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诸葛珪

A+A-

    “喂!你听了吗?几天前在泰山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武恒一行人来到客栈后,听到几个人在闲聊,于是便带着众人到他们附近的空位上坐了下来,饶有兴趣的听着。

    “哦!你是那神龙的事情吧?”另外一人道。

    “可不是吗?我们在泰山郡生活了这么多年,你可听过有这等奇怪的事情发生?”那人继续道。

    “不只是这些年,以前也没听过有这种事情啊!不过,泰山本来就是神山,出现这种事情,更能明它神山的地位了。”这时,又一个人插嘴道。

    “神山不假,但是以前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现在竟然有神龙现身,定是神山无疑了。不过,我瞧瞧地告诉你们,有人这是一种祥兆,是我们泰山郡将出现兴盛的迹象。

    你们发现没有?黄巾匪患虽然被朝廷打压了下去,但是现在全国各地哪里不是在遭受匪患侵扰的?听青州的人白天都不敢出门了。

    哪像我们泰山郡,夜不闭户有些夸张,但我们现在至少生活的比较滋润,有个暖和的窝,虽然家里余粮也不多,不过也能填饱肚子,偶尔还能到店里饮几杯。”那人又道。

    “我家也是啊!不过马上就要秋收了,今年风调雨顺,地里的稻谷都长的半人高,秋收后还不用交税,仅仅依靠秋收的收获,我们的日子都能撑过明年了呢!”旁边又一人插嘴道。

    “这都是我们太守大人的功劳,如果不是他拿出钱粮帮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咱们现在都到地下去喝酒了。”又有人道。

    “可不是吗?太守大人还帮我们承担了今年的税赋,不然咱们现在哪有钱坐在这里喝酒啊?”另一个人笑道。

    “不管是神龙也好,神山也罢,我觉得咱们泰山郡在太守的带领下必定走向辉煌。我

    是决定了,秋收后就让我家那儿子也报名参军去。只要跟着咱们太守走,还怕幸福不会有吗?”一个老汉喝了一口酒大大咧咧的道。

    “张老汉啊!恐怕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未必会实现啊!我有个好友的儿子在咱泰山军中做军官,听他朝廷下旨要咱泰山军裁军。

    这时候,你家大儿子能留在军中就不错了,儿子就留在家里安心照顾你们吧!”一个留有山羊胡子的老汉对那人笑着道。

    “这,这,这,怎么会这样啊?那既然不能加入泰山军,就让他去护乡军中锻炼锻炼,不定以后泰山军还要人呢!”张老汉有些无语道。

    “哈哈哈!这个可以有。”众人笑道。

    “诸位,有一件事情不得不告诉你们。听朝廷下旨撤了咱们太守的官位,改封为扬威将军,领泰山都尉,又调来了一位叫应劭的人担任咱泰山郡的太守。”这时,有人道。

    “什么?武大人不是太守了,那他之前承诺为咱们承担税赋的事情怎么办?”有人问道。

    “应劭是什么人?凭什么空降到咱们泰山来当太守?”武恒为泰山百姓所做之事深得民心,众人一时间忍受不了他被换下的消息,纷纷抱怨道。

    “这是朝廷的事情,咱们老百姓也决定不了什么。”有人叹息道。

    “也不知道那应劭接替了武大人的太守之位后,会不会再继续延续武大人鼓励生产,一心为民的政策,真正为咱老百姓考虑?”也有人担忧道。

    “放心吧!虽然武大人不再是咱们的太守,但是他依旧是咱们的都尉,不会看着咱们泰山的百姓们受苦而无动于衷的。”这时,有人选择相信武恒,自我安慰道。

    听到这些人的谈话后,关羽和韩辛都不由自主的看向武恒,目光中写满了崇拜,而武恒对此则只是为微微一笑,继续饮了起来。

    回到奉高后,方毅、周训等人纷纷前来拜见。武恒给大家引荐了韩辛,称其为当代韩信。

    众人都知道武恒到泰山去祭天,得到了山神的眷恋,不仅指点他前往莱芜追回韩辛,而且还传授他治国之道。

    此外,当天泰山上空还发生了神龙现世之异象,众人也都将这一异象与武恒联系了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武恒让人添油加醋传出去的,为的就是给他自己造势,也为以后他随时都有可能做出的,不符合逻辑的事情进行掩饰。

    韩辛在莱芜的所作所为,大家都听了,也都肯定了韩辛的统兵能力,相信日后定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军事统帅。

    来人中还多出了三个新面孔,一个三十多岁儒生打扮,留有山羊胡的。在他身后跟着一个同样儒生打扮二十多岁眼光犀利、面如冠玉、头戴纶巾的男子。

    另一位则羽扇纶巾,看上去温文尔雅,也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跟随在周训身后,显得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违背礼仪道德之行为。

    武恒注意到三人后,方毅也上前一步对他道:“主公这些天一直不在治所,我给你介绍一下几位新人。”

    “也好,还请方爷爷介绍。”武恒点头回道。

    “这位是朝廷新任命的郡丞大人诸葛珪,字君贡,徐州琅琊人士,博览群书,精通古今,可谓是当今的大儒啊!”方毅指向留有山羊胡须的儒生道。

    “珪见过大人,久闻大人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器宇不凡。珪日后能和大人共事,真是珪之荣幸,日后还请大人多多指教。”诸葛珪客气地道。

    “先生过谦了,恒乃后辈,还有许多要学习请教的地方,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另外,日后泰山一众事务还需要仰仗先生操劳。

    恒为都尉,掌管兵事,先生为郡丞,协助太守处理民事。我们两个要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好泰山,真正为泰山百姓谋福。”武恒也恭敬地回道。

    “我等都为泰山百姓父母官,理应如此,今后珪就多叨扰了。”诸葛珪回道。

    “不知诸葛先生家中还有何人?琅琊与我泰山紧邻,日后得空,少不了要亲自前往探访一番,略表我的心意。”接着,武恒又关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