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宁可培养人手

A+A-

    何家朋友们走后,家里边一下就冷清下来。

    林霖终于被放出来的时候,过来一看顿时整个人都茫然了,然后扑进二婶怀里闷闷地瘪着嘴。

    虽然没哭没闹也没话,但那不开心的情绪,却清晰地让人心疼。

    孩子总是要伴儿的,这么多天热闹的玩耍突然分开了,心情如何好得起来?

    但她并没有再去哄他,也该让他自己适应这种分分合合的事情,免得心思脆弱,并不利于成长。

    林霖见二婶半天了竟然不来哄自己,顿时委屈得吧哒、吧哒掉眼泪。

    陆春雨感觉到了,也不话,抱着他去厨房拧了帕子让他自己擦眼泪,又拿了个甜瓜出来洗干净,切成了四块削皮。

    “霖儿,想要兔吗。”

    她拿出一个新做的竹片,就开始雕一只长耳兔的侧影,多余的瓜肉放进碗里。

    见二婶在做兔兔,林霖正胡乱擦脸的动作顿了顿,便睁着水汪汪的大眼好奇地看过去。

    “先吃一块,兔很快就做好啦。”陆春雨微微一笑,继续转移孩子注意力。

    虽是放任他自己接受这种分离的心情,但还是不忍他一直沉浸在这种悲伤的气氛里。

    几口甜瓜吃完,林霖的心情就好受多了,开始期待兔瓜。

    不过他到没有要把这兔收藏起来的想法,毕竟二婶做的兔馒头他都吃得多了,很清楚这只是兔形状,并不是真的兔。

    等林玉璋洗完澡出来,俩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林玉璋就默契地牵着林霖去杨家串门儿。

    他和杨东聊天,让林霖和杨北玩了会儿才牵回来。

    陆春雨已在洗衣裳了。

    这边锅灶多、瓮缸也多两个,大屋装上门窗后,林家姐妹们就在新屋这边洗澡洗衣。

    除了睡觉要回去,其他时候都留在新屋这边,闲着也帮忙打扫、浇花浇菜,夜里还多绣半个多时辰花再回那边去。

    大家习惯了这里,每天要做什么也有了规律,平时在一起也没有矛盾,陆春雨对她们很放心,不会多什么。

    虽她是嫂子,但她年纪没人家大,一般情况下,识趣是必要的。

    夜里,少了四个孩子在中间,大炕一下变得也空荡荡的,林霖在中间滚来又滚去,哼哼唧唧不肯老实睡。

    最后林玉璋挨了过来,缩短了中间空着的距离,喝斥他不许再动了,不然就送回家里去。

    林霖顿时委屈要哭,陆春雨只得搂着他,让他闭上眼睛躺好,给他讲了会儿故事,才总算让他睡着。

    第二天,陆嘉一过来,林霖就像见到难兄难弟,那难过的表情又冒了出来,瘪着欲哭的嘴儿起表弟们回家去了的事情。

    陆嘉也呆呆地看着他,两眼皆是茫然的反应,陆春雨在旁边无奈地摇了摇头。

    陆志明一看就明白了咋回事,他拿了个李子酥就赶紧跑掉了。

    不管侄子一会儿是啥反应,他都不想在这里哄人。

    两个朋友在厨房门外相对无言,都不开心。

    陆春雨也怕他们情绪起来会哇哇大哭,连忙使出一惯的套路。

    “霖儿,今天早起又没有回去看妹妹?”

    林霖被问得一愣,就歪头去想有没有。

    “嘉儿,今天妹妹有没有喊哥哥呀?”

    “没有!”陆嘉连忙摇头,注意力就被转到了妹妹身上,还一脸无奈地解释,“霞儿会喊哥哥了,恬儿不会!”

    “嗯,霞儿有一岁了,都会自己走路了呢,当然会喊哥哥呀,恬儿还,你要等她长大了自然就会喊了呀。”

    “嗯,娘要等明年夏天,还让我以后带妹妹来这里玩耍。”陆嘉点头,已经懂得这个道理。

    只不过他的话却让陆春雨惊讶了一下。

    杨氏竟然了这样的话?让嘉儿带妹妹来这里玩耍?确定是她的,不是家伙自己的意思?

    想到至今都没有与她打交道的那位堂嫂杨氏,陆春雨撇了撇嘴。

    见俩人话时心情缓解不少,陆春雨就让他们在前院里玩耍,不许去后院里。

    想了想她把穿堂门也给锁了。

    外公外婆回家去了,她如今每天也能绣一阵儿花,可没那么多精力再盯着这两个孩子了。

    如今杨北每天也跟着大哥在学字呢,不惦着跑过来找林霖和陆嘉玩耍了,杨莲前几天还跑来也要在作坊里串珠花呢。

    陆春雨没反对,因为前些天又有两个姑娘选择了上午学绣。

    上午少了七个人,加一个杨莲进来又何妨?

    只不过娘不过来,妹也不再过来了,林玉琪那边少了监督的人,只能自己多费心一些。

    绣娘暂时没有新来的了,村里那些妇人见陆春雨始终不提可以让人住到作坊来,也就不再谁谁善绣的话了。

    只不过陆方氏带姑娘学绣一事,在村里很快就传遍了,大家也明白,这是往长远打算,要培养村里的绣娘了。

    对这样的决定,村里人私底下也是议论纷纷的,都不愧是读书人家开的作坊,这可不是眼皮子浅的人能做得到的。

    但陆春雨宁可培养人,也不愿意招现成的人,也让妇人们心存疑惑,心里都憋着话呢。

    转眼七月半,又到了中元化财时,今年陆方氏却不让陆春雨回去了。

    毕竟去年是头年,家中也多要长女长婿撑着,如今作坊里忙,家里也不差什么,做为外嫁女,本就可回可不回的。

    七月二十,这天一早林公坳又送来两人,是最近跟着林菁的娘学绣进步最快的两个,先送来了。

    一个是族里堂嫂岳氏,她男人也在外做工不常回家,儿子在族塾上学无需她多照料。

    她原本就会绣花,只是艺差些,跟着又学了大半个月,如今也能熟练掌控四十种绣线了。

    一个是林玉梅的姑子。林玉梅了亲却因接连孝期而耽搁了出嫁,未婚夫是外婆家隔壁的青梅竹马陈善。

    姑子陈芸也快十六了,绣艺也很有潜力,得林菁的娘指点之后,觉得可以胜任这边做工,就送过来了。

    当然陈芸是林玉梅的娘举荐来的。

    听族里还在帮忙寻找这样合适的人,是想凑足二十人的。

    陆春雨知道族里的意思后,心下既是感动更加感慨。

    林公坳离得远,却对他们这边作坊的事儿更上心。

    虽是提供吃住的,但举族筛选出来的人,自然也比让村妇们随口举荐的更可靠。

    又有实力派绣娘教导和把关,她用着也更放心。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