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春末里头不正是好时光, 祯娘却是因为各样事情没正经出门玩过的样子。这个她自己都恍然不觉,直到听到底下丫头了一回她才想起来。不的时候没个察觉, 等到提起便是十分意动了, 因此第二日祯娘便禀了顾周氏一声就出门去了。
顾周氏因想着祯娘最近又是学习管家, 又是新开一门生意, 闲下来还要读书。这会儿要出去玩,心中十分乐意,还让她晚些回来, 多玩一会儿呢!
祯娘出得门,在车上就有红豆叽叽喳喳问道:“今日春光大好呢, 姐是要去城外踏青,还是就在城里逛一逛?要是踏青咱们也应该在市里转一转, 准备一些食并风筝等玩意,不然到时候玩什么。”
祯娘轻轻点了点红豆的额头,道:“今日先在城里转一转罢, 我是想着逛一逛古董店, 然后在集市里逍遥一个下午。至于郊外, 等到过几日再去吧。到时候要提前准备才行——你可安静一些啊, 有了你一个竟像是多了一屋子人一样。”
有了祯娘的话红豆才收了声, 安安静静坐着,偶尔透过车窗帘子看看外头的景儿——她是常常跟着祯娘出门的一个,但是真个街市玩耍其实也没几回, 所以也是很珍惜的。
祯娘也看外头,这时候正走在一条主街道上——街上十分拥挤, 不只是因为如今做生意年景好,街上多得是人。也因为如今占用官道的多,要知道这金陵城原本大街上都是有官沟的,这官沟用于排水。本来两边房屋是决不许超越官沟的,如今官沟却都是在房屋屋檐下头。
这样的坏处好多——一个是人家怎会容忍屋檐底下有个水沟,自然是要填平堵死的。于是一旦到了南京雨季。雨水漫街,水道不通。另一个是这样屋檐相连,没有砖墙相隔,一家火起就是千万家火起。
还有些别的坏处,也是不尽了。祯娘不喜这样,但也知道自己无法因此不看这些,转而看街市上热闹店铺。要知道南京是秦淮河畔,算的天下第一等富贵繁华之一了,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名色繁多。
有那茶楼、茶坊,门上挂着水帘子,屋内支起炉子来,以茶招揽四方客人,专售梅汤、和合汤、胡桃松子泡茶——不过也兼卖面饼。只是祯娘早就知道这面饼味道不怎样,只能骗一骗外地客人了。
这也不是祯娘眼尖,或者自己试过。而是金陵本地也有戏谑调侃人,其中有一套调侃词,专这些各色店铺的。祯娘阅过一本这样的笔记,倒是对金陵各店铺的‘内里’知道了个一清二楚。
记得那这些茶寮的调侃词正是‘茶坊面饼硬如砖,咸不咸兮甜不甜。只有燕齐秦晋客,一盘完了一盘添’,也是格外挖苦了。
也有酒馆、酒店,挂着大大的‘酒’字旗。如果是一座大酒楼,就更加气派。里头有百十座阁儿,周围都是绿栏杆。祯娘倒是听本司三院四处窠子里头的粉头□□都会到酒楼赶趁,怀抱琵琶,弹唱曲儿,或者吹笙品笛,替公子王孙或食客侑酒。只是她每回都没见过,毕竟都是是在雅间里的。
还有各种食店、面店,买卖各种吃食。如羊肉面店,日宰羊数只,面如银丝,有蒜面、肉内寻面,兼卖扁食、夺魁。此外,还有杂货铺、绸缎铺、当铺,如此等等。
祯娘是准备逛一逛古董店的,因此这边都先不停留,到了三山街到太学前一段这才下了马车,自己行走逛街。
这一段街道可是有来头,原来天底下有四大书市,分别在京城、南京、苏州、杭州,这南京的书市就正在三山街到太学前一段。原来全是卖书的,后来街道又接了许多支路,算是扩大了。
这以后就有许多店铺进驻了,不过大概是这里原本是书市的关系,进驻的店铺也是文具店、清客店、古董店这些,总归是文人汇聚之地。也是祯娘到金陵后最常逛的街了,常常在这里淘到心爱之物。
