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待业一年

A+A-

    求学无志,谋生无长,报国无才,从军无门,失落、焦急、无助、恐惧,高中毕业之后内心一直被这些负面情绪包围,等待来年征兵的一年,在家里如无头苍蝇乱飞。

    终日无所事事,游好闲,父母再理解再容忍也有限度,少不得唠叨责骂,自己也感到压力,年近二十,早已长大成人,在农村这样的年纪许多已经结婚成家了,而我还在饭来张口,衣来伸。

    受不得唠叨,不愿再下地干活,就总想着离开,同学那里去不了,他们补习的补习,上班的上班,自谋出路的自谋出路,再不好打扰,几乎中断了联系。

    亲戚家也不好意思去了,怕受他们或责怪或嘲笑的眼光,只有五伯父家没有这些,在那里厮混了不少时间,美其名曰帮他修理自行车,其实并没做什么,每次离开总会给我塞上几十块钱。

    大约十月份,离开的会终于来临,二伯父家比我大三岁的堂兄,泥瓦匠学成,在东垦做工期间认识了一位工厂的干部,承包了一幢房子的外墙油漆,找到我和邻居大姐家的大儿子,冒充油漆工,前去帮忙。

    听到这个消息,我连工钱都没问,二话没立刻答应,如此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远离父母唠叨,远离永远也干不完的农活。

    刚离开学校不久,再次来到上富,心情却不尽相同,三个人择一间房间住宿,刚刚建好还没有粉刷,略显空旷,没有了寝室的拥挤热闹,没有了熟悉的欢声笑语,没有了激烈的评价争论,多了些没有管束的自由,多了些家长里短的闲聊,多了些单调寂寞还有无奈。

    天气尚热,傍晚时分,三人都会到附近河中洗澡,这里已经是潦河上游,没有了造纸厂的污染,水特别清澈特别凉爽,却只是洗澡,再不像学校那样畅游,似乎有点陌生感,不尽的污染中有不尽的回忆,却也只能是回忆。

    做工的房子隔壁,是一家冷饮厂,一如外公工作的公社食堂,里面有些年纪相妨的年经姑娘上班,休息时常去看她们制作冰棒,这时才见活跃,比起堂兄和大姐家的大儿子,我更容易逗笑她们,逗笑中带着些恰同学少年的激情追逐。

    大姐的这个大儿子,幼年是同伴,学是同学,学读完就没有再读,此时正在跟徒学木工。读书没有天赋,却心灵巧,其实相当聪慧。

    学成后父亲第一个请他打了张书桌,这张书桌全用樟木做成,被做得非常用心,现在依然一点没有变形变样,非常结实非常好用。

    那时候木工活几乎都是纯工,没有轨道、转轮、轴承,抽屉是否顺利拉递,书门是否严丝合缝,都靠一双,都靠一丝不苟的刨、砂、摩,都靠心里面打得那张腹稿和精确计算,现在使用依然如新,只是在书桌表面,增添了一层厚厚的岁月包浆。

    由此可见,他不但聪慧,而且相当勤奋努力,时间刚二十一世纪不久,他在东莞打工时,借口老乡情深,在一位九江老乡那里偷学到一门技术,不但自己发家致富,带着他的二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一起富裕起来。

    时间飞快,一个多月过去,油漆工作全部完成,做得是好是坏并不关心,都是生哪有技艺,只能该涂抹的地方全部涂抹到了,关心的是又要回到家里,又要面对父母的唠叨,但又无处可去,只能揣着几十张堂兄给的工钱,默默回去。

    冬季来临,万物萧条,寒风瑟瑟,一如当时的心情,只有将年幼的弟弟抱起,才有点欢笑,过年期间探望外公外婆时,我特地带着他到会埠的一家照相馆留下了一张合影,尽管疼爱却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只能照张相,给他留下点童年记忆。

