儿去,你帮我好好看着他们,别让他们行差踏错了。”
她这话把王国栋得愣住了,不由得问道“大姐,虽然您没,可我也能看得出来您不是一般的职工。人脉关系还很是有那么一些,您干嘛不让孩子们去工厂里上班呢?”
李秀英长叹了一口气“哪有那么容易,阳城的各个工厂人满为患,就业非常困难。现在时局又混乱,不符合条件的招工是想都不敢想。我爱人的位置又特殊,哪怕是符合条件的,孩子们去了还是难免被人闲话,不定啥时候又惹出一摊子事儿来,我思来想去,还不如去插队的好。”
要李秀英和爱人虽然都是阳城人,但家里也还是有几门子乡下亲戚的,只可惜她家的亲戚都在阳城左近,去近郊插队难免又会被人怪话,什么舍不得孩子下乡吃苦,利用职权之类的。
还是安平县好,离得不远不近,又是省内有名的穷地方,还有王国栋看顾,去那里正好,任谁也不出个什么来。
王国栋听了她这个要求心里却没底,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就是爹妈的命根子,他能把老大姐的孩子们看好吗?更何况他的家乡还面临着几年后的那场惊天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