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A+A-

    “起来回话。”齐王完,抬眸看了眼立在一旁的芮福。

    芮福会意,立即行了安退了出去,顺便关上了门。

    老幺站了起来:“主公吩咐属下暗中盯着梅宅,这些日子,属下一直藏匿在梅宅附近。并且,也让老九亲自去了一趟润州听了些情况。霍伯夫人的这位娘家舅舅,之前在润州的时候,是深厚百姓爱戴的,润州府尹对他也十分看重。可以,这位梅捕头帮助润州府尹破了不少案子。”

    “后来,听是霍伯夫人写信回去,请他们上京来的。只是,梅捕头从年前开始往京兆府跑,想在京兆府谋个差事,但那府尹大人却……一再推脱,似乎并没有看得上梅捕头。”

    齐王薄唇略扯了下,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来,只轻声道:“朱令与袁家老二乃同科进士,如今霍家与袁家结了仇,梅合开乃是霍家三房的外戚,朱令自然不会给好脸色。若不是他尚还顾及着几分霍家的颜面,怕是早在梅合开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将人发走了。”

    老幺好一会儿没话,但最终还是问:“属下不明白,这霍伯爷……以前霍老侯爷还在的时候,霍家三位爷可都是跟随老侯爷上过战场的。霍三爷虽则不比两位兄长立的战功多,但就属下知道的那场谷门关之战,霍三爷以一千甲兵智敌北秦八千……鼓舞了军心,最终让霍家军转败为胜……”

    “那时候霍三爷,才十六岁。”

    “那般睿智有胆识又有谋略的人,如何瞧着也不是那种会由着自己夫人任意妄为的。先是霍伯爷在居一品动手袁家人,之后,又是霍伯夫人状告霍姑奶奶,这是与袁家为仇。”

    “若他是故意与袁家为仇的呢?”齐王瞥了眼老幺,这才道,“霍三,绝对比他父亲跟两位兄长聪明。而且,日后是友军还好,若是敌军……怕是很难对付。”

    老幺:“有霍伯夫人在,这霍三爷将来一定会为王爷您所用。”

    “不好。”齐王并不这么乐观。

    那日在父皇勤政殿内,苏氏的样子,总让他觉得有些奇怪。但是哪里奇怪,他也不上来。

    之前利用的,是她对自己的一片痴心。如今她替霍三生了个儿子,两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也不意外。只是他不知道,她的心会不会变得那么快。

    “主公,您是在疑心霍夫人吗?”老幺问。

    齐王却又摇摇头:“暂时还没有。”又,“梅捕头的去处,你去安排,这个人我要了。但是你记住,事情办得妥当些,别叫人看出端倪来。”

    “是,属下一定将事情办好。”

    冬去春来,天气一日日暖和了起来。转眼便到了三月,霍家人身上的大孝也除了。

    守孝虽守的是三年,但其实守满两年零一个月就算是三年。到今年三月,恰好是老侯爷英勇牺牲二十五个月。

    褪去重孝后,整个伯府似乎热闹了不少。夫人姐们从前都是穿素色的裙衫,如今偶也会换几件颜色鲜艳点的衣裳穿了。

    入了春,按着府上的规矩,上至太夫人下至丫鬟婆子们,按着各自份例都该做几件新衣裳的。这事儿方嬷嬷一早便提醒过苏棠,苏棠也喊了府上的绣娘去过,让她们去各房给各位主子量衣裳尺寸。

    两位爷跟大夫人二夫人衣裳尺寸没变,但是苏棠这一年竟然又长高了些。

    倒也是,这具身子过完年也才十六岁,也还是会长一点的。绣娘来静轩阁替苏棠量尺寸的时候,恰好幸姑跟梅露也在,听到绣娘三夫人似乎又见长了些,幸姑便捂嘴笑起来。

    “三嫂怎么跟我和露姐儿一样,还在长个子。我们还是孩子,每年长些是正常的,可三嫂都生了笙哥儿了,竟然也还在长个儿……这岂不是,岂不是很好笑。”

    大房太过冷清,二房又太过严肃,所以,幸姑近来最喜欢往三房跑。

    苏棠并没有将姑子的话放在心上,还配合着她玩笑:“在你三哥心里,我可不就还是个孩子嘛。”

    这话的有些让人害臊,苏棠自己面不红心不跳的,倒是将幸姑臊得一脸羞红。不过,幸姑嘴巴也挺厉害的,立即就:“哼,三嫂尽在我面前这些没羞没臊的话,心我去告诉祖母老人家,让她罚你。”

    苏棠却冲幸姑露出个坏笑来:“等你将来嫁了人,就明白了。”

    “我不要跟你话了。”幸姑是彻底被败了,捂着脸就跑了。

    梅露要跟着跑,苏棠却喊住了她。

    虽太夫人交代了,既然梅露住进了霍家来,一应吃穿用度都跟大姐一样。大姐一个月三两银子份例,她也是三两,大姐每季裁做四套衣裳,她也是。

    不过,寄人篱下,还是手头阔绰些的好。

    “这里是十两银子跟两贯钱,你先拿着去用。”

