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生如同飞蛾扑火

A+A-

    4人生如同飞蛾扑火

    但是,理智上,我并不愿真走,因为我已在医院投入高昂成本:金钱、时间和精力。这完全是滚雪球的方式。在我看来,此乃医院欲使病人对它不离不弃而采取的策略,包括与酒店通力合作,加上经验丰富的女服务员从中斡旋,无人能够抵御。而我对医院的依附已成惯性,何况我痛得也动不了,又担心自己死掉,于是继续癞皮狗一样躺着。

    我周围闪耀着纷乱的指示牌,液晶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奇怪的名称,什么ge64排螺旋ct、ge5t核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四维彩超、高端平板血管造影、pet造影、npt检测、cr影像中心、acfa全数字cr工作站、心电工作站、内窥镜中心、关节镜中心、全自动生化分析、a6-隐形sgtb技术操作室等等,好像在骄傲地向病人宣告“实现现代化”或“梦想成真”。有的钢门上写着“电磁辐射,请勿靠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专业标识。墙上张挂着教育病人如何做检查的各种告示,仅是ct主题的,就有好几排,其中详细明了诊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特别提到了致死率。另有一些广告,似乎是以医院为目标的,比如提供动物饲养、模型制备平台、设备使用和样本检测平台,服务内容包括细胞培养、免疫组化、rt-pcr、适时荧光定量、流式细胞检测、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服务和试剂耗材代购等,这是由警务部门的物证鉴定中心与社会企业合作经营的,让人感到一个巨大市场链条在铮铮跳动。

    走道一侧,一队医生扛着行李正在集合。从打的旗子上看,是要奔赴非洲援助抗击一种凶险的流行性传染病。领导前来送行,发表重要讲话,记者围着采访拍照。

    另一边,一群人挂起了“欢迎欧盟医学科学会专家来我院交流”的红色横幅和“祝贺我院神经外科护士长周兰荣获南丁格尔奖”的金色喜报。

    我身边不停坐上新至的菜鸟病人。不再是那些镇定自若、藐视一切的老人。舞台布景正发生更具大众参与感的转换。

    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中年男人用外地口音对跟他一起的女人:“俺们还是回去吧。钱实在不够。谁想到看这个鬼病要花恁多钱呢?”女人:“咱想办法去借。”“莫有人愿意借的。俺们是穷光蛋不是。当初要不是因为穷,俺也不会去卖血了。不卖血就不会得上这鬼病了,还连累了你。”女人就哭了。

    接着来了一名红光满面的四十多岁男人,他一屁股坐下,对我:“嗨,听这家医院很有名,我刚刚游览完附近的风景名胜,就顺路来遛达下。我一个月前得了感冒,想让医生帮我看看,彻底好了吗?”

    一对形若父女的病人上场了,眼圈通红。女儿:“都怪你,偏信那个人的。钱都被骗走了。”父亲:“唉,也是想试一试嘛,他们开的处方比大医院便宜,宣传得也中听。”原来,女儿陪父亲从乡下来看病,一下火车,就被医托骗到非法诊所去了,被强迫花高价买了假药。知道上当后,才辗转来到c市中心医院,但已经没钱看病了。

    一个上班族模样的年轻男子一边哭,一边对着喊:“实在撑不住了!我申请加班,每周工作七天,夜里还去打工,挣的钱都给岳父看病了。但还不够。新药、进口药和特效药都要自费。老婆在待产期,也找第二职业干。房子也准备卖了。要死的心都有了。可是,你知道吗,我刚刚也查出食道癌”

    一个男人走过来,掏出一张大脑袋鸟儿照片,声问:“猫头鹰,要吗?治疗食道癌有特效。”一名妇女上前,抖动一纸传单:“还是用用仙蟾丹吧。有个男的得了食道癌,吃啥药都没效,他老婆就去捕蟾蜍救夫,给他吃了两千五百只蟾蜍,好了。”

    又一位大叔拿着一叠花花绿绿的广告,满脸堆笑对病人:“去国外治疗吧,我们只推荐美国和英国排名前十的医院,提供一站式服务。那才叫宾至如归哟。不仅诊疗技术先进,而且性价比高。这边三万八的心脏支架,那边只有六千元;一颗种植牙这儿卖三万,那边只要一千二;赫赛汀这里一支两万六,那边仅售四千更妙的是不用排队,立即安排住院,住有空调和卫浴的单间病房。救命如救火,事不宜迟,快拿主意吧”

    另一名中年妇女挨个问病人:“高价收药,有卖的吗?一盒西黄丸一百五十元,瑞宁得三百元,替吉奥五百元”她拎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满簇新的药品。

    但她的吆喝被一阵吵闹打断。两个中年男人正拼命拦住一个脸庞涨得通红的伙子。后者大嚷:“你们别拦我,我就是要找医生,揍他们一顿!为我爸治病,花了一百万,给医生送了那么多红包,人还是死了。可耻的是,死的当天,我爸都没有神志了,医生还给开了八千块钱的进口抗生素,赚黑心钱呀。”拦他的人:“别这样,人都走了,算了吧。再我们也不懂医学。今后,我们自己不是还要来看病吗?”

    一个五旬男子泣不成声:“我来做骨折术,医院打印的费用清单居然显示有子宫切除、卵巢囊肿剔除和输卵管切除,费用也比医生的高出一万多块,我该怎么办呢”

    他们就如轮番在我眼前进行街头即兴表演,五花八门的生存状态超越想象。看着这些人,我不禁想到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写下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庸庸碌碌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就专心观看下去,最初还有些兴趣,但渐渐疲惫了。治好的病人觉得理所当然,没治好的都在怨天怪地,这又能表明什么呢?人们了无新意的陈述,无非是命运无常,人生如同飞蛾扑火。这便是病人与医院共存共荣的另一面吧。我困惑地想,宇宙这么大,我为什么恰好生在了地球呢?

    我又记起曾赴五台山游玩,有香客塞给我一本佛经,我翻了翻,了解到地狱的一些情况。地狱有多种,比如疱裂地狱,众生身体上覆满疱疮,又不断层层叠叠疱上起疱,以至疮疤挤压破裂,整个身体如同巨型伤口,肉疮不分彼此红白相间;又有紧牙地狱,众生因寒冷而全身痉挛蜷缩,牙齿发出紧紧陷合之声,痛苦已非言语所能表达;再如叫唤地狱,众生被猛火烈焰燃烧,睁圆凸怖之眼,强忍剧苦惊号狂奔,但十方毫无出路。这一幕幕凄惨的情形,来到医院就能尽收眼底。到对病人的定义,就是“活着的死人”。地狱不过是对人类疾苦的模拟吧。作为社会上有名气的歌词作者,这些我还是知道的,有什么大惊怪呢。至于到费用清单之类,阎王有时还会看错生死簿呢。

    想到这里我就安然些了。但疼痛至此时更加要命。我担心自己或会患上一种超出预料的疑难重症,这样就需要很多自费药。我那点儿微薄工资加上这些年写歌挣的外快,哪里负担得起呢。不少病人便是这样倾家荡产的。这比下地狱还要可怕。但好在浆姐又回来了。老人们随之复现,人群一阵骚动,所有眼睛紧盯女人执之物,那正是我的检查报告单。浆姐一副万事搞定的样子,欣喜若狂对我宣布:“结果都出来了。杨,你的问题可以解决了。”不由分,把我从椅上拎起,又一次直奔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