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座久渐久生寒

A+A-

    知道修染还没有吃饭,诸爱芳便嘱咐了嫣红几句,就带着修染离开了嫣红的家门。

    一白鼻騧李白诗

    银鞍白鼻騧,

    绿地障泥锦。

    细雨春风花落时,

    挥鞭直就胡姬饮。

    修染先把爱芳扶上了骏马,自己也踏蹬而上。

    他从后面搂住了爱芳的细腰,驱马奔向百花街。白鼻騧配着银饰的马鞍,绿地金绣的障泥锦更显得英姿飒爽。

    在雨过天晴,花落满地的街道上,骑马挥鞭直就胡姬的酒肆,痛快地畅饮一番,是何等的惬意之事!

    京城的胡姬酒肆,通宵达旦;怡情的曲,时不时地从酒肆里飘出:

    [歌曲]“挑灯看遍长街的繁华,白胡子老者临摹入画,一番寒暄附和月色无暇,忽然清风惹一池落花。三两知己结伴的仲夏,夜市闹三更不想回家,星光洒落老树的枝丫,马蹄浅浅,落一身风沙。”

    胡姬酒肆,是文人墨客踏尽落花、欢笑而入的地方。

    酒肆中的酒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名酒,像高昌的“葡萄酒”,波斯的“三勒浆”、“龙膏酒”等。

    胡姬们不但美貌,而且多情。她们不止是侍酒,为了招徕顾客,她们人人能歌,舞姿更是充满了异域风情这一切,都让许多达官贵族、文人雅士、俊男靓女流连忘返,甚至连生活于灯红酒绿中花魁娘子诸爱芳,也很是向往。

    [歌曲]“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公子是你吗?前面深山谁人家,暮夜抚一曲琵琶,我欲提笔为汝一幅画,佳人请笑纳。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谁能为我熬一缕青发,那人是你吗?谁在窃语谱情话,红尘故事在牵挂,夜风微凉烛影暖心啊,我悠歌把月光,请笑纳。”

    一名胡姬把修染和爱芳领进了一处单间,很快,便送上了酒菜和舞姬。

    看着穿着极少的胡姬,爱芳笑侃道:“怎么样?我给你补过个端午节吧!”

    修染没有应答爱芳的问话,而是陷入了沉思。他担心地问道:“你,端午节出生的人,真的有伤父母吗?[]”

    看到修染关心的是这个问题,诸爱芳便道:“实话,这孩子是不是你的?!”

    修染道:“不是过了么,是我捡的。”

    “骗谁呢,你可知,女人的眼睛是最雪亮的别人的孩子,你能如此上心?”

    “我上心了吗?”

    “看那孩子的眉目,多像你呀?”

    修染笑道:“像我,我还像你呢”

    “我也希望他像我!我更希望他是咱俩的孩子,可是,他不是呀”看到修染不再言语,爱芳又问,“这孩子,你准备放嫣红那里多久?”

    “一个月吧!”

    “一个月以后呢?”

    “我就带着他远走他乡。”

    “还有孩子他娘吧!”

    修染默默地点了点头。

    二和青楼赠别赵希逢诗

    凭高座久渐生寒,

    远水明楼夜正残;

    月色照人人似月,

    椅栏一曲为谁弹。

    修染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诸爱芳。

    爱芳叹息了一声,从随身携带的袋里掏出一叠交钞[2]递给了修染,道:“我也没有多,给你一百贯钱记住了,不要让爱你的女子跟着你受苦”她又哀叹了一声,“我这辈子是没这个福分了,下辈子,记得娶我”

    修染接过了交钞,揣进怀里,感谢这红颜知己的同时,也感慨世事多变,造化弄人。

    就这样,他们俩对坐了一夜,豪饮了一夜,也畅谈了一夜。

    到了巳时,月牙跟着太阳升上了天空。诸爱芳看着天上的太阳和月亮,道:“你看这日月,多像你我?”

    “像我俩什么?”

    “不是你在白天,就是我在黑夜,即便是日月同辉,也只能遥远地相望唉!”诸爱芳又是一声叹息,道,“我为你唱一只曲子吧!”

