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A+A-

    这一场洪水,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个多月。大半个中国都有影响。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地震灾区,原本地震就足够让人手忙脚乱了。洪水的到来,不光让幸存者更加难过,也大大缩减了废墟下人们生还的可能。

    类似的新闻看多了,人身上的负能量也跟着增多了。

    又取了一批快递。其中一个足足有一米多高的大箱子。从拿到手开始敖木就开始好奇是什么。问杨芜,他却买的东西太多了,他也记不清了。

    等到了家一开,入眼的只有布料。而且布料巨大,根本没办法在室内摊开。

    “这是什么?”敖木看向杨芜。

    杨芜看了一下迷彩的颜色,恍然大悟道:“帐篷!都都快忘了。这也太慢了。才到。”

    敖木看看这个巨大的箱子:“你是买了个蒙古包吗?”

    杨芜眼前一亮:“这我倒是没想到。回头咱再买一个。”

    “……”敖木拒绝跟二货交流,“买这个干什么?”

    “咱不是要扒房子吗?既然没地方住,就干脆住帐篷好了。这个帐篷是充气的,商家给我保证不会破。足了气空间至少有四十平方。光住人的话住二十个人都不是问题。咱们把院子收拾收拾,弄好了以后,咱们在里头拿窗帘隔一下,还能再地方当厨房。吃住都不耽误。”

    “家里的家具也搬进去?”敖木只觉得眉角跳动。

    “那是肯定的。”杨芜拍拍帐篷,“这个可能装了。好像解放军救灾的时候就用这种。既能放物资又能住人。外出自驾游带着还能当个移动车库。方便着呢。”

    敖木有些脑袋疼。先将东西放进空间里头,继续拆其他快递。

    敖木现在比较少买东西了,主要是该买的都买了,不该买的杨芜买了。现在取得快递百分之九十都是杨芜败家得来的。

    敖木十分相信,像杨芜这种人,有十个就够养活一家快递公司了。

    连绵的雨终于停了。当太阳出来的那一刻,快要长蘑菇的村民们踏出家门沐浴在阳光之下,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这场大雨,让庄稼基本全军覆没。作物从根上溃烂,根本没办法收货了。

    政府为了控制粮食上涨,紧急调配粮食来控制市场,同时限量销售防止人恶意囤积。

    粮食价格涨幅不大,对于普通人家来影响虽还有影响,但短期内还过得去。

    等大地干一干,家里头就开始准备盖房方面的事情了。

    自从杨芜知道地下室不算房屋面积以后。就折腾着要在准备个大型的地下室。要不是敖木拦着,估计杨芜能再挖个三层地下室出来。

    杨芜是个行动派,又是个急性子。所以等确定了工期,就拉着敖木将充气帐篷在院子角落里弄上。然后将家具都搬进帐篷里。

    房屋里里外外收拾干净了,施工队到来,直接用一颗巨大的金属球给砸倒了。

    村里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大部分都在好奇敖木哪里来的钱,一回家把房子扒了,也不知道是要盖房子,还是在城里得罪了人过来扒房子。

    村里有跟敖木有点亲戚的,也上门过来听一下。

    “盖房,这房子二十多年了,看着不结实。扒了重盖一个。”敖木面对前来做客的男人,这人是他隔了两代的堂弟,可他对他还真没多少印象。

    “现在盖房可要不少钱呢。”那堂弟叫赵有龙,敖木几岁。

    “还好,总比城里头便宜。”而且花的不是敖木的钱。

    赵有龙微愣:“便宜?现在城里房子多便宜啊,要是不挑地方买个二手的,一个六十平方的房子□□万就能买下来。这盖房子每个十二三万哪里够啊。”

    敖木对村里的物价还真有些模糊了。道:“我之前一直在一线城市。那边房子地势不好的都上百万了。想一想还不如在村里盖个楼方便。花钱更少。”

    赵有龙顿了顿,才开口道:“我爷们,你这些年是干什么了?”

    听着语气,百八十万好像都不放在眼里。

    当日敖木跟刘婶儿过这事。不过显然刘婶儿对此没有大肆宣扬。村里不是所有人都知道。

    “在医院上班。在私人医院,工资还不错。”

    “那得赚不少钱吧!”赵有龙问道。

    “还行吧。饿不死。”敖木还没必要四处炫耀自己的收入。

    赵有龙拿出手机翻了一会儿,又道:“那刘三儿咋你欠钱没还?”

    敖木本想找借口送客,听此言目光一顿,反问道:“他什么时候的?”

