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邓秀宁打脸了

A+A-

    不过,经济上果然还是不太乐观,修不起水泥路。

    为了备战,上头给军队的物资是给了不少,但是钱上还有些紧张,所以他们暂时只能先把路铲平了,然后用沙子铺了路了。

    邓奎先给的理由听上去也挺合理的:“南边会不会打起来,还不好,越南人现在就是和法国佬打仗,把法国佬赶跑了的话,估计南边也会安宁下来的。到时候这个驻地也没有那么大的用处了。”

    邓秀宁:“爹,你别想的太乐观了,万一美帝国主义掺和进来呢?”

    越战也是她们那一代人的记忆了,即便那时候她只是一个村子里的村姑,也知道越南战争的许多事情。那时候中国全国都勒紧裤腰带,就是为了想帮越南打赢美国,结果越南后来反过头来打我们?在经历了这段历史的人眼里,越南就是妥妥的白眼狼了。

    邓奎先听罢,直接愣住了,他确实没想过这个可能。

    几秒后,他直接扔下了里的筷子,:“你们先吃,我回指挥部那边一趟。”

    “诶!你先吃完饭再走啊!”朱凤英喊道。

    邓奎先已经拿起了挂在墙上的帽子,:“先不吃了,事儿比较急。我先走了!”

    着,已经大步朝着门外走去了。

    朱凤英叹了口气,:“不知道是秀丫头哪句话又戳到他的心了,饭都不肯吃完就走了。”

    林琳想了想,:“或许对他们研究的问题有重要意义呢?咱们先吃吧,他的事儿咱们就别管了。”

    邓奎先的事儿,她们确实都管不了,也不敢管。

    让邓奎先感觉到事态严重的,正是邓秀宁那句“万一美帝国主义掺和进来呢?”

    越南的内战,法国人是主要敌人,打赢了法国人,越南确实可以独立了。可是如果美国插一脚,这局势又会完全不同了。

    邓秀宁对越南战争的印象,完全是因为“抗美援越”几个字,她记得朝鲜战争是和美国人打的,越南战争也是。所以在她看来,美国来掺和一脚太正常了。

    但在邓奎先这样不知道历史的人眼里,美国掺和进来,就意味着事情严重了。

    当天晚上,邓奎先也没有回来,因为指挥部连夜开会,

    研究这个问题。

    美国想伸对付一下中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大家觉得美国应该会从台湾那边下才是,可如果美国剑走偏锋,从东南亚下呢?

    这个时候,邓奎先这种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国军队正面交过的人,就很有发言权了。

    因为这个可能性的提出,被多次讨论以后,越发受到了重视,指挥部也接连研究出好些应对计策。邓奎先更是忙得见不着人影了。

    以前邓奎先这么忙的时候,还是因为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

    只是他们也帮不上邓奎先什么忙,平日里也只觉得男人们忙得越发地厉害了。

    隔壁的东北大婶还问朱凤英,知不知道他们为啥这么忙,朱凤英哪里知道?

    邓秀宁是心知肯定要打仗的,可她也不能直接和别人。这不一转眼的功夫,学又开学了。

    邓秀宁如今是开始读四年级了,四年级和三年级在一个教室,虽然一个教室里看上去有四五十个孩子,其实一个年级才二三十个人。

    第一天去报到的时候,邓秀宁就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不仅因为她是和新老师一起来的,就显得和别人不一样,还因为她长得干净漂亮,穿的也十分得体合身,不像别家的孩子,不是裤子短了一截,就是袖子长了一截。

    孩子能够穿上合身的衣服,明家里的条件是很不错的。

    邓秀宁在新位置上坐下,就有不少孩在交头接耳,都是在她下雨天上厕所的时候,摔坏了屁股的事儿。

    还有人以为她是在厕所里摔了跤,她滚了一身的屎,明明是没发生的事儿,反而让他们描述的绘声绘色的。

    邓秀宁知道他们在自己,但是具体什么却并不知道,而且她又不是那种喜欢主动交朋友的人,以前蔡解放和丁晓丽他们,都是觉得邓秀宁人好,才和她玩到一处的。

    到了新学校好几天,邓秀宁都没有什么新朋友,倒是老师常叫她这个新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让其他的学生知道,这个新同学成绩很好,回答老师的问题都不用想就能回答对。

    这天放学,林琳带着邓秀宁就去了勤务处,领包裹。

    见林琳期待的样子,邓秀宁好奇得很:“阿姨,葛

    奶奶给你寄的东西,这么快就到了?”