    一旁枸杞早将准备好的钱用红布装着拿过来了,等苏棠了话,枸杞便递到了梅露跟前。

    梅露却摇头:“不,我不能拿你的钱。”

    苏棠笑起来:“你我是表姐妹,怎么还跟我客气起来了?这钱你拿着,住在人家家里头,凡事没那么方便。日后若是有什么差事,只管差那些婆子帮你做,回头发点钱就是。”

    见梅露还在犹犹豫豫的,苏棠索性将钱亲自塞进她手里。

    “这钱是我自己的,不是公中的,你放心用吧。”又,“我们虽然没在一起长大,但毕竟是血亲,你若是有什么事儿,只管来找我。”

    “多谢表姐。”梅露抱着银子朝苏棠福了下身子。

    苏棠:“你也不必这么多礼数,往后幸姑在我面前什么模样,你便什么模样。”

    梅露抬起眼睛来,一双澄澈的大眼睛盯着苏棠看。苏棠从没见过这么干净的眼睛,便笑了起来。

    “好了,你去玩儿吧。”

    梅露走了后,秋娘抱着笙哥儿过来了,绣娘替笙哥儿量尺寸。

    笙哥儿如今九个月大了,偶尔嘴里能模糊不清的蹦出几个字来。细细听的话,能听得出来,喊的是阿娘。

    苏棠很开心,不过,平常也不忘教他喊爹爹。九个月大的孩子,其实有些时候已经有意识了,大人什么,他都会跟着学。

    笙哥儿很活泼,也认人。常常看到了娘后,就不肯要奶娘抱了。

    苏棠从秋娘手里接过儿子来,按着手脚乱动不安分的儿子:“别动,给你量尺寸做新衣裳呢。南瓜想不想要新衣裳?”

    笙哥儿安静了会儿,又忍不住扭来扭去了。

    吃了午饭,苏棠亲自抱着他去院子里走走消了会儿食。等再将人抱回来的时候,已经睡着了。

    抱着儿子去了内卧,替他掖好被角,苏棠则揉了揉眼睛,往一边窗下的炕上走去。吩咐丫鬟倒了茶来,她则盘腿坐在炕上,继续看看书,写写东西。

    如今医馆已经经营起来了,有她舅母梅夫人坐镇理,才短短一个月功夫就已经走上正轨,苏棠心中十分高兴。

    她最近不但将前头霍伯爷书房里与医学有关的书籍都借了来,且还缠着霍伯爷,软磨硬泡,让他答应自己去朝太医院的太医家里借书。苏棠虽然平时是个女强人,但磨人的本事也是有的。

    对付男人,她自是有一套自己的法子。

    霍令俨实在嫌她烦,又想着去借几本书也不是什么难事,便去帮她借了。只是苏棠作得有些过头,彻底闹烦了霍伯爷,已经好些日子霍伯爷没有来后院儿了。

    不过,苏棠根本不在乎。他不来还好呢,正好有时间忙自己的事儿。

    霍家如今出了重孝,太夫人想着,得去寺里烧个香拜拜佛,求佛祖保佑他们霍家多子多福平安无事。

    次日苏棠去请安的时候,太夫人就了出城上香这事儿,且吩咐苏棠:“这次去法华寺进香,需要在那里住上一日。一应需要准备的东西,你得事先准备好了。”

    “是,孙媳知道了。”苏棠应着。

    太夫人又:“这次咱们家能去的都去,除了令呈跟几个的留在家里外,连老三我都叮嘱了,让他跟人调个值儿,随我们娘儿几个一道过去。幸姑,还有露姐儿,也去。”

    令呈是霍二爷的名字。

    幸姑立即拍手:“太好了,我这些日子跟露姐儿玩得好,正愁着万一分开了怎么办呢。”

    二夫人却轻哼了一声:“咱们家去进香,她一个外人凑什么热闹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咱们家什么人呢。”

    声音不高不低,偏偏谁都听到了,就是太夫人没听到。

    梅露羞红了脸,只缩了缩脖子。

    幸姑冲她二嫂噘了噘嘴,然后握住露姐儿手来。

    “没事,你别理她。”幸姑悄悄安慰。

    苏棠回去后便开始着手准备,到了三月初八这日,一大早天还未亮,霍家所有人便都起床了。

    法华寺在满京城城外,离京有些距离。一早起来出发,也得近中午才能到。怕晚上回来太晚不安全,所以太夫人早前几日便命人去跟法华寺主持好招呼了,会留宿一日。

    霍家女眷坐马车,霍令俨跟几个护卫骑马。

    苏棠本来坐在车内盹补觉的,却因为马车突然减速颠醒了过来。身子没坐稳,朝前倾了下,才睁开眼睛问:

    “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

    跟随在外面走路的枸杞立即:“回夫人的话,前儿遇到了孟国公府的马车,好似出了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