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 交接

A+A-

    一直等到面前出现了十个人后,沈从礼才开口,“团子,认识一下‘鹤影’。”

    鹤影?干什么的?沈琬蔚一脸疑惑地看着沈从礼。

    “他们的职责是收集情报的。”沈从礼简洁地。

    “皇上知道吗?”

    沈从礼摇摇头。

    天啊,爹爹竟然有自己的情报。这,这是要做什么?沈琬蔚一脸的吃惊。

    沈从礼干咳两声,压低了声音,“耳聪目明才能活得安生啊。作为权臣,风险大啊。我可是要照顾一大家子人啊。”

    好吧,自己的爹爹好像一直不是愚忠的人。沈琬蔚想想以前爹爹谈及君臣关系的言论,觉得这话不错。

    不过,爹爹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组织交给自己呢?她皱着一张脸,担心地看沈从礼,“爹爹,阿玥了,您的毒可以根除的,只要假以时日。”

    “你不会以为我在交待后事吧?”沈从礼瞪了她一眼。

    沈琬蔚尴尬地笑笑。她正是有这种想法。

    “我这是看重你。”沈从礼抬起,拍了拍她的脑门。

    “谢谢爹爹看重。可是,您好好的,还是自己管吧。”

    “瞧瞧,谁信誓旦旦地要保护我们的?没有灵敏的情报,你能提前布局吗?而且,我的‘鹤影’除了可以收集情报,还可以做很多事。个个以一抵十。你以为只有十个人吗?”沈从礼一脸嫌弃地。

    对啊。自己不是一直觉得没有可用的势力吗?如果接了爹爹的“鹤影”,更加耳聪目明,岂不是如虎添翼?沈琬蔚谄笑地挽住沈从礼的胳膊,“爹爹,我错了。”

    “知道错就好了。好好记啊。”

    于是沈从礼就先介绍这十人给沈琬蔚。长驻帝都的他们,代号从“鹤一”排到“鹤十”,分别负责汇总晟朝八大区以及北魏,南越两国报上来的情报。至于他们下分别管着数十到一百的收集各区情报的人。

    当他们揭开面巾时,沈琬蔚愣住了。因为有几个,她曾经见过。有“正气堂”药铺的掌柜,有“龙门镖局”的镖头,还有常年在东市行乞的“铁拐张”。

    真没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人,竟然是搞情报的!

    沈琬蔚还看到一位半老徐娘,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体态,神情间自带魅惑气质。她突然想到二哥哥过,酒肆饭馆和青楼都是收集情报的好场所。

    十人恭敬地见过沈琬蔚后,出了各自的所在。

    沈琬蔚一一记下。

    “辛苦你们了。她的命令等同我的。”沈从礼正色道。

    “是,主子。”十人齐齐抱拳,压着声音答道。

    “好了,你们回去吧。”沈从礼抬抬。

    十人向两人行礼后,纷纷又从窗子离开。

    沈从礼又教沈琬蔚画“鹤影”内部用的代表各种意义的复杂图案,有确认身份的,有示警的,有约会面的。

    一直到子时,沈琬蔚才记住这些图案。

    父女俩各自回院。

    躺在床上,沈琬蔚久久不能入睡。她发现很多自以为熟悉的人竟然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从楚怀琰是前皇孙,到二哥哥是北魏摄政王之子,再到爹爹的“鹤影”。不知道以后,她还会发现什么秘密

    沈从礼“重病”了十多日。

    期间,朝堂上开了锅。

    楚康帝本来要把调查“科举舞弊案”交给了秦相的。没想到秦相竟然也“生病”了。

    众大臣一个个都避之不及。

    最后,二皇子理亲王摆出一副替父皇分忧的腔调,主动出列要求接下此案。

    楚康帝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考虑了很久,又点了韩王一共办理。

    因为有冯正提供的详细证据,三天后,调查就有了结果。

    舞弊案的确存在,名单上的人都被证实有参与此事。

    楚康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命令理亲王和韩王一定要揪出幕后黑。

    没想到,当天理亲王和韩王纷纷遇到刺客,受了伤。

    楚康帝派出了锦衣卫调查此事,查出的线索,竟然隐隐指向了六皇子楚王。

    隔天,六皇子楚王上朝,声称遭人诬陷,痛哭流涕。

    而理亲王负伤上朝,与楚王相峙,并使出证据,指证是楚王指使下人贩卖考题用以敛财,并且出与此次考题相关的官员。

    这些官员大多是属于三皇子秦王和六皇子楚王的党羽。

    秦王和楚王自然不会也束就范,反口理亲王是要趁报复。

    一时之间,朝堂上乌烟瘴气。

    除此之外,宫内也是腥风血雨。在李宝暴露之后,楚康帝命令慎刑司彻查宫中的太监和宫女,只要和外臣有联系的,留下口供后,一概斩杀。

    帝都的百姓都感到了紧张的气氛。

    至于沈府的长房的沈老太太在得知沈从礼“病重”后,暗地里开心,早饭还多吃了一碗粥。她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但是不过是三天,她就开心不起来了,体会到人走茶凉的感觉。

    她没想到京兆府的官差竟然上门来拘人了,而且一点颜面也不给,直接给沈从慎套上枷锁带走的。他们怀疑沈从慎弑母。

    怎么可能?!她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她是知道秋姨娘急病暴毙的,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不过是一个下人,死了就死了,最后送一副棺材。

    后来,当听儿子沈达卿提出不让秋姨娘进祖坟,放在义庄,停满三天,就随便找一个地方埋了,她疑惑归疑惑,也没什么。能少花点钱在别人身上,她就可以多用点啊。

    至于沈从慎杀了秋姨娘,怎么可能?虽然,他是庶子,但是读书读得不错,是长房的希望啊,怎么可能轻易让官差抓了去,还顶着这么大的罪?!

    更可恨的是,就算她放下面子,降尊向官差们解释,她孙子不可能犯这种罪,对方却一点也不领情。

    气愤之下,她生气地,让他们的周大人亲自来。

    没想到,官差们讥讽地看着她,声称就是奉周大人的令来的。

    不得已之下,她只能搬出沈从礼来,以沈相的母亲身份不许他们带人走。

    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什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真是欺人太甚!眼睁睁看着沈从慎被枷锁上身地拉去府去,她突然想到了“人走茶凉”。原来沈家的门面一直是沈从礼啊。只要他有一点事,沈家算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