    林琳高兴的表情,明了她知道里头有什么。

    “是啊,特地多花了钱,用的最快的那个方式,所以到的快。”

    是速度快,其实也花了半个月了。

    如果是正常速度的话,估计得一个月左右。

    “是什么东西啊?”邓秀宁更加好奇了。

    林琳还卖起了关子:“等会儿弄回家你就知道了。”

    两个人领了包裹,又有热心负责的战士帮着两人送到了家里。

    在朱凤英和邓秀宁期待的眼神中,林琳终于拆开了封的严严实实的木头箱子。

    看到里面的书,朱凤英失望不已,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只有邓秀宁十分高兴:“啊呀!好多书!”

    林琳笑着:“是啊!这些书都是咱们带不动的,在出发之前,我特地去城里的书店都逛了逛,把看上去不错的书都买了一些,让我妈寄过来的。”

    着,她将一摞书拿起来递给邓秀宁:“这个是给你的!”

    邓秀宁这个年纪,看的不再是画册了,而是之类的。

    现在邓秀宁的识字量,一般的学生完全比不上她了,初中生也不一定比得过她,之前蔡解放在她的压力下,也被逼着认识了不少字。

    邓秀宁满怀欣喜地翻了翻自己的书,有钢铁是怎么样练成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之类的,不少都是苏联的。

    “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你就来问我。”林琳。

    邓秀宁点点头,相对于曾经去过苏联的林琳,邓秀宁对苏联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太了解,有时候看遇到不太懂的点,确实应该问问她。

    “你的书,你看完了以后我可以看吗?”邓秀宁问。

    林琳的书翻开自己的书给邓秀宁:“我的书是英文的,你要看吗?要看的话,你还得学英文。”

    邓秀宁咽了咽口水,林琳的俄文很厉害她知道,因为林琳她爸林振轩是大学教授,在学术上和苏联方面有不少的交流,林琳作为他的女儿,会俄文不奇怪,没想到林琳连英文也会。

    “容易学吗?”邓秀宁还没接触过这个东西,只知道它以后对高考蛮重要的。

    林琳:“你这么聪明,

    对你来应该不难的。再了,还有我在呢,我可以对你一对一辅导。难道你对咱们两都没信心?”

    邓秀宁没多犹豫,立马就点头:“当然!我想学!”

    以后会英语的人都会很厉害,邓秀宁当然也想变得厉害。

    林琳显得很高兴,:“你果然不会让人失望,你爷爷和你大舅要是知道你学这个,肯定会很高兴的。”

    邓秀宁有点担心:“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学英语不学俄文不太高兴?”

    林琳反而讶异了:“怎么会?你学什么他们都会很高兴的,只要你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状态,不管你学什么,他们都会很高兴啊。”

    这种书香氛围浓郁的家庭,就是喜欢学习好又爱学习的孩子,恰巧邓秀宁就是这样的乖孩。

    邓秀宁这才安心了:“那就好。”

    本以为现在国内总体倾向于苏联,所以学俄文会更受欢迎一些,英语会退居二线呢。

    林琳将书都从箱子里拿出来,:“你年纪还,就不要瞎想那么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重点是你能学,而且一直坚持下去。至于其他的,你就别自己想那么多了。”

    邓秀宁乖乖受教,她确实是太注重别人的看法了,即便是她几年前就发现了自己这个毛病,但是要改掉也还是很难。这种深入骨髓和灵魂的习惯,要改掉真的是不容易。

    邓秀宁帮着林琳把书都搬进了她的房间,然后帮她整理好。

    林琳从箱子里拿出了两个包裹,一个装着吃得,主要是糖,一个装着一些药品之类的,主要是防蚊虫暑气之类的。

    林琳把那一包橘子糖交给邓秀宁:“这是给你的。”

    给林琳的是一包松子糖,她最喜欢的是葛翠成给她做的,加了蜂蜜和奶粉,不会太甜太腻,又都是香味儿。

    朱凤英想帮邓秀宁收起来,林琳:“秀宁自个儿的东西,让她自己保管就是,相信她不会像别人那样,一下子就吃完的。我五岁的时候,我妈就在我屋里放了糖罐,里面总是装满了糖的。你看我现在也没吃坏牙齿。”

    这话邓秀宁爱听,她自己的东西,就是要她自己做主嘛,放在别人里,总是要求人,虽然她奶奶不至于苛

    责她,但伸讨要总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朱凤英无奈地抱怨:“行行行,你们娘两就一起对付我吧!哼!”

