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望夫石吗?”敖木调侃道。
杨芜眨眨眼睛, 勾唇笑道:“那我就望着你了……老公?”
敖木脊梁都是一激灵,回头一把抓住杨芜的衣服回头按床上。
“再叫一声。”敖木陶秋道。
杨芜含笑看着敖木, 没有回答。敖木喉咙动一动, 地下神引诱道:“再叫一声。”
杨芜嘴唇靠近敖木,嘴唇微动,轻轻吐出两个字:“媳妇儿。”
这个也管用。敖木低头锁住这张发糖的嘴儿。那份刚搬进来有些惆怅的矫情劲, 终于作云烟散。
第二天开始里里外外的收拾着, 楼上楼下的空间虽大, 可等一家人忙到下午都安置好了以后,空间也被填的差不多了。
偶尔下楼扔一下拆卸下来的垃圾,遇到邻居还能个招呼。
虽都是陌生人, 可逃离了不见天日的黑屋, 可以这样正常的在路上详见声招呼, 是一件何等奢侈的事情。
四间房,敖木杨芜一间,敖珍敖玲两姐妹一间,张琳雅吴丽丽母女俩一间。兄弟俩自己有一间婴儿房。
这么大了,孩子也该学着有自己房间了。
婴儿房的房间不,完全可以改造成两间房子来住。敖木看着两个满地跑的家伙,还跟敖珍讨论着,以后等条件再稳定一些, 在给两个孩子分左右弄两个床。再在中间放个滑门,这样两个孩子以后都能又独立的空间。
四个房间,八口人够住, 不过相互考得还是太进了。
敖木心里预期中最好的居住方式,还是最好住相邻的两栋楼。可以随时相互串门,但生活之间互不干扰。
不过眼下是没有这个机会了。敖玲、敖珍两家眼下想上报的是一个家庭,这里房屋是公产,免费分配给人,没有收取费用就已经十分奢侈了。
里里外外忙了两天。这几天都是在家里自己做的饭。
随后敖木医院聘书下来了,就要开始入职了,吴丽丽也要进入学校上课了。
杨芜是养殖场和果园名义上的主人,总要去上钟。每天也就准备一下饲料,给果园浇浇水。当前环境干净卫生,比在诊所的时候更加轻松。
敖木第一天入职,要先跟在主任医师身旁重新熟悉一下动作。
最近陆续有人搬进避难所,有不少人住黑屋的时候身子骨就积攒下来各种各样的病,当下就能避难所后病人都有些扎堆。虽眼下医疗资源还算足够,可病人比例太高的话,会给他们造成一段时间的忙碌高峰期。
敖木过去是出在神经外科,跟他公事的只有一名同事,还是一个刚出实习的信任。这一科室缺乏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敖木入职跟着的,还是骨科的主任医师。
虽神经外科眼下的病人没多少。但如果遇见其他科室告急的话,他这边也是要随时准备过去支援的。
因为刚刚入职,就没有给他安排加班,前半个月每日上班下班,适应以后倒也算不上太辛苦。只是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少了。有时候没有客人前来,脑子里想的全是在诊所的时候,跟杨芜胡闹,看连个孩子架……
这些差不多是这几年里,敖木最珍贵的记忆了。
“敖啊,你家最近安排的差不多了吧。”
敖木正发带着,有人敲门进来。敖木抬头看是带着他的骨科主任医师。
“刘主任。”敖木起身过去。
“是这样,最近第二批人员已经基本安置了,这来医院的人明显多了。你也知道,有的人纯粹就是病长时间治不了。现在一来避难所就扎堆看病了。咱们忙过去就好了。”刘主任有些为难的到。
“这我都明白。您有什么事吧。”这一点敖木很清楚。
“是这样,最近夜里过来看病的人也多了。住院的人也不少。晚上值班的人手明显不够用。所以我问问你要是适应了,明天开始给你安排一下加班和倒班。看样子最多一两个月就过去了。你这样年轻体格也好,能扛过去。”刘主任道。
这个入职的时候敖木就做好心理准备了。
“您看这安排吧。我家里是没什么问题。”想想家里的那个望夫石。敖木有点担心他能不能睡着了。
刘主任含笑点点头,当然,也不是一点好处也不给。
“所以我年轻体格都好。忙完这一阵吧。等忙完了,上面会同意安排考核。你们神经外科就两个人。你又有在三甲医院工作过的经验。这主治医师基本你是没跑了。现在环境极端,又是这么个情况。不定你再熬几年就是主任医师了。”
