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爷爷兄弟

A+A-

    父辈的财富,肯定是自己要的,但父辈的梦想,却未必是自己想要的!

    没有人不想缔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李加成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他现在不缺钱,有李承帮忙赚来那两个亿美金,再加上老豆支援的五千万,还有李承及赵安吉两位合伙人分摊成本,足够做很多事。

    所以,他正琢磨着如何在新年春节之前,狠狠地推一波缤纷旅行,最起码将东南亚各国的合作框架搭建起来,为此,缤纷旅行,最近在大肆招兵买马。

    甚至开始考虑并购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存在的类似服务站——缤纷旅行在侠州是头一份,并不代表类似的站在东南亚也是独一份。

    李承是同意马丁的扩张战略的。

    毫无疑问,并购是最快的成长方式,而且能让缤纷旅行进入他国无障碍!

    由此,缤纷旅行进入快速烧钱阶段,同时也进入第一轮扩张期。

    此事由李加成和赵安吉负责,李承最多只是电话或者络回复,给点他的意见。

    尽管李承深居简出,可富在深山有远亲,每天上门拜访或递送邀请函的人,络绎不绝,有些人,李承不得不出面应酬。

    譬如今天中午的赵一河生日家宴。

    赵帆亲自送来的请柬,听他,因为不是整寿,赵家也没想着大操大办,只弄了几桌,一家子及来往很近的亲戚朋友一起聚聚。

    李承能收到这份邀请函,明赵家将他当成“一家人”或者“很亲近的合作者”。

    赵帆以及赵老的面子,得给!

    0月2日,上午,玉渊潭公园北侧,东钓鱼台九号大院赵家门口。

    李承再度见到耋耄老者赵一河。

    老先生身边拥簇着李承根本分辨不清楚谁跟谁的儿孙辈。赵老的繁衍能力超强,五子两女都开枝散叶,孙辈孙女更是二十余位,重孙辈也不少。

    下车后,李承给赵一河深鞠躬,同时笑着祝贺道,“祝您老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泰勒在旁边牵着裙角,深蹲致礼,之后将今天的寿礼献上。

    李承准备的寿礼,是清末民初时期大臣、书画家宋伯鲁先生书的“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贺词。这是光绪十二年宋伯鲁先生进士及第后,写给祖叔祖吉泰先生的七十大寿贺词。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以及包括李承的那番话,都出自诗经雅鹿鸣之什天保,俗称“九如之颂”,是丝国传统的祝颂表。

    礼物,自然很应景的。

    赵老先生今天一身喜庆的唐装,听到李承这番话,见到这份礼物,笑容合不拢嘴,“李先生和金姐,有心了!有心了!进屋坐,今儿都是自家人,你和金姐不要拘束。”

    他又朝赵帆的父亲赵晨武挥挥,“带客人进屋。”

    赵老的身体还真让人羡慕,八十多岁,耳清目明,看着怎么也能挺个十年八年的。

    老一辈已经故去差不多了,他的等级虽然低一些,可毕竟是开国功勋,只要他还活着,赵家未来只会越来越兴旺。

    院子中,有不少人,赵帆在李承身边为他介绍,这个叔、那个伯亦或者姑爷、表舅的,除了上次来时见过一些人还有点印象,更多的人李承第一次见,其中多数为赵一河几个儿女的亲家。

    这些亲家或者亲家的后人,要么是哪个厅局干部,要么是哪家科研所的研究人员,要么是哪家国企经理。

    虽然这些人不算顶流,级别最高的也不过一个副省,那是赵帆大伯的亲家,可是,盘根错节的,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就是联姻的效果!

    李承忽然明白赵一河今天邀请自己来的除笼络之外的另一个目的。

    那就是,展示赵家的能力和底蕴!当然,这个目的并不是特别给自己展示的,而是展示给今天来的所有合作对象或者联姻对象看的。

    大家族,真的让人羡慕啊!

    几个儿女的联姻,就可以将关系洒遍各个角落!

    难怪四叔对“多子多福”念念不忘。

    赵晨武和赵帆父子,将李承和泰勒从前厅领到后厅。前厅安排了四桌,主要是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天下,后厅还有四席,全是比较重要的人物或者上年纪的老者。

    李承和泰勒如此年轻,被赵晨武安排在首席,顿时吸引众多目光。

    可赵家人却没解释,赵帆在介绍李承时也很简略,只是重要生意伙伴。

    李承有些理解赵家做法——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重要资源关系被其他家族抢走,即便是亲朋好友也不行!

