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不想掌勺

A+A-

    屋里屋外都转了一圈儿,才再回林家去。

    何家人虽然也是觉得现在就分家太早了些,不明白林夫子咋想的,但建作坊顺便将新屋建起来,这个决定还是认可的。

    毕竟林家的家底儿厚实,顺势再建一座宅院没什么。

    没人往林何氏那边想,只当林夫子自有决断,也没再嘀咕什么。

    陆春雨自然是不的,再看何家人看到作坊也没提要过来做工一事,她更加不会主动提起。

    原本想好的计划,就这么闷在了心里。

    不但闷在了心里,还要找会提醒林玉璋不要提。

    大人要回林家那边,孩子们却不肯走,都觉得这边院子里开了好看的花,他们在这边玩耍更开心。

    陆春雨便趁她留下来带着的们。

    何家其他人没多想,反正过往多次也是这样,孩子们粘她,喜欢和她玩耍,也多是她带着呢。

    陆春雨见大家没异议地走了,心下也松了一口气。

    今天是霞儿周岁宴没错,但她回去又能做什么呢?

    今天没请人帮忙,就在家里边自己做饭备菜而已,菜都安置好了,不过是还没人掌勺罢了。

    她是不想掌勺的。

    不愿意被婆婆一边摆脸色一边使唤她去掌勺辛苦,她才十三岁,这个年纪的姑娘不应该担起重任。

    去年她愿意,是顾全大局。

    今年她不愿意,是替自己表明态度。

    先前林玉琪已被喊回去了,这时候应该会被娘留下干活,不会让她再到作坊里来了。

    陆春雨交代的们自己在院子里玩耍,不许再跑进屋里去,防备的是怕他们去后院里。

    后院水井还在养水,井口盖着一块大石磨,一般人也挪不动,等以后要使用石磨时,水井应该也是可以用了。

    但毕竟对孩子们来是危险之地,还是要多番叮嘱的。

    陆春雨去看了姑娘们做绢花的质量和进度,又去看绣花的进度。

    有外人在,陆方氏也没与她林家的事情,她也不多提,更没开口留娘中午在林家吃饭。

    婆媳关系不好,亲家关系也不会好的,如今陆家固然底子薄了些,但也不是任人可欺的人家了。

    陆春雨看妹妹蹲在地上数那些珠子,认真地分配给其他人,怕她累着,就让她去林霖那边和孩子们玩耍。

    她来接这边活儿。

    陆明月本来不愿意,但刚才林霖其实来喊过几回了,她想了想还是过去了。

    陆明月虽之前在家里就练针线,会做布偶,但陆春雨并未将她算进作坊人里来。

    也不需要娘家这么拼,连刚满八岁的妹都要出来做工赚钱。

    因而,陆明月每天过来,只是不能将她一个人搁在家里,来这里也多是帮林玉琪的忙,做些数数、分配的事情。

    跟着哥哥认字、数数的她,自然能完成这任务。

    而家里边养着那么多鸡,早就听从陆春雨的意见,直接将杂房改成了鸡舍,每天喂了鸡把门锁上,再交代邻里关照一二就好。

    村里还没出现偷盗的事情,除了去年那不怀好意地夜探陆家二房没有被揪出来的“偷”。

    再加上陆春雨如今的势头,肯帮陆家的人很多,想找陆家麻烦的人哪里敢有?

    所以,就算陆家人全不在家,养在家里的那么多鸡都很安全,屋里东西也不怕进贼。

    而有娘的帮忙,陆春雨初开作坊才能省力不少。

    陆春雨把今天要用的大珍珠按数分配了上午的份额后,就收起两只箱锁了起来,放到绣花房墙角的一口大箱里。

    她和娘交代了一声,才走出去,也在院中和孩子们玩耍。

    自然,对付一群几岁大的孩子,除了更激烈的老鹰捉鸡游戏,最合适的就是丢沙包了。

    但丢沙包跑来跑去在这夏天里还是太热,容易流汗。

    因而,的们都是在花圃边随意玩耍,也有人偷偷摘了一朵花在中,然后就是踢键子。

    陆春雨来后,就教他们唱儿歌、做一些幼儿园级别的动作,既有趣味而吸引他们,又不用跑跳太多而流汗太多。

    何家这边的孩子自然与表婶很熟的。

    田家那边的孩子也在玩耍之后,渐渐熟悉亲近起来。

    没有大人的复杂,孩子总是最快最真地和对自己好的人亲昵、熟络。

    对于他们摘了自己的花,陆春雨也没有呵斥他们,毕竟再什么,这花也已经摘了,难不成打一顿还是骂一顿?

    不过有她带大家到荫凉些的地方玩耍,孩子自然关注力就转开了,不会再跑去破坏她的花圃。

    她浑然不知,今天一人带着三个班的林玉璋,正在屋檐下看着这边院子的热闹。

    儿歌都传到塾里去了,子们都蠢蠢欲动、一副嘻哈陶醉的样子,他能啥?

    上午的课都讲得差不多了,后面的时间都是习字、背书、完成诗作,根据不同班布置了不同的任务。

    然后他就站在了屋檐下,一边监管三个班、一边偷看自家媳妇带娃。

    易何氏和易学诚来得稍晚一些,也是自家赶了驴车过来,还带来了不少肉。

    经过院子时,易何氏就下了车,让易学诚赶紧把菜给林家送去,她一会儿再过去。

    不得,陆春雨又陪姨四处逛了一下,自然也到作坊看了看,很多人都认得,笑着打了招呼。

    但作坊里是赶进度的,每个妇人都怕耽搁了进度影响赚钱,因而虽然热络,但也没有闲聊的意思。

    易何氏在听她们基本一天一件,若白天做不完,晚上也赶一下工的时候,自然也不敢多呆了。

    她是精明人,这个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陆春雨在一旁乖乖跟着,不做多余的事情。

    在做工方式和工钱都约定好后,大家就知道多劳多得的好处了。

    只不过若晚上要赶工,这灯还是照的作坊的,是陆春雨这边承担的成本。

    而大家主动积极工作,陆春雨也巴不得,毕竟大家的生产量,也是她的利益,这点灯油钱也就不在话下了。

    甚至,她点的是烧蜡烛的灯台,屋里更亮、光线更稳,这样比油灯好一点,没那么容易伤眼睛。

    妇人们忙着赶货,她也有责任照顾她们的健康,而不是一味压榨她们的劳动力。

    中午,大家把半成品都收进自己的包袱,放进箱子里,陆春雨和林玉璋过来把箱子抬到塾里锁起来。

    便回家去吃饭。

    即使家里有客,他们也安安静静地,并不多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