这个立个目标还是画大饼,只是一念之差的事情罢了。
敖木还真没想过这个。听他这么,也跟着客气两句。
从此以后开始安排加班,然后是日夜倒班。有的时候人在家里,一个电话起来被叫去医院去支援,这些都是医生很常见的日常。
从前规律的生活被断。家里心疼,最多也就是给做点好饭好菜给好好养养。
当第三批人也开始接入避难所以后,忙碌开始升级。最忙的时候,敖木时常饭吃到一半就放下筷子去看病,等再回来差不多就两三个时就过去了。
敖木过去多半时间都是在私人医院。很少有这么折腾的时候。能坚持下来,也纯粹靠着一股子信念。
刚刚做完了一场手术的敖木进入休息室暂且休息。这个医院设立了休息室,里面有软软的沙发,和随时可以取用的热水和咖啡。
做回软凳上。敖木看看眼前的饭盒。
这是特意从家里带过来的。吃的时候,在饭盒下层加入加热包热一热就好了。
眼下去做完手术再回来,这刚吃两口的盒饭已经完全凉透了。
敖木翻包里没有找到新的加热包。下星期休息室就能安上微波炉了,可眼下没有。
敖木坐在那里休息了一忽儿,舒缓了因为低血糖有些发抖的手。拿起筷子夹起一颗红烧肉。
吃进嘴里。凉下来的肉咬下去,脂肪感很重。敖木还是机械的吃了几口。又饿又困的他,眼下必须安慰一下开始造反的胃。
吃了几口。脑海里不禁想起了今天下午下班回家两时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一块吃饭的情景。
有点想家了。
抓了一把微长的头发。听见休息室门口又动静。
回头,眼瞧见那门一点点开,门口站着的,竟然是杨芜。
敖木心里一跳。忙站起身过去:“这么过来了。”
杨芜将手里拎的袋子寄给敖木:“给你送饭。今儿晚上家里炖排骨。大姨就想着你还没吃上。让我给你送过来。”
敖木看了下手表,凌两点。
“……晚饭你送到现在?”
“我懒得动。刚想起来。”杨芜往里走,看见敖木饭盒里都凝住的红烧肉,“这你也吃得下去。”
敖木将袋子里的东西捡出来。一个还热着的饭盒,一个保温杯,还有一点可以放在口袋里的饼干。
“你不饿?”敖木将饭盒开,就闻到了诱人的红烧排骨的香气。
“不饿。”杨芜将敖木的饭盒收起来扔进袋子里,看着敖木吃饭,“一直没睡?”
“你见过值班的睡觉的吗?”敖木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满口的肉香,冲淡了大半的疲惫。
杨芜趴在桌子上,双眼带笑的看着敖木。
那双眼睛太好看了,敖木撇一眼过去,就再也移不开眼了。
“上半夜睡了吗?”敖木问。
杨芜笑道:“没睡着。”
“那在这再睡一觉吧。”敖木道。
“这里可以吗?”杨芜看看周围,“这不是医生休息室吗?”
“那你怎么进来的。”敖木道,“我吃完还要去值班。今晚你在这呆着吧。等早上八点一块回去。”
“那能去你门诊睡吗?”杨芜得寸进尺道。
“不行。”敖木伸手敲了一下杨芜的脑袋。
敖木吃了饭,二人就这样短暂的交流了一下以后就分开了。
敖木又自己的工作。杨芜这个自己当老板的,是没办法体会敖木的工作了。
好在敖木将饭一粒不剩的吃干净了。
吃了这么多,应该会很有干劲吧。
杨芜趴在桌子上,指尖时不时碰一下饭盒。
一切生活都进入正轨了。
杨芜二人的那匹也下载了。敖木没时间去看看,好在杨芜拍了好多奶马的照片给敖木。
二人曾约好了一起骑马,可惜敖木一直没有时间。
等稳定下来就好了。
等第四批人,也就是最后一批人开始入住以后。整个避难所彻底热闹起来了。当下整个避难所的人数比预料的还多了一点,总共23.6万人。
地面上不是所有人都选择搬进避难所的。尤其是老人。岁数大了,就不愿意折腾了。还有的人觉得在地表群居的生活已经很好了,选择留在学校一类公公场所继续生活。
政府也没有强求。地表的县里留下了救助站。那些选择流下去的人也留了基站联系。
当然,地表留下的官方人员十分少。如果他们真出现意外,只怕就来不及等到救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