是的,就是‘淘’。毕竟除了一些大古董店明码标价,并没有多少空子钻之外,多的是商贩。这些人最多的是开了一个摊子,也有些有铺子。总之他们本钱不大,东西也不贵,只是假货多。有眼光的自然能低价买进好东西,至于没得眼力的就只能认吃亏了。买古董的规矩从来是钱货两清,不包真假。
其中的乐趣也在于此了,祯娘自己就是个中高手——在一堆破烂玩意儿里,只有自己能慧眼识珠挑出真东西,用远低于应有价的银子买下喜欢的东西,其中乐趣真不是一句‘赚了’可以形容的尽。
祯娘下了车,见到第一间店铺竟不识书店也不是古董店,竟是一家清客店。清客是什么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是在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教授吹弹歌唱的艺人,多是科举不顺仕途不畅之士,只得如此罢了。
起清客还有一个‘十样要诀’,即所谓‘一团和气要不变,二等才情要不露,三斤酒量要不醉,四季衣服要不当,五声音律要不错,六品官衔要不做,七言诗句要不荒,八面张罗要不断,九流通透要不短,十分应酬要不俗’。
所以来他们最要紧的是要能够应付裕如左右逢源,故而起来清客再雅,也不过就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清淡凑趣,的刻薄点就是在富贵人家讨口饭吃。祯娘家自然没有这些人的,但是听盛国公府倒是养了好些。
其中一些凭着能时常见到盛国公府大人物,并且关系亲近,常常还收受外头人的好处用来帮忙联系府内——这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了。
这清客店自然不是卖清客的了,而是代为联系清客的——这也成了一桩很多人做的生意了,十分可笑。这样的铺子里头并无其他装饰,只有茶具炉瓶这些。转开身子都嫌弃不够的屋子给分成了两截,里屋挂着条幅,号称董其昌所书,这自然是假的。
祯娘知道这些同样是从那本笔记所来,上头也有调侃词是‘外边开店内书房,茶具花盆榻床。香盒炉瓶排竹几,单条半假董其昌’,都是的明明白白了。
祯娘自然不会有兴致去看这店铺,只是转过身去从摊子看起——这并不是一古董摊子,而是一旧书摊。上头整整齐齐磊着书籍,这样一个摊子至少也有上千册了。
那摊主本来闲着,一看有生意来了,立刻注意上了。只是他也没有贸然上前,书籍甚至不同一般古董生意,这是更加安静的——人家正挑选书籍呢,这是文人乐事,你吵吵嚷嚷算是怎么回事?
况且这摊主眼睛利着,祯娘容貌气度在这儿,一看就知道是贵家姐。这样的人逛书市,大都是真心爱书的文雅之人。比一些经书读死了,来这儿只是附庸风雅的男子还来得挑剔呢!
祯娘正仔细挑拣这些书籍,心中也是赞叹。有些书摊也是古董摊子,因为上头书籍也至少是有百年历史的。宋刻本不用多自然是受尽追捧,还有唐朝时候的手抄本,就算不是名家所写,只不过是摹本,也十分了得了。
这摊子却不是,而是个真正的旧书摊,往往只有家贫才来光顾的那种。但是这家显然是不同的,不只是每本书都是整整齐齐的,里头也不错——要么干净如新,要么就是有着整整齐齐的批注。
祯娘手上拿着的一本《品花录》正是一本满满批注的,这笔迹清隽杂而不乱,见解也颇有意思。真让祯娘评价,是增添这书籍的价值了呢——祯娘翻到前头,在书籍第一页有一枚蓝色的印章,祯娘知道这是一个和自己有一般喜好的人了。
一时会心一笑,问摊主:“还有这枚印章的书籍?凡是有这个的都找出来罢,我都收了。”
这旧书虽然是本生意,摊主依旧是一个认真的。几乎每一本书籍他都晓得在哪儿,见这个印章自然是记得的,本来就是一处收来书籍都有的。
忙道:“有有,姐稍待,我给找出来!”
