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A+A-

    很快杨芜的呼吸就均匀了。

    敖木听着杨芜的呼吸声, 叹了口气。盖好被子, 直接枕在杨芜的旁边。

    有杨芜在,敖木就有坚强下去的决心。他会努力支撑起一切。至少, 给杨芜支撑起一片天空。

    杨芜过去的二十几年生活的太辛苦了。

    敖木心里胡乱想着什么。贴近了杨芜一些, 轻轻睡去。

    窗帘挡的很严实。可是等两个太阳同时在天上的时候, 强烈的阳光穿过窗帘,敖木还是睁开眼睛醒了。

    见杨芜还在梦中, 敖木浑身上下都透着疲倦, 还是坚持着起身,先是又给窗户加了一层遮光窗帘, 让屋子里再暗一度, 又在床上眯眼躺了一会儿,就听见敖玲来敲他的门, 诊所有人过来了。

    敖木给杨芜也好了被角。到了三楼楼梯口, 想一想,将三楼的空调先开。两个太阳都出来了, 温度就开始升高了。

    大冰柜里头的冰块都冻好了,敖木将冰块全部收入空间内。重新在模具中放好水继续冰冻。

    然后拿出一个盆,里面放放满冰。端着冰去开诊所的门。此时诊所里面实在闷热的厉害,一进屋就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

    开了诊所正门, 门口几个伞的人进来。基本都是买中暑药的。还有过来听有没有防中暑的药。

    家里倒是有一些凉茶,可诊所里卖这个卖少了不够分,卖多了不好来历。好在中暑药有防中暑的效果。板蓝根冲剂也不错。

    这种药卖的快,如果不算敖木空间里的大量存货的话, 以现在诊所明面上的数量,估计不到一个星期就见底了。这还是敖木将药拆开卖拖延了消耗速度。

    但愿在那之前政府能派下来医疗队。哪怕没有成品药,只送一个解暑凉血的中药。那煮开了放凉喝也比现在更好。

    敖木这几个月有空会看一些中药医书。只可惜没有正经的老师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且古籍的记载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敖木不是这个专业的,分辨起来也有些晦涩。而当代关于中医药的论文和杂志敖木收集的十分有限,学习环境可以是相当刻苦了。

    敖木有些后悔当初选修中医的时候没有认真学。导致毕业了这么多年,当年学的那些都还给老师了。

    自然发电的设备效果还是十分理想的。尤其是太阳能设备,在两位太阳公公的合力之下,蓄电池里面的点亮以十分可观的速度上长着。

    敖木口袋里放着冰袋,每隔一个时后温室里看一下蓄电池的存电情况,顺便给牲畜们添一点冰降温。

    直到下午五点时分,四个蓄电池全部充满。

    也就是,只要没有阴天,太阳保持现在的状态,敖木家的用点就可以完全使用天阳能和风能来供应。

    家里当前最耗电的电器也就是几个大冰柜了。然后是空调和偶尔会用的烤箱和微波炉正常煮饭的话,楼里面是有烟筒的,就算是在三楼做饭,也可以点燃蜂窝煤来做饭。杨芜去年买了大量的蜂窝煤。

    剩余其他都用不了多少电,这四个充电设备,已经完全够了。

    看看牲畜圈里的张口兽们还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升温有些发蔫。敖木就将一些凉茶熬了一大锅水,放凉后略镇一下,给他们分了。当水来喝。喝了两田以后,也就适应了当前的热度,慢慢恢复活力了。

    等确定了自然发电组合没问题后,过了两日夜里敖木又拉着杨芜给敖珍那边的房子也装上。确定风力发电正常使用了,第二日入夜,敖木又给敖珍了电话。

    电话的信号还是不好,哪怕是卫星电话,也常常一两句话后就有些听不清。敖木只跟她们要接他们过来,也不管他们是否听清了,直接跟杨芜开车去县里接人了。

    敖珍家里此时的情况当然是十分不乐观的。

    张琳雅还没出月子,天气就忽然这样。张琳雅甚至都用上面棉被将窗子挡起来了,依旧无法阻碍酷热的侵蚀。

    敖珍自己都忍受不了,更何况两个没满月的孩子和一个月子里的产妇?

