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A+A-

    好在只是一氧化碳中毒, 而且他们自己发现先求救了。

    这一次两个房间里,共住了八个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

    敖木给让他们吸氧, 又了吊瓶观察一下。症状较轻的,当天晚上就可以回去了。当然,屋子里空气都重新注入了。

    “你们胆子也大。屋子里总共就那么点氧气, 你们八个人住都不够用。这火点起来来氧气消耗加快。要不是你们自己发现及时。可能明儿早再有人过去看人都凉了。”敖木看他们没事了, 也没有多做苛责。

    敖木的是实话, 虽不大好听,可也是让他们涨了教训。

    一个还有些犯恶心的男人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就是想着用艾蒿烧一下。时候家里有虫子都是这么熏的。那时候也没怎么开门窗。就寻思着没事。怎么还有一氧化碳中毒呢?”

    “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毒气。”敖木道,“以前电视里不是经常有报道烧炭死的吗?现在氧气不足, 烧什么都容易燃烧不充分。”

    那人听这个才算明白, 就没在多话。

    敖木也是佩服他们, 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点火,火机也不要用。暖宝宝和加热包目前已经可以基本解决取暖和加热的问题了。怎么还是有人拿这个当耳旁风。

    他们又不像敖木家这样。就是敖木家这样的,使用明火的次数也是微乎其微。

    这些人里,轻的当天就送回去了。严重的三个在诊所住了三天观察。等症状都缓和了,这才送回去。

    这时候敖木才有功夫跟军队电话,想要了解事件的后续发展。

    而这个时候,敖木得到了一个可谓是震惊的消息。

    “敖先生, 经过我们跟实验室那边的一再确认,当前收集到的集中昆虫,基本上都出现了无性繁殖的情况。”

    不仅仅是蟑螂, 还有其他在末世中得以存活的虫子,为了保证种族不灭绝,通过加快生长速度,以及无性生殖,来挽救了种族不会灭绝的希望。

    敖木顿了片刻,在心底做好了建设,才尽可能的用轻松一点的语气道:“这也正常。极端环境下,动植物都会变异来适应环境。”

    对方也知道敖木属于自我安慰,可还是叹了口气,出来的话都带着几分残忍:“可科学院那边的是,就算是变异进化,按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好像熊猫从肉食动物变成吃竹子一样。极端的环境,确实会促进变异。可这至少是几百年到几万年不等的漫长过程。眼下大规模虫子变异。当下最合理的解释之一,就只有辐射了。”

    “伽马射线?”敖木问道。

    “也就是这个了。”对方叹口气。

    当初天上多了两个太阳。民众们因为难以忍受酷热,大多闭门不出。

    都知道这太阳来的诡异,也都猜到了那太阳不好。

    可眼下,产妇、婴儿死亡率增加,胎儿生病、残疾的几率也在增加。现在又有个昆虫的大幅度变异。

    就算心里有了准备,眼下看见了这些,心里也难免难受。

    “那么人类的基因,是不是也会开始又变化?”

    其实,如果人类能够越来越适应环境的话,那么从宏观的角度来讲,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对方道:“这也正是科学院那边所要研究的了。这个需要时间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不过咱们心里都能有个准备就是了。”

    这件事,敖木没有跟家里其他人。只是跟杨芜提了一嘴。

    杨芜只沉默了一会儿,就看开了:

    “进化试一把双刃剑。虽宏观上来看,一定是越进化越好的,可极端环境下的进化,一定是要抛弃一些,来换取另一方面的便利。就好像这些蟑螂。他们的生长周期大大缩减了,又能够无性生殖。他们繁殖的速度是成几何倍提高的提高的。可他们的寿命也被大大缩减了。咱们就算变异,也是一样。”

    敖木没有回答。这里面他能找到漏洞,只是不会专门挑出来击杨芜罢了。

    不过一转头杨芜自己就开始给自己挑刺了:“不过,变异也不见得都有好的。辐射的话……好像癌变的可能更大吧。我是听受过核辐射还有其他化学污染的人癌症几率是翻倍的。甚至几十倍上百倍。”

    “这个就不是咱们所能想明白的了。”

