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黄沙风里见书生

A+A-

    听到楚灵儿与碧瑶的事情,苏云不免有些恍惚,好不容易逃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却仍然逃不过去,不由感慨这个世界真,或者上天的安排真他妈奇妙。

    但是,当他想到依旧安安静静躺在自己怀中的那条胸衣,他一下子笑了起来。

    很快,他就开始安慰自己,堂堂神龙渊皇族公主,如今南荒唯一的拜帝教神女,纵然来到西北边陲,也不会进入尘沙漫天的矿区,一定另有要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苏云觉得该恢复自己本来的面貌了。

    不久前遇到的和尚与乞丐,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底细,让他好一阵心虚,本想继续伪装下去,可总觉得那样不妥也没有那个必要。

    于是,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潜行到一个无人看守的地方,打裂自己的骨头,痛苦的为自己矫骨,那场与碧瑶的大战,让他很多部位都发生了形变,需要好好的接续。

    “你爷爷的,疼死我了。”

    夜深人静,苏云龇牙咧嘴,将所有骨头都矫正回原位,痛出一身冷汗却不敢高呼,只好默默忍着。

    从南荒东域带凡人来此,拜帝教做过无数次,早已轻车熟路。

    对于一些不满的凡人,一些年轻的弟子随便露两,便震住了他们。

    随后的一段时间,便开始分派人,一般来,哪里死的人多,便往哪里增加人。

    经过几次分派,身边的人不断变换,他倒也不怕引起别人注意,这几日他一只以灰土涂抹脸,避免露出马脚。

    直至又过去数日,再次经历分工,他彻底无忧了,不用担心容貌的变化,引起别人怀疑。

    最终,苏云被分到了第五矿区。

    进入第五矿区没多久,他眼前一亮,因为他见到了一个书生,他寻找了很久的那个书生。

    一块疏松暗黄的巨大砂岩后面,一个书生穿着沾满黄沙的长衫,带着早已没了学究气质的书生帽,脑后的两条帽带再也无法在风中飘逸地摆动,如两条沾满纱泥的软板一般耷拉在书生的后背。

    书生此时坐在一块还算规整的石块上,一拿着一本书,书页很整洁,并且很新,没有一颗沙砾落在上面;一拿着一个吃了一半的馒头,虽然躲在大石块后,馒头上还是点缀着诸多黄沙。

    书生面前还有一碗水,水很满,也很清澈,因此碗底的沙粒便显得十分干净,但那书生却看着中的书页,对此毫不在意。

    苏云远远开着那个书生的背影,虽然看不清容貌,但他知道,这个书生就是那个书生,是那与乞丐交谈许久的书生。

    书生就是书生,在这荒僻的西北边陲,找不出第二个书生来。

    黄沙风里,岿然不动,不恼不怒,目光盯着中的书籍,那书生也算是痴迷书生。

    苏云走到书生近前,淡淡一笑保持着温和,很有礼貌地道:“你好,你在看什么书?”

    “呃”

    听到有人问话,书生显得有些慌张,缓缓将书合上,然后快速吞下馒头,略显羞涩地喝了一口水,站起身来,同样很有礼貌地对着苏云微微一笑,轻轻点头。

    这么多天来,书生一直在某个无人的角落看书,有人远远笑话他,有人无情驱赶他,可是几天来实在没什么人搭理他。

    他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没人打扰,所以很清静,能看很多书。

    除了来到这片地域的第一天,一个乞丐与他很友善地交谈一段时间外,便再没有人对他如此客气过去,因此当他听到那声“你好”后,他显得有些慌乱。

    但是书生毕竟是书生,还是能在红土黄沙的荒漠中从容淡定地看书的书生,于是他平静回应道:“一本古书,记载着大概一千年前汉木古国的事情。”

    苏云保持着笑容,表达出自己的友善,同时出自己的疑惑:“汉木古国?我怎么没听过这个国度呢?”

    “没听过很正常,蔡国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过的,只在一些官府藏书中才有记载。”

    书生露出了一些骄傲的笑容,而后继续道:“生不才,曾在蔡国太史令底下服侍过一段时间,因此知道一些,这本书也是太史令大人赠送的。”

    “蔡国?”

    苏云知道蔡国定然是这书生所在的国度,只是他依然没听过,也没有打算不懂装懂,于是再表达出自己的困惑。

    “公子不是东方人吧?”

    聊到此时,书生才认真看了看苏云的容貌与穿着,而后深吸了一口气,紧张兮兮地声问道:“公子也是那些修仙之人?”

    “东方?修仙之人?”

    苏云微微一笑,表示默认,同时道:“我来自比东方更远的东方,略懂一些修行皮毛,算不得修仙之人。”

    这些从东域来的凡人,在拜帝教弟子口中得知,这里是西北边陲,而他们原来所在的地方被称为东域,因此认为他的国度在这里的东方,距此不会很远。

    “哦,难怪公子看起来如此飘逸,给人一种仙气渺渺的错觉,不同于凡俗之人。”

    书生微惊,很快平复情绪,道:“蔡国是拜帝教周围的一个大国,按照拜帝教的法,属于上等属国,周围百万里内的国度之人都知道蔡国。”

    书生了很多关于蔡国的辉煌历史,也表达自己的疑惑,如此强大的蔡国,竟然只是拜帝教的一个上等属国,让他郁闷不已。

    交谈了许久,书生一直没提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苏云也没问,彼此保留着一份秘密。

    最终,话题再次回到书生中的那本书上,书生将书心翼翼地递给苏云,上面的字苏云并不认识,应该是蔡国或者汉木古国的文字。

    在书生的介绍下,书上的文字是蔡国六百年前常用的字体,写的是汉木王鼎四个字。

    “汉木王鼎?”

