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创新科技大赛,规格极高。
全国大赛总决赛的时候,不仅有全国青少年参与,还有国际的学生队伍参。
评委身份出众,国家领导人、院士和知名企业家出现在总决赛现场致辞都是例行日常。
但那是全国赛。
现在,院士要来省赛当评委?
带队老师们都是一脸惊疑不定。
不过,没人再反对公开答辩的事情了。
毕竟,有多少人一辈子都见不到院士级别的科研专家,更别去听他们的一次点评了。
古青来喜形于色回到队伍,“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先听哪个?”
学生们看的眼神都透露出太过时了太落伍了,“……古老师你直吧。”
被自家学生嫌弃,古青来有些伤心,但巨大的喜悦支撑着他,激动的道:“待会单独答辩会变成公开答辩!”
“哦。”大家反映十分敷衍,“这算什么好消息啊。”果然老师的脑回路与学生不同,竟然会觉得公开答辩是好消息。
古青来嘿嘿笑,“这是坏消息。好消息是,评委增加了一位院士,你们可以听到林勤忠院士给你们的项目做点评啦!”
对于高中生来,院士的头衔尤为新奇。
在他们心里,做研究能做进中科院,绝对是科研界顶尖中的顶尖了。
不过一会儿,林勤忠院士的资料就被他们迅速的翻找出来。
这位院士来自数学物理部,主导解决了高精度算法难题,主持研发了一系列基于超级计算机的各种数值模型和应用。
复杂的物理学理念列在林勤忠的简介上,学生们看他慈眉善目的照片都有一种面对主考官的恐惧。
“妈呀!我、我觉得待会我都不敢话了!”
“林院士研究的东西我一个字都看不懂,待会我的项目会被批得一无是处吧。”
学生们又惊又喜,掏出答辩稿子再次回顾自己的项目,唯恐到时候院士话吓到他们忘词。
大家慌成一片,乐得古青来哈哈大笑。
“你们当院士都是阎王吗?”他觉得自家学生心理素质太差,直接点名道,“看看欧阳和沈明洲,只要对自己的项目有信心,做好充足的准备,谁来也不怕。”
认真背稿的欧阳,一脸诧异抬头,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里惶恐道:”别学我啊,我害怕,正在重看项目报告!”
连欧阳都慌了,大家心里一惊,赶紧看向沈明洲。
果然,沈明洲依旧沉着稳定,不仅没有紧张的看实验报告,他还有心情慢悠悠的吃东西!
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同学们心里宽慰又怅惘,立马埋头再背一次稿子。
林勤忠院士的排场特别隆重。
省委书记省长市长,能来的领导全都陪伴在左右,将创新科技大赛答辩现场衬托得庄严肃穆。
大部分学生只在电视上见过这么前呼后拥的场景。
以至于他们看向林勤忠的眼神,都透着按捺不住的好奇。
那是一位戴着眼镜气度儒雅的中年人,双鬓有些斑白可嘴角的笑意让他看起来充满善意,即使不再年轻,走路时肩膀挺直的模样,让人觉得仍是朝气蓬勃的青年。
林勤忠跟学生们想象中头发花白垂垂老矣的老学究截然不同。
他视线扫过在场学生,随即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各位参赛选手们,早上好啊。”
也许是他态度亲和,也许是在场领导没空官腔,学生们居然觉得给院士答辩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而且,还能照稿念。
场地变成宽阔的学术报告厅。
一组一组参赛选手,根据抽签顺序上台答辩。
毕竟他们是年轻学生,不少人首次直面这种台下坐满了领导、还有记者媒体不断拍照的场合,一些选手着着,自己都卡了壳。
“没关系,不要怕,继续。”
林勤忠院士总是率先出声安慰,然后鼓起掌来。
气氛融洽而轻松,全场参赛选手都随着他的掌声,善意的给台上的答辩者鼓励。
每一组答辩结束的提问环节,林勤忠院士都会给出温和的建议。
沈明洲原本困顿的神经,都因为林院士的声音清醒了过来。
对待高中生,林院士也没有算敷衍的意思。
他不仅能在简单的答辩里听出选手的意图,还能够迅速的给出接下来的改进方向。
从算法到程序,甚至能够举出一系列的论文,在选手诚惶诚恐的视线里补充道:“待会你下来,我的助手会把刚才我提到的论文写给你。”
林勤忠准备全面,提到的论文让沈明洲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甚至随着台上选手的答辩,像林院士一样思考:如何改进这个学生作品?
