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A+A-

    孟修上学的事儿, 平平静静的,也没惊动太多人, 连在李家庄水花都没掀起一朵。

    而入了深秋,萝卜白菜都收了的时候, 城里的第二批知青也终于来了。

    也不知道上面是个什么算,分来李家庄的竟然还是两男两女, 即使李爱国心里有些犯嘀咕, 可还是老老实实的准备用牛车把人给接回来。

    到镇上接人的时候,看到那个有些熟悉的背影, 李爱国差点没把眼珠子给瞪了出来。

    “叔?!”李爱国惊叫, “还真是你啊。”语气不出的惊讶和感慨。

    “可不就是我呢嘛,”被李爱国叫“叔”的人穿着一身灰色的褂子,风尘仆仆的, 无奈的叹着气道,“我这是被上面清算了,迫不得已,回来避避。”

    “可您也知道我妈那脾气,”李爱国这这里,缩了下肩膀, “怕是能把您给撵出去。”毕竟他这叔做出来的事儿确实是不光彩, 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还有啊, 是避避,怕是跟孟康安一样,被红卫兵给倒了吧, 毕竟他有那么个婆娘。

    “大嫂这脾气,这么多年就没变过,”叔感慨的笑了笑,“回去我认认罚,再不敢不听她的啦。”着着,没忍住,还是流了泪。

    “叔,你快别这样儿,”李爱国赶紧安慰道,“这事儿都这么多年了,我妈这有多大的气也得消了,看您吃了那么多苦,没准儿只剩下心疼了呢。”虽然吧,他自己都有点不信。

    “大嫂的脾气我知道,”叔擦了擦泪,哽咽道,“我回来就没算能逃过大嫂的门头。”连挨的准备都做好了。

    “快先别了,”李爱国叹了口气,道,“先回家吧。”

    “回家啊,中,回家吧。”

    接上知青,李爱国几个回村去里。这一路上李爱国心里乱糟糟的,连观察这几个知青都顾不得了,就怕老娘知道她这叔回来了再把他给出去,这可就真是要人命啦。

    进了村子,把人先往公社里头一放,李爱国也没顾得上安排事儿啥的,先撒丫子跑回家去了。他得先给老娘预防针,不然这老娘脾气一上来,到时候可就真的收不了场了。

    屋里头胡老太正给肉□□棉袄呢,李爱国就风风火火的进来了。

    “咋了,跟狗撵了似得!”胡老太没好气道,“这么大个人了,就不能稳重点啊。”也不怪她老是不放心了。

    李爱国一屁股坐了炕上,等把气给捋顺了,这次转头看向胡老太,心着道:“娘啊,还记得我叔不?”

    “你叔,你哪个叔啊,”胡老太继续缝手上的棉袄,“你的叔多了去了,我还能都记住啊。”她可没那么好的脑子。

    “就是隔房的那个三叔,”李爱国下意识的把喘气的声音放轻了些,清晰的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一声一声,扑通扑通的,“李立强,跟着我爹鬼子的那个。”

    “他啊,”胡老太一口咬掉线头,抬头看向李爱国,“做鬼我都忘不了呢。”眼睛眯着,语气阴森森的。

    “嘿嘿,”李爱国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不敢试探了,直接道,“他回来了。”得了,早死早超生吧。

    “哦,回来了啊,”胡老太神色淡淡的,“就让他住公社里头吧,他家里的人怕也是不愿意跟他住一块儿呢。”

    “哎,”这就得了,李爱国傻眼了,他担心了半天的狂风暴雨呢,“娘,这就没了?”当初不是还再见到他就断他的狗腿嘛,难道是忘了。可见娘那阴森的样子,不像是没记住啊。

    “怎么,还想让我欢迎咋地,”胡老太瞪起了眼睛,“闲着没事儿就撇大粪去,别在这儿碍我的眼!”

    李爱国赶紧从炕上下来,离胡老太远了点,心里这才踏实了。心试探着问,“那我这就去安排?”