    确实长高长壮了,又见幼童时的身体优势,附近找不到几人比我高大,这张相片洗出来之后,隔壁大姐家的几个孩拿着开玩笑,看起来不像哥哥弟弟,倒像父亲带着儿子。

    时间会消淡一切,会同化一切,过了一个年,躁动的心情终于有所平复,已经认同了现实,默默的选择接受。招工之路再无法打开,应征入伍充满变数,商品粮指标太少,如果依然是一个乡一个,仍然希望不大。

    身强力壮,已然是田地中的“好把式”,而我确实也是干农活的“好把式”,成年男子能干的农活,我全都会,二三百斤的重担,一肩而起不在话下,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亲戚家走动,从此主动帮忙,用行动证明自己接受现实。

    冬天漫长过去了,春耕夏耘忙碌中也过去了,父亲再没有提复读,却尽着最大的努力“找关系”,也许我的冷嘲热讽刺激到了他,花再大的精力,也要把我送到部队,当作了一名父亲的责任,在奋力拼搏。

    同期父亲的努力,也用在了帮助姐姐找工作上,我清楚的记得,为了帮姐姐以临时身份进入一家单位上班,他和母亲从深山购买来木料,又延着蜿蜒道,避开竹木检查站,用大板车拉到县城。

    姐姐的事情最终没有办好,一番心血和努力化为了泡影,面对词,父母坦然接受,希望寄托在下次努力上。

    相比之下,我应征入伍的事情,却有了些眉目,还不知道结果,静等年底征兵工作开始,我抱着希望,但同时也有清醒认识,首次应征遇到的困难,让我不管太乐观。

    我已经做好打算,再征不上兵,就超龄了,最后一年的会,把握得了应征入伍,把握不了从此赴沿海,加入历史上最大的“打工”群体。

    时间正是九二南巡讲话之后,改革开放全面进入**,电视上正热播着一部连续剧,名叫外来妹,讲述的正是我们这一批七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沿海打工拼搏故事。

    年龄应该和我差不多大的南昌妹子,以打工妹身份被发现,主唱了主题曲我不想,出了我们的心声,道出了我们的向往和期盼,传遍大江南北,召唤着像我一样有着“打工梦”的青年,最终踏上打工的路途。

    姐姐高考落榜,也一样有着年经人的闯劲和梦想,在我应征入伍后不久,就告别了澡下中学代课老师身份,跟随她的同学和姐妹,去了沿海闯荡,打工过程中还没忘记学习,后来还考上了夜大,拿到了大专文凭。

    等待中事情稍稍有些变化,盛夏时分,同村的同龄玩伴中的一位年纪稍大者,找到我们这些村里的几个懵懂伙,提出要我们跟他到广西打工,熟人介绍来去自由,征得父母同意后,我和伙伴们立刻答应了下来。

    他的熟人介绍,是他妹妹在外打工认识并结婚的广东人,远嫁广东,当时在我们这个山村,还引起了不的轰动。他的这位妹夫,有一位亲戚在广西德堡承建了一处工地,项目大工程紧人不够,委托请人前去帮忙。

    这位广东伙此前来过,来时我应该还在读初中,具体时间不记得了,似乎是初三暑假,带着些许对外界的向往,带着些许对沿海开放的好奇,我曾经主动跟他接触。

    我甚至邀请过他到我家来玩,那只野外抓到豢养了许久的兔子,被他看中,想以二十块钱收购,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高的价格了,要知道那时猪肉才一块多一斤,如果按照现在猪肉一斤近三十块折算,相当现在的五六百元。

    这只兔子得来的有些意外,一次邻居大姐夫回宋埠很晚还未归,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无法联系,担心安全,于是一路前往迎接寻找。