    “就前两天在咱们村群里。不信你看?他他家被水淹了,没钱修房子。你欠钱还不还。”

    那刘三儿是个标准的无赖,当日上门讹钱不成被敖木赶走。本以为人就此老实下来了,没想到还真就这样没皮没脸敢在村里头。

    “拉我进群。你微信多少。”敖木拿出手机。

    加了赵有龙,随后被赵有龙拉进群。问了他群里哪个是刘三儿。敖木直接艾特了刘三儿。

    “上次没挨揍是吧。没讹上钱又再传谣?既然你这么坚持我家欠你钱,那咱们警局见吧。”

    随后,敖木从赵有龙那里要来了刘三儿在群里头发言的录音,直接报了警。

    赵有龙没想到自己随口的话能引来这么多,也怕得罪刘三儿:“这事没这么严重吧。”

    “你知道我妈什么样。”敖木捏着手机,看着群里炸开了锅,“我爷刚下葬,他就上门来我爷住院花了他五万块钱。让我还。我妈没有的事,他就我妈脑子不好使,把这事忘了。且不我妈懂不懂事理,我们家还不至于缺那点钱。就算是借,还有我大姨,还有邻居,甚至跟你借。借谁也借不到他那个瘪三手里。之前我把人赶走,他现在又在群里传谣。再不回句话,就真成我好欺负了。”

    赵有龙想一想刘三儿平日里的为人,也不是做不出这种事情来:“那也是他太不是人了。”

    听敖木的语气,好像根本没拿着五万当钱看。之前他又是吸毒,又是欠债,所有人都默认他在外头混的凄惨又好回家,是个穷光蛋。眼下来看,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而且来奇怪,这谣言也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活像真的一样。

    警察很快上门来调查了一下情况,敖木直接明了已经做好了对付公堂的算。这件事不光是那五万块钱的事,也事关他们母子在村里的名声。

    很快,警察去将刘三儿带了过来。刘三儿看见群里消息的时候就有些发憷,在家里忐忑了半晌果然看见警察上门找他。此时他这一路走在想着。最后想的办法就是咬紧了牙关坚持欠了这五万块钱。

    即便刘三儿手里没证据,敖木也没办法证明没这份钱。

    这事情闹到最后,最多也只是个不了了之。

    “警察同志啊,我是好心借他们钱啊,谁想到他们不承认不,还我诬赖人,你这去哪儿理去啊!”

    到了敖木家门口,刘三儿开口便道。

    敖木也不跟争辩,拿出自己的手机,开支付平台,给警察看了一下流水。

    “我每个月都会定期给我妈的户头上五千到两万不等的钱。我妈跟我爷爷都是节俭的人。大部分钱都会存在另一张存折里。这一点我妈跟我大姨,也就是我妈的姐姐都很清楚。现在户头上共计二十一万六。就是。我爷住院的时候,我妈手里有充足的资金支付医药费。就算我妈想不到,我大姨也能想到。”

    初步了解一下情况,警察也发现了问题所在。事实上看,以敖木的条件,和家庭情况,完全没必要向别人借钱。而且刘三儿本人言辞闪烁。不像是一个老实的人。

    “情况我初步了解了。那按你的意思,是不接受调节对吧。”警察问道。对于敖木这种长期不回乡,一回乡就因为同村人而报警的人家,基本上是没有调解和好的可能。

    “不接受。我现在需要一次备案,然后上法庭。”敖木本人不是个多事的。只是想到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长久住在这个村子里,家里的情况又有些特殊。这件事必须大张旗鼓的解决。免得再被别人当软柿子捏。

    村里这么多人,刘三儿偏偏找上他们家,不就是以为他们孤儿寡母的好拿捏吗?

    警察随后带着两人进了县警局,分别作了笔录后,出了警局,刘三儿再看着敖木,脸色都变了。

    “你非抓住我不放了是吧!你非仗着你妈是傻子做不了证就讹我是吧!特么钱我不要了行不行!这事就这样了!”

    “等法院传票。”敖木伸手了一辆出租车,没有再跟他话。

    随后开村里面的群,发现群里还在讨论这件事。不过有人提到了赵有龙。虽没明,但言语的意思都是这件事是赵有龙挑拨的。敖木知道赵有龙肯定在关注这件事,只是他实在不好开口。

    敖木发了一段语音在群里:“刚刚在做笔录,所以没看见群里这边。大家别多想了,这件事是我在店里听麻将的人的。正好今天赵来我家。他是我弟,我就让他拉我进群一下这事了。毕竟这事不大不,事关我们姓敖的名声。大家就担待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