    嘴上这样着,其实心里头挺高兴的。

    世上难得有后妈和继女关系能有这样好的。

    林琳还有些尴尬,担心邓秀宁听到娘两这个词会不高兴,没想到她还冲着朱凤英做了个鬼脸,显然没觉得这样的形容有什么问题,顿时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来。

    有了那些书,邓秀宁更加沉浸到自己的事情中去了,也不在意没什么人朋友了,本来她就和这个年级的孩不太能到一块儿去的。

    课业也不重,邓秀宁就常自己找个地方,一边吃着橘子糖,一边看书,更显得特立独行了一些。

    军属们每天还在为着平日里的鸡毛蒜皮的事情盘算着,驻地的指挥部的氛围是越来越紧张了。

    “从北越缴获的南越美式武器来看,美国这次肯定是有插的。”

    “会不会是武器交易?”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越南内战那么多年,南北都被打得稀烂,经济比咱们当初还差劲,能掏得出几个钱来买美国的武器?”

    “所以,美国提供的可能性更大。”

    “他为法国寻仇的可能性不大吧?更有可能,是看上了东南亚这个地方了。”

    法国人已经撤得差不多了,结果南越突然冒出来一股势力,和胡志明领导的北越打得厉害,刚开始以为只是地方枭雄,闹不出什么大风浪来,可是打得越久,就越觉得对方的实力不弱。毫无根基的势力能做到这一步?大家显然都不信。

    每天,指挥部都要接收无数的消息,又要根据这些心进行分析和上报,采取一些行动和策略之类的。

    他们这儿属于靠前方的地方,如果要出战,他们这儿将是第一个往前冲的。而且后方的人,也是靠他们取得的消息,来做出决定和决策。

    虽然已经拿到了缴获的美式武器,但美国没真正下场,就还属于越南内战,这边也就不能插,只能时刻紧盯着那边的动向。

    驻地上的孩子,也偶尔能听到一点战争的消息,听老美竟然又敢来打越南,肯定是和朝鲜一样,想通过占领越南来攻打我国,不定

    拿下越南后,就帮助海峡对岸的人反攻大陆了。

    于是,一群屁孩也群情激愤:“要我,咱们就得去越南帮忙,把美国打回去!就像朝鲜那边一样!”

    “就是,咱们现在有武器,也有人,难道还打不赢美帝国主义吗?!”

    邓秀宁有些听不下去了:“你们先好好读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来话行不行?”

    结果,还真没几个人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这个东西明明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和广播里的。

    这个原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干涉他国内政,现在越南还是内战,就明是他们的内政,中国也不能随便干涉的。

    邓秀宁将五项原则一通解释,明白了为什么现在不能出兵,然后转身离开。

    果然学生都那么幼稚。

    虽然氛围紧张,但日子还算是悠闲安宁的。

    大约过了半个多月,又收到了箱子,这回是按照平常速度寄来的东西。

    之前调令下来的时候,也没做好来南边的准备,所以许多东西还得后来现买的。

    朱凤英从箱子里拿出一坨什么布,奇怪地:“这不太薄了吧?咱们这儿再热,穿这样的出去也不合适啊。”

    林琳拿到里看了看,:“妈,这是蚊帐,是蔡解放弄来给秀宁的。”

    这蚊帐里有一张条子,就是葛翠成写明了,蔡解放让她一起寄给邓秀宁的。

    邓秀宁眼睛一亮,:“嘿,蔡解放那子真是有心了啊!”

    林琳也忍不住笑了,:“人家什么时候对你没心了?他有什么好东西都惦记着你。”

    邓秀宁一想,点头:“那也是。没白交他那个朋友。”

    南边蚊虫多,除了用药,晚上睡觉用蚊帐也是必须的,不然蚊子能把人吃了。

    林琳本以为她要什么,结果就这么来一句,还真是挺失望的。

    蔡解放对她的好,可是超过了朋友的程度了好不好?这丫头竟然一点都没察觉到,蔡解放的一腔心意,怕是白费了。

    尽管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着,可是邓秀宁的日子还是安宁平和的,只是身边的人谈论打仗的事情越来越频繁而已。

    连朱凤英都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没吃过打仗的亏,一个个起打仗就那么兴奋。”

    邓秀宁觉得她得对。

    转眼一个学段又过去了,阶段测验又来了。

    作者有话要:啊节日真是扰乱码字的心神我卡文了嘤因为心野了今天就这么多吧

    明天中秋加国庆诶大家放假快乐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