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情书【57】

A+A-

    姜芋正琢磨着对策,宋珩已将她的身后望了几次,他奇怪道:“皇兄呢?”姜芋头皮发麻,这要她如何?如何!

    宋珩不罢休,疑惑的眼神瞥到了门口,“还没进来?以皇兄的状况他不得蹭蹭跑进来躲着?”他越是奇睦,姜芋就越心虚,她试着解释,“你里兄……”

    “病好了?”宋珩喜,难匿这么久都不想着进来,要真如此,西南的叛乱可就有救了!

    “不是。”

    姜芋盆冷水就浇灭了他的美好幻想,他前刻还喜得飞起来的眉毛立马坠了下来,“那怎还不进来?”

    “你猜。”

    因为姜芋头次这种明摆着会挨揍的话,宋珩就觉出异样来了,“莫非皇兄没回来?”

    “聪明!”姜芋尴尬地笑笑

    宋珩:“……”

    不对劲儿!

    宋珩的道剑眉拧了起来,“我信皇嫂,这才让皇嫂带着皇兄去西北,皇嫂可莫做令我寒心之事,皇兄现在到底在哪儿?”

    看来是非不可了。

    姜芋只好将事隋全部告知宋珩,见宋珩听罢

    并未发怒,心中安稳不少,可又觉奇怪.按理她将宋瑾送去了那么个地方,宋珩该恼怒地质疑她的话才是.怎如此平静?

    “皇弟?”她喊了声失神的宋珩。

    “啊?哦,对,皇嫂得对。”宋珩如梦初醒,轻易地下了结论,“那是个不错的地方,皇兄会很安全的。”

    姜芋:“……”

    她不由笺了声,“皇弟这么信任本宫?点都不觉着奉宫是在胡扯?”

    宋珩失笺:“皇嫂怕是不知,那地方我曾去过,不,不只是我,还有父皇与皇兄。”

    “什么!”姜芋禁不住惊呼声,先帝去过?那就是她把宋瑾送到了和先帝有关的地方,宋瑾听不得先帝的事,去了那岂不是……

    “皇嫂莫急,我们都该相信皇兄,父皇曾那样疼爱皇兄,我相信哪怕以往的回忆再痛苦,有父皇在皇兄都会扛过去。”

    “不行,本宫不能让他个人在那里。”姜芋起身欲离去,宋珩稳稳坐着,劝了句,“我信皇嫂,皇嫂若信我,就别去了。”

    姜芋回头,“并非是本宫不信皇弟,你皇兄每每听到先帝必定反应过激,他的病许是和先帝有关,我不能让他待在那个地方。”

    “皇嫂!你就信皇弟次吧!”

    姜芋毫不妥协。

    “皇嫂,皇兄在那不会有事的,再者臣子们求开早朝的折子从昨日就开始上了,百十来封啊若再不想法子,这京城不等杨荔城来攻估计就先乱了,就适才那几个臣子才走,是皇兄不出来你也可出来,这时候他们倒没忘记你能领兵……”

    “这些有你皇兄重要?”姜芋扯嘴露出一个满不在乎的笑来,宋珩闭了闭嘴,听她继续道:“对我来,什么都没有你皇兄重要,这些等我带你皇兄回来再讲。”

    “可这是皇兄的责任!他登了基,成了国君,就必须守住这国土,不让百姓受叛乱之苦,现下面南已乱,他已经失职了,你去听听百姓是不是在骂他,难道你想让他当一个人人唾弃的昏君?”

    姜芋的眼神倏忽一颤。

    姜芋实则不在乎名声之类的,她长在天长水阔的西北,虽从到大听了无数次她爹那套忠君理论,但她的心从没被这些东西拴住过,她不是普度众生的菩萨,她苦读兵法是因为她喜欢,并非要忠君报国守护一方百姓。

    但自进了宫,位居皇后,见宋瑾虽病着却不忘日日夜夜处理国政,人心都是肉长的,她没有感觉那是不可能的,她能感受到宋瑾想当一个好国君的心隋。

    “皇嫂,你肯定不想皇兄成为昏君。你许是不知道,先前皇兄封你为后,我及其他大人们有多欢喜,你虽在西北未曾进过京,但京里谁不知晓你,一举平定莉麓之乱的女将军,多有本事啊,你一进后宫,谁敢放肆?就宫里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心思碰上你那肯定灰飞烟灭,不只是后宫,我想着皇兄若犯浑,你定治得了他,助他成为一个贤明之君,皇嫂……”

    “行了,别了,我知道怎么做了。”

    姜芋驻足。

    宋珩得对,宋瑾是一国之主,她是他的皇后,他如今不在,她要替他守好国土与百姓实则在送宋瑾去傅府的路上,姜芋曾担心他等不及自己去接他就非跑回来遂让他做出承诺,必须好好地等到姜芋去接他才能回来。

    宋瑾当时答应了,他很淆楚答应了就不能反悔,姜芋愿意相信他会努力践行自己的承诺。

    暂且放下宋瑾之事,姜芋返回殿中与宋珩商议道:“我们先将百官稳住。既然他们上折子要求开早朝,那就开吧,正巧许姑娘也在,再制一张你皇兄的面皮,你戴上就权当自己是你皇兄,你也清楚你皇兄以往的行为习惯,他们应不会认出来。”

    “这样也好,那我同渺渺,争取明日就做出来。”宋珩十分赞同这个法子,“只是西南那边,皇嫂可要亲自带兵去平?”