    敖木是医生,杨芜虽是硕士文凭,可他也不是这方面专业的。两个人,也许可以按照理智的分析,对未来的情况做一点有用的预测,可还是那句话。

    两个外行的人去讨论专业的问题,无疑是两个孩子在讨论给火箭点火是用火柴还是火机。在很多常识的问题上,他们是无知的。

    就比如蟑螂一生只需要交配一次。

    这些,敖木从来都不知道,因为也没有必要知道。

    只是眼下,专门对应蟑螂基因的毒药对蟑螂来管用,能够将其消灭,这就足够了。

    百姓们很少有人会关心这个。那些繁琐的实验,可能对他们来还是浪费时间。甚至若是被他们知道了科学院里头在研究各种各样的虫子。估计还会骂他们不干正事。都这个时候了,竟然不去研究跟民生有关的事情。

    最后,敖木将所有的蟑螂,都装进了一个瓶子里,然后一点基因毒药放进去。只有一丢丢,几只蟑螂争抢这吃了下去。

    然后,一整瓶子的蟑螂全部死了。

    这很吓人,不过吓人的让人安心。

    还好,已经进化出恐怖繁殖速度的蟑螂,现今为止完全可控。

    玻璃罐子全部都扔了。敖木偶尔会电话给军队,最后军队直接申请了一下,让敖木可以直接电话给科学院的人了解情况。

    敖木是难得在这方面上心的人。一些在科学院实习的研究人员也愿意将后面一些事情的细节给敖木听。

    就在敖木还在关心昆虫们的无性生殖的时候。

    科学院一方,又发现了一个近乎颠覆性的研究结果。

    哺乳动物中,也发现了无性繁殖!

    这看起来似乎十分荒谬。哺乳动物不可能自然无性繁殖几乎是所有人认定的常识。除非克隆,否则以哺乳动物的特殊性,不应该又类似的情况。

    可根据科学院捕捉到的的老鼠样本。老鼠现在为止养在科学院四个月了,一只单独饲养的老鼠在成年后,不光体型比过去大了一倍,竟然还有了妊娠的情况。

    通过B超检测,老鼠肚子里怀了五只宝宝。可在那之前,这只老鼠没有接触过任何雄性老鼠,而且是在成年之前就已经单独饲养了。

    敖木听见这个结论半晌没有反应过来。回头跟杨芜的时候,杨芜的第一反应却是:“那人类有可能吗?”

    无性繁殖,就等同于复刻自己的基因形成全新的生命体。这在昆虫、卵生动物里并不罕见。一些孤独的雌性在长期接触不到雄性以后,就会产出只有自己基因的卵。然后这些卵会复刻出跟母亲一模一样的个体。

    敖木无言。从过去的常识里,人类除非克隆,否则不可能实现个体繁殖。

    可现在的老鼠身上发现了这一情况,谁知道人类还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呢?

    谁知道呢?

    “咱们不是也养着东西吗?”杨芜提议道,“咱们就单独拎出来几个母的,看他们会不会自己下崽子。尤其是鹌鹑和母鸡。咱们单独养以后,就把他们下的蛋孵化一下。就算孵化不出来,咱们也可以烤实蛋吃。”

    这个提议不错。同为哺乳动物,兔子个体比老鼠大一点。

    “不过咱们的兔子一点阳光都没晒到,这个做实验也不见得数据就能准确。”杨芜添了一句。

    “差不多。”敖木道,“没有专业的防辐射设备,咱们的普通阻挡阳光的作用并不大。”

    杨芜微怔,随后自嘲的笑一笑:“那是我想多了。”

    “没有,至少我就没想到用咱们养的做实验。咱们没事儿多孵蛋吧。如果单独养的母鸡下蛋真的能孵出鸡来,而且都是母鸡的话。那么咱们这里的母鸡也可以做到无性生殖了。”

    “我倒是觉得这样也挺好的。”杨芜不禁道,“人来要是也能无性生殖,就不用非要结婚生孩子了。”

    “想多了。”敖木的道,“一个家庭的组成可不仅仅是生孩子那么简单,相互之间是有分工的。”

    杨芜举例道:“就像吃虾,你管剥我管吃?”

    “……”敖木也算是默认了,“无性繁殖的话,生出来的孩子基因跟母体一模一样。就跟克隆体一样。而且不会有男人。”

    杨芜眨眨眼睛,“那咱们男人人口是不是大大降低了?”