    “滚犊子。”

    李爱国赶紧脚底抹油的滚了,这老娘连东北话都飚出来了,可见是气的狠了,他这要是再待下去,搞不好就被他那叔给连累了。

    等李爱国没影了,胡老太神色平静的继续手上的活计,一不心的,竟然被针给扎了一下。

    胡老太怔怔的看着手指头上的血珠,心思啥的,却是飘远了。

    老爷子李立律立了大功,当了大官,这将来可是要搬到城里去的。跟老爷子李立律一样的,这李家庄里头还有一个,就是那隔房的老三李立强了。

    李立强的爷爷跟李立律是同一个,白了,他们俩就是隔房的堂兄弟。这李立律参军回来之后,李立强也跟着去了,这子也是个有能耐的,在战场上一来二去的,竟然也当了个不大不的官,还幸运的要搬到申市去了。

    这事情坏也就坏在这上头。李立强在参军之前可是就娶了老婆生了孩子的,可是建国之后这些都是不被承认的,干部们都追求自由恋爱,一个个的竟然都不顾农村生了娃的婆娘,开始在城里找上美娇娘了。

    李立强也没有例外,跟大多数干部一样,他看上的也是一个比他了十几岁的资本主义娇姐。那城里的姐多漂亮啊,细皮嫩肉的,家里的黄脸婆连人家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对比这么明显,李立强一点都没有犹豫的就把糟糠之妻给下堂了。

    不对,还算不上是下堂呢,因为他们的婚姻按照国家的法律是不作数的,所以,李立强确实有自由追求别人的权利,而他,按照这个法,也确实是单身。

    那个年代,干部们另娶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风气,他们带出去应酬的夫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原配。家里给他们养着孩子伺候公婆的媳妇被嫌弃是个上不了台面的,还算是有点良心的会多给点钱把媳妇发了、把孩子接过来,这要是良心坏透了的,连面都不会再见了,干脆就不承认有这么个人。

    李立强还算是有点良心,因为他回来之后主动把事儿都交代了,还给了他媳妇一笔厚厚的钱,劝她改嫁,孩子也由他自己来养。

    胡老太跟李立强的媳妇崔梅花相处的很好,听到这事儿的时候,肺都差点没气炸了。

    这崔梅花老实本分,李立强不在的时候,那是一边伺候公婆一边养着孩子。就这还不算,每当胡老太卫军的时候那也是第一个跟着捐粮食的,想当年那也是叫得出名号的红嫂。

    人家崔梅花到底是哪点叫你瞧不上眼了,啊!不就是长得比人家城里的姐黑了点、皮肤比人家粗了点嘛。对人家没有感情,那当年你舔着个脸上门求亲的时候咋不这样儿呢。奥,等人家人老珠黄了,把你爹娘也伺候走了,大半辈子的功夫都耗你身上了,你回头来了一句“没有感情”,用一点子钱就想把人给发了。而且竟然还想着把人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也给带走,你脸这么大,咋不上天呢?!

    胡老太真是被李立强给恶心坏了,这上了一趟城里,就不是农村人啦?要她啊,他李立强脱了那身皮,还不如村里种地的呢。种地的起码知道心疼自己婆娘,像他这样狼心狗肺、没良心的,谁看上他那才是瞎了眼呢。

    胡老太当初为了这事儿,苦苦的劝了李立强整整一个月,可人家就是咬死了,坚决不要崔梅花了。实在的,胡老太还是想让这两个人和好的,毕竟那句老话的话,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可是这牛不喝水,强按不了头啊。

    在崔梅花的泪眼下,这事儿就过去了。当然,结果就是这两人到最后也没和好。崔梅花收下了那笔钱,也把儿子留下了,当然她也没再找一个,就留了李家庄里了。

    这种事儿,从来都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抛妻弃子、停妻另娶,这两样儿李立强可都占了,当时在整个李家庄都闹得沸沸扬扬的。到最后胡老太也不太想管了,毕竟自家老头子的也对,这种事儿啊,从来都是两个人解决,别人都是插不进去的。

    不过胡老太也是放下狠话了,不准李立强再回这个村,要不然以后被她给撞见了,她一定要断他的腿。

    这李立强又回来了,以他如今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可能是独自一人回来看看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跟孟康安一样,他也被倒了。

    如今想想,胡老太也觉得自己当时有点太较劲儿了。为什么呢,大概是她这心里头也是害怕的吧,害怕那糟老头子跟李立强一个样儿,不要他们娘俩了。

    如今年纪大了,现在想想倒是有点好笑了。这人啊,只要还活着,那就还有个盼头。既然人家正主都不在意了,那她还去较哪门子劲儿啊,显得她多厉害似得。只要他们两个都好好的,这就行了。

    李立强是犯了错,可胡老太也不想让他在城里被人欺负了之后,回到村里还被人指点。毕竟啊,他也为这个国家流过血、出过力啊,本质上来,李立强这人,他不坏啊。

    算了,就当没听到这消息吧。

    胡老太想了一会儿,低下头又继续给肉□□棉袄了。这冬天可是快要来了,得快点给肉肉把棉袄给做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