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商量对策

A+A-

    几天之后,李冥晴给出了答复。

    投!

    不但要投,而且还要大投特投!

    一共二十三个公子哥,每人至少三百万投资起步,少一毛钱都不行!

    听到这个消息,韦嗅晴顿时乐了。

    “好家伙,你是怎么服那些狐朋狗友的?”

    “这还不简单。”

    李冥晴笑道:“我只了一句话,就让他们每个人投了三百万”

    “什么话?”韦嗅晴十分好奇。

    “来凉浦,有鸡吃!”

    “嘶嘶嘶你这是把我卖了呀!”

    韦嗅晴没好气道:“万一那些家伙找上门来,我怎么办?”

    要知道,在桂山的后面,还有一个旧的养鸡场,里面养的都是仙民鸡,也就是那些狐朋狗友梦寐以求的好东西。

    万一被他们知道这事,整天惦记着,怎么办?

    俗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万一那些狐朋狗友脑子一热,做了点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怎么办?

    他倒是不怕有人偷鸡,而是怕偷鸡的人,被养鸡场的鸡群弄死真要出了这种事,就完蛋了。

    “放心!”

    李冥晴不以为然道:“那些家伙交给我来搞定。”

    “你的啊!”

    “我的。”

    “那行。”

    看到对方刚刚拉到了几千万投资的份上,韦嗅晴放了他一马,道:“以后要是出了问题,我就拿你是问。”

    “哈哈,没问题。”

    “对了,你跟刘书记他们了这事吗?”韦嗅晴转移话题道。

    “还没来得及呢。”

    李冥晴笑道:“这不有了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你嘛。”

    韦嗅晴撇了撇嘴:“得了,那你赶紧去跟刘书记他们吧,记得报我的暗号。”

    “什么暗号?”

    “大计划!”

    “大计划?”

    “对!就这三个字,懂的都懂。”

    “行吧。”

    挂掉了电话,韦嗅晴的心情大好,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有了李冥晴的这个助攻,大计划的进度,将会在进一步。

    从计划开始,韦嗅晴和刘书记等人,就一起商讨了关于“撤县立市”的一些硬性要求。

    除了经济和文化,还有一点也十分重要,那就是发展前景。

    一个城市经济和文化再好,看不到发展前景,死气沉沉的,那又有什么前途呢?

    发展前景包括了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投资,也就有人愿意过来投资,明看到这里的前景。

    投资越多,越看好。

    其次,就是房地产,约等于房价。

    房价太高,容易吓跑年轻人,也容易压制消费,因此决不能太高。

    凉浦县的房价则刚刚合适,因为前几年一直不温不火,整天房价一直都在3000-5000/㎡之间徘徊,最贵的别墅也不过是6500/㎡左右。

    就算是今年经济起飞,家家户户赚了大钱,房价也没有上升太多原因也很简单,农民有钱都在乡下建房子,没几个愿意进城买房的。

    当然,这样的情况以后肯定会慢慢转变,但目前来,凉浦县的房价还是健康的。

    除了以上两点,最后一点就是消费。

    全国各地的城市,有的地方房价高,消费也高;有的地方房价不高,但消费同样很高。

    凉浦县却是个例外。

    这里的房价不高,消费也不高,现在都还能吃到五块钱一碗的米粉,还有什好的呢?

    除了发展前景,还有一个指标也相当重要,那就是城市化。

    这个词起来有点虚,解释起来也很麻烦一句话总结,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各行各业。

    基础设施方面,是政府的任务。

    各行各业,那就要看民间的各种投资了。

    韦嗅晴让李冥晴拉来的投资,就是要投进这个方面,争取将凉浦县的各行各业,带动起来。

    他高兴了没一会儿,兜里的就响了。

    拿出来一看,哟嚯,竟然是刘书记打来的。

    “这么快?”

    韦嗅晴有些讶异,但还是接通了电话。

    “喂,韦吗?”

    “是我。刘书记找我有事?”

    “哎哟,实在是太感谢了!”

    刘书记仿佛遇到了恩人一样,肉麻的话了一大通,末了还发出了一个邀请:“晚上一起聚一聚?”

    “都有谁啊?”韦嗅晴问道。

    “你,我,还有老李他们”

    “哦。”

    这些人都是“大计划”的参与者,一起聚餐的话,肯定是有所行动,要一起商量对策了。

    “行!”

    韦嗅晴想了想,一口答应下来。

    晚上,滨江大酒店。

    韦嗅晴到的时候,包间里已经坐满了人,而且人一根华子,整个房间都乌烟瘴气的。

    没办法,这些大领导就好这一口不抽就咳嗽。

    韦嗅晴不喜欢抽烟,但对于别人抽烟也没有那么抵触,反正他有办法过滤二烟,自己吸不到就行。

    进屋之后,众人纷纷起身欢迎,仿佛他才是领导一样。

    刘书记也亲自亲身相迎,甚至给韦嗅晴拉开椅子,请他入座,随后又帮忙倒了一杯茶。

    韦嗅晴不懂那么多规矩,既然别人做得,他就可以享受得。

    喝了口茶之后,他才开口道:“看来我是最后一个了?”

    “没事没事,是我们来早了。”

    众人纷纷摆,脸上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意思。

    “韦这笔投资,可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刘书记坐下之后,开始感慨道:“你不知道,自从那份调查问卷下来之后,市里就没什么好脸色给我们,之前答应的拨款和转移支付,都被强行停下了。要是再没有资金进来,我们下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了。”

    “不是吧?”

    韦嗅晴愣了一下,疑惑道:“以前县里也不穷啊,怎么会这样?”

    “还不是最近的事”

    刘书记长叹了一声,无奈道:“大计划启动之后,我们就想着要着于基础设施建设了,结果原本好的拨款,竟然被市里停了。”

    “拨款可以停,但工程却不能停下来,否则要影响半个城区的百姓生活,所以我们就咬咬牙,用之前的一些收入,补上去。”

    “这”

    韦嗅晴愣了一下,随后摇头道:“我不太懂这些,你们自己把握就行了。不过,我要的是,这笔投资不是给你们用来发工资的,你们如果这么想,那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