    没办法,再怕留下后遗症,敖珍也在张琳雅的床下头放置矿泉水瓶。水瓶里的水温度稍低,能够让张琳雅舒服一点。家里地上也奢侈的随时撒水降温,后窗永远开着保持通风。

    即便这样,屋里头的温度也三十几度。而且随着温度提升,一天比一天难熬。

    酷热让人没有胃口。张琳雅吃的不多,孩子吃的就更少了。

    眼瞧着两个婴儿蔫蔫的,两三天的功夫瘦了一大圈,敖珍心疼之余,什么都做不了。

    敖珍租的房子在六楼,楼层比较高。敖木上楼的过程中,就看见几乎每层楼道的楼道里都有地铺。显然是因为天气过热,又没有电。一些热的是在受不了的人,就干脆到相对凉爽的楼道里头睡觉避暑。

    二人心的避免踩到别人的被褥。

    杨芜还贴心的拎着几瓶冰镇的饮料,略嫌弃的踩在空地上:“不睡了都不知道收起来么。”

    等到了四楼杨芜就闭嘴了。因为四楼还有两个袒胸露腹的老爷们躺在被褥上。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快走两步就行了。”敖木也不想在这里耽搁时间。赶快接人下楼,车里头空调给的足。可比这里舒服多了。

    到了敖珍家门口,敖木敲了敲门。

    敖珍忙放下汤碗走出来,举着敖木留下的太阳能提灯走过来:“谁啊?”

    “大姨,是我。”敖木一开口,门就开了。

    敖珍眼圈发红的看着敖木:“这大热天的怎么过来了。”

    “接你们回去。房子那边安排好了,我家里还能冻冰,温度没那么高。我姐还没出月子呢,在这边太遭罪了。”敖木进屋,将自己手里的手电开到最大,“丽丽睡了?”

    “睡了。她睡屋。晚上开着门没那么热,就先睡了。你姐还没有,这几天晚上都睡不着,都是白天睡一会儿的。”敖珍泪中带笑,将二人迎进去,让他们坐在沙发上。

    随后去叫醒吴丽丽,然后里里外外收拾一下,正式搬家回村。

    敖珍从村子里嫁出来几十年了,压下要正式搬回去了。

    杨芜坐在敖木的旁边,将拎来的垫子放在茶几上。

    这屋子里有些乱。地面很脏。可也没办法。城市里真的没有水。敖珍家里有水,还是因为敖木走之前给她留了几箱的水。否则现在只怕冲奶粉的水都没有。

    政府倒是有水处。可敖珍照顾两个孩子就已经费时费力了,哪里还有力气拎水上六楼?

    吴丽丽被叫起来,整个人都没睡醒。进了客厅,先叫了声舅舅。

    “丽丽过来,哥有好东西给你。”杨芜对他招招手。

    吴丽丽还是很喜欢这个长得好看又出手大方的大哥哥的。缓步走过来,瘪着嘴为咋了。

    瞧他没睡醒,杨芜从袋子里拿出来一瓶带着水珠的冰可乐,拧开了递给他:“这个给你。”

    吴丽丽眼前一亮,人都精神了许多。她已经好几个月没喝到这个了。刚要伸手去接,手又停在半空中。随后带着试探的看一眼敖木,见敖木点头,吴丽丽才道了谢。接过可乐瓶喝了一大口。

    这样乖巧的样子讨喜极了。杨芜将袋子张开,道:“喝完了再拿饮料给你姥姥和妈妈。”

    “这么多。”吴丽丽有些难以置信,“哥哥家开卖店吗?”

    杨芜笑了,道:“没有,不过东西种类确实赶上店了。喝吧,你老舅有的是。喝完跟他要。”

    敖木在旁边没理他,让吴丽丽拿饮料给敖玲和张琳雅。

    吴丽丽又喝了一大口可乐,感受着嘴里面的清凉和甜蜜,随后拿起两瓶饮料跑去先给敖珍。

    敖珍拿着饮料整个人都愣住了,忙过来询问敖木怎么还会有。敖木只是从前剩下的,敖珍还是不肯喝:“这东西现在越来越贵,还是留着吧,这一个现在能买上十块二十块的呢。”

    “放心吧,家里我囤了一个地下室。而且这是冰镇的。您也知道现在冰镇的难得。等不凉了就可惜了。村里你家冰柜我还给放了呢。这个外头值钱,在咱家不值钱。东西收拾好了吗?咱们还要天亮以前回去呢。诊所那边离不开人。”敖木也拧开了一瓶果汁。

    从前敖木是不喜欢这些的。觉得糖分太高。不健康又容易发胖。敖木倒不是视身材如生命的那种人,可也不想自己成为一个身材臃肿的胖子。

    不过自从气候恶劣,生产崩盘以后。也许是因为杨芜的影响。现在敖木也会隔两三天喝一瓶了。

    敖珍还是没忍住,喝了一口清凉。那一瞬间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又忙给张琳雅送过去。要以前,敖珍怎么也不会让月子里的产妇喝一口凉的。可现在太热了,敖木又没阻止。那少喝一些应该没问题。

    等敖珍收拾好了。敖木跟杨芜都帮忙拎了较重的东西一路下楼。

    杨芜的车里面空间足够大,六个人加上成堆的行李放在车里,空间看着依旧很宽松。

    想一想确定没什么遗落的,敖木一脚油门带着敖珍一家四口直奔村里。

    至此,敖木在村里,终于有了关系近的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