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捉泥鳅

A+A-

    张婧姸的话直让王国栋感觉莫名其妙。

    他毫不客气地对张婧姸道:“你错了, 我不是注意和你保持距离, 我是和除了我娘我妹子之外的所有女性都保持距离。”

    顿了一下他得意洋洋地继续:“我可是有心上人的!我不想让我心上人误会, 不是单独针对你,你不用放在心上。”

    听了他这话,张婧姸舒了一口气, 自和李腾跃的事儿闹出来之后,她就很自卑,知青点的几个女知青们暗地里对她的嘲讽她也全心知肚明。

    王国栋从困境中解救了她, 她对他心存感激,其他人她可以不在意,但她不想让王国栋也用鄙视的眼神看待自己。

    不是特意针对自己,张婧姸放下了悬着的心, 也有心思开玩笑了:“你有心上人啦?是哪个漂亮姑娘?”

    “现在不能告诉你。”王国栋挠了挠自己的脑袋:“如果我结婚时你还没回城, 我肯定请你去坐席。”

    他这话一出口张婧姸立刻眉开眼笑:“那行,我就等着你的请柬了。”

    当地人太穷了,一年忙到头,也余不下多少粮食,虽然婚礼是喜事,却也都办得特别简朴, 开不了几桌席面, 能被请去坐席的,都是和主家关系亲近的人。

    真好呢!自己并没有被嫌弃。

    张婧姸笑着:“东西送到了, 我也该回去了。”

    王国栋朝她摆摆手:“你回吧,这儿离王庄远, 你以后别来了,有啥事可以等我回去了。”

    张婧姸朝他点点头转身走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王国栋一帮人加班加点赶在夏收前把红旗公社的礼堂全部竣工了。

    没耽误夏收,乔福山对他大加赞扬,一群拖拉机又排着队的等他去修。

    等麦子收完,开始夏种的时候,他的几个学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终于能毕业了,一般拖拉机常有的毛病,几个人都能很熟练地解决了。

    王国栋是大松了一口气,会维修的人多了,拖拉机坏了能及时得到维修,就能干更多活了,减轻了社员许多负担,也能给他们的礼堂建设争取更多时间。

    夏种前先犁地,王国栋和三林子贵成三个人开着两台拖拉机满公社跑,这村犁完去那村。

    三个人两台机器轮着来,怕机器过热烧坏了发动机,除了每天后半夜休息一下晾晾机器外,能从天微微亮直干到半夜十二点。

    拖拉机噪声大,犁地又颠簸得厉害,一天下来王国栋感觉自己都要聋了,浑身都被震得麻酥酥的,从拖拉机上下来,屁股疼得路都走不动了。

    怪不得满工分是十个,拖拉机手却额外要拿十二工分呢。

    不这勉强算是个技术工种了,就这一天到晚的突突突就能听得人耳朵聋,这夏种开拖拉机犁地的十几天里,不管啥时候他跟人话都是用吼的,全是开拖拉机留的后遗症。

    老天长眼,夏种刚结束就时停时续下了三五天雨,虽然到处泥泞一片,社员们却兴致高昂,这意味着今年的夏粮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王国栋难得能闲下来,下了三天雨,他就在床上美美睡了三天,这天下午雨终于停了,虽然天色没有放晴,但是也不再有黑沉沉的乌云压在天边了。

    王国栋爬起来站在院子里伸了一个懒腰,一个哈欠完嘴还没闭上就看见郭绒花出现在门前。

    “国栋哥!”郭绒花一边和他招呼一边走了进来。

    王国栋应了一声:“哎!”

    他赶紧把自己张得比河马还大的嘴闭上,伸手揉了揉脸,实际上趁机抠了抠眼角,可不能让绒花见到他挂着眼屎的邋遢相。

    确认了脸上没有不该有的东西,王国栋扫了一眼郭绒花,见这丫头挽着裤腿光着脚。

    忍不住数落她:“你咋光着脚?扎了脚咋办?国芝有草鞋我给你拿一双穿上。”

    “国栋哥你比我妈还啰嗦,草鞋我就不穿了,你带我和国芝去北河起笼子行不?”郭绒花笑眯眯地。

    “起笼子?你昨天在北河下了笼子?”王国栋心想丫头玩兴不,昨天还下着雨呢就跑去北河下笼子了。

    “你下笼子啦?”王国芝从屋里窜了出来,拽住王国栋的胳膊就开始摇:“大哥,你就带我们去嘛!好不好?反正下雨也不能干活。”

    王国栋被这丫头摇得站不稳,旁边的郭绒花也用闪亮亮的眼神盯着他,王国栋还能怎么办?只好舍命相陪了。

    “行行行,别摇了,我去拿渔网,看能不能撒上几网子。”他着就把屋里墙上挂着的一张网拿下来。

    这网还是他时候他爹给他弄来的,王国栋平时一般舍不得动用,今天为了这俩丫头,也是豁出去了。

    一听他答应了,俩人高兴得都跳了起来,一个国栋哥你真好,一个大哥还是你疼我,王国栋笑着一人给了一个脑瓜崩:“俩马屁精!”

