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复37章 反复(完结)

A+A-

    李媗之在布道场见到了平峰寺主持。

    老主持面容慈祥,让人看了顿生亲切之感。

    李媗之双掌合十向他行礼。

    老主持还礼。

    李媗之见到整个布道场坐满了僧人,称赞道:“贵寺真是香火鼎盛,不愧是附近第一大寺。”

    老主持笑了笑:“所谓香火鼎盛只是表象而已,就像你们现在遇到的最大难题,也是如此。”

    李媗之点了点头道:“老主持得对,我正是因为看不穿迷雾,才来请老主持指点迷津。”

    “世间的烦恼太多了,只有自己的悟才是‘悟’,旁人的指点,只是毛毛雨。”

    “老主持的有道理,晚辈受教了。只是迷雾太多,让人无法看清楚。老主持法眼无边,一定能够指点迷津。”

    老主持看透了她,揭她心结:“你其实想问的是杨宗谨的命运如何,而不是要我指点迷津。”

    “老主持法眼无边,晚辈正是此意。他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还希望老主持能够指点。”李媗之惭愧地道。

    “你心里觉得不踏实?”

    “一想到夫君他遇到的困难,我心里就不安宁。”

    “你怕什么呢?”

    “我怕所有的付出都是别人的腕,而他成为了一枚棋子。随时可以被消耗,然后成为他人的垫脚石。”

    老主持点化她道:“诸法无常,运行有常。诸法无相,心着有相。当年佛陀东来是为了传法,而到了中土又能产生变化。可见一切自由法则,无常无相,你知道能够做到自己,就能了解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谛。”

    “弟子还是心有顾虑。”

    老主持哈哈大笑,点拨他道:“不要过于纠结内心的不安,应该看到世间万物的运行有常。如果得不到的话,那就要心应付。”

    李媗之听完,双掌合十,再次向老主持躬身行礼。

    一个和尚坐在平峰寺的大殿台阶上吹着笛子,笛声悠远而孤寂。

    老主持和李媗之朝着和尚缓缓走来,老主持向李媗之道:“我猜,今天晚上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斗,你和你的丫鬟躲到暗室去,不要出来。”

    “我夫君”

    “他会没事的。”

    “全凭老主持安排。”

    老主持冲着和尚招了招,和尚收起笛子朝这边跑来。

    老主持轻声对李媗之道:“他是我的弟子,很灵的。”

    和尚跑到老主持面前,恭敬地道:“师傅,按照您的吩咐,招待杨提刑的僧房已经准备好了。”

    “好,不过你要带这位夫人到我告诉过你的秘密地方,保护着。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出面。”

    “是。”

    李媗之谢过老主持,跟着和尚走了。她边走边问:“师傅,今年多大啦?”

    “八岁。”

    “家是哪儿的?”

    和尚摇头。

    “摇头什么意思?”

    和尚忧伤地:“我的师兄师弟来自四面八方,有苏州,有扬州,那里就是他们家。我没有家,我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

    “你打就在寺里长大?”

    “是。自打我记事儿,就跟在老主持身边,我把老主持当作我的父亲。”

    “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不苦。世间的苦难太多了,有人比我更苦。我能随着老主持修行,是世间难得的幸福。”

    李媗之似乎明白了。

    当夜,整个平峰寺陷入了火海。

    庄严的大殿在熊熊的烈火中,燃烧者。

    身着黑色夜行衣的苍龙会与穿着灰色的僧众在火光中厮杀,到处是喊杀声。

    为首的襄阳王,带着一群苍龙会成员直扑寺内的庙。

    在那里,太后刘娥、惠国公主赵福霖和提刑杨宗谨站着,望着漫天大火,心头各有不同的感受。

    忽然,庙门被踹开。

    襄阳王在下的簇拥下,来到他们面前。

    “襄阳王,你想谋反?”刘娥大声呵斥道。

    “谋反?我身为赵家子孙,理应为了赵家江山考虑。你!身为女流之辈,居然敢摄政,甚至效仿武皇,罪恶弥天。”襄阳王义正言辞的叫道。

    “你胡!”

    “我胡?你问一问随我来的那些人,他们怎么!”

    话音刚落,就有数名宦官出现在襄阳王的身后。

    这些都是刘娥的熟人,是她的亲信们。

    一切都明白了,这些死太监是摆明了要协助襄阳王。

    “你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中,可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哀家会出现在这里?”刘娥看到所有的敌人,微微一笑。

    襄阳王从她的笑容中嗅出了不祥的味道,但他自觉一切没有问题,八子在他的指示下已经让李家焦头烂额,忽视了所有问题的关键。

    那就是,既然是造反,为什么不选择直接干掉太后,再清君侧呢?

