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始皇铜权
李承并不在意罗朝晖是真缺钱才出藏,亦或者想认错道歉什么的。
事实上他还真的没有心思继续搞对方,毕竟,四叔间接充当和事佬,这个面子要给的。
当然,他更不想见到这个人。
至于眼前这两人,李承也有所判断。
元洪偏油滑,注意,生意场上,油滑永远不是贬义词,马屁精同样不是。
从他刚才讲述东方红集团的发展历程和产业布局来看,这人的能力还是有的,等东方红集团整改完成,他少不了一个副总或者部门总经理职位。
至于巴伯尔,应该也有些能力和水平,否则罗朝晖也不会和他结交。
李承从来不因为和罗朝晖有纠葛,就把他当成笨蛋蠢货看待,恰恰相反,在东方红集团被收购一事中,罗朝晖很懂得取舍之道。
这是一个聪明人。
他能选择元洪当总经理,略显耿直的巴伯尔当药理总监,还是有道理的。
巴伯尔之所以“端着”,其实是“知识分子”的傲娇心态在作怪——我有本事,新老板你得三顾茅庐我这种“端着”,恰恰也明,他可能真的有点本事。
李承随即将公司退市、整改,以及北美的西洋参萃取医药公司的事情,大略了一遍。又让元洪配合何明轩出一份整改方案,让巴伯尔从药理中心挑选几名骨干做好去北美的准备。
事情谈完,半上午过去,李承摆摆让这三人先离开,自己头还有一大堆事情呢。
最近几个月忙着亚洲金融危掘金,落下很多业务没时间处理。
李承打开电脑,翻看电子邮箱,已经有上百封未读邮件,虽然不用特别回复,但想要把它们全部看完,以现在的速,还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
瀚唐总裁办公室的实施双汇报流程。
即各家公司的重要事务都会呈报给顾问团,由顾问团先行筛选和备案,特别紧急事务给李承过目审阅,一般重要的由顾问团审核。但同时,这些事务也必须以电子邮件的方式,给李承抄送一份,让他实时跟踪了解情况,额,也算是备档。
一上午,李承一边翻阅邮件,一边招待上门的各个公司的负责人。
有些日子没来公司坐班,一帮老员工上来叙叙话,聊聊工作中的问题,人之常情,李承不好推辞,就是浪费了一杯又一杯的好茶,让马丽娅那丫头对这些坐个几分钟就走的员工,颇有意见。
不过,这些人的聊天中,确实有两件事比较重要。
其一是九十年代杂志社的李怡,
他正在筹划把上次调查组所做的东南亚族群现状及族群关系社会调查报告,做成图片文字记录本,刊登到北美的新闻周刊上,想着能不能冲一冲“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
普利策奖一共有十四个新闻奖项,另有七个创作类奖项,应该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褒奖,有点类似于奥斯卡之于影视圈。
李怡选的平台不错,新闻周刊是北美传统的三大周刊之一,很有影响力。只是,任何奖项,其实都不缺少公关,还有宣传,单纯靠一份周刊,力度肯定不够。
为这事,他上来求助李承,希望李承能利用他在北美的影响力,帮忙冲一冲奖项。
如果能拿到普利策奖,对于九十年代这本半死不活的杂志而言,绝对是巨大声望收获,兴许能改变它的窘境。
李承答应全力支持,并帮忙联系的老板泰德特纳。
如果在幕后推动,想来难度会很多。
另一件事则是庄淑凤的时尚杂志。
上次回国内,庄淑凤建议收购一本时尚、生活类的杂志,做三人组艺术品以及伊莲娜服饰的主宣传平台,这个方案李承同意了。
等庄淑凤收罗了一大堆港澳台和国内的杂志,又考察了几家,只是,在最终的选择上,和吴卫忠闹了点分歧。
分歧在什么地方呢?
