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十连更第三更】

A+A-

    银行这方面的商品还是很多的, 加上最近购买此类商品的客户明显增多, 所以购买起来相对方便。

    几百万对于普通人来很多了,可购买金银方面是在买不了多少。杨芜让敖木帮忙参谋, 买了些金砖、金条, 又买了些金元宝、银元宝。剩下的就买金银币。这些都是银行出产的, 带有银行的标记和国家的认证,以后流通起来也比较方便。大众也很认可。

    敖木看了一下自己账户上只剩下不到五十万了。想一想, 也都换购成了金银。这一点钱, 也就够买一根不大的金条,金银元宝各一对和一些金银币了。

    其实以后拿这些当做代替货币, 已经是最差最差的情况了。当然, 即便是在选购这些的二人,也希望是这些东西放自家以后, 过几个月就能放心的换回货币。

    随后, 带上吴丽丽回家,杨芜路上摆弄着金币银币, 见吴丽丽瞪俩眼睛看得入神,就随手抓一把银币给她拿着玩。

    吴丽丽知道这个值钱,但架不住好奇,一颗一颗的拿起来看, 精致的银币在阳光下色泽极好,闪闪发光的好看极了。

    等车子兜兜转转回了村,吴丽丽才不舍的要将银币还给杨芜。杨芜只笑道:“你拿着玩吧。”

    银子又不值钱,就杨芜的败家程度, 拿来扔着玩也不心疼。

    “收着吧,”敖木拍拍丽丽的肩膀,“别玩丢了就好。”

    吴丽丽捧着银币,妈妈和姥姥都不在身边,他有点不知所措。

    不过她看杨芜面善,又有舅舅的准许。礼貌的跟杨芜道了谢,随后等车子开进温室里停放好,就跟着一块进楼里了。

    进了楼里,吴丽丽对周边儿一切都很好奇,敖木让他现在沙发上坐下。敖玲正好从楼上下来,跟吴丽丽对视了几秒,忙赶过来问敖木这是谁。其实以前二人是见过的,只是丽丽长得快,敖玲认不出来了。

    “我大姨外孙女。丽丽,这是你姨姥。”

    吴丽丽乖巧的跟着叫了一声,随后敖木就让敖玲带着吴丽丽上楼去玩儿。敖玲心理年龄只比吴丽丽大一点,他们二人能玩儿一块去。

    敖木跟杨芜先去温室里头将要忙的活儿忙完。植物需要理,牲畜也需要喂一喂并扫圈。

    家里的牲畜还是太少了。可眼下经过了这两年的灾情,再买还挺不容易的。

    干完了活儿二人换上了衣服回楼里,上楼发现敖玲正在二楼客厅里跟吴丽丽分享她收集的游戏卡。

    回了敖木的房间,二人将现有的金银都拿出来再清点一下。

    “这金砖咱们尽量不要动,金币和银币应该足够买东西用的了。现在钱每天都在贬值,还是这东西保值让人放心。”杨芜拿起一颗金币,看着上头闪亮亮的熊猫,“我还真有点舍不得花了。这也太好看了。”

    “留一部分做收藏。等上几十年更值钱。”敖木摆弄着五十克的金元宝。他记得时候村里生孩子了讲究给孩买金银,金银锁或是镯子居多,也有买元宝的,不过基本上只有三五克,用红绳绑在孩手腕上。

    敖木时候是没带过。不过这种精致又值钱的东西,没有人不喜欢。

    “照你这么,咱们弄一套纪念币,然后当传家宝传下去,指不定咱们哪一辈的子孙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卖了,就一下子发达了。”杨芜将一枚金币高高抛弃。

    “你能有孩子?”敖木看他一眼。

    杨芜一怔,没来得及接住那一枚金币。金币掉到床边,杨芜扑过去要捡,结果一压床边金币顺势掉下去,转了几圈钻入了床下。

    杨芜就趴在床上努力伸手去够:“木哥你按一下我腿。”

    敖木看一眼那圆润的两坨肉,看他这般高难度的姿势,脚踢了踢他屁股侧面:“别掉下去。算了吧,回头收拾床下的时候就翻出来了,丢不了。”

    杨芜揉揉屁股,费力的坐起身:“白瞎了,黄橙橙金灿灿的,多好看啊。”

    弄掉了一颗金币,杨芜总算不玩了,将这些金银清点好了,自己留了一点在自己的背包里,剩下的全让敖木放进空间里。也不用分清谁是谁的,反正二人的东西放在一块,早就忘了谁的东西是谁的了。

