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的了解(捉虫)
姜婉心事重重地回到房间后,苏景云已经坐在一旁等她了。
见姜婉恹恹的样子,苏景云不由地问道,“怎么,没谈妥?”
姜婉这才回过神来,“啊,不。没什么谈妥不谈妥的,只不过有些心疼二姐。”
苏景云轻哼一声,“呵,到底是妇人。你倒是仁心,对谁都心疼。”
姜婉还沉浸在二姐的事当中,不想与他争论,只道,“你不懂,我二姐她真真是个可怜人。”
“哦?看你这口气,对感情之事很懂?难怪此前要你嫁与本王就要死要活的,莫不是你也有个和尚惦记着?”
不知道是对姜婉的表现不解还是好奇,苏景云心里竟有一丝丝恼怒。
“王爷什么呢?我同二姐不一样。二姐的事,牵扯太多了,否则我也不会冒险去劝她。”
“所以本王才在此候着你。方才在寺院外,你她的事与本王有关,还一定会赐给我三哥,是怎么回事?”
姜婉几步走到床沿边坐下,昨日的酒似乎还让她的脑袋有些昏沉,不由地把头轻靠在床柱上。
“你别问我怎么知晓的,总之二姐嫁给燕王的事,是定了的,不定明日便会宣旨。”
苏景云道,“那她与那和尚又是怎么回事?”
姜婉缓缓道,“你阿楠啊?他是我们的书童,他父亲黎叔本是将军府的账房先生。虽然我爹爹是武将,但也要求我们从学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他总征战沙场太过辛苦,有命出去,不见得还有命回来。二姐同我又是女儿身,没必要也去习武。
读书自然要有书童相伴,黎叔便自告奋勇让阿楠给我们当书童。阿楠比我们都聪明,同二姐一般大,却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还读了不少兵法的书,有时候爹爹问起来,阿楠也能对答如流。爹爹从前也是很喜欢他的。甚至想收他为义子。
我搬去偏房后,除了先生来教书的时候,我很少同他们一起了,倒是看见二姐同阿楠哥常常一起看书背诗,还偷偷从后门溜去郊区玩。
爹爹大概也没想到,二姐会爱上阿楠。等他发现的时候,二姐已经陷得很深了。
爹爹很生气,要赶黎叔和阿楠走,黎叔护短,一气之下竟糊涂了,以账簿之事要挟,最后……被爹爹废了。阿楠伤心欲绝,便在城外宁安寺出家了。可二姐还是不死心,偷偷跑去见阿楠。想要同他私奔。
后面的事,你也听到了……阿楠如今已死心,二姐她……大概也死心了吧。”
苏景云听罢,思虑了片刻,道,“本王明白了。若父皇的圣旨真的下来了,你二姐就必须要嫁给我三哥,否则便是抗旨不尊。”
“不错。不止二姐会入狱,整个姜家怕是都会受到牵连。二姐生母阮氏为了让二姐嫁给燕王,宫里宫外没少点,整天在爹爹身边吹枕边风,闹得爹爹也烦了。好不容易也将皇上那边也动,赐了婚,如今要是忽然违逆不尊,岂不是等于戏弄了皇上?”
“原来如此,所以你今日才要跟出去?”
姜婉点点头,“我能同二姐的也不多,只能盼她那颗还为姜家着想的心,能让她冷静些。可我又觉得,我这是在利用她对姜家的情义,有些不忍。”
苏景云挑眉,“呵,这就不忍了?那日你同本王要共谋天下,本王当你早已是铁石心肠,没想到原来还是这般妇人之仁。”
“可她毕竟是我二姐,我又知晓她与阿楠之事,我……”
“那又如何?王侯将相之女原本就没有太多选择,若只是一味优柔寡断,那必定一事无成。前几日公主之事你也为她担忧,现在又是你二姐。这么如果有朝一日你也为情所困了,岂不是过不下去了。那我们这盟,还有继续的必要吗?”
姜婉听罢,有些不悦,“王爷只管放心,你担心的事不会发生。再了,二姐的事,正是因为考虑到王爷你和整个姜家,我才介入的。否则,谁爱管那劳什子的事。”
“那便好。对了,你早上不是去厨房拿点心,点心呢?本王饿了。”
这苏景云,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方才才一副正经八百的样子,现下竟然跟自己他饿了?
“王爷直接去厅便是,下人们应当是做了饭菜候着的。”姜婉重新将头靠上床柱。
“早上随你出去的时候,见着你那贴身丫鬟了,本王已命她将饭菜都撤了。”苏景云回得极其自然,好像是一桩无比正常的事。
可到了姜婉这,就犯糊涂了,你自己让人撤了,现在又要喊饿?
罢了,谁让人家是王爷呢。于是起身道,“那我去让盈儿又备上,正好我也没吃。”
“你早上想去拿的点心是什么?”