    “自然。”姜芋抬抬眸子,冷笑一声,“单凭一支西南军就想作乱,杨荔城也太看得起自己了,本宫看他是送命来了。”

    宋珩忍不住道:“皇嫂莫要轻敌,其实麻烦的不是杨荔城。”

    “难不成他不是单干,还串通了其他地方的镇守将军?”姜芋略略纳闷,她可没听到这方面的消息,宋珩就解释道:“并非如此,其余地方都很安定,除了西南与西北。”

    “西北?西北由我爹守着,且我来前还平静如初,何来乱一?”姜芋这样问着,心底却起了不好的预感,她还记得在西北生出的前麓之乱。

    “我先让皇嫂见个人吧。”宋珩语罢进了内殿,很快他带着个身形佝偻的老人出来了,老人面部如老树皮样皱着,姜芋瞧了几眼也未认出来,“这是……”

    老人向姜芋行完礼,宋珩牙道:“这就是我们要常乐寻的何宝。”

    先前常乐何宝死了,姜芋又细问几句才得知,原来固着何宝有思于常乐,何宝出宫后常乐时常托人给他送些银钱,也正是因上次送钱,他托付的人在何宝家里没寻到何宝,邻里告知何宝前些日子病重死了,常乐这才得到的这个消息。

    姜芋觉着常乐并非亲眼看到何宝病重,这个消息或许有误,她便抱着丝希望派常乐出宫探探虚实。

    常乐出宫后寻到何宝的邻居,拿邻居家人的|生命威胁才知道原来何宝不是死了,是出京了,何宝出京前恳求他们如果有人寻他就他病重死了,邻居与他相处甚久,也算有隋有义,就糊弄了常乐。

    常乐当时想了想,又问邻居:“可还有人寻何宝?”邻居回:“有的,也是的他病重没了,那人听过就走了,也不知信了没。”

    待常乐细问那人模样,邻居只穿身黑衣,就是个普通人的模样。

    常乐只好带邻居进了宫,禀告宋珩,宋珩先派人暗中去寻何宝,又召来个画师,按邻居的描述将那人画了下来。

    不过几日,宋珩派的人在离京最近的云州寻到了何宝。何宝并不笨,他先前就曾想过向宫中求助,但又不愿连累常乐,这才决定诈死然后离开京城,不想被宋珩捉进了宫,既然进了宫那可就安全多了。

    面对宋珩的责问,他道出了自己诈死的原因。原来他诈死是察觉出有人暗中在寻他,而巧是那人寻他时问到了个书先生的门口。

    那人也许想着书先生整日在茶肆应见过不少人,不巧的是他将路过书先生家门口,听了耳朵,觉出那人正是寻的自己,他决定离京保命。

    宋珩听罢断定他知道些什么,便问了何宝先帝驾崩时的些事隋,不料何宝却隋绪激动地先帝不是因病驾崩的,而是被人毒死的,他正是因知道了这个秘密才不得不逃命。

    这个秘密对于宋珩来犹如割骨挖肉样痛苦。直以来他都以为先帝是病重而死,他没有起死回生的医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皇离世,这是种无可奈何的悲痛。

    但若先帝不是病死,而是被人毒死的,那这种痛苦更甚,因为他会觉着只要自己多加警惕,日日守在父皇身边,那下毒之人岂不就无机可趁了?

    宋珩陷入痛恨自己的漩涡中,虽身边有许无渺开解,但他依旧消沉了好几曰才记起问付宝是如何得知的。

    付宝他是在宋瑾登基那晚无意听到了宋瑾与赵太后的谈话才得以知晓的。他那晚在宣政殿,赵太后的笑声穿透了殿门,她像是忘记了何宝的存在,何宝依稀听到了先帝下毒等字眼,反应过来后手脚冰冷。

    等赵太后离开了,宋瑾也没想起他,直到第二日才召他迸了殿,他哆哆嗦嗦她跪着,也不知道是吓的,还是为先帝之死悲愤,就只听见宋瑾:“忘了昨晚,出宫养老去吧。”

    宋瑾没有要了他的命,实属万幸,他又恐宋瑾反悔,当日什么也没敢带地就出了宫,好在有常乐的救济他才活下来。

    姜芋听到此处扬手截断了何宝的话,“当时陛下是何情景?”

    那晚的经历太过惊骇,何宝至今想起来都不由抖手,但一进殿他的头就磕地上了,就连出去时也是低着头的,哪里敢去瞧宋瑾?

    姜芋思绪乱了,迟钝地意识到了这点,就道:“总该知道声音吧。”

    何宝这才回:“陛下的声音很哑,像是……哭了很久。”他不敢,其实当时陛下那艰涩的声音实在是难听。

    宋珩其实能预料到那夜的情景,自己得知父皇死园时都如此痛苦,更别提皇兄了,当时皇兄可是常常一夜一夜地守着父皇,也就出宫了一趟,后来依旧日日守着。

    他挥手让何宝下去,对着静坐的姜芋道:“我同渺渺谈过,她认为应是皇兄知道此事后不能原谅自己,日子一久就成了心病。”

    宋瑾不是因为先帝喝了他的药没好而愧疚,是因为这个?那毒是谁下的?赵太后?姜芋不敢确定,唯一确定的是宋瑾当时十分难熬,她现在只想抱抱宋瑾。

    “皇嫂可要休息一下?”宋珩见她脸色不太好看,不由关切道。

    姜芋定了定神,“不了,那么何宝所的与西北育何关系?”换句话问就是,先帝之死与西北有何关系?

    “皇嫂可听过一个人?”

    “谁?”

    “魏同。”

    姜芋不甚在意:“一个已死的罪臣,本宫听他被诛了九族,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