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柳暗花明

A+A-

    二店怎么能不收货?

    店长斯特尔,也就是那位认识李承的老员工,朝这位金发年轻人微笑着点点头,“当然收!只是你确定是专利模型?”

    显然,斯特尔也有些怀疑,毕竟,专利模型非常罕见!

    “货就在外面的皮卡上,你看一眼就知道。”金发年轻人耸耸肩,又朝身后指了指。

    斯特尔对店中另外两个伙计叮嘱一声,闪身出柜台,对那位金发年轻人摆示意他上前领路,路过李承身边时,他又笑着问道,“威尔斯董事,要不一起去看看?”

    李承点点头,顺势看了眼他胸前的工牌:斯特尔詹森。这位斯特尔应该是公司的早期员工之一,见过叫不上名字,这次,终于将名字和人对上号。

    “这位是你们公司董事?”那位金发年轻人还是挺灵的,听到斯特尔的话后,立即微笑问了一句。

    “没错,我们三人组公司的董事,威尔斯李先生。”斯特尔在旁边介绍道。

    “费舍尔伯恩,一位来自田纳西的职业挖宝人。”费舍尔只是做了个自我介绍,并没有向李承伸出掌,显然,他在担心这种“大老板”不接,那就很尴尬。

    他想多了,李承微笑着主动伸,“感谢对三人组公司的信任,一起去看看你的收获吧。”

    厢式皮卡就停在路边,费舍尔的伙伴靠着车厢抽烟,见有人过来连忙扔掉烟蒂,主动打开后厢门。费舍尔指着车厢内的一件物品,“喏,一台老古董洗衣,有专利编号的古董洗衣,昨天我和哈维参加特拉华大学宿舍仓库拍卖时,很幸运地发现了它!是不是很漂亮?”

    车厢中有不少杂货,最显眼的莫过于被绳兜住的一件“木质家具”。

    长方体,四条腿,大腹箱,箱体内一根横轴,连着三片桨叶,左侧有一只摇柄,箱体外部最下方,安装着一枚铜质水龙头。

    整个物件灰扑扑的,很陈旧,木质表面有不少干裂纹。

    李承微微皱眉,这玩意他一时间还真没想起来干嘛用的。

    斯特尔却在旁边惊呼一声,“上帝,老式洗衣?”

    李承马上醒悟过来,可不是嘛,这就是第二代动洗衣!

    洗衣的发明,据与大航海时代有关,船上淡水非常珍贵,船员们不得不忍受长时间不洗澡痛苦,可衣服脏了不能不洗吧。聪明的船员把脏衣物塞进一个兜中,用绳子一端系在船上,兜则扔进大海中,航行途中利用海水持续地搅动、拍打,衣服也能洗得干干净净。

    5年,北羡人汉密尔顿史密斯发明了首台摇洗衣。它的主要部件就是一只圆木桶,桶内装有一根带有桨状叶子的直轴,通过动摇动和它相连的曲柄转动轴来洗涤衣物。

    这就是第一代摇式洗衣。

    虽然洗涤效果一般,而且容易损坏衣物,但是,它撬开潘多拉魔盒。

    4年,北羡人比尔布莱克斯发明了木制摇洗衣,也就是眼前这一台。

    布莱克斯将原本的竖轴桨叶,改成横轴,让桨叶不仅具备搅动功能,还可以拍打衣物,洗涤效果更好。同时,他还增加了轧液装置——两根如同齿轮状的圆木棒相对转动,挤压衣物,排干水分。

    0年,北羡又出现了蒸气洗衣,蒸气动力开始取代人力。

    90年,北羡的费希尔在芝加哥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电动洗衣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

    925年,北羡的安戈洛发明波轮洗衣,已经无限接近当代洗衣

    李承这一愣神的工夫,费舍尔和斯特尔已经窜上车,两人搭配那位助,正忙活着将这件“家具”弄下来。

    李承连忙上去搭把,托起一根“桌腿”,虽然是木质的,可东西相当沉。

    心翼翼地将这台摇式洗衣放在地上,李承的掌在略有些干裂的木质上摸摸,木质光滑,心材具显不规则黑色斑点和花纹,花纹变化无常,类似蛇纹、象形文字,和英文字母。

    蛇纹木所制!

    蛇纹木只产于南羡洲亚马逊原始丛林,密度大于水,心材极耐腐、抗虫驻,切面光滑,抛光性好,现存数量非常少,非常珍贵,不过,在比尔布莱克斯时代,这种木材应该不算罕见。

    围着它走了一圈,在另一边发现一只舵,额,也就是用来操作轧液装置的转舵,扭动转舵,箱体内部的两根圆木棒相对转动,可以挤压衣物中的水分。

    额,无论是从设计造型,还是木质的老龄化程度来看,这都是一件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老货。

    当然,这还不能就此认定,它就是“专利模型”,这需要“身份证”来证明,也就是发明专利文件和编号。

    如果没有,那只能算是一件当年留存下来的实物,虽然依旧有价值,但两者差别还是挺大的。

    斯特尔正在询问这方面的问题——身份证呢?