吴伟认为,做时尚杂志不用那么较真,先买一家杂志社,然后安排工作人员,拷贝欧美或者东瀛的一些时尚刊物风格,等有固定群体之后,再慢慢打造自己的风格。
其实,李承也是这意思。
毫无疑问,这是最快捷的方案,后世的亚洲时尚杂志,基本都这么干的。但你还真不能是抄袭,因为时尚的基本元素就那些——人、服装、色彩、佩饰以及背景等。
可是,庄淑凤心气很高,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
这态度,李承很认可,因此,当吴卫忠和他聊起这事时,他还特意让吴卫忠别插,随庄淑凤自己拿主意。
可庄淑凤加入公司时间不长,希望能获得李承的亲自点头做背书。
她上来时,拿着宣传部出具的方案,厚厚的几十页。
庄淑凤想要打造一本“古典风”杂志,以欧美、中国、东洋等古典艺术为特点的杂志。
格调,肯定是有的,也有利于三人组艺术品的展示,可是,李承感觉有点“高冷”。
要做的是一本能有粘性的杂志,就不能高高在上,如何做一本既有格调同时还让读者觉得离自己不那么远两人就此,聊得时间长一些。
李承综合脑海记忆片段中的昕薇红秀,以及意大利专业珠宝首饰配饰杂志prez的特点,点拨了她两句,尤其是后者,典型的为“珠宝首饰”服务的广告杂志,却能做成国际一流时尚畅销杂志,那水平不是盖的。
别看李承的不多,可句句在线,庄淑凤绝对是个能举一反三的人,乐滋滋的走了。
一上午,就这么忙忙碌碌地过去。
李承起身伸了个懒腰,又给泰勒去电话,问问他们上午的收获。
她上午带着李大树夫妇和李加文去逛维多利亚湾附近的商场,给三人买了不少东西,这会正打算找地方吃午饭。
李承让马丽娅点了外卖,一人在办公室简单吃了点。
吃完饭,他正准备大展神威,一举将那些没看完的邮件,全部处理掉。
孰料,刚刚坐下,一个电话来了,还是不得不接的那种。
马崇峰马老,声音有些兴奋,“东家,嘿嘿,你猜我上午在罗家,收到什么了?”
“您老动作这么快?”李承还真没想到。
“那是!这些有钱的藏家,当初买的都是好货,这不,一接到吴总电话,我就联系罗朝晖了。”
李承笑着问道,“究竟什么好东西,您老这么高兴?”
老爷子依旧没,哈哈一笑,“两件东西都不错!哈哈,关键是其中一件兆头好,那个罗朝晖也不知是傻了还是瞎了,这好东西都往外卖!”
额,这关子卖的,李承心痒痒,又不好催促老爷子。
好在马老很快道,“权山房的始皇铜权!是不是好兆头?”
李承一开始没反应过来,马老又了一遍才听清,大喜,“好东西!好东西!马老,这件铜权供起来,概不出售!”
马老很满意李承的反应,又问道,“嗯,我也打算供起来,只是,用花供还是香供?”
李承哈哈一笑,“您老又考校我。当然是清水供!”
他和马老的对话,进来收拾快餐盘的马丽娅听得莫名其妙。
外人还真不懂。
先权山房。
权山房是清末民初陕省著名藏家柯莘农的收藏室,其主人为柯莘农先生。
柯莘农先生出生于诗书世家,博雅好古,对文物收藏、鉴赏情有独钟,为当时著名文物收藏大家、金石文字学者与金石椎拓高。
9年,他从晚清四大名臣胡林翼的玄孙胡有猷(晚晴邮传部侍郎)的中,收到胡家历代相传的“秦诏权”,倍为珍爱,随将自己建造于长安北门里曹家巷的柯氏半园,命名为“权山房”。
马老口中的始皇铜权,就是这枚“秦诏权”!
这秦诏权又是什么东西,让李承和马老如此开心?
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事大家都知道。
“度”是度器,长短统一标准,“量”是量器,统一容积体积;“衡”是衡器,统一重量。
“权”就是衡器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秤砣、砝码。
秦诏权,就是秦代刻印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诏书的一件铜权。
这件秦诏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真有!
其一,它是已经确认的秦始皇同期所造铜权,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
这件铜权,十边形棱柱体,上细下粗,棱角分明,制作非常规整,保存完好。
权十棱面铸有秦始皇廿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灋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字体上下左右结构整齐,呈标准秦篆,书写工整,遒劲有力。
妥妥的国家一级文物!
其二,这件铜权的寓意,非常好!
香江是个信奉风水的地方,“铜权”本身有“权柄”之意,同时,它还是财富的象征,而铜权本身也有“压”的意思,因而一直被风水大师当成“镇店”“镇宅”的绝佳之物。
李承和马老,对风水一都有所涉猎,自然明白这枚秦诏权,意味着什么。
绝对的好兆头!
李承不明白,罗朝晖现在的压力这么大么?连这枚铜权都转让?
顺带一句,水供、花供和香供。
这是最为常用的三种供奉神佛的方式,其实区别很细微,如果细区分的话,一般是香供造像,花供画像,水供财神。
秦诏权的供奉,自然是求财,用水供最合适。
一件秦诏权,已经让李承很满意,孰料,马老出另一件藏品时,再度让李承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
宋末元初的画家龚开所做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绣像残本!
这是国内有关水浒传最早的记录本,更何况它还带有龚开所做的绣像!
即便是残本,也是独一无二的史料!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