    听到这四个字,苏云心中一怔,想到了一些可能性,于是问道:“这书上记载了一些什么内容?你看懂了多少?”

    “书上汉木王鼎来自天上,原本是上天赐给汉木王的兴国神器,只是汉木王贪婪无度,竟想将汉木王鼎占为己有,死后要将其带入墓中,永远跟着他。”

    “对此大不敬之举,上天震怒,派遣天兵天将下凡,杀了汉木王,灭了汉木古国,同时收走了汉木王鼎。”

    对于此等法,苏云当然不会相信。

    在过去的百万年里,虽然沉睡占据了大多数时间,可在东渊东部生活的时间也不在少数,看过了太多的宫廷腌臜之事。

    凡间的上天,不过是他们所看不见的修行世界,灭掉蔡国的那群天兵天将不定就是拜帝教,而所谓的汉木王鼎,很可能就是拜帝教的镇教至宝——五行盘龙鼎,亦或者是传中的楚帝鼎的仿制品。

    但是,通过后来书生的描述,苏云觉得自己很可能想错了,那汉木王鼎可能另有来历。

    正打算与那书生继续交流的时候,拜帝教的弟子便来催促他们,为了表现的不太扎眼,苏云跟着那书生唯唯诺诺地离开了。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跟人学习关于灵石的常识,然后在矿井上方劳作。

    灵石,非常珍贵,且极其稀少。

    开凿矿井时,先要确定矿脉,一条灵脉作为一个矿井,然后下去开采灵源石,再由专门的人切开灵源石,取出灵石。

    纵然是这片地域,灵石也不是无尽的,一座规模较的灵石矿,也就是一条灵脉,能挖出几斤灵石就很不错了,贫瘠的灵石矿甚至仅出几两灵石。

    规模很大的灵石矿,或许能够挖出一方以上的灵石,这是非常惊人的数量,但很少能够见到这样的一条灵脉。

    想当初在洪荒天界苏家之时,作为苏家杰出弟子,苏云并不会为灵石供给发愁,如今却做起了这采石的行当,不免有些唏嘘。

    所谓灵石,是天地灵气经过一定段熔炼而成,是精纯浓郁天地灵气的集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是修行界通用的交易货币,同时也可以供人修行。

    由于精纯的灵石十分稀少,价值十分高昂,因此一般修士能够拥有一块指甲大的精纯灵石,按照凡间的法,已经算是十分富有。

    灵石,是天地之间的稀有矿石,在天地灵气浓郁之处,通过天地之间某种特殊法则聚集,而后在地底沉积千万年才能成型。

    一般来,普通灵石都是混合了数十种甚至数百种天地灵气,且纯度不高,功效不是很大。

    那样一块如簸箕大的普通灵石,能够提炼出的精纯灵气,有时候可能还不够一个曲径境的修者将自己法界中的曲径延长百米。

    中品灵石则是蕴含七八种到数十种天地灵气在内,可以为绝大多数修士提供所需的天地灵气。

    质地比较高的灵石,则是只糅合了四种到七种天地灵气的灵石,称为上品灵石。

    上品灵石极为少见,一块拳头大的上品灵石,能够抵得上上百甚至上千块同样大的普通灵石。

    极品灵石,则是只蕴含有两种或者三种功效相近的天地灵气,蕴含的天地灵气十分精纯,对于任何修者都来都是瑰宝般的存在。

    而只蕴含一种天地灵气的灵石,在中土大陆称为神品灵石,又称为神灵石,中土大陆的修士认为这样的灵石只有天神才可能发现,是上天的赐予的礼物。

    一块拳头大的神灵石,足以颠覆一个中等门派,引发一场不大不的动荡。

    同时还有许多异种灵石,价值非常高。它们的价值不在于其包含的天地灵气本身,而是其中常常有些特殊的物质存在。

    还有一种传中的灵石——万物灵石,具体是什么,拜帝教的修士根本不清楚,只是道听途罢了。

    “也不怪紫丹那个死太婆给我一块拳头大的上品灵石,就觉得足以抵消我对紫茗瑶的救命之恩,原来在她们眼中,灵石是这么的稀缺难得。”

    上品灵石是稀珍之物,拳头大的一块上品灵石,可令鸿蒙境界的修士提升两个大境界,直接破入曲径,脱胎换骨,踏入修行者的争锋之列。

    而那时,在外人眼中他正好处在鸿蒙境界。

    不过,经过很长时间的了解之后,苏云知道,对于自己这样的无底洞体质来,想突破一个境界,拳头大的一块上品灵石,远远不够,即便再来十块百块也还不够。

    那团该死的鸿蒙紫气,对于从外界摄入的灵气,向来是毫不客气,来者不拒,而且仿佛永远也不会被填满一般。

    这算不上缺点,因为他需要的生命精气虽多,那该死的鸿蒙紫气还厚道,只是让他无法修炼出属于自己的法界,让他肉身的神力比一般人雄厚很多,同阶的修士很难与他相比。

    此外,他可以不停地的吸收灵气,化为己用,没有限制。

    而寻常的曲径修士,拳头大的一块上品灵石,虽然能够提升一个境界,但是却不能立刻吸收,需要慢慢汲取,很长时间才能炼入体内。

    若是有一座灵石山摆在眼前,苏云可不断炼化,寻常修士就不行了,只能慢慢来,眼热也只能干瞪眼。

    当然,炼化天材地宝为己用,仅仅在修行的前期可行,一旦进入曲径境之后,便很难再倚仗外物了,到那时必须悟道。

    到了曲径境之后,体内出现的一片旷野,法则世界初成,唯有悟道,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法界,才能真正提升修为,难有其他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