    俩丫头前面迫不及待地走远了,王国栋背着篓子,提着渔网,走了两步他终于明白郭绒花为啥不穿鞋了。

    黄土地被连续几天的雨水泡软了,变成了软哒哒的黄泥巴,粘着手工缝制的千层底布鞋的鞋底,走一步鞋子掉一次,那个费劲就别提了,

    王国栋干脆也把鞋子脱下来光着脚追着前面的那俩丫头去了。

    郭绒花一边走一边,原来昨天下午是她三哥带着她去北河边下了笼子,结果昨天晚上他们家猪圈墙塌了半边。

    家里养的一头半大猪顶着雨满院子乱窜乱拱了一上午,雨一停她妈就喊着她俩哥哥在家垒猪圈。哥哥们可是没时间再带她出来玩了,她等不及,就跑来找王国栋了。

    “国栋哥要是在家,肯定能带咱们去。”郭绒花对王国芝到。

    王国芝连连点头:“那是,那是。”心里却在疯狂吐槽自己好闺蜜,你都开口了我哥能不去吗?

    怕不是你要天上的月亮他也得试试看能不能搭个梯子爬一爬呢!

    到了河边一看,北河水上涨了不少,往日里清凌凌能见底的河水翻涌着浑浊的浪花,水流颇为湍急。

    王国栋按照郭绒花指点的位置把两个地笼捞出来,里面倒是有一些还没巴掌大的鱼。

    这几条鱼就把两个姑娘给惊喜地尖叫连连,慌忙从地笼里往篓子里捡鱼。

    王国栋看她俩捡的高兴,找了一个水势平缓的地方把网子撒了下去,感觉网子沉到底了,再慢慢往起收。

    把网子提起来一看,收获还不少,网子上挂了许多杂鱼,银光闪亮的鱼鳞在灰扑扑的网子里裹着格外显眼。

    俩姑娘更兴奋了,扑过来七手八脚地把这些鱼从网子上取下来。

    王国栋站旁边乐呵呵地看着她俩玩,实话这些鱼真得没法吃,巴掌大的都没几个,全是一些比手指头长不了多少的,没肉不刺还多。

    这要是搁在物资丰富的年代,还能裹上面包糠鸡蛋液放在油锅里炸成酥鱼,老人孩都爱吃,隔壁孩都馋哭了。

    可是现在,社员家里都是一年才过一次油,他们本地的主要食用油来源就是油菜籽。

    夏收后油菜籽分下来,工分多的人家才能分到三四十斤,听起来不少了吧?可架不住出油率低呀!

    这点油菜籽拿去榨油坊里除去损耗,能出个十斤油就偷笑了,工分少的人家一年也就能得个四五斤油。

    这么点油要吃一年,可想而知主妇们做饭的时候是怎么用油的。

    就像他娘韩老太,油罐里放有一把长柄铜勺,这把勺子和一把黄铜剪刀配套,是她的嫁妆,真正的用途是拿来给灯添油剪灯芯用得。

    每次做饭要用油时,他娘就会拿着这把勺子舀起一勺,再倒掉一半,然后才把剩下的油倒在锅里。

    这些杂鱼除了油炸,再怎么做也不好吃,王国栋叮嘱两个姑娘:“你俩只捡大的就行,的吃不成就不要了,扔回河里去吧!”

    俩人点头应是,王国栋又撒了几网,让她们俩过足了瘾,这才张罗着回去。

    “国栋哥先别走,我哥还下了十几个锥笼呢!”郭绒花着就拉上王国芝一起去取。

    所谓的锥笼,是一种在当地比较少见的捕鱼工具,专门捕捉黄鳝泥鳅用的。

    竹篾编成的一个大圆锥形笼子的底座里套着一个圆锥形的入口,在笼子里放上诱饵,再把笼子平躺着放在河岸边的隐蔽处。

    黄鳝泥鳅身体细长滑溜,发现了诱饵就会从圆锥形的入口钻进去,进去之后可就出不来了,只能等着被抓。

    王国栋一边收拾渔网,一边注意着两个姑娘,刚下过雨河岸泥泞湿滑,可别给她俩掉下去了。

    俩人时不时的惊呼一声:哇好大的黄鳝!隔一阵再喊:这泥鳅好肥!

    郭绒花提起来一个笼子就喊:“国芝你快来,这个笼子挺重的,里面的泥鳅肯定特别大!”

    王国芝赶紧把头探过去:“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俩姑娘对着笼子研究了一会儿齐齐惊叫一声:“妈呀!”

    作者有话要:

    池塘地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妞的哥哥带她去捉泥鳅,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