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盛世背后
长孙景澜懵了。
是他喝醉了出现幻觉还是凤南卿喝醉了肆意妄为?
无论是哪一种,这种会它都是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啊!
长孙景澜立刻清醒过来,反客为主,将她揽入怀中。
凤南卿没有挣扎,她真的醉了。
长孙景澜慢慢的亲吻着她,本就有点迷迷糊糊的凤南卿这下更加不清醒了。
“嘭!”天际响起烟花炸开的声音,凤南卿在他怀里一颤,迷蒙道:“怎么了?”
“开始放烟花了。”长孙景澜揽着她站到窗边,“帝京每年除夕夜戌时三刻之后开始放烟花,一直放到子时一刻,以此庆祝旧的一年完满度过,新的一年崭新到来。”
“皇室出资吗?”凤南卿歪头。
“嗯,烟火中有些物质属于皇室控制的,流通在市面上的比不过宫里的,就是为了防止有心人利用原料来做一些违法的东西。”长孙景澜轻声道。
凤南卿点头,“也是,毕竟这个东西也可以用作炸药,要是流通市面,迟早会造成危害。”
“火药归属工部管理,不会出事的。”长孙景澜道,“你困了吗?”
凤南卿看着烟花,“你看着烟花,绚烂盛大,又只有那么一瞬间的绽放。”
“万物自有定数,不用过于纠结。就像人生百年,而蜉蝣一瞬,各有各的定数。”长孙景澜抱着她,闻着她身上浅浅的香味。
凤南卿眼中倒印着绽放的烟花,五彩斑斓,“如果我先死了呢?”
“这样也好。我可以随后便去陪你。”长孙景澜声线平稳,“但我不会让你死。”
“你愿意陪我去死?”凤南卿一惊。
“嗯。”
凤南卿沉默了一会儿,“但我记得你要登上那个位置的。”
“这不冲突。”长孙景澜拨了拨她的耳垂,“我这一生已经和你绑在一起了,无论我是什么身份,我都会陪着你。”
凤南卿的心狠狠的沉下去。
若有一日,他们真的会兵戎相见,她是否还能那么坚定的,将刀刺入他的心脏?
她垂眸,觉得眸子湿了。
长孙景澜将她转过来,低头吻在她的眼眸。“不要哭,我过,不会再让你哭。”
凤南卿扑入他的怀里,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内疚而痛苦。
烟花还在绽放,黑沉沉的天幕被烟花填满,恍若白昼。
盛世繁华之下,众生皆在挣扎。
东城区在这祥和的除夕夜显得格格不入。
人们有的在门外看烟火,有的在室内准备睡觉,有的却在写东西。
一素衣布衫的男子静静的坐在桌前,跳跃的烛火映着他冷静的容颜。他执笔慢慢写着什么,墨色在纸上慢慢晕染开来。
他提笔写了几个字之后,停了下来,想了一会儿在写,写完之后看了一遍,然后慢条斯理的将纸揉成团扔在地上。
写了扔,扔了写。如此反反复复的很多次,扔的一地都是纸团。
他仿佛是累了,将笔放下,慢慢抱着自己的头,觉得那些痛苦的记忆又浮现出来。
夹杂在痛苦的回忆之中,还有那些他永远不愿忘却的记忆。爱恨交织的最后,都变成了灰。
烟花的爆炸声传入他的耳中,他死死的皱着眉头,不想去看这场盛大烟火。
可随着烟火的盛放,另外一场爆炸声却混入了其中。
近在咫尺的摇晃感告诉他这不是错觉,他猛地抬头,听到了外面的惨叫声和尖叫声。他起身,推门出去,看到不远处因为爆炸而崩塌的房屋,还有冲天的火光。
这里怎么会发生爆炸?他想起来不远处有一个作坊,平时少有人去,属于皇室管理的地方。
应该是存放火药一类的东西。
如果没有记错,作坊里的火药存放量应该极高,足够将这条街夷为平地!
不能让爆炸持续下去,得报官,让官府来处理。
他随着拥挤的人群,向作坊反方向跑出去,最近的官署在旁边的那条街道,他跑的很快,尽量避开人群。
他气喘吁吁的跑到府衙门口,拿着敲鼓的鼓槌便开始一顿猛敲。
不久便出来了几个衙役,大声嚷嚷着,“大晚上的跑来撒什么疯!除夕夜能不能安生点!”
他放下鼓槌,边喘气边道,“兴北街作坊发生爆炸,已经烧毁了很多房屋,官府快点派兵救人!不然死的人更多!”
衙役闻言脸色一白,最前面的那人立刻反应过来,“你去禀报知府,让大人迅速前来处理。剩下的人去调人,让府里还在的人马上前往现场救灾!”
官兵的速度不慢,知府很快便收到消息赶往现场。看到远超预计的场面,又调了不少人加入扑火的队伍。
爆炸引发的火灾有一点非常危险,就是爆炸源头的火药可能会二次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知府看着崩塌的房子,哀嚎的民众,前赴后继的扑火的衙役,只觉得前途一片黑暗。
在他的辖区,还是除夕这么重要的日子,发生这种程度的爆炸和人员伤亡,他的仕途也算是到头了。
天边的烟火未歇,兴北街的火光冲天。
一边是盛世繁华,一边是人间地狱。
经过一夜的扑火和疏散人群,终于将火势控制下来,知府瘫坐在一旁的石头上。
所以人都在超负荷运转,没人能停下来,因为还有人被没能逃出房屋,被压在了废墟之下。
一人递了一碗水给他,他恍惚接过,喝完之后觉得缓过来一些了,他抬头去看是何人。
来人一身素衣,“知府大人辛苦了,但这件事太大,还请尽快上报陛下。”
知府没见过他,但有种熟悉感,“你便是昨日来报官的那人?还好你来得快,不然死的人会更多。”知府叹气,“折子已经报上去了,除夕宫门下钥,谁都进不去,只能等今天宫城开门,才能将折子递上去了,陛下看到的时候,至少也要辰时末。”
“就不能提高通知的效率吗?这样会耽误多少人的性命?”男子皱眉,感到不悦。
知府摇头,“朝廷有自己运转的制,不是你们这些外人能够理解的。你上报有功,本府记下了。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倾身,“草民只是一介布衣,就不劳知府大人记住了。”
知府无奈,也只能随他,毕竟他不能对一个有功的平民出言不善。
他站起来,拍拍男子的肩,“本府也觉得这种通知效率低了点,但是本府无法改变,如果你想改变,不如入仕?或许你能给朝堂带来一番新的变化。”
男子微微一怔。
啊,一个久违的人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