    其实,李承的心底已经有八成把握,这台摇式洗衣,就是专利模型,而且是一比一实物模型。

    支持他的论断之一,就是制作专利模型的木材。

    蛇纹木虽然在在比尔布莱克斯时代不算罕见,但价格绝对不便宜,市场通用型号的洗衣,不可能使用这种高端木材。

    另一个原因就是,模型始终是模型,它具有洗衣服的功能,但是,它肯定不会做成一个真正的实用品,结构上也不会那么精密。譬如这台洗衣的轧液装置,两根挤压木棒的咬合空间相当大,如果用来轧液,其实没多少效果的。

    还有一点就是,这台洗衣,似乎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如果是实用型,它的柄部位、木箱底部肯定都已经光滑无比,而这台,显然没有。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会的。

    斯特尔估计也看出来了,之所以还在找对方要“身份证”,无非是为了稍后交易时,好压价——一比一实物模型很罕见的,专利模型和实用型,价差大约有三倍到五倍。

    这位斯特尔店长,让李承有些刮目相看,有眼力,有见识,还很精明,看来可以在拉夫特面前帮他话,可以再往上走一步。

    费舍尔重新钻进车厢,在一堆杂物中扒拉半天后,拿出一本笔记本,再次跳下车。

    “虽然没有明确的专利文件和编号,但是,我有这个”他扬扬中的笔记本,“这是特拉华大学工程学乔治雷德教授的笔记。”

    “这本笔记中有着他的清晰记录,这件一比一专利模型,是他于9年5月,向拉蒙杜邦先生所借,为的是研究改进最新型洗衣喏,在这”

    他将这本有些破烂的笔记本摊开,翻到预先留有折痕的那一页。

    额,他的论证方法,与李承论证末代阿基坦公爵配枪一毛一样。

    李承并不知道乔治雷德教授是谁,可是,拉蒙杜邦,这个名字却如雷贯耳啊。

    杜邦家族素有北羡第一家族的隐誉,拉蒙杜邦是杜邦家族移居北羡后的第四位掌权人,他在北羡内战时大发战争财,而他的儿子皮埃尔杜邦更是创下庞大的商业帝国——杜邦公司。

    这么,这件东西曾经是杜邦家族的藏品?

    费舍尔显然也是挖宝行当的老,看来这次交易的价格,怕是低不了。

    斯特尔接过这本笔记,仔细看起来,正如费舍尔所言,这本笔记是一位叫做乔治雷德教授的日记本,上面按照日期,记录了不少短信息,其中,折页那一面,写的就是他从杜邦家族借来的这台摇式洗衣模型。

    甚至还有杜邦家族如何获得这台一比一模型的介绍,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拉蒙杜邦是一位很有钻研精神的科学家,他花费一万五千美金从费城(当时的北羡都城)专利局购置了大约三百件已经过保护期的模型。

    斯特尔看完之后,将笔记本递给李承,又从怀中掏出香烟,给费舍尔及他的同伴,各自递了一颗,示意李承。

    李承微笑摇头拒绝,“这桩交易,你谈吧,我看看这本笔记。”

    费舍尔和斯特尔就这件模型的价格,进行着激烈的交锋,李承没打算过问,这是店长的职权,他更专注于这本笔记。

    这本笔记本,与自己找到的末代阿基坦公爵笔记,保存得更好,蓝色墨水虽然有些晕散,但超过九成的字迹还是能看得清楚。

    乔治雷德教授日记,起始时间在96年3月,结束日期在99年月,并不是每一天都有记录,经常会跳着“更新”。

    这位教授应该有些神经质,记录的内容非常庞杂,有自己心情郁闷的独白,有和女人鬼混的感慨,有在笔记中对学生愚蠢的痛斥,还有他自己的研究心得,更多的是日常怎么捞钱

    其中,在年4月到月,有六条记录,引起李承的兴趣。

    这一期间,他曾经前往布莱克山,受邀为朋友的金矿,设计安全支柱。

    布莱克山金矿,也就是前些天李承与安德烈几人曾经去寻宝的地方,没想到,这位乔治雷德教授,也曾经去过那个地方!

    六条信息,全部都是他在黑山金矿区的见闻。

    其中有一条很有意思——“今天,亨利那该死的家伙,竟然又偷偷出门,嘿,还真以为能甩开我?愚蠢的家伙!以为偷走我的分析报告,自己就能找到?去死吧!恶魔会在坑道中盯着你!”

    这个诅咒,够恶毒的!

    可李承更关注的是“分析报告”“找东西”这两个关键词组上。这位乔治教授,他在黑山金矿区分析了什么?又在找什么?

    刚刚经历过黑山寻宝的李承,很自然的联想到印第安黄金宝藏!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