约莫过了三组人,沈浩忽然上了场。
其他人的反应不论,澄明中学一列参赛选手,都悄悄在台下发出了嘘声。
“沈浩还敢来答辩啊。”
“因为他知道我们不能死他呀!”
实验室被毁,再加上沈浩令人愤慨的袭击人的行为,澄明中学是加倍的看不上他。
然而,再看不上,也只能忍着。
这种重量级人物在场,他们就算恨不得为沈浩喝倒彩,也只能白眼一翻敷衍鼓掌。
沈浩的答辩准备得比无人机本身更充分。
专业图表、完整数据,顺便将自己的作品吹嘘得天上有地上无,囊括了市面上所有能够唬得人一惊一乍的新科技。
连澄明中学的学生,听了报告都觉得“艹,这也太牛逼了吧”。
沈浩一脸得意结束答辩。
林勤忠院士听完,点了点头,“无人机的构想不错。”
就在沈浩一脸喜意,等待夸奖的时候,林院士突然道:“虽然我对无人机领域不是那么清楚,但是我仍旧推荐你去读一篇论文,名字叫做《新时代下微型飞行器的思考》,相信读完之后,你会对无人机出现的目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更深的理解。希望你以后在无人机领域脚踏实地,走得更加长远,谢谢。”
沈浩收到无数掌声,一脸茫然下台。
远在报告厅后排的沈明洲忽然笑出声。
“怎么了?”欧阳博艺好奇看过来。
沈明洲摇了摇头,却止不住脸上的笑意。
如果邵炼在就好了,那么他可以直白而没有负担的分享快乐。
因为院士所的那篇论文,沈明洲做无人机的时候,也扫过一眼。
通篇批判当前无人机的制造误区,什么理论?方向?
没有的。
只有论文作者痛心疾首,奔走呼号:“你们一天天的想把无人机搞成航天火箭,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就不能脚踏实地只做一台无人机吗?”
知识分子,连提醒选手都显得内敛和幽默。
沈明洲远远的看向林勤忠院士的背影,只觉得这位长辈来到这里,心中怀着的不止是眼前这一片狭窄的舞台。
而是看向了更广阔的未来。
哪怕有沈浩这样不切实际的浮夸吹嘘,他也不会残忍无情的剥开学生虚伪的外衣。
轮到太阳能组登台的时候,原本算只做一个无人机操控者的沈明洲,连视线都变得灼热。
他曾经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见到院士级别的人物。
如今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自然叫他心绪澎湃,精神奕奕。
“评委老师们早上好,我们是澄明中学的参赛选手欧阳博艺和沈明洲。我们参赛的项目是《新型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模型的特殊研究》。”
沈明洲占据了台前的电脑与投屏。
欧阳博艺开始解他们研究项目的意义和内容。
整个会场随着投影上巨大的太阳能转换技术模型图,渐渐吵杂起来。
“这就是他们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技术,这图我在网上见过。”
“卧槽,这图画的什么我完全看不懂,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吗?”
“你这话得本学霸不高兴了,《ENE》啊,国际期刊啊,全英文的啊。这叫学神,懂?”
