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真浪漫
梅晚秋赶紧将稻草搬过来,仔细的编成一股股的草绳,再仔细的捆到红梅树上,希望有用。
梅晚夏和梅东岳把院子里的树叶全都扫成了一堆,看着姐姐在做东西,赶忙放下自己中的扫把然后过来围观。
看了良久,愣是没看出什么来,梅东岳忍不住咬着指头奶声奶气的好奇的问:
“大姐,你在干嘛呀?”梅晚秋看着梅东岳这天真烂漫又带着些迷惑的样子,心都萌化了,她捏了捏梅东岳的脸蛋,心里大呼,果然好软,嘴上倒是一本正经的道:
“姐姐在给他这两棵梅树穿衣服呀,不然今年的冬天这么冷,怕是要给冻坏了。”
梅晚夏和东岳歪着脑袋,似懂非懂。
梅晚秋笑着看梅晚夏和梅东岳,也不多话,这些他们都会懂的,不用过多解释。
这院子里面现在能用的东西不过除了刚才修好的凳子,她清洗过的桌子,最大的物件只怕就是院子中间的这口水井了。
明天就要去赶集了,她得好好计计划一下明天该买一些什么东西。
第二天天还没亮,梅晚秋就已经起床洗漱了。
梅晚夏和梅东岳听到声响后自己揉着眼睛醒了过来,他们坐着床上不停地打着哈欠,但是还是坚持想要醒过来。
哎呀,难道是自己洗漱的动静太大了吗?梅晚秋仔细想了想。梅晚夏和梅东岳毕竟还是一个奶娃子,即使他们努力的睁着眼睛,但是依然抵不过这脑子中的瞌睡虫,所以两只毛茸茸的脑袋不停地点头。
梅晚秋这心都要被眼前的一幕给融化了,真是太萌了。在两个脑袋即将碰到一起的时候,梅晚秋赶紧放下中的洗脸巾,跑过去将两个奶娃子抱在怀里,轻轻的哄着他们睡觉。
“吱呀!”房门被轻轻打开,三妗子披着衣服,拿着油灯走了进来。
“巧姐儿,你三舅在外面等你了,你赶紧去吧,我帮你照看着他们。”
“好的,谢谢三妗子!”梅晚秋借着三妗子油灯的灯火俯身各自亲了一下梅晚夏和梅东岳,然后又帮他们掖了掖被子,这才背起准备好的竹筐离开。
去镇上的路很远,即使是大人也得走上两刻钟,梅晚秋现在这个胳膊腿的,恐怕得走好几个时辰呢。
所以这村上的人家一般喜欢花上几文钱坐着牛车去镇里。
梅晚秋和三舅站在村头等了好一会儿,这才看见牛车慢悠悠的过来。也不能怪人家来得晚,现在天都还没亮,是他们来得太早了。
梅晚秋来赶集之前向着梅永良拿了十两银,梅永良吓了一跳,但是听梅晚秋需要置办一些家用的东西,比如床啊,衣柜什么的,这些都是大件儿,所以他也就同意了。
在这村口的冷风中等了许久,这才等来一辆慢悠悠的牛车。
这赶车的是村中的李大爷,村里有牛的人家比较少,他们家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不是农耕季节,都用家中的牛来载客,也能给家里添一些进项。
不过这李大爷赶车可不是为了为家里添一些银钱,纯粹就是为了打发时间罢了。
这李大爷是一个有福气的,虽然他早年丧妻,可是他硬是咬着牙把三个儿子都拉扯大了。
但是他养的三个儿子都是顶个儿出息和孝顺的,大儿子以前跟一个师傅学了一些功夫,后来就到了这县上一个贵人家当护院去了,但是仍然坚持每个月都回来看老父亲,还带上许多银钱。
李大爷的二儿子今年娶了个贤惠的妻子,儿子也在桃花村定了亲。所以他现在吃喝不愁,日常也不用看人脸色,生活悠闲得很。。
因为这平常他也不干什么活,太过无聊。后来大儿子心疼他,就给他买了一头牛。
平日这个李大爷也就是溜着这牛车载人去镇上,顺便唠唠嗑,这就是他的日常。
牛车慢悠悠的走近,李大爷大声的笑着:
“哟,三郎带着巧姐儿赶集呢?”三舅还没来得及回答李大爷,耳边就传来了两个人的一唱一和。
“哟,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巧姐儿你也来赶集呀。”
“哎呀!怎的,三郎啊,这么多银钱都被用完了?现在都要叫人家一个九岁巧姐儿出来干活了呀!”
梅晚秋循着这声音望去,这人可不就是梅孙氏和她的大舅母梅陈氏。
听着两人尖酸刻薄的话,梅晚秋皱了皱眉头,暗道一声晦气,不过她此时她却也没有吱声。
狗咬了自己一口,难道自己要咬回去吗?更何况这还是两条疯狗。
倒是梅永良有些生气,一大早就遇上了这晦气梅孙氏和她那一样刻薄的儿媳妇,正要回过去之时,却见梅晚秋的轻轻的拉了一下他的衣裳,对他摇了一下头。
梅永良心领神会,何苦跟个泼妇吵架呢?自己是个大男人,跟个妇人吵架,不管是赢了还是输了,怕是不用明天,自己的脊梁骨都要在这村里被戳断了。
梅永良目不斜视的把梅晚秋扶上了牛车,这座位能离梅孙氏有多远就多远。
这李大爷倒也是一个正义的人。这梅晚秋三姐弟被梅孙氏虐的事情早就在这村里面传开了,但是这里正碍于那涛哥儿的面子不想得罪梅孙氏一家,但是他李老头可无求于这丧了良心的一家人,自然不怕这梅孙氏的。
而且平常他是最看不惯这梅孙氏的了,不仅性格刁蛮,还是一个多嘴多舌的长舌妇,现在竟然还欺负一个九岁的孩子。
“梅大嫂这得是什么话呀?你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人家都能去镇上卖些针线,怎的还不准人家一个九岁把孩子去镇上看看啊!管得宽咯!”
这句话直接戳中了梅孙氏的心窝子,这之前梅燕儿活着的时候,她还能拿些梅燕儿的养老钱,这梅燕儿死了,她也从梅燕儿家搜刮出一百两,吃喝不愁的,结果却被梅晚秋这个贱蹄子拿走了七十两,为了家中生计,她这把老骨头现在竟然也不得不干起老本行——做针线。
这村中的女人闲着时也会做些绣活给家里添些银钱,别看梅孙氏这幅尖酸刻薄的样子,针线活倒是做得不错。
要不然这梅大爷去世以后,这梅永明整日里游好闲,仅仅靠着梅母每个月奉养梅孙氏的那些银钱,怎么紧着花也是不够一家人的生活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