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不一是女孩

A+A-

    表里不一是女孩

    用相反的态度来掩饰真情,是恋爱伎俩

    “我25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生意不太好的公司工作,收入一般。我曾经和一个大款恋爱过,后来离开了他。这大款知识贫乏而又自以为是。他已经结婚,而且没有离婚的打算。在这之后经人介绍我认识了一个大学教师,他挺拔英俊、谈吐幽默。第一次见到他,就在公共汽车站谈了4个时,谈到末班车到来。我心里喜欢得不得了,从来没有谁让我这么动心过。”

    显然,她对他感觉极好,双方很和谐。

    “回家后,母亲和介绍人问我对对方的印象如何?由于虚荣心,我只‘感觉一般’。”

    她是那种要面子的女孩,不愿意承认自己动心。

    在前面,她和他的交往中,她没有多少自我意识,所以交往很自然,现在,自我意识已经产生了。

    “当天下午,我接到他的电话,约我第二天晚上看电影。我有一点不高兴,因为电影院的位置居中,男子汉应该有风度,为女孩子考虑,选离女孩子家近些的。”

    这就是自我意识。

    “尽管如此,我还是高兴地接受了,挂电话时我了一句:‘晚上见!’他马上更正:‘不是晚上,是明天!’我一时窘迫得不行,明天的电影我却听成了今天,好像我多急着见面似的。”

    她的失误暴露了她的急切,他的更正显示了他的幼稚、不敏感和不够投入,所以他不知道她的急切,也不知道她的窘迫。他不懂得她。

    “第二天,我精心打扮一番。实话,我见过不少男朋友,从来没有比那天更注意感觉,新鲜而又紧张。我迟到了0分钟,这是我故意的。下了汽车,我没有在车站见到他,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子,莫不是他等我不着,自己走了?”

    可见她多在乎他。

    “正在四处观望,他走过来了,温和地笑着:‘你不是骑自行车来吗?我一直在存车处等你呢!'”

    “本来,我是想骑车来的,但我的眼睛近视,要骑车必须戴眼镜,我不爱戴眼镜,因为不好看,临时决定坐车来了。你怎么那么呆!存车处等不到我,不会到这里来看看?”

    因为在乎,而且要面子,绝没有办法“因为我骑车要戴眼镜,不好看,我想让你看到好看的我”。窘迫的她自然“窘”羞成怒了。

    “他或许没有想到我会呵斥他,一脸愕然地望着我,有些不悦地:‘我这不是过来了吗?'”

    可见他不成熟不懂女孩子,也不会做,何必为自己辩解,一笑了之就可以了嘛,哄哄女孩子就可以了嘛!

    “可是,我一抬腕,:‘我都等了一刻钟了!’完这句话,我又有些后悔,我故意迟到了0分钟,不就是要显示一下自己的身价吗?怎么会把谜底漏了?怕就怕他知道我在乎他。

    “走进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演了。找不到引座员,我们摸黑儿找了两张椅子坐下,刚看了不到5分钟,引座员打着电过来了,把我们请到了另外两张椅子上。我有些生气,又不便于发作,只好闷闷地看电影。看了一会儿,我才想起,还不知道什么片名呢,便问身旁的一位观众,他声告诉我:‘离婚合同。’我一听觉得挺晦气,于是扭过脸来问他:‘看什么不好,怎么选了这个片子!’他不好意思地回答:‘朋友给的票,我也不知道是这个片子。'”

    他竟然粗心到这种地步。也难怪她怀疑他是不是喜欢她,难怪她不敢暴露出她自己对他的喜欢,万一落花有情、流水无心,她不是太没有面子了?

    “电影没看完,我们就出来了。秋风习习,月色溶溶,我们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散步。他不再像第一次那么诙谐和幽默了,时而竟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

    他没有明白她为什么生气,想:“这个女孩太凶了。”

    “许久,他才扭过脸对我:‘今天晚上有女足转播,点半开始。’我看看表:‘都快9点了,回去也看不上了!'”

    她还是喜欢他,希望和他在一起,不愿意他回家。

    “他的双眸一闪:‘我可以看下半场!'”

    逃的愿望太强了,怕了这个女孩。

    “我:‘你既然想看女足,为什么约我出来?'”

    又怨,又怨,她的面子把事情搞坏了,本来男孩子(真是孩子,女孩子要对他好一点,他就有风采,女孩子一生气,他就逃跑)还是喜欢她的,这下子完了。

    “他看了我一眼,有些伤感地:‘你外表给人的感觉很美,也很温柔,可是一话'”

    心理学中的“反向作用”是指一个人在掩饰自己的感情时,常常矫枉过正,做出与内心想法相反的行为。这个女孩子呵斥他、生气、粗暴,正反映出她心里对他的喜欢。不懂女孩子的男孩子,误以为她不爱他,伤感又无奈;而懂女孩子的男孩子,则会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