    正好碰到我回家拿米,深夜打着电,也跟着前去寻找,走到两乡交界的山坳,发现路中间蹲着一只兔子,电一照,它两眼紧盯电光,一动不动,就这样被我抓到。

    这只兔子模样太可爱,我养了好一段时间,每天摘来大量的菜叶喂给它吃,而它好像总吃不饱,喂再多也能吃下。不久就长得全身褐色的毛发油光发亮,两只耳朵竖起,红色的眼睛像是会话,特别传神。

    父亲,老鼠发现后会把兔子咬死,于是专门空了个鸡舍,给我养兔子,四周还特地仔细检查了一遍,细微的空隙都被堵死,就怕老鼠发现打油钻入。

    一天早晨,我又去看兔子的时候,发现兔子的头被咬掉了半边,老鼠还是钻进去了,我为此伤心了几天,也可以看出农村老鼠是多么猖獗,战斗力又是多么强悍。

    因为兔子太过可爱,所以广州伙想卖时,并没舍得。得知兔子被老鼠咬死,他也感到非常遗憾,显然他见到了如此可爱的兔子,也非常喜欢。

    对这次打工,我非常重视,因为这可能是自己以后的生活方式,是自己人生道路的起点。可能是我的一番表现得到认可,也可能是希望我找到出路,父母对我此行也相当看重,除了叮咛交待,还给了我二百块钱作路费。

    我甚至幻想着打工期间可能会遇到难得的遇,幻想着如何抓住这些遇,一举摆脱现实困境,如此即使不去当兵,也会有一番作为。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展转千里,到达广西边锤镇,结果不到一星期,就回来了。

    提出不干要回的,正是召集我们一起去的年纪稍长者,同去的人当中,只有一人已经成家,刚新婚不久,或许是眷恋家中娇妻,或许确实吃不得那苦,才去不久,就嫌天气太热、住得太差、吃得不好、工资太低,找着各种理由要回。

    我们只当出来见识世面,哪里想过这些,再这点苦对我们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讲,又算得了什么,但他一直怂恿我们,要我们跟他闹,改善住宿改善伙食要加工钱,人是他带来的,年纪他最大,当然都听他的,最后弄得不欢而散。

    好在我们人多,好在老板还算实诚,最后按照我们干活的实际天数,给我们结算了工钱,赚的钱还不够来回车费。老板其实是一个相当精明的人,结算工钱时,会计算不过来,他几下算清,让我们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我们做得工作其实并不算累,主要是做浇筑水泥的框架,包括钉模板、扎钢筋、运水泥,相比于稻田耕种,要轻松了许多,也少许多单调枯燥。

    老板也是一个相当实诚的人,我们都是生,动作不熟练,速度不快,期间偶尔偷偷懒,他从来不讲,后来算工钱,比照了熟练工,一分也没少给我们。

    因为带着心思,每样工作我都认真对待,虚心向老师傅请教,遇到老板拿出图纸,我总是偷偷在一旁观看,就想全部学会,就想借此有一技之长,想着某天,自己也带着一帮人,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这或许也可以称作一次改变命运之旅,期间在广西南宁落脚,这里有一位隔壁坳上村的学同学,也是童年玩伴,他的父辈是广西移民,在这里帮他的大伯打理一个工地。

    他打理的工地比较特殊,属于城市楼房加高,见面时就在高高的楼顶上,俯视着城市繁华,见识了他带领一帮人的神气,顿生无数感慨,心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一个伯父,打理一个这样的工地,该有多好。

    心中的这份向往其实一直都有,随着见识增多,阅历加深,这份向往就越深。

    乘坐的火车途经桂林时,一位母亲正送她的女儿上大学,目的地正是桂林,一路都是关心怜爱,伙伴们都纷纷探着脑袋,欣赏甲天下的山水,唯独我固执的扭头不看,心想哪一天我也一定要考上大学,那时再细细观看这座城市的山水。

    刚刚高考失败,还不知道前途在哪,却有这样的拗劲,也不知道拗劲的底气从何而来。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真的考上了军校,军校就在桂林,或许只有努力才会有结果,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