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做内应

A+A-

    时至七月,五月初移植的稻谷已经成熟,孙策走在阡陌上,用拂过两旁的稻穗,心中是切切实实的高兴,他微微往后仰去,“毕中官言,今年若是动作能快些,能再种一茬。”

    周瑜跟在后面,他的注意力全在身边的稻谷上,对于孙策的话并未作答。

    两人是总角之交,脾气性情都了解。孙策也不生气,他绕了一圈回到田间树下,和周瑜攀谈起来,“今日那位郭从事,公瑾怎么看?”

    周瑜里捏着一片断草,似乎在回想乡野田间牧牛人的调,对于孙策所问,他好半天才回答,“无风不起浪。”

    当年孙坚携沮授田丰归江东,往后江东天翻地覆,现在又来一位郭从事,热闹肯定是少不了。

    孙策也是一样想法,不过他不讨厌郭嘉到来,相反隐隐还有些兴奋。从前孙坚北上杀敌,能叫董卓吕布之流节节败退,作为孙坚的儿子,孙策想立下更大的战功。

    “自公孙瓒退回幽州后,他人言冀州长公主败势已现。若是如此,这位郭从事来江都,是为寻一处行宫?”

    他自在江东长大,对于北方的情形多是从他人口中得知,而谈得最多的,就是冀州的刘意。

    因为他爹孙坚是个刘意吹,不光孙坚吹,孙坚身边的将领也跟着吹。

    什么长公主如何如何,以后你们娶媳妇就得找长公主这种标准来,人美心善,关键时刻还能扛起整个汉室。

    孙策心道要是按照这个标准,那估计是找不到了。

    刘意帮孙坚立了正名,同时有沮授和田丰之能,江东望族这会和孙坚闹得不是太难看,他们愿意奉孙坚为主,共同对抗外敌。

    可孙坚到底毕竟是臣,要是冀州的刘意打了败仗,逃到江东来,孙坚这个主人就得退让一步了。

    周瑜没把这话告知孙策,两人围着稻田转了一圈,直到亲兵气喘吁吁跑来,是孙坚晚上要摆宴,两人才一道回去。

    宴席自然是为欢迎郭嘉而摆的,听闻郭嘉到来,孙坚是喜不自胜,拉着旧部聊天,谈起过往种种,人还特别高兴,“哎呀,当年颍川一会,元皓有意引荐先生,先生婉拒,坚本以为与先生再无相会之时。怎料今日还能再相逢。”

    这话要是被荀谌听见,这会估计只有强颜欢笑了,郭嘉是格外大度,和孙坚有来有回,“你我皆为长公主效命,自然有重逢之时。”

    边上田丰动了动嘴皮子,碍于场面没公开损郭嘉。

    这人是不是压根不知道丢脸两字怎么写。

    孙坚没品出谋士的暗涌,给郭嘉介绍起在座英杰,除去白日见的孙策周瑜,还有一位未立冠的年轻。

    “我儿孙权。”孙坚一脸骄傲,边上黄盖拍马屁,“仲谋少年英才,今已是阳羡县长。”

    相比快三十了才当上官的刘备,孙权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提到孙权时,对方起身给郭嘉敬酒,比起郭嘉这位,这会的孙权是标准的黄毛子,意气风发,敬酒时声音贼大,生怕郭嘉听不见。

    “先生请。”

    郭嘉打量片刻,倒也应景饮了一杯,南方的酒水和北方的风味不同,郭嘉品了品,决定回去时打包几坛带回去。

    还得藏好了,不能被抓。

    由于是私宴,来的都是孙坚亲信,孙坚话也没那么多顾忌,开门见山道,“先生渡江而来,可是冀州出了大事?”

    需要他孙坚北上援助?

    郭嘉失笑,“将军误会了,冀州一切安好,嘉来,是为徐州一事。”

    不谈自己的主公,谈隔壁徐州?孙坚脸上起了疑惑,郭嘉继续道,“嘉离徐州时,得知陶公病重,特来告知将军。”

    孙坚老早就有打下徐州的意图,不然也不会把孙策派来,现在忽然得知陶谦快嗝屁了,自然是喜不自胜,父子三人瞧了几眼,孙策当即出声,“属下愿领兵前往。”

    孙坚的确有这个打算,不过打仗不是带个兵往前就行。孙坚和程普聊了几句,斟酌着,“粮草需先备足。”

    过几天就要割稻子,孙策的兵得先下田。

    郭嘉等他们聊完了,又慢悠悠道,“嘉还听闻,陶公有意将徐州交于袁术。”

    原本还挺高兴的孙坚直接拉下脸,在场其他人也是不敢多言。

    毕竟,谁都知道孙坚和袁术不合。

    那头郭嘉还在,“倘若徐州落于袁术之,于长公主,于将军皆是不利。”