这人安放书籍都是按着品类分出的,因此一处收来的书籍都在不同的地方,全部搜检出来果然有半箱。祯娘一一看过确认,其中也是杂,各样笔记最多。还有琴谱、图谱、戏本子,倒是十分对祯娘的胃口了。
祯娘自然是全都收下,在那摊主算过钱后有红豆拿出荷包结账。至于书籍就有其他人搬上马车——书籍可是沉重,若是自己带着,今日就不要接着逛荡了。
那摊主拿了戥子称银子,道:“这是十一两四钱,盛惠七两九钱,找您三两半。”
着他拿住几个银粒子算是三两,其余的又拿出两贯宝钞,抵了那半两银子。
宝钞就是纸钞,原本宋代交子和元代宝钞一样的东西,也同样的很不值钱了。不过这些年似乎是有些起色的,大概是本朝圣上看重这个吧,于是每年朝廷会承兑回收一些今年印发的宝钞。于是如今还是有人使用宝钞的,也没有先帝时候那样不值钱。
不过要祯娘着依旧是做白工了,这法子治标不治本,如今朝廷力量有限,能回收多少,总之是个不行了。
离了这旧书摊子,祯娘心绪不错,毕竟这才第一眼就有收获,自然情绪高了起来。接着又逛了几家文具店书店之类,买了两刀新到的高丽纸、高丽文席之类。这才看到一家古董店。
祯娘不过在外看了几眼,摇摇头就走了——里头布置的相当清雅,栏杆曲折,多宝阁上也有许多骨董玩意儿,但基本全是赝品。骗骗外路人罢了,这种古董店虽然是古董店,但有名无实,与真正的古董店相比,行家一看便知。
又走过几家,祯娘还顺便看了几家摊子。其中一家卖古钱币的,大都不是值钱的,只有几枚宋代时的外国银币有些意思,祯娘收了。
另外一个卖杂件的就更有意思了,祯娘只看中了一把象牙扇。正是一把二十二档的坤扇,十分精致,只有七八寸大,应该不是本朝的物件。只是祯娘一拿起这物件问价摊主就给出了一个超出应值的价格,祯娘自然是放下了。
过后红豆不解:“姐怎么不要,我见姐倒是蛮喜欢的。这价儿似乎也是不贵,怎么不买下?”
祯娘微微一笑道:“这不同地方买物件也有不同的做法,这样摊子上的物件,除非真是找到了一个非他不可的,不然一定要低低地来。不然为什么不去那些可靠的多的大古董店,要来这样一点准儿都没得的摊。”
后又随意道:“况且人家出价都远远超出应值的了,我就不要‘夺人所爱’了。”
红豆越发不解了:“既然是他心爱的,他为什么还要摆出来的?人看上了又不卖,故意抬高一些价格,这不是耍人么?况且真遇上个喜欢的,又不在意几两银子,当下买下,那可怎么好?”
祯娘听着这傻丫头真的想当然,眼里泛出笑意,道:“那就自然顺水推舟卖出去就是了,毕竟这个价儿可是好大一笔赚头——人家是心爱这东西,不过不是为了这东西好,而是为了这东西能带来银子。”
这也是这些古董摊子的一个手段了,就是把一些真东西好东西摆在摊子比较显眼的地方。一个是让人第一眼觉得自己这摊子真东西多,另一个就是招徕客人,像祯娘不就是远远见了那把扇子才到了这摊子的么。有些人会像祯娘一般转身就走,也有些人拒了以后也会看看有没有别的入眼玩意儿,这不就做成生意了么。
听过祯娘的解释,红豆可是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啊’了一声道:“原来是这样,只是这世人也太会想钱了罢!竟然还有这样的主意。”
遇到这样的古董摊子不过是一件事儿,祯娘根本不挂心。又走了一截道路,看到了一家名为‘赏心斋’的古董店,当即走入内——这家古董店是金陵城都数得着的古董店了,祯娘每回过来都是要逛的。
进入店内,也和其他古董店一样布置清雅。只是地方大的多,也不是别的古董店,一般人手少——毕竟古董店里能有多少客人,总不会如百货铺子一样的吧。本来人家就不是靠着卖得多发达的,人家一件利润高么。
不过‘赏心斋’人手多也没有多到哪里去,楼上楼下也不过就是七八人而已。祯娘进来的时候倒是有三两个客人,只是都是伙计招呼,掌柜的笑眯眯地站在柜台后头并不话。
直到祯娘带着几个丫头进来才是眼前一亮的样子——不他们这行当最要紧的是眼睛要毒,能够一眼看得出什么人是富贵且藏而不露,而什么是外强中干,并没有什么油水。
祯娘的扮穿戴和身边奴仆暂且不,最重要的是祯娘可是常常来赏心斋的啊。这样的常客贵客,掌柜的心里哪里能不有本帐?