    她自弹琵琶唱了一首笑纳[3]。

    [歌曲]“挑灯看遍长街的繁华,白胡子老者临摹入画,一番寒暄附和月色无暇,忽然清风惹一池落花。三两知己结伴的仲夏,夜市闹三更不想回家,星光洒落老树的枝丫,马蹄浅浅,落一身风沙。”

    修染起身吹起了长萧与其合奏。

    [歌曲]“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公子是你吗?前面深山谁人家,暮夜抚一曲琵琶,我欲提笔为汝一幅画,佳人请笑纳。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谁能为我熬一缕青发,那人是你吗?谁在窃语谱情话,红尘故事在牵挂,夜风微凉烛影暖心啊,我悠歌把月光,请笑纳。”

    中午过后,修染道:“我再去看一眼孩子,就回家看我表妹。”

    爱芳问道:“你能进到她的家里吗?”

    “我大老远地在门口看看,只要院子里安静,便知表妹安好。”

    爱芳笑了笑,:“走吧,我先带你去看孩子。”

    [歌曲]“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谁能为我一眼望穿流霞,公子是你吗?前面深山谁人家,暮夜抚一曲琵琶,我欲提笔为汝一幅画,佳人请笑纳。撑伞接落花,看那西风骑瘦马,谁能为我熬一缕青发,那人是你吗?谁在窃语谱情话,红尘故事在牵挂,夜风微凉烛影暖心啊,我悠歌把月光,请笑纳。”

    修染和爱芳又来到了嫣红的家。

    大老远就听到婴儿的哭声,修染不满地道:“这个嫣红,是不是只顾自己的儿子,不顾我儿的死活?”罢,便急匆匆迈进了屋。

    一看修染进来,嫣红赶忙解释:“我一直喂着哪,可不止为何,他老是哭。”

    诸爱芳:“是不是拉了,你没看看?”

    “不能吧!我没有闻到臭味。”嫣红边边打开了包裹,一看忙,“可真是拉了。”

    诸爱芳笑道:“看来不是自己的孩子!我们离开这么长时间,你也不打开看看?”

    嫣红不好意思的:“两个孩子倒腾着喂奶,我哪有时间”

    修染不瞒道:“你不是有两只么,干嘛要倒腾?”

    “那只不是给你留的么!”嫣红出了片好心,还遭人埋怨,便生气地怼了一句。

    诸爱芳知道自己多话了,朝修染吐了吐舌头,赶紧过去帮忙:“你这个生过孩子的怎么也不懂一般孩子在出生2个时就会排便便,这叫‘胎粪’,它跟正常的便便颜色不一样,带些绿色你看,黏黏糊糊的,但是没有任何的臭味”

    当嫣红把孩子的两条腿放下时,诸爱芳惊叫道:“赵公子,你不是,是儿子么?”

    “是啊!”

    “你过来看看。”

    修染急忙过去,一看儿子的“鸡鸡”不见了,便满地寻找。

    嫣红觍着脸:“那鸡鸡是长在身上的,我岂能擦泡屎就能给你擦掉的。”

    “那,哪去了?”修染又问嫣红,“看你脸红脖子粗的,是不是你给换掉了?”

    “我的儿子有你孩子两个大,我怎么换?再了,我本就是儿子,换你的干嘛?”

    诸爱芳问:“赵公子,你捡到孩子后,解开包裹看过吗?”

    “看过,不过只看了模样,没看下边。”

    “就是了,你没看过这孩子是男是女,你怎能人家嫣红给掉了包呢!”

    “那我儿子哪去了。”

    “她本就是女儿。”

    “可你让我跟她怎么交代?!”

    “她本就生的女儿,你交代什么?再了,女儿好,女儿娇,女儿是爹娘的棉袄”

    “大皮袄,我也不稀罕。”

    嫣红急了,道:“赵公子,你可别不稀罕,把她丢在我这儿我这一个就够我受的了”

    诸爱芳忙:“不能,赵公子只放你这里一个月,等孩子能吃米汤了,他就带走是不,赵公子?”

    修染点头称是。

    诸爱芳又道:“赵公子,无论孩子是男是女,你这做父亲的给起个名吧,我们也好有个称呼,是不是?”

    “你看着叫吧!”

    “那我就给起了?”爱芳边想边道,“这孩子是‘女儿节’生的,也就是‘艾节’出生,就叫她‘艾艾’吧!”诸爱芳笑道,“赵公子,叫她‘赵艾艾’如何?”

    “爱叫啥叫啥,叫她诸艾艾,我也不反对。”

    “若是跟着我姓,就出不了这青楼的门了,你愿意呀?”

    “那倒不愿意!”