    敖木道:“未来我不知道,至少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女性幸存人数越来越少了。”

    “咱们村女人挺多的啊。”杨芜道。

    “那是咱们村,女人多多少有些各种原因在里头。全县来看,成年女人的数量不足成年男人的一半。全国乃至全球的话,这个数据只怕还会更高。而且……当前出生婴儿的男女比例也已经差距到了四分之一。这数据只会越拉越高。”

    杨芜略沉默,道:“我只听过,以前恐龙孵化出来的性别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变化。”

    敖木道:“也许是因为空气污染,或是辐射污染影响的。不过像你的,如果女人可以复制自己的基因,也许真的是一件好事。”

    这样,男女出生的比例可以得到制衡,至少不会有现在这样恐怖的差距比例。

    敖木继续开脑洞道:“这么的话,完全复刻自己的基因……那么以后生出来的女孩儿再结婚的话,女婿是不是等于娶了丈母娘?如果一个女人一个人生了很多孩子呢?她们长得一模一样的话,谁来区分谁是谁?”

    杨芜这话可以是脑洞非常的大了。可也在理。如果人可以做到无性生殖,那么这背后涉及到的天理人伦会又很多很多。这一方面,人们又该怎么去处理?

    如果上方发现这一特性,不知道会不会阻止人往这个方向发展进化。

    这件事,敖木还是选择没有跟敖玲他们。

    而且敖木清楚,普通有性生殖的动物做到无性生殖的一大先行条件就是长期没有接触道异性。这一点至少自己家里不用担心。敖珍已经绝经了,敖玲更不可能。张琳雅有三个儿子,还随时接触敖木二人。

    就算当前会有女人肚子孕育,家里也没有那个条件。

    而且这件事还是敖木远远不能操心的事情。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好消息。

    至少敖木,在倾倒废料的时候,就在路边发现了一点的绿色。路边仔细找的话会有很多。只是多半叶子上都站满了灰尘。

    天上降落的是酸雨,土地被酸性腐蚀。大气中又充满了毒气。这个时候,还能看见一点绿色,无疑是奇迹。

    那些,仅仅是一些过去微不足道的草。

    敖木看了几次,发现它们还长大了一点。回头就跟杨芜分享了这一发现。

    杨芜本有心想要挖回来一点看看。可又怕污染了的泥土会污染诊所里头的空气。只能没事的时候穿上防护服出去看一看。

    从去年迷雾弥漫到现在。这还是第一次在外界看见绿色。

    而这个时候,虽天气一日塞一日的冷,可天上迷雾愈发淡了。国家也开始采取了一些过滤设施,去过滤空气中仿佛无尽的毒气。迷雾每天都会淡去一点,一点一点。

    太阳的轮廓越来越明显了,地表的能见度也越来越好了。

    这个时候,科学院终于宣布转基因抗酸植物研究成功,准备开始投入使用了。

    眼下种子的准备还是一大难题。不过最多也就是半年的问题。明年春暖花开,就会全国大规模播撒种子。

    这些种子,会怀揣着全国人的希望遍地生长。就算效果微乎其微,有一点点的作用,人类就还有能在大地上奔跑的希望。

    避难所的设施基本竣工了。接下来,是一些细节上的整理安排。

    当时间进入十一月份的时候,已经开始带领一些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先行入驻避难所。前者是给他们更加优越的环境,以及最后测试避难所里面生存各种资源的循环完成度。而后者则是先一步熟悉避难所,方便未来大规模入驻后的管理和规划。

    外面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敖木在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后,还是决定前去避难所。同时将家中所有的全部牲畜都上报给军队。让他们帮忙在避难所的最下层分割出养殖场来给敖木专门使用。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根据当前拿到的避难所的最新资料。等他们入住避难所以后,只怕是要分开居住的。

    敖木是军医,虽避难所里面没有军医院,但还是要通过组织安排进入医院担任医生。而避难所的医院,是在第一层。而张琳雅注定是要在自己专业范围内,去应聘种植的职业。至于牲口们,这些全部写入杨芜的名下。敖珍、敖玲一边看孩子,一边帮杨芜将祖宗们伺候好了。

    虽避难所里可以雇佣人员帮忙。可牲畜这样重要的东西,哪里信得过外人?

    敖木在医院的话,一定会比较忙。就算可以随时下四层跟家人团聚。这相聚的时间,终究是比不上现在了。

    敖木甚至还要怀疑自己,在家里清闲了这么长时间,等到了在医院任职的时候,不知道还不能适应工作。

    到时候可不光是随时加班,还要日夜轮班。当前作息十分规律的敖木已经完全无法想象那样的日子了。

    “要我你还是去当助教算了。”杨芜道,“这样咱们家也算是出了个知识分子。”

    听杨芜的笑,敖木瞥他一眼:“我要是教书育人了,跟你相处时间只怕会更少。”