    孙坚冷哼一声,当即撂下狠话,“他袁术想得美。”

    郭嘉附和点头,“嘉担忧此事,因而特来相告,以免徐州士族同袁术联,对将军不利。”

    孙坚一听特别感激郭嘉,要不是两人隔得远,孙坚估计还得拉起郭嘉的谢谢。其态度之诚恳,叫沮授看了心生不忍。

    你这人,打仗挺聪明的,遇上事怎么就这么甜。

    总之这顿饭吃的皆大欢喜,宴后郭嘉被送回去,孙坚几个武将开始连夜商讨攻打徐州的方针,彼时不满二十的孙权跟在孙策身后,对前头的孙坚喊,“阿父,我也要打仗。”

    孙坚听后哈哈大笑,和其他将领道,“仲谋有志。”

    话是如此,却没有把孙权往里领的打算,孙权急了,使眼色给孙策,兄弟俩心有灵犀,孙策主动替孙权开口,“将军,仲谋聪慧,或许会有奇谋。”

    对于一个老父亲来,两个儿子齐心合力是好事,他顺势答应下来,领着程普等人先行,孙策孙权跟在其后,兄弟两人对了个势,孙策悄悄道,“听完就回阳羡,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若是被阿父知道了,娘都护不住你。”

    孙权嘴上应了两声,心里打起算盘。

    **

    这边郭嘉慢悠悠晃回去,半道遇上一位陌生的熟悉人,本该在徐州的王朗。

    两人相遇,王朗还未反应过来,郭嘉主动打了招呼,“王从事。”

    王朗一脸你怎么居然在这的表情,郭嘉非常善解人意道,“孙将军早年受长公主恩惠,嘉想着都是汉室臣子,便来看看。”

    这句汉室臣子不知道在膈应谁,王朗心里头隐隐约约冒出一个念头,还没抓到线头,郭嘉便问,“王从事远道而来,应该不是追随嘉的吧。”

    王朗还在找寻那个关键点,听到郭嘉的问话下意识点头,转头就是郭嘉的质问,“不是找嘉,难不成是寻孙将军?”

    王朗就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本身徐州和孙坚就颇有摩擦,比如那个天天在广陵附近蹦跶的孙策。在这种情况下,王朗来找孙坚,真的很像内鬼。

    王朗沉默了会,组织语言,他不能因为我怕和袁术联后被孙坚揍,所以先找孙坚抱大腿。这理由听起来太没下限了。

    虽然是事实。

    其实王朗是不想的,主要在经过清肃后,徐州内部短时间根本拉不起一支军队,与其等孙坚暴揍,进而吞并整个徐州,还不如让出一部分利益,尚得一丝苟延残喘之息。

    然后回头养好了再把孙坚揍出去。

    “袁术无德,天下人共愤,今入我徐州,假借天子之命挟持陶公,朗无能,欲求助孙将军,还徐州正名。”

    理由很好很高大上,郭嘉笑眯眯道,“所以王从事是来借兵吗?早啊,孙将军别的不多,就是兵多。不过话回来,嘉素闻陶公和孙将军不和,王从事向孙将军借兵,会不会被陶公骂叛徒。”

    每个字都扎王朗的心,扎的王朗一句话都不出来。他甚至觉得自己看走了眼,这郭嘉哪是什么谦和君子,一张嘴叭叭叭,掀人家老底,太讨厌了。

    “朗”

    不等王朗上几句辩解之语,郭嘉特主动特热情,“嘉明白,王从事突然拜访,孙将军定会怀疑,不如由郭嘉引荐,为王从事开道,如何?”

    王朗,“”

    虽然有点讨厌,但为人心地还意外地好?

    王朗觉得自己可能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郭奉孝挺明白事理的,人还不错。

    他半推半就上了郭嘉的马车,被郭嘉载着往孙坚住处去。是夜,月黑风高,王朗窝在马车一角,心绪复杂。

    待到了地点,他随郭嘉一同拜见孙坚。便见厅堂里站着一干武将,黑压压一片待郭嘉报出名字后,齐齐望向他。

    王朗顿时一口气上不来。再看墙上挂着的地图,徐州各处城池均被做了标记,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个地方不留,王朗便觉得剩余这口气也不用出了。

    不行,他必须得走,若是真的让孙坚来帮忙,便是引狼入室,他就是千古罪人。

    他在后头思量,郭嘉在前头重复先前王朗的话,“王从事言,袁术无德,欲夺取徐州,想请将军出,还徐州一个公道。”

    孙坚不是那种体面人,一听敌方主动来投降,笑呵呵欢迎。他脸色古怪望向王朗,来了句,“公道。找我要什么公道。”

    “如今我等欲发兵攻打徐州,汝夜访江都,坚不得不问上一句。”

    “王朗,你是来做内应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