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偶遇罗莎
李承兼做古玩生意,自然知道敏求精舍。
九十年代的侠州,有两大收藏顶级圈层,敏求精舍和求知雅集。
准确的,这是两家收藏会员俱乐部,其成员无一不是侠州顶级收藏大家,像孙幼新提到的胡仁牧,此人就是敏求精舍的创始人之一,三四十年代国内沪海银行家胡慧春。
胡氏是解放前的沪海金融世家,他父亲是二三十年代国内十大银行家之一胡笔江,中南银行的股东兼总经理。在胡笔江中,中南银行全国各地开设分支构,将业务扩展到新加坡、宾国等地,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二三十年代,更是拿下发钞权,成为当时国内“北四行”之一。
93年月24日,胡笔江乘坐的飞遭遇和国军截击,坠人亡。总经理意外去世,引发管理混乱,又因战争爆发,中南银行损失惨重,不得不收缩经营。
945年,董事长兼最大股东黄奕柱病故,中南银行日子越发难过,又饱受通货膨涨之苦。
95年中南银行被收归国有。
同年,胡慧春放弃银行职位及股份,迁居侠州。
胡慧春本人精于鉴定,长于收藏,对陶瓷器的收藏尤为钟爱。945年,他受聘为京师故宫陶瓷专委,950年,他又受聘为沪市文管委会专家。
五十年代来侠州之后,他做了两件会被收藏界载入史册的大事。
其一是帮助国内购回赫赫有名的“二希”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
其二是9年他捐赠给沪海博物馆三百多件各色瓷器,成立“暂得楼”胡氏藏品专馆。
敏求精舍,是胡慧春在960年与侠州茶具收藏大家罗桂祥博士,联成立的收藏俱乐部。
其成员有收藏明式家具闻名的叶义;收藏古书画的黄保曦;利荣酒店老板,号“北山堂主”的利荣森;暖水壸大王的范甲;以收藏鼻烟壶为主的名医邓仲安;“听帆楼”后人叶承耀;法器佛具收藏家胡宝星,额就是胡星亮的父亲
无一不是名动侠州的收藏大家。
胡慧春以其精湛的鉴定能力,丰厚的藏品,还有充沛的沪海资源关系,曾连任八届敏求精舍的会长。七十年代中后期,他的身体不太好,由罗桂祥接任会长,干了两届。
胡家在八十年代末,再次迁居北羡,李承倒是没想到胡家竟然也在旧金山。
胡慧春993年离世,敏求精舍在明报上发布讣告。
995年罗桂祥去世,敏求精舍声势不如以前,但依旧是侠州顶级收藏家俱乐部之一。
顺便一句,侠州的另一个顶级收藏俱乐部“求知雅集”。
求知雅集的发起者为瓷器收藏家葛士翘、与大千先生熟识的燕笙波,成立于90年。
其成员有罗桂祥博士,收藏书画瓷器著名的杨永德、常活跃于拍卖场的名骨董商张宗、瓷器收藏家曲桂流、收藏书画的梁义、收藏照像的陈烘等人。
现在的“求知雅集”,在拍卖场上,要比“敏求精舍”更活跃,不少会员是李承的大买家——陈烘就不止一次的在三人组店铺购买各种国产相。
这两家有什么区别么?
其实区别不大,如果硬要分,敏求精舍的成员,更多的是来自国内的藏家,秉承着国内的收藏古风——求古不求新;求知雅集的这帮成员,更多的是侠州本地人,对于收藏的定义也比较广,譬如陈烘的照相、杨永德的近代书画收藏(齐白石专题收藏),都是敏求精舍所没有的专题。
李承既不是敏求精舍会员,也不是求知雅集的成员,并非他的资历不够,而是有顾虑——老爷子对这两家俱乐部,非议颇多。
纵观两家俱乐部成员,几乎清一色的“巨商”,很少有文人收藏家,这又是为什么呢?
侠州和北市的文人,多少还秉承一些中原文人的“风骨”,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商人的,可偏偏这些教授学者,兜中比脸还干净,又玩不起拍卖会集藏这一,只能在古玩摊位上淘啊淘啊,好东西还是比较少,未必能达到这两家俱乐部的门槛,因而,这些文人收藏家索性不参加。
老爷子不太喜欢这些商人收藏家,认为他们的“炒作”,才将侠州古董市炒得如此火热。
这一观点,李承并不以为然,只是老爷子的面子,还是要挺的,因而他从未递交过申请。
虽然没有和胡慧春打过交道,可李承对他的认识,甚至要超过孙幼新。
事情并非孙幼新所的那样,胡老其实也放藏,95年,他就提供给苏富比十二件各色瓷器上拍,筹集搬迁北羡的资金。在他去世之前的992年,又放了一批,为了是准备儿女分家的财产。
所以,孙幼新所谓的“从地下跳起来”,那是不存在的。
不过,李承没反驳,没必要因为这点事反驳别人的自以为是
虽然不知道胡家为什么再度放藏,可这条消息,对自己而言,绝对是好消息。
嘿嘿,随口一句话,问出这么一条好消息,李承也只能归结为自己“行大运”!
