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来,干了这碗大补汤

A+A-

    推荐序

    来,干了这碗大补汤

    朱建军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行过拜师礼的师父。给先生的书写序,这不符合我原本的设想。我以前设想,我什么时候好好出一本书,让先生来给我写序,充充门面壮壮胆。然而我自己的书迟迟未出,却先遇到了这个给先生的书作序的会。开始时诚惶诚恐,静下来想一想,由我来写也是一件好事。写序的人不必比作者水平高,这恰好明书中的内容很亲民、接地气,大家大可放心阅读而不必担心内容艰深或难以理解。就像一个笑话里讲的:我不会生蛋,难道还吃不出炒鸡蛋的香吗?

    第一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以下简称滋养)出于2006年,我遇到这本书是在2009年,正在读心理学研究生。那时候的我善于思考、喜欢精美繁复的心理学理论,故而对通俗类的心理学读物非常挑剔,觉得这类读物内容浮浅、言之无物。然而滋养一书从上的那一刻起,就让我有种放不下的感觉。它清澈通透,比山泉更加甘甜;同时它又浓厚深远,比老汤更加韵味深长。这是一种很有趣的阅读体验,在被滋润和营养的同时,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内心是干渴的、匮乏的,于是更加想去读。

    近十年后,我才逐渐明白这种干渴与匮乏并不只是我个人的,它相当普遍,是许多中国人共有的。这种干渴与匮乏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这棵大树在近几百年受了很重的伤,以至于许多树叶和枝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系断开了连接,华夏文明土壤中的养分输送不上来。作为枝叶,我们因此而干渴、匮乏,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要到哪里去。缘于此,心灵需要被滋养,心灵需要被安顿。

    中国有句老话叫“七步之内必有解药”,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在山林中被毒蛇咬了,那么在附近一定有能解这蛇毒的草药。引申一下,就是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解决方案通常并不遥远,而是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地方。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存在于我们当下的文化环境中: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比如儒释道思想,西游记红楼梦等则是它们的通俗化表达。它们曾经蒙尘多年,许多当代中国人与它们“对面相逢不相识”,而现在正是重拾文化自信,将其发扬光大的好时候。另一部分是近百年内汇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它们有待进一步消化与融入中国本土。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它们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新鲜的角度自我审视,乃至解决一些问题。

    朱建军先生在滋养幕后所做的,正是对这些东西方文化中的精华进行深度的体验、理解与消化,再用最通俗的语言谱写出来。此过程也仿佛一个高明的厨师,结合东方与西方特色食材的精华,融会贯通地熬制了一锅“十全大补汤”。

    滋养是十全大补汤,并非单纯的玩笑。事实上,书中四大章的内容牵扯到人性、人生中的几个重要方面,不偏不倚,全方位把握、滋养和调理人心会遇到的普遍问题。

    其一是“真实”。人身处现实社会,伪装往往带来便利,真实却造成冲突、使人害怕。为了顺应环境而迎合他人、伪装自己,本应是权宜之计,很多人却迷失其中,过上了“别人”羡慕的生活,却遗失了真实的自我。生命中最大的空虚莫过于此——过得“好”,但不是“我”。因此,我们不要做美人鱼,不要上演洋娃娃的故事,我们要相信魔鬼是化了装的天使,要知道我的伤痛在快乐背面,唯有鼓起勇气重现本来面目,才能为自己活,以健康的人格过有意义的人生。

    其二是“独立”,尤其是在爱情里。常言爱情使人盲目、爱情使人软弱,但不能放弃自我的人,却从来没有坠入爱河的权利与会。可是爱情又需要独立的自我,因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一男一女,两颗星球相互围绕,两条河流彼此交汇,两股能量彼此限制又彼此滋养,衍化出生生不息的美丽太极图。没有了自我,谁和谁相爱?所以,我们既要承认爱情是个不结实的东西,更要带着一颗独立的心一边美丽,一边等待,才能知道谁是你的真爱。当我们遭遇情感之争,当我们和最亲爱的人玩着“相互掷刀”的游戏,唯有同时觉察到体内爱情的三个中心分别在什么,才能走出爱的牢狱,收获婚姻与信任,体验到灵魂的性爱。

    其三是“爱与理解”,人际关系最底层的实质。在人际互动里,尔虞我诈固然令人身心疲惫,委曲求全却也未必有好结果。在朋友相处中,批评与矛盾不应该成为禁区,而力求“善解人意”者却往往弄巧成拙。社交技巧永远是表面的,是否带着爱与理解与他人互动,这背后的态度才是实质。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够被人喜欢,先懂得拒绝的艺术,才不会莫名其妙地吃亏。为何“人善被人欺”?为什么好心没好报?带着理解与尊重和人互动,你才能学会用最温和的批评改变他人。带着爱与关怀和人相处,你就能够自然领悟“他心通”秘诀。当爱与理解朝向自己,就能够做自己的局外人,客观地处理矛盾。当爱与理解朝向他人,你就拥有了社交中的所向无“敌”之术。

    其四是“生命的意义”。维持生存是动物的本能,寻找意义才是人类的天性。在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时,一个人应该先问一问自己,是否担负起了自己的人生责任,是否接受了命运施加于己身的那些无法改变的“不公”。承担责任是自主的开始,自主的生活才能铺就通往“生命意义”的漫漫长路。命运不是母亲,人也不能永远做个孩子,唯有放弃弱者的武器,才能获悉强者的秘密。在生命的旅途中,永不言败是必要的态度,适时地等待也不可或缺,学会贯彻低速度原则,你就能获取痛苦带着的财富。不要总去想都是谁的错,收好父母给孩子的最珍贵礼物,把快乐咒挂在嘴边,在寻求意义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神秘的故事。

    滋养这锅汤,可以从四个层次来品尝。

    第一个层次,把滋养当作“保健品”来喝,它绝不会对你的健康有任何坏处,也少有中药的苦涩,喝了以后可以获得身心的愉悦,获得浑身的轻松。

    第二个层次,把滋养作为“补药”来进补,它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营养足、易吸收,喝了以后强心健体,让心灵被滋养,让焦躁被安顿。

    第三个层次,把滋养作为“方药”来服用,它提供了许多可操作的心理学方法与技术,针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扰,治已病、治未病,都可以用。

    第四个层次,心理学专业人士可以从“医师”的角度来鉴赏品尝,把阅读滋养的过程作为一种高间的同行交流,看朱建军先生如何开方子、如何熬药汤,如何使一服汤剂药力深厚老少咸宜,如何送服入口,治病救人。

    滋养是一锅好汤,从里面汲取,它并不会减少,与人分享,它反而变得更多。

    十全大补汤,我与各位共品尝。

    意象对话资深心理咨询师

    周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