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卖东西是有技巧的

A+A-

    梅晚秋看了半天,心里总觉得有些无奈,上前把一脸憨厚的梅永良赶到了一边,道:“三舅,让我来吧,东西不是这样卖的。”

    她从自己的竹篓里拿出了一块早上三矜子给自己的干净的花布,然后向不远处的卖鱼阿叔借了一点水,嫌弃的拿起梅永良的那几个皱巴巴的冬笋仔细的给擦了个干净,这才把冬笋按照大分了类,一个个整齐的摆了上去。

    等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就准备开张了。

    “三舅,您看好了,东西应该是这样卖的。”梅永良看着梅晚秋的一顿操作,觉得特别不好意思,自己一个糙汉子,确实不是很干净。

    “卖鱼嘞,新鲜的大活鱼,二十文一条。”

    “卖猪肉,新鲜的猪肉,刚杀的,三十五文一斤。”

    隔壁的贩们都扯着嗓门着大声地喊着,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

    “冬笋,冬笋,新鲜的冬笋。”梅晚秋依此效仿起来。梅永良见状也开始跟着叫卖,但是他叫是跟着叫,却显然底气不足。

    梅永良这赶鸭子上架头一次,实在是有点摸不开面子。

    梅晚秋觉得梅永良的声音太,于是扯着嗓子更大声的叫卖:“冬笋,冬笋,新鲜又好吃的冬笋。”

    看着梅晚秋这么卖力地叫卖,梅永良顿时觉得勇气俱增,可不能让晚秋瞧了自己。

    在这嘈杂地市场里,梅晚秋好听清脆的童声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立刻吸引过路大婶大妈的注意力,围着摊拉寻问起来。

    “哎哟,这居然是冬笋啊,这冬笋怎么卖呀。”一个穿着褐色棉衣的中年大婶看着梅晚秋问道。

    “大个的三十文,个的二十文,您看这可是山上的稀罕物件,平时可是少见呢。而且这可是我们昨天新采摘的,个大肉厚,吃起来爽脆,可口,不论是凉拌,炒,煮汤都是上品,大姑娘,媳妇吃了还能美容养颜,令肌肤红润白皙。”梅晚秋极力地向这位大婶推荐产品。

    “哎哟,你这姑娘可真会讲话,听上去这东西是不错,但是有些贵了,你便宜一点。”完就皱着眉头,但是她的眼里还一直瞅着那堆冬笋。

    “是呀,你便宜一点,我们也买一点。”旁边站着看热闹的大婶也跟着一起哄。

    “这样吧,你们买个大的,然后再买个的,我们送您一个竹筐。大婶你觉得怎么样?”梅晚秋趁拿起一个竹筐推销。

    “大婶,您看这竹筐的艺,是不是一等一的。一般来,我们这个竹筐本来是买5文的,不过今天为了讨个彩头,我们直接送。也就是您本身还赚了5文呢。而且我们只送0个竹筐,卖完即止。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咯。”

    作为一个现代来的灵魂,梅晚秋自然知道现代的各种营销段,这买一送一或者打折等的方式总是会让女孩子们疯狂,更何况是持家节俭惯了的大婶们。

    在褐衣大婶拿着竹筐仔细研究思考的时候,只见两一个黑面方脸的大婶直接挤了进来:

    “姑娘,给我来一个大的和一个的。”

    黑面方脸的大婶本来不过是路过这里,结果听到了梅晚秋的推销。

    她仔细瞧了瞧梅晚秋中的竹筐,觉得确实非常合算。

    本来一下子买两个冬笋她有些犹豫,结果听只有十个竹筐,她赶紧挤进来买。

    褐衣大婶见状,立刻也反应过来:

    “我也要和她一样的。”

    这冬笋可是个稀罕物件儿,也就这个季节有。

    况且这前面那几个冬笋摊子,大的卖3文,的买22文呢。

    所以相对来,这价格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了,最重要的是这个姑娘竟然还送一个竹筐。

    随着这两位大婶的抢购,围观的众人也开始躁动起来。

    “给我也来两根。”

    “我也要我也要!”

    “别挤,我先来的!我先来的!”

    梅永良在一边帮忙打包冬笋,梅晚秋则忙着收钱。两人配合默契,忙得不亦乐呼。

    竹筐很快就送完了,一些没有抢购成功的大婶们无不失望。

    虽然摊子上还剩下一些冬笋,但是梅永良也不着急,反正只剩下这几个,再等一会肯定就能卖出去了。

    这可乐坏了梅永良,来集市卖了这么多次东西,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被人抢着买的情况呢。

    快接近中午的时候,冬笋已经卖完了。

    梅永良于是数了数到的银钱,一共赚了600文,整整比以前多了一半。真是令人不可置信,这简直和做梦一般,于是梅永良用掐了掐自己的大腿。

    梅晚秋看着这样的三舅忍不住发笑,不过用了点现代人的营销段罢了,她可是来自现代的灵魂。

    “走,晚秋,午饭想吃啥,三舅带你吃顿好的去。”

    梅永良高兴得眼睛都眯了起来,顿时呈起了一副财大气粗的样。

    “哇,真的吗?那我要,我要吃王婆家的鱼面。”

    早上来的时候,李大爷一直向孩儿们这家店面卖的鱼粉有多好吃,这让梅晚秋又馋又好奇。

    “行,走,我们吃面去。”

    其实梅永良也很少吃这王婆家的鱼面,主要就是太贵了,不舍得,但是今天高兴,比前两天挖到了冬笋还要高兴。

    王婆家的店面其实离梅东岳他们摆摊的地方并不是很远。梅晚秋跟着梅东岳走了片刻就到了。

    梅晚秋抬眼望去,只见一支长长的队伍出现在眼前。

    “王婆鱼面”四个大字十分显眼。

    现在已经快午后,店里生意居然还么好,竟然还有人排队等位?真那么好吃?这样的场景一下子就勾起了梅晚秋的好奇心。

    “这么多人,难道真的是个决定的美味?。”可是这家鱼面馆的老板也太不懂经营之道了吧,最起码也要设几张椅凳,让食客就这样傻站在门外等。

    在现代饮食业,除了口味特色,还要讲服务质量。

    下馆子吃饭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更为了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愉快。为了一顿食而要站得腰酸背痛的不划算,要不是听这家面好吃,梅晚秋可不愿受这罪。

    “两位客官,你们的鱼面。”二殷勤地端上了鱼面。

    鱼面是挺实惠的一大碗,细嫩的面线泡在清淡的汤里,上面漂着几根绿色的菜叶,刀工和卖相上看起来还行。

    梅晚秋用筷子捞起几根面线,正准备往嘴里送,结果面线断成了两截,随便试吃了几口,实在是大失所望。要是在现代,估计就甩盘子走了,算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填饱肚子比较要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