    “那也不错啊。去当人生的灯塔。多荣誉啊。”杨芜拍拍敖木的肩膀,“我是没出息了。你要是出息了,以后我出门自我介绍都是:‘我对象是教授’,多有面子啊。”

    敖木可不跟他胡闹。不过他那句“我对象”让敖木听着舒心极了。也就没开口怼他。

    “这样一规划的话,咱们就都有事情干了。丽丽和哼哼哒哒也能有学上了。这俩孩子最多再有一二年就该上幼儿班了。能上学了,我跟你妈也有时间多帮帮杨养牲畜不是。”敖珍松口气的笑道,“上学以后就好了。这压力了,活儿也就少了。”

    这是老一辈人惯有的思想。孩子上了学就能松口气,不用实时看着了。

    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完全仰仗着幼师。

    敖玲摸一摸丽丽的脑袋:“丽丽也可以上学了。好久不上学了,是不是以前学过的东西都快忘干净了?”

    吴丽丽摇头:“都记得!我记得可清楚了。”

    周围围着的一圈人都笑了。

    哼哼哒哒已经一岁多了。也都开始咿咿呀呀的学着话了。吐字还不是很清晰。不过已经知道他们会叫妈妈了。

    这么大的孩子是最讨人喜欢的时候,难免就成了一家人关注的对讲。敖木没少教两个孩子喊舅舅。可能是因为这个字眼发音太难,总是学不会。

    有时候总是“大大大大”的叫,也不知道是胡言乱语,还是在叫谁。

    因为孩子是家里头的宝贝,所以平日一直是放在床上没让动。

    又过了几日,敖珍学着给两个孩子缝制的新鞋刚做好,给两个孩子穿脚上试试。之前给他们准备的鞋都了,而大一点鞋子他们又穿不下。这里面至少要有三四个月的空白期。

    敖珍闲来无事,就学着给做做。

    敖木帮忙给两个外甥都穿上衣服,敖珍给穿上鞋子。

    “现在这孩子,养着也娇气。你到现在了还不会走。丽丽这时候都开始学着走了。”敖珍一边给两个家伙穿鞋一边道,“这都一岁多了,别是因为缺钙还是别的。”

    敖木抱起弟弟,看看正咿咿呀呀这话的家伙,道:“这都没往地上放,咋知道能不能走。”

    敖珍摇头道:“你看这扶着胳膊往腿上放他们都不知道迈腿呢!”

    敖木想一想,尝试将弟弟放在地上,慢慢的放松扶着的力道。

    “别松手啊,别摔着!”敖珍抱紧了哥哥忙提醒道。

    “嗯。”敖木应声,他也怕摔着孩子。

    可他没放手,只是手松了一点。弟弟感觉束缚没有了。回头看一眼敖木,随后看向门口。

    “……”

    敖木还没反应过来,外甥跑了。

    短腿一路跑到了门口。敖木还发怔的功夫就听敖珍喊了一声:“逮回来!快点!”

    敖木忙起身跟去,瞧见外甥自己把住门框向外看,然后还抬头对着敖木笑。

    敖木只觉得哭笑不得。

    这全家人都以为这孩子这么大还不会走呢。哪成想孩子放地上自己跑了。

    传中不会走就会跑了?

    随后敖木回身走到床边,对弟弟拍拍手:“哒哒,来舅舅这里。”

    弟弟张开两只手就像敖木跑了过来,一把扑进了敖木的怀里。

    敖木那一瞬间心都化了,亲了亲哒哒脸蛋:“真棒。”

    敖珍也是满脸的惊喜。忙试着将哥哥哼哼也放在地上。

    哼哼也站的稳稳的,只是歪头好奇的看着姥姥,不明白是要做什么。

    敖珍慢慢放手,然后推后两步:“哼哼,来姥姥这里来。”

    “啊!哼哼……”哼哼嘴里咿咿呀呀的嘟囔着。

    “哼哼乖,过来。”敖珍拍拍手。

    哼哼以为敖珍在跟他聊天。就话痨的他当即兴奋的开始跟敖珍聊天。敖珍一句他一句。不过好相互都不知道对方的什么意思。

    几分钟过后,敖珍都绝望了。

    敖木看着还温着的奶瓶。拿起奶瓶对着哼哼晃一晃:“哼哼,吃奶奶了。”

    哼哼顿时眼前一亮,短腿挪得飞快跑到了敖木的腿边抱紧了敖木的腿。

    ……

    这兄弟俩。只怕早就会走了。

    为啥之前就没发现呢?

    作者有话要:  九点之前替换么么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