他笑眯眯看了眼孙幼新,“孙哥,这次胡家放藏,您是自己争?还是替亚博馆争?如果是替亚博馆呵呵,不好意思孙哥,我可能要插一脚。”
“插吧,没事。其实我也希望流失国外的藏品,能回归故里。”孙幼新故作大度的摆摆。
呃,看来他想明白老爷子上次见面的那番话的用意。
“那明天我们一起去?”孙幼新又问道。
一起去岂不是露馅了?
李承可不想和他一起,连忙摆摆,“您事多,把老师的特展办好,我感激不尽!别管我,我还年轻,喜欢四处瞎跑,这次来还有我女朋友一起。”
至于胡家后人的住址没关系,想来以胡家在收藏界的名气,稍后给马家聚源当铺的经理去个电话,他肯定知道胡家住址。
明天自己一大早上门打枪的不要!
“哦!”听到李承提及女朋友,孙幼新拉了个长音,似乎懂了什么,继而又问道,“晚上请两位,还有阿承你的女朋友,一起吃个便饭,这不要推辞啦!”
“晚上我请!”李承摆摆谢绝,“感谢孙哥,还有楚哥这些日子的忙碌辛苦。”
一大早,李承带着周典,匆匆赶往胡家旧金山住所——泰勒昨晚太累,李承没让她跟着。
胡家并不在旧金山唐人街,而是选择落户于旧金山南部的麦克来仑公园访古区。
胡慧春一共有两女一子,胡老去世后,儿子不喜收藏,他的收藏事业继承人是女婿范季融。
范季融是天一阁范钦的后人,六十年代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在当时还是很前沿的专业,可他偏偏喜欢收藏。
范季融曾经在99年受岳父所托,回中海清点老宅所收藏瓷器,结果发现,老宅早已经住满了人,一屋子文物,幸亏有文管会代为保管,得天之幸,东西还好。
他也没要回这批藏品,直接捐赠给文管会,回侠州时只带回一张证书和收条。胡慧春认为女婿处理得非常好,遂即将家中藏品的未来管理权,交给范季融。
这些都是李承昨晚从聚源当铺马经理那得来的消息,所以,他今天上门拜访的就是范季融。
对这位范季融,算不上陌生,因为他有个好师傅,可以和对方搭上话——范季融在八十年代初曾担任侠州中文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后随岳父移居北羡,现担任北羡科学院咨委会顾问。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想来不会吃闭门羹!
顺便一句,李承昨天也打探了胡家现状,也就是摸摸胡家为什么出藏,有点线索。
胡家来美后,并非坐吃山空,胡范两家投资了一家主做无线络开发的企业——“骤变公司”。
毫无疑问,这是一家非常有前途的公司,但是,现在是九十年代末,北羡无线路由技术真正成熟并市场化,还需要五到八年时间——比国内早五年,因此,这就需要持续输血!
李承估测,胡家出藏,极有可能与公司经营有关。
人不能太得意!
原本以为板上钉钉的登门拜访,乐极生悲!
胡家别墅,马家的聚源当铺也没有详细地址,只知道大概位置位于麦克来仑公园南侧。
原本李承还认为公园南侧应该不难找的,结果到这里才发现,这特喵就是一个别墅区,几十家别墅,高门大院掩映在树丛中,还真不好找。
又没有对方的联系电话,李承和周典只能一边开车一边询问路人。
这些北羡别墅区居民,彼此很少来往,哪认识什么范季融?他俩这么一打听,反而引起别墅区居民的怀疑,马上就有人报警。
很快,来了一辆警车,两名持枪路警拦住他们的车,好在俩人各种证件齐备,没惹麻烦。
巡警走后,李承索性将车停在路边,抽根烟败败火,周典也是愁眉苦脸。
谁能想到,还会发生这种事?到门口竟然找不到门?
李承靠在车门上吐着烟雾,琢磨着是不是该给中文大学饶老办公室打个电话,让他们帮忙查查范季融的电话?
正琢磨着呢,一辆黑色甲壳虫轿车,在他面前停下,车窗缓缓落下,露出一张不出诱人的脸,笑着问道,“威尔斯,你怎么在这?”
竟然是罗莎?关大眼?
李承连忙将中烟蒂扔掉,“罗莎?你怎么在这?”
关大眼偏着脑袋白了他一眼,指指不远处一栋高楼,“我妈住那边,我怎么就不能在这?”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