这时候见祯娘进来立刻从柜台后头走出上前问安,又是寒暄道:“顾姐最近可有日子没到号来了——只当是顾姐如今看不上我家东西,觉得实在配不上了。因为这个,从去岁年尾到今年年初我是一直卯着劲儿呢。只想着从各处搜罗了好东西,等到顾姐来到,这才能好生献宝,留住贵客。”
饶是祯娘晓得他这话里能有两分真就不错,得了这样的好话也是心思好的,因此颇有兴致道:“倒是的好听,只是不晓得掌柜的收了什么好物件,有什么好的字画书籍、笔墨纸砚、瓷器杂项、文玩宝贝等先拿来看看。”
祯娘家是开着当铺,只是到底不如人家开着古董店的来的对路,好东西不过是偶尔罢了,大都时候祯娘摆弄古董还是要到这些地方来寻。
掌柜听了养立刻殷勤请祯娘入内间,吩咐伙计道:“没得眼力见的,还不快快沏壶好茶来,拿我上回带来的陈年普洱,用我放在柜子里头的十二花神茶具。”
伙计是新来的并不认得祯娘,只是晓得自家掌柜的如何宝贝自己茶叶和茶具,这些东西只有招待顶顶重要的贵客的时候才用上。心里不由得忖度这位顾姐是哪家出身,才这个年纪就能作古董消遣了。
要知道从来‘乱世黄金,太平古董’,这时节正当太平,古董可不是便宜东西。最是一般的也要几十两之多,至于到了宝贝那一类,真是没得价儿了。这一般都是有金石之好的老爷少爷们才能玩的,至于这般年纪的姐,家里就是再有钱,能让她这样花销?
祯娘带着丫鬟婆子进去坐下,伙计送上茶水。掌柜的则是亲自带人开锁拿东西——做古董生意的,外头摆的都不是最好的货色。最好的东西都是深深藏起来,或者自己赏玩,或者只给贵客相看。
东西起出来,端端正正摆在桌上,祯娘这才伸手拿起——这也是行当里的规矩了,古董大多金贵,特别是瓷器之类可是容易破碎。因此有了这个规矩,不能从人家手里接东西,不然中间一个没拿稳没接住,这算是谁的?
桌上颇有几样东西,大概是知道祯娘的喜好,多是古籍善本、书画等,其余的都是一些文房用具,譬如笔筒、砚台之类。只是边上几样剔红首饰盒胭脂盒格外眼,大概是因为祯娘到底是个姑娘,这才拿来的吧。
祯娘这些东西自己不知道有了多少,虽真正的珍奇少,但是也很了不得了。只是这些东西她只觉得再多也不厌烦——这倒是与顾周氏与她首饰做衣服是一样的了。因此细细看过后挑中了两幅画、一本唐时手抄本以及那些元朝剔红首饰盒胭脂盒。
挑中这几样,祯娘又道:“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也不拘于我平常喜欢的,都拿来瞧一瞧。”
祯娘这一回买古董可是格外大方了——以往虽然大方,其实有限,她一般也不愿让外头上家里勾账,一般都是自己出钱。她自己虽然比一般闺阁姐可花销的银钱多,但到底是有数的。如今因为火柴生意做的好,有一笔利润是直接与她花用的,因此越发大手大脚了。
掌柜的只要多赚钱,自然是更加高兴的,于是又与祯娘看各色好东西。最后祯娘又挑了一对白玉镇纸、一只宋代岁寒三友臂搁、两面唐时铜镜、和一把宋代靶镜。
祯娘对那几面镜子真是格外喜欢,先不要那两面唐代铜镜尽得汉唐铜镜厚重。就只那面靶镜,芭蕉形,窄平素镜边,纹饰精致,在宋镜里十分难得了。
如今因着玻璃镜的使用,大户人家都不再使用了。只有古时候的铜镜,当作一种古董,放在家中装饰。只是这样的铜镜也没得高价,似乎古镜也一直不容易有高价,并不是受人追捧的古董种类。
最终也就是这些东西了,掌柜的着算盘算账,笑着道:“总共是一千二百四十三两银子,您是店里老顾客了,算做一千二百两。再给您送一套秦州漆雕盒子,虽然不是古董,但秦州漆雕也是有名的好东西了,精工细作,还是名家手笔,顾姐拿回家装首饰、装玩意儿使得着。”
祯娘点头,旁边自然有人拿出一叠银票会账——知道今日是出来逛古董店的,祯娘倒是带了足够的银票。
这一店逛完,祯娘就不再进大店去看了。她并不是一个无度的,要知道金石这些东西,真个没度量,再大的家财也供不起。她带来分到的火柴作坊的一点利润,也有两千两,只是再不够去大店再来一回了,这自然就要鸣金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