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A+A-

    伴随着天空的雾气越来越浓, 气温终于不似之前的酷热, 慢慢温度降到了三十度一下,日常生活就比较舒适了。

    敖木平日只需要操控制氧机将氧气罐充满就基本完成了诊所里头的活。而马家那三口人后来一个星期都没见回来。

    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了, 往年这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 下雪都有可能。可今年温暖的仿佛盛夏。没人知道冬天什么时候到来, 甚至不知道冬天是否还能到来。

    敖木还在看着中医教学视频写着笔记,也许是家学天赋, 他的进度还不错。只可惜没有考试, 对自己水准如何也没办法做定论。

    刚学完了一部分算整理笔记的时候就听见开门声,敖珍从仓房那边走进来:

    “木木啊, 你看看哒哒是不是有点发烧?这都睡一下午了。哼哼都醒两回了。”

    敖木忙放下笔, 让她将哒哒放在床上。自己拿了温度计先给孩子量了一□□温。

    “这没事吧。”敖珍担心的眼圈有些发红。现在不比以前。以前有病了随时去医院,眼下诊所里设备少, 就算有医生这心里也不放心。

    敖木也担心, 可面上还是一如既往的镇定。看了一下温度计:“37.3°,低烧而已, 没事。没咳嗽问题就不大。这么的孩子抵抗力弱,只要物理降温后退烧了就没问题。你帮我去点温水……让我姐过来吧,你去看着点哼哼。”

    听这话,敖珍这才放下心, 不禁嘟囔道:“你你姐也是。我就多给孩子包着点,她非孩子不能太捂着,你看这不久着凉了?”

    “谁这是着凉了?”敖木随口科普道,“这么大的孩子什么可能都有, 也许是因为环境,也许就因为你亲他一下。这么热的天孩子不能捂着,这个我姐有数你就少参合了。”

    张琳雅好歹上过大学,生吴丽丽的时候也没少看育儿相关的书。之前刚接他们过来的时候敖木就跟张琳雅过一些话,看得出张琳雅在养孩子方面还是很讲究科学的,至少比敖珍靠谱的多。

    听敖木这样,敖珍也就不开口了。

    过一会儿敖木用温水给哒哒物理降温,很快体温降下来了。又过了一个时孩子醒了,张琳雅抱着喂了奶就没什么事了。

    杨芜眼瞧着所有人都松口气,这才凑到敖木的身边:“你不是孩子里相差几岁的差距都比人跟猴子的差距大吗?啥时候你也擅长儿科了。”

    敖木瞥了他一眼:“每段历史都有专门的专家及尽一生去钻研,那你为什么还会一些历史。”

    杨芜眨眨眼睛:“我不懂啊。”

    “……总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吧。”敖木道。

    “那知道,这不是开国以后才叫的吗?”杨芜笑道。

    “……”敖木沉默些许,瞧着杨芜一脸好奇的看着他,才勉强开口道,“如果人是按照智商分的年龄,你大概还是个胎儿。”

    “嘿,我怎么也比不会话的哼哼哒哒强吧。”杨芜不依不饶的跟在敖木屁股后面。

    “他们至少听了一肚子音乐。你分得清古琴和古筝吗?”敖木将用的工具都收起来,算继续整理笔记。

    杨芜道:“我分得清你就行呗。”

    敖木动作一顿,撇一眼杨芜。杨芜却先一步坐在了敖木的椅子上:“你看我多会话。”

    果然不应该对他抱有太多幻想。

    敖木抱着肩膀看他:“又没事做了?”

    听出了他语气中的嫌弃,杨芜砸砸嘴:“亏我怕你无聊过来陪你。”

    敖木拿过给病人做的凳子过来,坐在杨芜的旁边没理他。

    敖木整理笔记,杨芜就在旁边撑着下巴看着。

    “话中医跟西医不是很冲突吗?你学起来不会觉得怪吗?”

    “那你觉得什么是中医,什么是西医?”敖木反问。

    “就是咱们祖传的叫中医,西方传过来的叫西医呗。”杨芜道。这也是绝大部分人的认知。

    “他们现在有个统一称呼为现代医学。传统西医也有很多可笑的常识错误,中医自然也有糟粕。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更新医学知识。让治疗的过程更加科学有效。但很多病症的治疗过程直到现在都不能完全完善。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就会推翻现在对于某种病的治疗方案。”敖木将自己的笔迹给杨芜看一看,“我是当下是没有机会去突破了。能做的,就像是回到大学一样,尽可能的去吸收更多的我所不擅长的部分。用最少的资源去治疗更多的病。明白吗?”

