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A+A-

    霍令俨被陛下的一道口谕传唤进了宫里, 去勤政殿面圣的时候,恰好诸位王爷也在。

    想来是陛下与几位王爷才将谈完国事,几位王爷这会子还没走呢。霍令俨朝陛下请完安后,又向几位王爷请了安。

    敬宗没有让几位王爷立即走,也就是默许他们留下来了。几位王爷被赐了坐, 霍令俨请完安后,敬宗也给他赐了坐。

    “臣叩谢陛下。”霍令俨谢了恩后, 这才坐了下来。

    敬宗面容和煦, 瞧着样子,心情倒是不错的。等霍令俨坐下来后,敬宗才:“可知道朕宣你进宫来, 所为何事?”

    “臣愚笨, 并不知。”霍令俨略低着脑袋, 恭敬十足。

    敬宗却哈哈大笑起来:“寻你来, 朕是有个差事要交给你。马上五月初五端午节, 朕下了旨意,组织了赛龙舟的比赛。到时候那几日整个满京的秩序, 便交给你来维护。”

    “朕会许你一千禁军,到时候由你负责差遣调配。若是赛龙舟的时候但凡出一点差错, 朕就拿你是问。”

    霍令俨根本没料到陛下口谕传他进宫来, 竟会是为了这事儿。别一千禁军了,就算调动一百禁军的权利, 那也是人人羡慕的。想来维护秩序不过就是借口, 真正开始着手重要他, 才是陛下的真正目的。

    最重要的,这会儿还是当着三位王爷的面。霍令俨不敢想,几位王爷此刻到底会是什么心情。

    “臣多谢陛下隆恩。”霍令俨立即跪了下来,单膝及地,是一个标准的军人叩跪的姿势,“臣定当不负陛下众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敬宗也严肃了些道:“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霍令俨再次表忠心:“臣定当效忠陛下,效忠大荣,竭尽所能,报答陛下。”

    “好,好。”敬宗连着唤了几声“好”,然后抬了抬手,“起来吧,坐。”

    霍令俨借着坐回去的动作间,目光在三位王爷面上略扫了下。

    齐王没什么反应,好似对这件事情并无兴趣,只是坐在一旁喝茶。而另外两位王爷则互看了眼,对了个眼神,但也仅此而已,并没有过多的眼色暗示。

    谈完国事,敬宗忽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来,于是问霍令俨道:“朕方才听老四,孟国公府的四丫头伤了脸。好像……此事与你的夫人有些关系?”

    四皇子是赵王,乃贤妃所出。

    闻声,霍令俨又欲起身回话,敬宗朝他压了压手:“就坐着。”

    霍令俨谢了恩后,这才:“此事却是与内子有些关系。”

    听霍令俨这样,赵王冷哼一声,继而阴阳怪气起来:“霍伯爷,想来是令夫人嫉妒孟四姐的美貌,暗中做了手脚。她可真是心肠歹毒,明知马上皇子要大选了,还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脚,分明就是居心不良。”

    “老四!”敬宗肃容瞪过去,“朕还在,何时轮到你话了?”

    “是,父皇,儿臣知错。”方才还嚣张跋扈的赵王,立即像个鹌鹑似的,脖子缩了回去。

    霍令俨道:“回陛下的话,孟四姐脸上受伤一事,的确与内子有些关系。但臣可以担保,内子绝非故意。而且,事情发生后,内子亲自翻找医书查阅古籍,找到了一种可以及时医好孟四姐脸伤的药草,又亲自出城去城外的凤凰山采药。为了孟四姐,内子也受了伤,的确吃了不少苦。”

    “这件事,郊防营的杨将军也知道。那日天色已晚,内子受了伤,不便即刻进城,便就近去了郊防营。恰好,当时臣为着赛龙舟的事去找了杨将军,正好碰到。”

    齐王本来是漫不经心在喝茶,听霍令俨提到杨续的时候,他手上动作略顿了下。

    但不过也只是一瞬的功夫,很快掩饰了过去,并未有人察觉到。

    霍令俨又:“孟家人的意思……是内子所赠的玉梨霜有问题。内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的确付出许多。臣也不知何故,起初孟四姐脸伤尚严重的时候,消息没有走漏出来。如今脸好了大半,倒是闹得满城皆知。”

    言外之意,就是此事乃孟家人故意的,与他铭恩伯府无关。

    霍令俨之所以这样明,其实也是算准了陛下的心思。此时此刻,怕是陛下巴不得孟霍两家因此结了仇才好。

    霍令俨心中明白,霍家只有树敌越多,才能越得到陛下重用。

    果然,敬宗笑起来,又开始做和事老了:“外面爱传就让他们传去吧,你也大度些,不需要跟这些好事的老百姓计较。至于孟四姐脸伤的事儿……不管是不是与伯夫人有关,但既然孟家人咬定是伯夫人送的玉梨霜有问题,那便是脱不了干系。若是孟四姐大选前脸伤无碍,此事朕会劝孟家人不计较。”

    “臣替内子多谢陛下。”

    “你只要办好朕交代你的差事,便是不辜负朕对你的期望。”敬宗道,“好了,时辰不早,你们都下去吧。”

    霍令俨并三位王爷一道离座起身行礼:“儿臣告退。”

    “臣告退。”

