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做厨娘

A+A-

    骨头汤太烫了,梅晚秋用一个大碗乘好后,梅永良用着一块毛巾包着,这才端了过去。

    待菜都上好了以后,满屋飘香。

    梅晚秋还没有过来,大家也就还没有动筷子。

    梅永良和三妗子对视一眼。哎呀,这活了半辈子了,这样子菜式他们是真的没见过,不过菜的卖相真好。

    最重要的是,这味道细细闻着虽然有些呛鼻子,但是咋的这般香,让人忍不住直流口水。

    梅永良和梅晚夏坐在坐在梅永良专门给他们做的垫高了的凳子上,里拿着筷子,眼神直勾勾的看着盘里的菜直刺溜口水。

    不过大人们还没开吃,他们也不敢先动。姐姐过这样不礼貌。

    嗷,姐姐快过来呀!

    “怎么啦!赶紧吃啊。”当梅晚秋洗完回到大厅的时候,看到的便是梅永良他们想吃却强忍着的画面。

    “来,三妗子,你先来尝尝这个爆炒肥肠。”晚秋忍者笑意坐下来,拿起筷子就往三妗子的碗里夹了一块肥肠。

    别看三舅长得高高大大,身上一把子力气,但是梅晚秋知道,在这个自己这三舅家,三妗子才是拿主意的。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三妗子把肥肠放进嘴巴里嚼了嚼。

    “嗯?”三妗子眼前一亮,她感觉自己的味蕾收到了强烈的冲击,

    这猪肠子富有嚼劲,一股蒜香味在嘴巴里爆开,还伴随着舌头麻麻的快感。

    她已经不知道应该怎么描述这种感觉了,反正就是顶顶的好吃。

    三妗子一边感受着嘴巴中的快感,一边向梅晚秋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那你再尝一尝这个猪肚!”

    “好!”

    嗯!这猪肚口感爽脆,嫩而不生,吞下去后,口齿中还留下冬笋的淡淡清香。

    “好吃,真是太好吃了。”三妗子觉得今天自己真的是开了眼界了。

    这之前吧,她总觉得自己的做饭艺是不错的,毕竟梅冬岳和玉儿每次都能把她做的菜吃了个精光。

    这梅永良平常更是连最后一滴汤都不会放过。

    果然是自己没见过什么好吃的了,晚秋做的这才叫美味。

    “来,大家快吃,快吃!”

    三妗子吐下口中的猪肚,忙叫大家赶紧尝一尝。

    梅晚秋对比非常满意。嗯,果然自己的厨艺还是的非常了得的。

    梅晚秋给一人盛了一碗汤,梅冬岳抱着比他脸还大的晚的抿了一口:“真好喝,姐姐。冬岳还没喝过这么好喝的汤呢。”

    几个孩子两眼崇拜的看着晚秋,梅永良夫妇也是一脸的骄傲,晚秋这孩子有出息,梅燕子夫妇是个会教孩子的。

    “姐,你做的东西真好吃,我以前怎么没有吃过。”梅晚夏,梅冬岳吃着满嘴油流。

    “怎么没吃过,我以前也是给爹娘打过下的,爹娘也做过的,不过你们太了,早忘记了。”

    梅晚秋心里咯噔一下,急忙糊弄了过去。

    “三舅,三妗子,你们也多吃一点,尝尝我的艺。”

    梅晚秋顺道也将三舅和三妗子的注意力引开。

    三妗子一边吃菜一边暂赞不绝口:“嗯,我家晚秋真是能干,能聘得上大户人家的厨娘了。”

    在男权的世界里,贫穷农村的女人想靠艺赚钱,而且又能要到一定的经济地位无非几种方式:

    一种是做绣娘,二种是厨娘。

    当然还有其他方式,但是这其他的花费太多,普通人家那是培养不出来的,且就没什么好的了。

    “三妗子,做厨娘很好吗?”梅晚秋放下筷子,看着三妗子。

    她还是想初步了解一下当代厨娘的经济地位。

    若真的可以,她也可以把她的厨艺都交给三妗子,也许还可以当个厨娘呢。

    她当然也想做做这厨娘,但是她才九岁,谁愿意聘啊!

    她倒是想当回医生,可原来梅晚秋可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什么医术,而这村里也只有一个老大夫而已。

    梅晚秋要是突然会了医术,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定要被骂是妖孽,要么被烧死,要么被浸猪笼,反正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目前还是想想能干点啥吧。

    “当然好,做厨娘都是签的活契,银钱高,一般只有大户人家、达官贵人才请得起厨娘。我们家晚秋厨艺精湛,不愁找不到好人家,即使以后成家了,自已有一技之长傍身,在夫家的地位也是有保障的。”

    三妗子以为梅晚秋这以后要往厨娘方向发展,便开始滔滔不绝的向她介绍起厨娘这个职业来。

    在她看来,在贵人家里面做厨娘也是个好的。

    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人都得自立,绝对不能有“靠”的念头。

    正所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的就是如此。

    古代女人的悲剧在于她没有经济基础,只能依附男人而生活。

    三妗子虽是标准的家庭主妇,见解还是挺独到的,梅晚秋心里想着。

    一日,这天才微微变亮,梅晚秋就想起来为梅永良他们做饭。

    结果刚出房门,她就发现这三妗子早就起来了,粥也煮得差不多了,而梅永良也已经在院子里编竹筐了,这脚边放了一地被削好的竹编。

    一般来冬天就是农闲的时候。

    这村子里的女人们也都是在家里做些针线活,没有什么看家艺或力气的男人在家则做编一些竹筐,竹篓什么的,好歹能有些收入。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有艺的人家普遍都比较富裕,而且他们这些艺一般都不会外传,比如那刘老头,就是有这做木匠的艺。

    别看做个桌子椅子看起来很简单,可你要是没些看家功夫,做出来的也就是些普普通通的的东西而已。

    但是对于那些有艺的人家,他们做的东西倒是花样多,样式新,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这订做家具的人就多了,所以他们一般都能垄断好几个村子里的生意。

    不是没有人想过要去偷学,可是有贼心也没贼胆。

    大天朝对这艺的规定是相当严格的,会艺的人家大多是在官府里登记了的。

    若是谁想着学艺,那只能正式拜师,送上拜师礼,要在官府过了明面的。

    要是偷师学艺被发现,那个被偷师的人有你偷师的证据,将你告上官府,那可是要吃牢饭的。

    就是以后能出来,也是决计不允许用偷学的艺吃饭的,否则又得回牢里面去待着。

    但是,谁又愿意将自己吃饭的伙计传给外人呢?所以即使这些艺人收徒弟,那也是极少见的。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艺但是有力气的年轻的大伙子则会去镇上打些短工来补贴家用,这样家里的进项会多一些。

    但是,这种方式的竞争压力也很大,毕竟年轻的大伙子多,但是工作岗位又比较少,能去的镇上打短工的又能有多少呢?

    本来梅永良是可以去的,可是家中孩儿又,他不放心,再加上现如今梅晚秋三个孩子,又有梅孙氏在一旁虎视眈眈,他更不可能离开家了。

    梅永良年轻时,就过这辈子定不让自己的妻子吃苦的这种话。

    可他没啥大本事,还是让自己的妻子跟着自己吃苦了。

    这让梅永良非常的愧疚,为了补偿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平时舍不得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儿向别家那样辛苦的做着针线活,一日只给她们做两三个时辰,而自己则每日辛苦赚钱养家。

    只是最近不得了,对于梅晚秋三姐弟的到来,虽然梅永良夫妇不介意,甚至更愿意他们来,但是,这生活的压力确实也大了些。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