场下议论纷纷,场上答辩的欧阳镇定自若。
在评委们专注的视线里,她总结似的道:“这次实验主要是由沈明洲负责,我十分感谢他在实验中给我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他在论文刊发的时候将我列为了第二作者。实验之中我能做的事情很少,一直在向沈明洲学习,一直在努力追赶沈明洲的身影。没有他,我们的太阳能转换技术根本不可能走上舞台。谢谢。”
姑娘锲而不舍的为沈明洲正名,惹得认真切换PPT的沈明洲抬头困惑的看她。
可沈明洲没想到,欧阳博艺完这番话,竟然郑重其事的向他鞠了一躬。
他吓得赶紧将电脑前的坐式麦克风拨过来,解释道:“这是我们共同努力得到的结果。最开始,太阳能转换技术是你的研发目标,没有目标,实验项目也不可能顺利启动,更不用什么论文了。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实验,不存在什么学习和指导,我才应该感谢你,定下了一个值得付出努力的创意。”
在他看来,欧阳博艺做到了一个研究员应做的所有事,甚至比他接触过的部分研究员做得更好。
独揽成果这种事情,沈明洲以前没做过,以后也不会。
研发领域提供技术至关重要,可是创意、灵感、目标,才是一切的基础。
舞台上言辞恳切的选手互相感谢,激得台下的选手情不自禁的鼓掌。
林勤忠院士笑着拿起话筒,在一片真挚的掌声里出声道:“朋友都非常谦虚,我也受益匪浅。学习是互相的,也是永恒的。其实,这次我来到这里,也是为了向你们学习。”
报告厅呼声更甚,大家都以为林院士在附和沈明洲和欧阳。
可下一秒,林院士忽然道:“我和澄明工程大学的谢春应是很好的朋友,十几年了,可以他的太阳能建模,百分之九十都是我帮他建立的。超算、数模,可以是我的本行。但是你们的这项研究,列出的太阳能转换技术模型,我是照着论文上的数据,也重现不出来。”
林院士从未质疑过任何一个参赛选手的数据,也从未要求任何一组实验重现报告里提到的模型。
此时,他却言辞困惑直白的道:“沈明洲,你能不能告诉我,这项技术到底能不能实验应用,这个模型到底要什么条件的程序算法才能实现?”
国外为了论文特地开会,得出的结论是:理论研究,看看就行。
消息在高端人群里传递,不过是几条聊天记录的时间。
林勤忠看过论文,联系过谢春应。
这篇论文里让国际太阳能研究专家挠破头的模型,同样难住了一众国内专家。
他帮谢春应完美重现过上百次的模型要求,现在居然有论文可以参考,都做不出来了!
电话连夜给谢春应,只听得他可恶的朋友在那端呵呵笑。
“你做不出来,我也做不出来,美国梅拉德、英国的希克斯都,这是邵炼提出的未来理论,做不出来很正常。但是,这跟邵炼没关系啊,我早几个月就在中学实验室见过了。”
“第一作者沈明洲,就能做出来。”
林勤忠不闲,很忙。
但是再忙,也想赶到传中沈明洲全力以赴参赛的现场,亲眼见见第一作者。
现在,人见到了,答辩听了。
理论他懂,图表他看得清,然而最关键的程序算法、应用实现的可能性,沈明洲和欧阳博艺统统没提。
对其他普通学生,他的态度包容温和。
对沈明洲,他的态度严肃急切。
林勤忠:“我想看看这项技术的建模过程。”
沈明洲站在台上,犹豫片刻。
模型建立的过程不难,可是会场提供的电脑性能,不足以支撑模型需要的运算。
于是,他道:“建模过程很简单,但是这里没有相应的程序软件。”
拒绝得果断,林勤忠有些失望。
然而,沈明洲继续:“我先给您看看这项太阳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吧。”
林勤忠:!!!
一直摆放在沈明洲身边的减震箱,汇聚了报告厅上百双视线。
太阳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参展学生都见过。
一台银灰色无人机,能扫描,能建模,还能阻止沈浩伤人。
厉害归厉害,但他们不懂里面具体涉及的技术,并没能第一时间感受到科技的震撼力。
如今,林院士的话,勾起了学生们全部的好奇和疑问。
“太阳能技术不是很简单吗?为什么院士都做不出建模?”
“难道是开玩笑?”
“我感觉林院士没有开玩笑,不然当着我们这么多人的面这种话,传出去不怕闹笑话吗?”
“……我就,《ENE》怎么可能随便能上的?!沈明洲的建模到底多厉害啊?!”