    “下午咱们再去趟你的那个马市儿吧。再买点牲口回来。”杨芜提议道。

    “想好都买什么了吗?”敖木问。

    “看吧。最好能卖两头奶牛。对了,还有绵羊。我想试试剪羊毛是什么感觉。可惜咱们这边应该买不着马。我马具都买了。可惜了。”杨芜道。

    敖木开笔记本,看一下里面下载的电影还有没有没看过的:“时候听邻村有养马的,现在还养不养就不知道了。回头可以问问村长,让他帮忙注意一下。大不了咱们给他十分之一的价钱算是拼缝儿(差价)钱。”

    杨芜眼前一亮:“那试试。马要是养起来了,我教你骑马。”

    “我怕摔死。”敖木挤兑了一句,没再多。

    下午的时候去了马市,现在马市的情况简直就是人可罗雀来形容了。卖牲畜的就很少,过来看的人更少。而且基本都是只看不买,只是挨家挨户的听价格。

    二人看了一圈,还看见有人家买毛驴的。卖的还是个年轻人。

    敖木过去看了看那驴还挺精神的,上前问了一下:“这驴几年了?”

    年轻人看着跟敖木差不多大,人偏瘦。显然是被问的多了,无精采道:“刚三岁。挺有力气的。不算太驴,听话。”

    “就这一头?”敖木伸手摸一摸驴,那驴也不躲。

    那人叹口气:“我家就这一头。之前是老头收破烂用他拉车的,前年刚买回来。这回老头去了,家里也不算继续倒腾破烂了,家里也没别的活用他,杀了吃肉又舍不得,只能卖了。”

    有道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好吃,可价格更是不便宜。以前日子好的时候都舍不得,更何况是现在。与其吃了,还不如卖了还能换来粮食吃好久。

    “那你知道哪儿能多买几头吗?你这头我买了,不过一个不够,我想多买几个留着配种也好。”敖木拍一拍驴结实的脖子。

    敖木还挺喜欢吃驴肉的,而且驴可以驮东西或者拉不算太重的车。只要是短路途的,完全可以代替汽车,还省了油钱。

    那人精神了些:“有倒是有,就是不知道现在还养不养。我大舅村边儿有人家开了个养驴场,最多时候三四十头驴呢。你要是想要我带你过去问问去。”

    “行,不过今天没空,明天吧,你直接送驴去我家,我给你算运送费。”敖木这才跟他谈价钱,“你收粮食吧。多少粮食?”

    那男人眼前一亮,随后又有些为难:“这还真不好算。现在粮食太难买了,政府那边还限量。可我这驴也不便宜。这往后都不容易找了。这样吧,我也不吭你们。就按以前价格算吧。以前这么一头驴能卖七八千。我就算你七千。粮食的话大米挑好的算也就三块一斤,这七千除以三……”

    “两千三百多。”听这个价格敖木有些为难,是太贵了。家里倒是有,就是几万斤粮食拿出来也不眨眼睛。可买一头毛驴还是奢侈了些。

    见他有些犹豫。男人忙到:“哪用得着那么细致,就两千吧,我给你送回家里去。不算送货费。行吗?”

    敖木看一眼杨芜,用眼神询问他买不买。

    杨芜目光一转笑道:“我想看看骡子什么样。”

    骡子就是马跟驴交配的产物,杨芜已经决定好了要养马,这再养了驴,骡子近在咫尺了。

    “买了。”敖木拍板道,“你这公母?我算凑个买两公两母。明儿你带我们去找吧,不过能不能麻烦摸帮我压压价。我家里虽有粮食,可也没那么多。”

    “这好。咱们有这单生意就是交朋友了。”

    敖木从后备箱里费力拎出来一麻袋五十斤的大米给那年轻人:“这个算是定金了,下午给送过去了。这是我家地址。我家是村里诊所,随便找个人就能听了。”

    直接交定金,这也是敖木信任他们。年轻人看着大米,脸上笑容都收不住:“爷们,不瞒你,最近家里都快断顿了。政府那边倒是能买到粮食,可每天限量,总有抢不着的时候。家里吃的半个多月苞米碴子了,要不是上回政府发救援物资分了二十斤大米,我家都快忘了大米什么味儿了。我这家里一个奶奶一个妈,还有俩孩子,总共六口人,这两千金大米够吃二年了。”

    吃二年还是保守估计的,尤其是孩子越长越能吃,可能二年都坚持不下来。不论怎样,一头驴换来二年的口粮,已经十分奢侈了。

    “这都是事,要是再买驴价钱合适,我还能再给你点介绍费。”敖木见他确实不容易,又摸了摸驴,再去看其他的东西。

    家里牲口只有牛和羊。牛只有两头,显然不够用的。

    马市上倒是有两个卖牛的,不过都是黄牛,没有杨芜要的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