    杨芜第一次听这些,不禁靠近了一些:“那你能学进去吗?我现在看见书脑袋都疼。”

    “那是你智商问题。”敖木吐槽了一句,随后又道,“只要找到自己兴趣的切入点,没什么学不进去的。”

    杨芜一撇嘴:“我是没你那个耐心烦,也没那么高尚的情操。”

    敖木没理会他,将笔记拿回来继续整理。

    这种事情,他一个人做就够了。杨芜确实不是一个抱着书死读的人。敖木也更喜欢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这么美好的人,本就不该太难为自己。

    又过了一个星期,医疗队和部队再度下来的时候,送回了马家的三口人。那两个症状较轻的已经基本恢复了,只是那个病重的马育权肺部已经有了纤维化的症状。没有生命危险,吃药可以缓慢恢复,但也有恶化的可能。

    吃药需要长期吃,这种情况国家也只能报销一部分。

    人先送回家去,让他们全家人在一块自己商量着后面怎么办。

    到底这件事也是马育权自己不将国家的警告当回事私自外出的。国家全力救治已经仁至义尽了,这后续治疗上面,人总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一点代价。尤其是这世道。

    全球的含氧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年来最低,野生动植物大规模死亡,情况已经愈发严峻。以当前的数据,就算没有毒气,以当前外界的氧气含量人也很难长期作业。哺乳动物新陈代谢较快,而肢体运动会加快代谢从而对氧气有更多的需求。

    用一个比较夸张的比喻,随着含氧量越来越低,总有一天一个人在那种含氧量情况下,随便做个跳跃的动作都会消耗掉全身的力气,疲惫不堪。

    身为医生,敖木十分能理解这个情况。

    “这个结果是不可逆的吗?”敖木皱眉道,

    医疗队的医生叹口气:“当前看是这样的。动植物大规模死去已经没办法挽回了。现在全世界都在收集个物种样本,就算已经灭绝的,也收集受精卵进行冷冻,等以后条件好了以后再进行复活计划。”

    敖木喉咙动一动,对此也只剩下叹息。

    军官道:“当前国内已经加快了空间站的进度,来年就会正式投入使用。到时候,会优先送入人类基因样本,然后是动植物样本进行冷冻或低温储存。算是应对绝境的计划了。但地表当前看并不是完全没办法生存。地下避难所还在施工,会争取三年内全部入住进去。坚持过去就好了。”

    这些,也是因为敖木是医生,所以才会跟他这些。哪怕这跟他没关系,却足够点燃起一个人对未来的希望。别人还好,医生比任何人都需要随时保持一颗积极的心,这样才能去拯救更多的人。

    敖木沉默些许,才问道:“以后会越来越冷吧。”

    军官点头:“以当前数据,以及历史地理检测的数据来看,地球会几个月内进入冰川时期。而且气候会越来越恶劣。地球会进入长期的恶性循环,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地球可能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更久才能逐渐恢复。我们当前能做的,就是保证尽可能多的人活下去。也许几百年后,就有足够的科技解决当前难题了。”

    绝望,但并不是没有希望。

    这些消息对于敖木来已经足够了。眼下事情并没有道不可挽回的地步,眼下要做的,就是好好活下去,并且尽量带着更多的人一起活下去。

    “我明白了。村里我会尽全力安排的。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个了。”

    “能做到这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医疗队的医生道,“以后有什么需求一定要给我们提。我们会尽可能满足。当前资源还算丰富,这一点你放心。”

    送走了战士们和医疗队,敖木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沉默良久。

    杨芜无聊的在诊所里无聊的玩着转椅。敖珍跟敖木两句话后,发现他情绪不好,兴趣缺缺,无奈拍了拍自玩自乐的杨芜肩膀:“杨啊,你念过书,你去跟他多聊聊。你这么老大的事情压他一个人身上,总要有人陪着。”

    敖珍知道二人的关系,更知道他们能到一起去。

    杨芜外头想一想,道:“他现在谁都不需要,只需要个姑娘。”

    “姑娘?谁家姑娘。”敖珍没听懂。

    杨芜笑出声道:“当然是静静姑娘。让他一个人想去吧。咱走。”

    等被杨芜推出了诊所进了地道,敖珍才反应过来这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