    四人是同时离开的勤政殿,离开勤政殿后,一道往朱雀门去。

    方才在勤政殿内的时候,赵王便对霍令俨有些言词相对。不过到底碍着自己父皇在,不敢放肆。可这会儿子出了勤政殿,他便开始目中无人不将霍令俨放在眼里了。

    “本王倒是没有想到,霍伯爷与伯夫人倒是夫妻情深。若不是知道当初伯爷与夫人是怎么成的亲,还以为你们是多美好的一段佳话呢。”赵王一脸不忿。

    赵王对孟四姐的心思,怕是整个满京都没几个人不知道。可在霍令俨成亲前,或者,在霍家出事前,所有人都以为孟四姐将来是要嫁给霍家三爷的。

    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感情十分深厚。再,当年霍三爷一句“立战功觅封侯,只为伊人一笑”,作为求娶孟四的承诺,当年不知道羡煞了多少闺中贵女。

    若霍家不败,孟家未必不会把孟四嫁给霍三。

    如今虽则霍三已经奉旨娶妻生子,但是两人心中未必就已经斩断了情丝。

    往往在最美好的时光失去,然后一辈子看得到却得不到,这才是最抓心挠肺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霍令俨倒是没把赵王的奚落听在心里,只敷衍道:“臣乃是陛下赐婚,不敢不夫妻情深。”

    “你!”赵王虽则性子冲动了些,但也不是愚蠢之辈,不会没听出来霍令俨这几句话的意思。

    “好了,老四。”忠王开了口,笑着道,“不就是那年马球,你输给了霍三么,至于记仇到现在?等改日,我请旨父皇,让再办个马球赛,到时候你找回场子就是。”

    赵王哼道:“不提这事儿倒也罢了,二哥,如今你提了这事儿,我更是来火。”又指着霍令俨鼻子,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别以为本王不知道,那场马球赛,你在本王马上动了手脚。”

    “当年你仗着太上皇宠信于你,胆敢欺负到本王头上来。霍三,你等着,如今可不是当年了,本王迟早整死你。”

    “哼!”

    狠狠甩了袖子后,赵王表示并不愿意再多看霍三一眼,只大喇喇大步先走开了。

    霍令俨面上恭敬,心里却是颇为不屑的。赵王性急,难成大事,只是嘴巴厉害罢了。

    况且,这个人十分记仇,记的却是那种鸡毛蒜皮的仇恨。这样的人,霍令俨根本不与之计较。

    回了伯府后,霍令俨立即差人去福寿堂跟荣安堂都送了平安信。宫里突然来人传陛下口谕,两位老人家担惊受怕,生怕是出了什么大事情。

    得了消息后,太夫人拍了拍胸脯,终是松了口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到底是我们多虑了。这回不但不是坏事,反倒是喜事啊。这样的差事,陛下交给老三去办,是对老三的器重啊。”

    从霍令俨离开进宫后,老夫人包括苏棠在内的三位夫人,都来了太夫人这里,女眷们一处等着消息。

    老夫人也松了口气,笑着点头:“是啊,是好事。”

    苏棠心里也着实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因为孟家的事情喊的人去就好。其实她还挺怕的,毕竟孟四是原中的女主角,头罩女主光环,只要跟她敌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既然做不了朋友,那便就做不相干的人好了,苏棠不想与她有任何牵扯。

    方才还气氛紧张的大厅,此刻因为好消息的传来,整个氛围轻松了许多。主子们笑笑起来,丫鬟们也开心的着笑着。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的事情。

    “之前因为要替她爹爹守孝,幸姑已经很久没有踏出这伯府大门半步了。她那么爱玩的一个孩子,又是在这么好的年纪,生生憋在家里,可是将她憋坏了。”太夫人搂着孙女,笑着,“她过完年十三了,亏得不耽误亲。这回端午节,得带她出去玩一玩,与以前的姐妹们话谈谈心。”

    老夫人已经不管事了,又是守寡的寡妇,闻声就:“儿媳已经不管事儿了,老爷又没了,如今还是少出门的好。幸姑的大事,还得老太太您来操心了。”

    太夫人觉得老夫人考虑的也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大夫人也是寡妇,忙也起身:“孙媳想留在家里陪着娘,姑的事儿,还得两位弟妹帮衬着一起操心。到时候,我就呆在家里亲手给姑绣嫁衣绣嫁被绣花鞋……保准让咱们幸姑风风光光出嫁。”

    大夫人言语间带着些幽默,惹得大家都笑起来。

    幸姑却羞红了脸:“大嫂如今怎么也跟三嫂一样了,尽这样不害臊的话。谁要嫁人啦,我还,就想呆在家里陪着你们。”又冲太夫人撒娇,“祖母,几位嫂嫂欺负我,如今都要赶我走了。”

    太夫人笑着:“你几位嫂嫂疼你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赶你走。如今你亲事尚未定下,她们倒是的高兴。将来等你亲事定下了,想必她们又舍不得了。”

    起这个来,大夫人倒是挺心酸的。想着再要不了几年姑就要嫁人了,她心里还挺失落的。

    她嫁来霍家也好些年了,膝下并无一儿半女。嫁来的时候,姑才六七岁大,又可爱又漂亮,她十分喜欢。以前婆婆理阖府庶务,忙得很,姑呆在她身边的日子居多。

    可以,姑是她一手带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