“芙蓉糕。王妈做的芙蓉糕很是松软甘甜,入口即化。她知道我回来了,应该会给我备些。你若不让人撤下,厅的桌上应当也会准备。”
苏景云也起身,“行吧,那本王去厅等你,对了,别忘了沏上一壶茶。”
姜婉一边跨出门去一面随意地接道,“知道,庐山云雾。”
她竟然连这都知道?苏景云望着姜婉的背影,有些发愣。
苏景云喜爱喝庐山雨雾的事,除了秀云姑姑,其他人并不知晓。常年服药之人,不宜饮此茶,故而他只在每日用过早食之后,于闲云阁中饮上一壶。他不喜欢太多人服侍,常常只留云秀姑姑一旁看茶。
但姜婉竟然知晓这种事?若真是为了某种原因而调查,未免也过于细致。或者只是猜测?一个突如其来的女子,对自己的了解远远超过自己的意料,这……
而姜婉这边,出了房间唤来盈丫头后,才得知芙蓉糕被撤下之后,众仆人以为王爷王妃不吃了,便各自分瓜完了。
“现在还有什么点心可吃?”姜婉揉着脑袋,无奈问道。
“回王妃的话,现下厨房什么点心都没了。若王爷王妃想吃,奴婢马上去问问大夫人那边的厨房可有。”
姜婉想了想,“成吧,你且去问问,就王爷要的,别我要。我同王爷在厅候着,你快去快回。”
“是,王妃。”
盈丫头刚准备走,又被姜婉叫住。
“慢着,还有,让下人泡一壶庐山云雾来。之前皇上赐过一些,应当还有。”
盈丫头应了一声便跑向前院了。
姜婉信步走到厅,苏景云果然在此候着了。旁边还有个侍卫,正与之附耳密谈。
原本姜婉算先回避,却见苏景云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留下。她只好又进了厅内,坐到了苏景云对面,一手撑着脸,一手伸着指尖无聊地在桌上画圈。
待他们的差不多,侍卫准备离开的时候,她才发现这个侍卫,不就是他们成婚那天,守在门口那个吗?
苏景云发现姜婉眼神随着那个侍卫追了出去,轻咳了两声道,“看够了吗?”
“那人,是你贴身侍卫?”
“是。”
“那晚上就是他拦了我啊。”
“那晚?哪晚?”
“我们成婚那晚,就是他拦着不让我进去啊。我记得他。”
苏景云一下没崩住,嘴角微勾,鼻息里轻呵一声,“敢情你还这么记仇?”
姜婉转头道,“那是,那天我鼓了多大的勇气才走到你书房,这人竟还要拦我。”
“姜婉。”
“嗯?”
“你对本王,究竟知道多少?”
知道多少?姜婉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其实她知道的真的不多。但是她上辈子太无聊了,在他府中三年,面都很少见,但不知怎的,还是无意间记住了他很多习惯。比如他早上爱去闲云阁饮茶,有一次正好撞见了秀云姑姑,还不慎将姑姑手中端的茶杯碰倒了,她一看便知道是庐山雨雾。于是便记住了。
其实她很讨厌自己这些不经意的了解,慢慢地知晓他很多习惯,却依然一丁点都不了解他。
比如她现在万分不解,苏景云为何忽然问她这个。
“王爷何故问这个?”
“本王……”
苏景云刚要回答,便听见门外传来个丫头的声音,甜甜道,“王爷王妃,早膳准备好了。”
原来是盈丫头带着众仆人,端了芙蓉糕,桂花糕,杏酪,软香糕,莲子粥等一堆糕点进来。很快就摆满了一桌。
“怎么这么多?我方才不是了,只要芙蓉糕么?”
姜婉看着一桌子糕点,有些无奈。
“夫人既然王爷喜欢,厨房有的点心都给王爷送来,让王爷王妃好好享用便是。”
这阮氏,的什么算盘?
“茶呢?”
盈丫头转头对身后的丫鬟道,“娟子,快把王爷要的庐山雨雾沏上。”
丫鬟应了一声,便为苏景云和姜婉摆好了茶。
“好了,这里没你们什么事儿了,都退下吧。”
众人跪了一跪,便都退下了。于是又只剩下他们二人,以及……一大桌子点心。
“也不知母亲怎样想的。不过既然都端来了,王爷请自便吧。”
完,姜婉便落筷了。昨天宴上也没吃上几个菜,一大早起来又跑去寺庙追二姐,现在是真的饿的不行。于是也顾不得是否女儿姿态,立刻夹了芙蓉糕送到嘴里。
王妈做的芙蓉糕真是美味。姜婉从前也向王妈学过,却总是技差一筹。以后再离开将军府就难得吃到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多食了几块。
“慢些,别噎着了。”
这是苏景云在跟自己话?姜婉抬头,发现他压根还没动筷。再瞧瞧自己,忽然有些窘迫。
而且她……好像真是有些噎着了……不由赶紧喝了两口粥。
天!怎么是莲子粥!姜婉一口下去,表情就不对了。
好苦……
苏景云看在眼里,着实想笑,“你这又是怎么了?”
“苦……”姜婉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这女人,平日一副聪颖伶俐的样子,怎么吃点东西,像个娃娃一般。
这次轮到苏景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