    襄阳王通过太后身边的太监得知太后行踪,定下了铤而走险的计策,选择集合苍龙会所有的力量,进攻平峰寺。

    难道这样做错了吗?

    正觉得不相信,杨宗谨道:“有的时候,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未必可靠啊。”

    他完,从庙里走出了变子和茧子。

    襄阳王看到他们,大吃一惊:“你们不是被分别关押了吗?”

    变子笑道:“你们给我的太少了,朝廷给的太多。”

    襄阳王大怒:“叛徒。”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了喊杀声。这声音和前面大不相同,声势浩大。

    “你已经被禁军包围了,没想到吧!”杨宗谨笑了笑。

    “就算是这样,我杀你们还是绰绰有余。”襄阳王着,突然冲了过来。

    此时,一道身影飘然降落,落到襄阳王面前。

    明微真人负而立,一派大师风采。

    “天道无常,常有不平。襄阳王,你还是收吧。”明微真人劝道。

    “是你!”襄阳王见到道长的一刹那,心里就觉得自己不是对。

    但是他不甘心。

    襄阳王双掌凝气,一掌拍了过来。

    明微真人错身避开这一掌,然后反一掌拍在襄阳王的肩头,将他一掌击飞。

    只一掌,就让气势嚣张的襄阳王毫无还之力。

    “额,你”襄阳王想话,却感觉喉头一甜,一口血喷在地上。

    就在他垂头一刻,明微真人欺身上前,一掌拍在他的后背。

    襄阳王再次飞了出去,砰的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

    他昏了过去。

    杨宗谨见襄阳王没了动静,问道:“他怎么啦?”

    “已经被我封印了经脉,不能再为非作歹。”明微真人到底是出家人,不忍心痛下杀。

    太监们一看靠山死了,扑通一声跪在太后面前,哭求饶命。

    刘娥看都不看他们,下令道:“将这些墙头草都宰了,留着有什么用。”

    局势很快平息,随着太后的一声令下,把太监们都拖出去砍了。

    在京畿的苍龙会被清除的差不多,剩下来的不足为道。

    襄阳王也因为自己的做法付出了代价,留给他的是一杯毒酒。

    送毒酒的人,正是杨宗谨。

    襄阳王见到杨宗谨,苦笑道:“想不到是你送我最后一程。”

    杨宗谨道:“我也不想这样做,但是你知道的,天家是无情的。”

    襄阳王笑道:“我岂能不知。从我看着自己的哥哥被太宗设计害死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一切。只是我实在没想到,忙了这么多,最后便宜了外人。”

    “或许吧。不过我相信陛下一定会成功的,只是你看不到了。”

    “是吗?”

    杨宗谨沉默了。

    襄阳王苦笑一声,便道:“算吧。我都死了,还操心那些做什么。”

    他看了眼面前的装着毒酒的杯子,又道:“杨宗谨,我给你提个醒。”

    “请。”

    “我死之后,立刻离开汴梁。等到太后死了之后,你再回来。”

    “多谢你的提醒,我也是这么想的。”

    襄阳王笑了笑,拿起杯子,把里面毒酒一饮而尽。

    毒性发作,襄阳王倒在了地上,死了。

    天圣七年,公元029年,刘娥身穿衮衣接受宋仁宗和群臣所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她还在朝上问群臣:“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

    李迪答道:“唐之罪人,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刘娥默然不语。

    殿中丞方仲弓上书,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权知开封府事,后入朝拜相的程琳亦献上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

    刘娥询问朝臣看法,众臣皆不敢言。

    只有李迪道:“这样做,又将置当今皇帝于何处?”

    吕夷简也坚决反对:“如果称帝,大宋动荡,谁能下去后,面对列祖列宗。”

    刘娥最终还是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虽如此,但是刘娥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谁也不能把她从太后的宝座拉下来。

    刘娥临朝称制。

    但,这些与杨宗谨无关了。

    他携着家眷离开了汴梁城,到乡下隐居。与他一同离开的,还有惠国公主赵福霖。

    她夹在母亲和哥哥之间,左右为难。

    最终选择避开。

    明道二年(033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杨宗谨出山,被仁宗任命为权知开封府事。

    全书完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