    “就是,你赶快回家吧,只要她母女平安就是最好的,还强求什么呢!?”

    修染一听诸爱芳的有理,便赶紧返回瓮山,看清婉去了

    ————————————

    注释

    []为什么古代人很嫌弃五月份出生的人?

    有句俗语叫“五月生子勿举”,主要的意思是在五月份出生的孩子是非常不易养活的。那么,在古代五月有什么忌讳呢?

    古曰:“虎毒不食子。”但貌似五月份的孩子却不在其中。而且,“五月生子勿举”这句话还是从春秋时期就出现的,到现在一些偏远地带的人还对此非常坚信。

    那么,这句话出自哪里呢?

    孟尝君就是出生在五月初五。据史载,他时候就被父母抛弃了,但母亲有些不忍心,就暗地里把他养大。后来,他问原因。母亲道:“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故不举。”

    初始,只是五月初五的孩子被遗弃,后来逐渐演变到五月份的孩子都会被遗弃。以至于,那个宋朝亡国皇帝的宋徽宗,还特意把五月五的生日改为十月初十。显然,身为皇帝的徽宗也对此是非常忌惮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原因的呢

    古代把五月称为恶月,毒气毒虫较多,而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艾草都是为了驱邪驱除不干净的东西。因此,便认为这个月出生的孩子会带来不好的东西,这显然是非常封建的看法。

    在程维的五月生子不举习俗考释中推测,被嫌弃的原因是五月溽热,孕妇如果在这个月份生产就会深受其害,特别是古代生产讲究密不透风,很多孕妇或者刚生产的母亲都因此得产褥热病死了。在炎热的夏季生产,细菌也滋生得快,孕妇、婴儿死亡率皆高,故深忌之。这个推测还是很科学的,即便是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在夏天生孩子还是要相当注意的。

    由此一来,在五月份出生的孩子,要是能够坚强地活下来,往往被认为是非常命硬的,古人认为,命硬的人不利于父母。有的,五月出生的孩子一般很叛逆。当然,这种法就有些不靠谱了。

    [2]交钞

    交钞简称“钞”,是金朝与元朝的纸币名。金朝纸币的发行早于铜币。海陵王贞元二年(54年)迁都燕京后,以国内铜少,仿北宋交子,发行交钞。金朝交钞有大钞、钞两种。大钞面额有贯、2贯、3贯、5贯、0贯5种。钞有00文、200文、300文、500文、00文5种。以年为限,期满换发新钞。旧钞换新钞,每贯收工墨费5文(后经多次改变)。世宗大定二十九年(9年),取消年厘革制度,交钞字昏方换。

    ()历史沿革

    中国纸币的历史,始于唐朝的“飞钱”。据考证,“飞钱”的起源是随着唐朝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而产生的。由于交通的发达,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兴旺。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023年)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真正成为了纸币。

    随着交子影响的逐步扩大,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北宋景德年间(004—00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6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朝廷的认可。宋仁宗天圣元年(023年),宋廷设益州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26万贯,准备金率为2%。

    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交子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各种基本要素。

    (2)元朝时期

    将纸币作为主体货币,而纸币在全国大范围流通,却始于元朝,也唯有元朝采用纯纸钞流通体制。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上都城后,听从开国军师刘秉忠的建议发行纸币。

    元朝为了维护纸币的法定地位,采取了多项措施:禁止流通金、银、铜等重金属;停止使用蒙古旧钞;可用中统纸钞兑换南宋纸币,而且还规定所有的赋税都使用纸币支付。

    元朝废除历代以铜币为主的价值尺度,改采用纯纸钞流通体制,为后世开创了以“银”为后备金的纸钞发行制,也就是银本位制,将纸钞作为法定货币,流通大元皇朝,横贯欧亚。

    当时波斯的伊儿汗国、印度、朝鲜、日本等国都曾经效仿元朝印造纸币。

    [3]笑纳

    这是一首由周仁作词,古月作曲,韩珂编曲,花僮演唱的古风歌曲。歌曲的第二段采用了粤语的演唱,使这首歌更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歌的大意是:一个人深深的爱着另一个人,却又心翼翼地藏在心里,不敢让别人知道,也因为太多的无奈,不敢放去爱,更不知道是不是君心似我心。而听到她唱歌的人,一闻其声而心痛不已。我怎么舍得让你如此难过,我此生只想和你相守,却不知道可以走多久,就让我陪在你身边可不可以,我是真的爱你。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