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屋子
这会子李爱国在干啥,在履行他作为李家庄生产大队队长的责任呢。
虽他来这公社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堵住知青别让他们出门,好让这村里的人有充足的时间收拾残局,可是在没有意识到事情不对劲儿之前,他也是算来这找几个知青谈谈的。
正好又赶上这事儿,干脆就一块儿解决了。
朝院子里大喊了一声,李爱国也不管这人有没有听到,直接进了公社正中间的那一件屋子,进门坐下了。
这间屋正好是七间屋子的中间,一般村里有啥大事儿啥的就在这里开会。不过这几年知青住进了公社,都是些没成亲的大姑娘伙子的,为了避免闲话,都是在公社门口进行的。
虽这间屋子空着,但是这卫生还是不错的。每年过年那天李爱国都来扫扫屋子、扫卫生什么的,所以这里面的椅子都还算是干净。
坐了有一会儿,这人都陆陆续续到齐了,李爱国这才开口道:“你们啥时候成亲?”
这话一出口,屋子里的四个人脸色就是一变,李爱国也不管,接着道:“遮遮掩掩的,当谁不知道似的。范成和兰子看对眼了,兴国和孙慧看对眼了,多大点事儿啊,还值当偷偷摸摸的?!”
董兴国一脸苦笑,道:“不是我们瞒着乡亲们,主要是我们还没彻底定下来呢。”
“别给我马虎眼,”李爱国眼睛一瞪,“你们这些年轻谈恋爱的事儿我不懂,可是这要是被镇上捉住搞破鞋,我可饶不了你们。还真以为我是瞎的,你们可都好了得有三年了,怎么,这还没定下来?!”
“还是,这是真想赖了这公社里不走了!”到这儿,李爱国火气也上来了,“我跟你们过,等你们攒点体己钱就赶紧盖房子搬出来。咋的,还真当公社是你家了啊。”
莫雨兰出声了,“叔,你咋想的,都是没有的事儿。”完为难的看了其余的三个人一眼,见三个人还是不出声,声音低了下去,“我们没钱。”
“啥?!”李爱国瞪大了眼睛,道,“这几年村里可是年年丰收,也没有克扣你们,这都几年了咋还没钱呢?”
“叔,”董兴国还是苦笑,“这城里的日子没您想的那么好,我们还要顾着城里的家人吃上饭呢。”
就像他家,家里五口子人就挤了一个二十平米的房子里,晚上翻个身都难。这也就算了,反正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可是这粮食也是不够吃的。一般这时候就得先紧着干重活的男人,可是除了他,他大哥妹也是要吃饭的。就家里的那点工资供应,就也刚刚填饱肚子,可是大哥年纪也大了,得媳妇了。这媳妇,你没房没粮的,谁愿意跟啊。
他在这李家庄过得日子比在家里时候还好,他这心里惦记家里,每次都把省下的粮食寄回去,这日子也就过得差不多,手里却是没有余钱的。
其他的几个知青跟董兴国情况或多或少都差不多,董兴国这么一,李爱国也就明白过来了,这又不是那死了爹娘的孤儿,都是有那老子娘兄弟的,谁还没个难处不是?!
这么一想这知青不急着结婚也就得过去了,他们总不能结了婚之后睡了大马路上吧。看样子也是知道这要是结了婚再赖了公社不走也是不过去的。
这几个知青这几年在李家庄住下,一开始笨手笨脚的那也是吃尽了苦头,这些李爱国也是看在眼里的。好在这几个孩子都是好的,踏实上进肯干活,跟乡里乡亲的处的也都不错,是个啥样儿李爱国也差不多能琢磨出来。反正就是那种可以深交信任,不会反咬一口恩将仇报的。
于是李爱国这一琢磨,干脆就做了决定,“没钱不要紧,先欠着大队里的,等以后分了粮你们再慢慢还。”
“这村里都是青砖瓦房,也不能到了你们这儿反倒成了土屋了,这砖的事儿我给你们找。”
李爱国这么一,董兴国就先笑了,“那敢情好,要是有了屋子那我们也好搬出去不是?!”他也是不想住土屋的,这跟村里的屋子一比,那还不得寒颤死,他也是要脸的。
不这人就是机灵,一听就知道李爱国这是想让他们搬出去呢,李爱国也没觉得不好意思,又接着道,“这正好开了春儿,等着雪再化开点,我在村头上再批块地就成了。这房梁就从村东头砍树就行,不过这也得用公分抵。”毕竟这要是他们李家庄的公共财产,“这时候地里还不忙,正好让大家伙都帮忙。”
“行,”董兴国点头,“这几天我们就把饭菜什么的给准备好了。”这村里盖屋子找人帮忙这都是要管饭的。
“这你看你们要盖上几间屋?”
