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杆秤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至少,除了夏天明之外,其它人都这样的认为。
但是,亩产貌似还不到两百斤,无论怎么来看,夏天明都感觉不出一丝丰收的喜悦。
虽然赶不上杂交稻,按他的理解,至少也得亩产个三四百斤吧。
只有两百来斤的亩产样子,和自己的期望值差得太多了,这算什么丰收。
而且,夏天明对这十几亩田地算是用心了。
水田就开设在河底的淤泥之上,照理,长年累月的淤泥,也应该足够的肥沃了啊。
除此之外,他还让人将所有的人畜粪尿都收集了起来,洒到了田里,虽然没有化肥,可是,也算是施了肥了。可亩产才两百多斤,这田地,它怎么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割稻子的时候倒还好办。
虽然不是专业的镰刀,用柴刀菜刀,也能将稻子割断,只是速度慢了点,反正现在人多,割倒了之后,再慢慢的捡起来就是了。
可是,到了脱粒的时候,可就麻烦了。
夏天明记得,自己的时候,家里是用滚筒式的脱粒的。不过,等他长大之后,农民们都是请的收割,已经没有谁再用那种用两脚踩的脱粒了。
可就算只是用木板做的滚筒粒,也不是那么容易复原的。
就算是滚筒脱粒上的上那几个连轴和轴承,人类社会再用一千年,也未必能发明出来。
经常听到关某人,咱们的祖先没有替世界文明创造过任何的贡献,夏天明听着就觉得不舒服。他只是不知道丝国历史上的那些贡献而己,怎么能因为他不知道,就不存在了呢。
可是,另外一方面他却不得不承认,在后期的几百年来,丝国文明真的是在搭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便车的。
所以,一旦开放了国门之后,别人开发成熟的东西,我们直接就能拿过来用,被压抑了几百年的生产力,再加上咱们的勤劳和智慧,咱们立即就创造了巨量的财富,对人类的工业化文明,进行了飞速的追赶,甚至部分方面的超越。可是,一个事实是,在许多的方面,咱们仍然是技不如人。
咱们所取得的成就,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咱们的聪明和勤劳,以及,我们搭建世界工业文明进程的便车,两者缺一不可。可是,某些人怎么就能解释为他们的英明神武了呢,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勇气。
没有脱粒,夏天明就只好教导着大家,将割下来的稻子,用箩筐或畚箕挑了回去,晾晒在晒谷坪上,等到晒得半干的时候,再在晒谷坪里竖起一根根半人高的横梁,然后,抄起一束束的稻穗,在横梁上进行摔打。
这样,当然也能稻好的将谷粒摔下来,只是这样的话,就显得太慢了一些。
而且,还需要将稻杆也挑回家来,也要增加不少的工作量。
不过,这稻杆也不能扔掉或者当柴火烧了。
夏天明记得,当他长大了之后,农村里仍然用稻杆制作床垫,虽然不如那啥席啥丝的柔软,可是也能冬暖夏凉的,关键还能透气。
而且,睡在稻杆做的床垫上,就算没有席梦丝的柔软,但也比睡在光板的木板床上软和多了。
除了河仍带着一群半大男孩,仍在忠实的执行他们站岗放哨的职责之外,所有的人都放下了头的工作,投入到紧张的秋收当中来了。
这是真正意义的秋收,就算其它人不知道这其中的含义,可是,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粮食——虽然,他们也还没有吃过这种食物,也不知道有没有南瓜粥那么好吃。
除了乔山新生的儿子和丁外,还有负责照看丁的丽,其它所有人都在紧张的忙碌着。
所以,虽然效率比夏天明熟知的低了两倍不止,他胜在他们人多,十来亩田,只需在不到十个人负责收割,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就割完了。
其它的人中,体力稍差的,则负责将稻挑回到夏天明原先的旧宅前面去,那里有一片方圆两三亩大的空坪地。
至于这里的房子,夏天明他们搬走的当天,智者带来的那十几口子就住进去了。而且,这是夏天明住过的地方,比其它人住的地方还整齐一些,他们这群后来者的住房比先来的还好,还让树这些女人们颇有微辞。
不过,随着紧张的秋收的工作的到来,大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抱怨了。
树和苗虽然身为女人,其体力却是连一般的男人都不如。这个时候,她们就如同个男人似的,将挂满稻谷的稻穗高举起来,然后狠狠的摔下,在横木上面将稻谷敲落下来。
掉落的谷粒,撒得到处都是,就有人负责将这些谷粒摊晒开来。
虽然眼看着稻谷长在田里的时候就已经干透了,但晾晒在坪地上之后,仍能看到微微的冒着水汽,感觉到谷粒似乎缩了一圈。
至于那些随同稻谷一同掉落的禾叶,则在晒了半天之后,就蜷缩起来。
这时候,夏天明亲自操作,用竹扫把把谷子表面的稻叶赶到了一块,再露出来的谷粒,就能看到粒粒饱满的样子来了。
没有想象当中众多的秕谷,或许,这产量并不象夏天明预想的那么多。
早在一个月前,夏天明就和阿康一起做了台风车出来,虽然看起来有点四不象的模样,但是,也能将谷子和禾叶甚至谷粒进行初步的分离。
晾晒了两天之后,谷子已经干了个七七八八,夏天明带着大家一起,亲自把谷子用风车吹了一遍。
傍晚的时候,再把谷子堆成一起,用那唯一的一块塑料布盖起来,看起来,也堆得高高的象个山似的,并不象夏天明想象的那般少。
夏天明突然心生了一股称量一下,他们到底收了有多少谷子的想法。
至少,他想知道他们的产量,到底亩产有多少啊。
夏天明他们现在已经有了长度的计量单位了。
他知道,自己是穿着42码的运动鞋的,他还记得,42码的鞋好象是26厘米长。
他的那双运动鞋,被阿秀收了几个月之后,再次拿了出来,而且只是作为长度的量度单位。
他以单只鞋的26厘米作为标准,量出了四只鞋掌,得到了一米多一点,然后减掉一点点,就得到了一米的标准长度了。
当然,肯定不是非常的标准的,和后世的一米也会有些误差,但这误差,绝对不会大于百分之五。
用这个标准的一米,他还将他们所拥有的水田,当然,主要还是河湾处的大片水田,进行了初步的摸底。
丈量下来的结果就是,他们种下的水稻,大概是十二亩多一点。
但他们还有八十三亩水田,因为没有足够的秧田,目前仍空置在那里。
当然,他们的旧宅前面,还有十五亩的水田,加起来一共有0亩的水田,就算亩产200斤,他们一年下来,也能收获两万多斤的稻谷。
就按人均两百斤的口粮,也够养活他们这一百多斤了,而且,他们还可以种植南瓜、大豆、荞麦。
就是,到明天秋天的时候,他们不但不要挨饿了,甚至还能有所盈余了。
然而,这些粮食,他们暂时还要留作粮食,连夏天明想要吃几顿米饭,都要琢磨一下,也没知道自己这一任性,明年的种粮够不够。
“或许,我们该有一杆秤了。”夏天明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