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之争

A+A-

    情感之争

    解决情感烦恼,先要把理念问题转化回情感问题

    对女人来,情感永远胜过理念。女人不会像有些男人那样为一种思想、观念而争得死去活来。即使表面上女人也有观念之争,实际上却仍旧只是情感之争。我曾经接受咨询的一个案例就很能明这个问题。

    她来到我的心理咨询中心,想了解一下如何服别人,让对方不再迷信。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知道我不能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只是水面上的一个水泡,水下面还有未露头的鱼。如果我见到水泡就扑过去,水下面的鱼就不会露头了。如果我:“你应该对他讲科学,用科学战胜迷信。”道理是对,可是一点也不会有用。我要先知道:她想服谁?为什么她对反迷信格外起劲?她还有什么别的动?

    我先找了一下对她的感觉。她20多岁,相貌还可以,肤色白皙,称不上美女但也绝不难看。穿一件暗红色上衣,化妆较明显而且发型也做得很好。我感觉她身上弥漫着一种令男人感到诱惑的气息,我不是她在诱惑男人,而是她身上有某些东西会诱惑男人。

    她告诉我,她的婆婆特别迷信,一天到晚烧香拜佛,从来不吃一点荤腥,不仅不吃肉,葱姜蒜也一概不沾。在婆婆的影响下,丈夫也信佛。而她是个无神论者,对此感到难以忍受。

    我不相信她仅仅是因为思想观念或信仰不同而这么烦恼,信仰自由的道理她也不会不知道,于是我让她举例几个难以忍受的情景。

    她,一件事是早晨她婆婆喊丈夫去阳台上烧香。在阳台上,婆婆设了一个佛龛。她反对丈夫去,丈夫一开始也同意不去了。“一个大男人,就跪在那儿,多难看。”

    还有,婆婆总是自己用一套厨具,吃自己的菜,所以她这个儿媳妇只好做两种菜。

    她还不能忍受丈夫总是看宗教书籍:“以前在学校,他爱好挺多的,可是现在呢,没事就躺在床上看书。我想和他话他都没有兴趣。”

    她,她现在经常和丈夫争论,力图改变丈夫的信仰,让丈夫成为无神论者,但是毫无效果。

    我问她:“在你看来,为什么丈夫会这样顽固呢?”

    “都是他妈给他的影响,他就是听他妈的话。可是,你一个有知识的人,怎么能听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的话呢?”她愤愤不已地。

    听到这里,我已经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她真正不满的,不是丈夫信佛,而是丈夫太听他妈妈的话。在这个家庭里,信仰之争的背后是婆媳争夺对同一个人的支配权,是婆媳在比赛谁更有影响力。婆婆发泄对菜里有葱花的不满时,同时也是在压倒媳妇以确立自己的地位。媳妇在“反迷信”这个冠冕堂皇的旗帜下,所做的也是争夺丈夫,证明自己对丈夫有影响力。她强调“你一个有知识的人,怎么能听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的呢”,是在亮出自己的强项:“我比你妈有文化。”但是,在这场比赛中,媳妇失败了。因为,这个年轻女子的雄辩战胜不了她丈夫对母亲的依恋。在情感面前,理智是苍白的。

    我:“你觉得丈夫太听他妈妈的话了,不听你的话,对吧?他是不是在情感上很依赖他母亲,反而对你比较疏远?”

    这句话问到地方了,她滔滔不绝地了很多,都是关于丈夫对母亲和妻子的态度的不同。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在他们结婚前,双方父母见了一次面,这也就是订婚的意思吧,在酒桌上,她的男朋友竟然没有坐在她的身边,而坐到了他自己父母中间的位置。

    剥开“信仰之争”的外皮,我们透过这个故事,看到了婆媳之间旷日持久的争斗。我们也知道了那个丈夫为什么站在母亲一边:他坐在父母中间,仿佛是一个孩,而不是一个准备结婚成家的成年男人。实际上,按年龄他是成年,但在心理上他还是一个坐在爸爸妈妈之间的孩子。我们也知道了这个来访者为什么幽怨重重:因为她感觉到自己不被丈夫重视、关心。这类丈夫一般在性的问题上可能也相对比较淡漠——不和父母住在一起时还好,和父母在一起时尤其可能如此。原因是在父母身边强化了他心理上儿童的一面。我相信,这就是她身上带有诱惑的气息的原因。虽然她绝对不是有意诱惑谁,但是,不满足的她自然会带有这种气息。

    表面上女人的观念之争,实际上往往只是一种借口、一种掩饰。有时,这种掩饰做得太好了,以至于连这女人自己都被自己骗了,还真以为自己是在为了一个道理而争呢,这个例子就是这样。

    把情感问题转化成认识的、理念的问题,这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因为矛盾的各方会在理由上兜圈子,而难以面对真正的问题。前面提到的这个妻子经常和丈夫辩论:吃素会不会影响健康?妻子吃素久了会营养不良;丈夫吃素对健康有益,至少不会得冠心病。烧香会不会污染空气?妻子烧香污染空气;丈夫香净化了空气

    这样是永远不可能争论出结果的。唯一的结果就是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疏远。

    要解决问题,必须把表面上的理念性问题转回情感问题。你自己要先弄明白,你掩藏在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是些什么样的情绪?你们争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例如,例子中的女性可以用不带攻击味道的语气告诉丈夫:“实际上我可以尊重你们的宗教信仰,我只希望你能更多地关注我。我不是生活在自己父母身边,而是在你家里,难免会感到有些无助,因此我情感上就依赖你。现在,我感觉在我和你的妈妈之间,你不够看重我,所以我情绪上难以接受。”

    把自己的真实情绪表达出来,并不意味着肯定可以解决矛盾,但至少让双方知道了矛盾何在,为解决矛盾创造了前提条件。如果连你自己都以为和别人的矛盾是认识上、思想上不同,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情感,那就连一点解决问题的希望都没有了。

    思想是属于头脑的,情感是属于心的。或者用严格的科学语言,思想主要是大脑新皮质的功能,而情感则是脑的边缘系统功能。对女人来,后者的力量远大于前者,因此,女人不需要男人用严格的符合逻辑的语言证明他爱她,她需要他用鲜花、用“我爱你”的呢喃、用种种浪漫的情景来征服她——因为这都是激发情感的。

    男人有较为纯粹的思想,女人的思想更是感情的工具。当一个男人议论原始社会的群婚制时,他脑子里只有原始人,而他的妻子就会想到他自己:“他是不是不满意一夫一妻制?”因此想到他今天曾和女人笑,然后她就会大力斥责群婚制。

    “对女人来,情感永远胜过理念。思想往往只是情感的外衣。”知道这一点,男人就不要和女人争论道理,而要想一想她坚持这个在你看来完全错误的道理背后,肯定有一种情绪,猜一猜这情绪是什么,再针对情绪做调节。女人也要去体察自己的内心,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样做不能保证夫妻矛盾可以解决,却为解决矛盾提供了可能性。这就够了。在矛盾中,男人和女人才会一天天相互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