“两间就行了。”一间烧火,一间住。别的,等以后再吧。
看其他的人都没意见,李爱国对要买多少砖也就有数了,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两间屋子,就两口子住也尽够了。
“不是叔要撵你们,这过两天啊,我寻思着咱们村要开展一个大项目,正好这公社的几亩地也就派上用场了。这事儿要真是办成了,你们欠公社盖房的钱还不是赶忙就还上了?!”
“啥项目这么挣钱?”
“先保密,过两天再。”他得先把姓袁的一家子给解决了,不然放这么个□□在村里,一个搞不好都完了。
李爱国一脸神秘,摇头晃脑的离开了。这事儿也完了,拖延的时间也尽够了,他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
中午被李爱党拉着去他们家吃了一顿好饭,再到晚上回家的时候,李爱国心里的那些郁闷也就彻底的不见了,自然而然的上桌吃饭,脸上还是以往那副憨厚的样子。
胡老太再也不认为自己儿子是个憨子了,认为这是。。、那个词叫啥来着,奥,叫“大智若愚”,朝着肉肉使了个眼色,又继续低下头吃饭去了。
肉肉赶紧的就放下手上的碗筷,道:“爸,种菜的事儿咱啥时候开始干啊?”在肉肉认为,虽然李爱国昨天曾经明确的表示过反对,可是只要胡老太同意了,那到最后李爱国也是必须得同意的。所以这事儿算是板上钉钉了。
所以,行不行的就不用问了,直接问啥时候开始干吧。
李爱国当然同意了,这可是他带领全村在计划经济下发家致富的好路子,他怎么会不同意呢。不过这次他可不是肉肉想的,在胡老太的威逼下同意的,而是他经过深思后主动同意的,这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雪化了就干!”李爱国铿锵有力道,“天暖和些了,就把大队公社和村里这边边角角的地收拾出来,接着就种上。”
“真是太好了!”肉肉觉得,她这来了这儿终于干了件大事儿,忍不住兴奋道,“那咱们要种些啥?”
“明个儿我再去收购站听听菜价,到时候跟村里的人商量着来。”李爱国道这里,眼神明显的亮了起来,“咱们一定要把这日子过好了。”
肉肉年纪还,还感觉不出来李爱国的变化,作为活了一大把年纪,人老成精的胡老太来,李爱国的变化实在是太明显了,简直就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相比于以前那种老实憨厚的假象,现在的李爱国简直就是雄心勃勃,身上充满了一股子干劲儿。
胡老太心里不出是个啥滋味,总之还是骄傲的,她的儿子果然也不是个窝囊废,只是没有找着机会而已。
可能是她对儿子管的太多了,儿子根本就很少有拿主意的时候。果然,她好像太强势了?!
“这事儿咱们最好也是悄悄的干,别叫镇上别的人家都知道,”胡老太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少不了还是又叮嘱了一句,“要是咱们村日子过得太好了,也是容易招人眼红的。”
毕竟这其余的村可还都吃着地瓜玉米的填不饱肚子呢,这李家庄虽然现在就已经比别人过得好些,但是也好的有限,顶多羡慕些,还不到眼红的地步。要是这种菜的营生再让李家庄富起来了,那这李家庄可真就有些眼了。
这人要是眼红起来,可真是啥事儿都干得出来。这老袁头不就是摆在眼前的例子嘛。
再,这时候镇上还不□□生呢。
李爱国倒是知道这人眼红起来能到什么程度,也是犯了难,“这以后也是要往镇上送菜的。”人多眼杂的,怎么瞒?
“去城里送,”胡老太经验足,“去往另一个城送菜,用拖拉机拉着。”
“中。”李爱国点头。
这样要是早起摘菜送菜,又新鲜,又不眼。还是老一辈的经验要足些,他还是差了点儿。
“把姓袁的一家子解决掉!”胡老太这话的时候,低垂着头,眼睛眯着,神色看上去很是平静,“明天带着粮食,去城里找你爸的老伙计们活动活动。如果实在没办法,让他进城!”
如果让姓袁的一家子被□□啥的,那还真有点难度。但是要让他们离了李家庄,那就要好办的多了。
以前他们就当没这户人家,再袁也没跟他爹那样当过二鬼子,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含糊过去了。可是既然如今他们要忙着做大事儿了,这姓袁的一家子,那是什么在这村里都留不得了。
撵出村,别的村不一定愿意要,但是要是往城里撵、或者是“升迁”,只要他们家出点劲儿,在凭着袁这次的“功劳”,这事儿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他们这儿庙,容不下这尊活菩萨,还是让城里的人收拾他们吧。
毕竟,这城里当官的可是不少呢。。。
---胡老太心理阴暗的想。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