建模多厉害,全场没几个人知道。
当沈明洲取出那台外观迥然,融合了太阳能技术的无人机,所有人都伸长脖子,恨不得奔到台前看个究竟。
“这台无人机叫做‘蜻蜓’。是我根据谢春应教授的要求,专门用于太阳能技术展示的。”
沈明洲将它放在地面,退后几步,拿了遥控器。
他身后巨大的投影,已经连接上了蜻蜓的万物系统电脑。
屏幕一片灰色,尚未展现出什么与众不同的画面。
台下评委都好奇的盯着蜻蜓。
他们还没发出疑问,蜻蜓瞬间启动,占据舞台的投影出现了面前的全部影像!
清晰的热成像令人发出惊叹,红橙蓝多种色彩,勾勒出台下全部成员轮廓,引起了一阵惊呼。
“卧槽,这是什么?!”
“好像是蜻蜓的热成像建模,我在项目展示的时候见过。”
“不是!这也太恐怖了吧,我们最后一排诶!为什么我这排后面还有影子!”
投影巨大,而且清晰。
报告厅一共20排,可蜻蜓捕捉到的影像,在20排往后,还能见到热成像的身影,在走来走去!
蜻蜓在展示会场显示出场内的所有人,他们只是觉得新奇好玩,沈明洲可以穿墙,也只是听听而已。
现在他们才发现,它真的可以穿透墙壁,抓住报告厅墙外等候的人员。
报告厅一片哗然,连带着台下的评委都没空顾及领导和院士的想法。
“这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没有报告?”
“因为这是沈明洲单独做的演示,他是为了演示太阳能!”
“演示太阳能为什么要用这种无人机!”
这种!
哪种?
这种无人机完全可以单独成立一个参赛项目,直接递交报告将评委们秒杀得体无完肤,根本不需要去讨论什么原理、意义、未来应用方向,就能送交全国大赛,顺便再来一次震撼国内的新闻报道!
当然,沈明洲已经用太阳能技术震撼过国内外了。
现在,他的蜻蜓轻描淡写飞在空中,震撼着报告厅的每一个人。
林勤忠之前还能稳坐台下,等待解。
在他看清蜻蜓穿透墙面,用几秒的速度完成了整个报告厅的建模,立刻坐不住了。
他几乎是迈腿奔上舞台,也顾不得什么形象和镜头。
“沈明洲,你这蜻蜓是太阳能驱动的?这套系统的信息传输速度是多少?你怎么解决远红外穿透墙体的技术难点的?”
一连三问,视线都没从蜻蜓上挪开。
沈明洲将蜻蜓稍稍降点儿高度,落在与林院士视线齐平的位置。
他:“详细的数据报告我都做了相关的明文件,在我电脑里,但是涉及一些专利技术,可能不方便公开,因为我已经卖给公司了。”
“什么公司?国内还是国外?”林勤忠紧张的问道。
这么优秀的技术,要是落在外国人手里,他绝对会纠结得睡不好觉。
幸好,沈明洲回道:“是澄明市的高科公司,老板叫邵炼。”
他害怕林院士不认识邵炼,特地补充道:“中国公司。”
“啊、他啊!”林勤忠露出了一个茫然又诧异最终恍然大悟的表情,“是的,我想起来了,他是你那篇太阳能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他就好,是他就好。”
林院士轻松的笑出来,看着蜻蜓不转眼。
他的视线欣慰又怀念,语气赞赏道:“沈明洲,今年的全球科技大赛,你是必须参加了。”
当晚,林勤忠院士亲自给参赛选手们颁发了省赛奖杯。
沈明洲和欧阳博艺获得了当之无愧的一等奖。
澄明中学参赛项目大满贯,二等奖、三等奖全都收入囊中。
然而信誓旦旦冲着一、二名去的沈浩,只获得了优秀奖,这奖人人有份,以资鼓励。
第二天,省报、澄明市报,外带科协下属报刊,都以相似的内容,正面报道了创新科技大赛某省赛区圆满结束的消息——
《林勤忠院士担任某省比赛评委,盛赞学生项目创意领先国际》
内容中,白纸黑字,点名表扬澄明中学参赛学生沈明洲、欧阳博艺参赛项目《新型太阳能光电转换效率模型的特殊研究》喜获一等奖,将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大赛,角逐行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