    这刚好符合李承求低调的心意。

    赵家依旧在上宾客,赵帆陪同李承聊了几句之后,先行离开。

    李承和泰勒来得比较早,首席上还没有其他人,至于另外三席上倒是有人,可这些人都有些身份来头,又怎会主动过来和一对年轻打招呼?

    李承和泰勒乐得清静,俩人低头窃语。他在为丫头介绍丝国历史上的各种年龄段的不同称呼,譬如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耋耄、百岁期颐

    刚聊过几句,赵帆又来了,脸色有点古怪。

    “怎么了赵哥?”李承扭头对他笑笑。

    “李沛琼教授到了。阿承,你要不要单独和他聊聊?”

    李承眉头往中间挤了挤,“赵老邀请的?还有,李老知道我爷爷的事情?”

    尽管对赵家突如其来的安排,有些不满,可爷爷归宗这件事是当初自己答应过赵家全权处理的。虽然中间过程不顺,导致李承五月份来京城时,曾做过“任其自然”的决定,但是赵家一直没放弃,想要用这件事证明赵家的能力与价值。

    因此,还真不能责怪赵家。

    赵帆在李承一侧坐下,点点头,“在你爷爷认祖归宗这件事上,爷爷认为李沛琼教授的意见很重要,所以,和他聊过你爷爷事情,不过,当时李教授并没有明确表态。”

    为什么李沛琼的意见很重要呢?

    李任潮后人中,有两房被收录族谱登记在册,长房基本都留在国内开枝散叶,二房的后人多数在四五十年代出国。至于三房,还有爷爷所在的胡琏女士一房,都没能登记在册,算不得正式后人。

    李沛琼是李任潮登记在册的第四子,同时是二房长子,在长房的李沛文李沛瑶李沛钤相继去世后,李沛琼是现存年龄最长的一位。

    李沛琼是空军学校出身,北航毕业后留校任教,五十年代初前往北羡学习,此后落籍北羡,八十年代初回国,担任北航硕士生导师至今。

    无论是他的“现存李任潮儿子中最年长”的身份,还是“归国侨眷”身份,都会对爷爷认祖归宗一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民政的人不可能不考虑。

    基于这两点,赵一河的判断是对的。

    李承眨巴眼睛琢磨了一会,又问道,“赵哥,见面一事是李教授的意见?”

    赵帆尴尬地挠挠头,“不是。是我爷爷的意思。”

    “我爷爷昨天给李教授发邀请函,同时也告诉他,你今天回来,就是想要试探一下。如果他对和你见面没兴趣,今天就不会来,毕竟,我们家和他,没多少交情。”

    “他今天来了,所以”赵帆摊摊,笑笑。

    泰勒知道这件事对李承的重要性,一直没有话,这会,她胳膊肘碰碰李承,“欧巴,去见见吧,认不认的再,他可是爷爷实实在在的亲人。”

    很朴素的道理。

    无论能不能让爷爷认祖归宗,对方毕竟是爷爷李沛伟的亲人,见一见也算了解一段恩怨。更何况,李沛琼来参加寿宴,稍后也是要见的,不如提前见一面免得稍后尴尬。

    想到这李承遂即点点头,“赵哥,李教授在哪儿?我带泰勒去见见他。”

    “誒,我爷爷安排了单独房间,你们跟我来。”赵帆马上起身。

    赵帆领着两人又回到前院,在前院左厢房,赵一河、赵晨煜,正在陪着一位八十岁左右的老者喝茶聊天。

    老者秃顶,圆脸,白眉,身架很大,戴着一副黑框老花镜。

    见到他的一瞬间,李承身体微微一晃,一个被尘封许久的形象从脑海深处翻出。爷爷李沛伟的面貌,和眼前这位白眉老者,有着四五分相似。

    没错的,他就是爷爷李沛伟的四哥,李沛琼!

    见李承进来,民委民贸会的赵晨煜站起身来,笑呵呵的介绍道,“李叔,这位就是北羡华侨李承先生,饶真颐饶大师的入室弟子,年少有为的很呐。”

    李沛琼推推老花镜,身子往前探了探,打量了一番李承后微笑点头,“李先生,仪表不凡。”

    李承拱拱笑着致礼,“李教授,还有赵伯,过奖了。起来,李教授您老教书育人做研究一辈子,才真正值得后人敬佩!”

    这只是第一次见面,彼此有个印象,双方都很明智的没有提及李沛伟。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