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A+A-

    沈明洲应声站起来。

    上千双青蓝黑褐的眼神,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盯着他。

    他不知道究竟是身边同伴举手,约瑟夫离得太远看错了。

    还是这位诺奖获得者挑人的时候看错了名字。

    但是,众目睽睽,视线汇聚。

    他只能答了。

    约瑟夫见他站了起来,点点头,“请到台上来。”

    原本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提问回答。

    突发变成了上台交流,严肃沉寂的会场都出现了窃窃私语。

    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家伙也太幸运了,不仅在上百位举手学生里被抽中,竟然还能上台面对面!

    这是怎么样的殊荣!

    出去“我和诺奖获得者约瑟夫先生同台”可以炫耀一辈子的好吗!

    可就在约瑟夫出这句话的时候,不少已经发过言的教授们,都瞪大眼睛盯着台上这个表情严肃的演者。

    他们怎么没想到?!

    上台提问这方法实在是太方便了!

    想问什么问什么,还不会显得自己对待沈明洲过于特殊!

    出于对邵炼遥远记忆的考量,教授们还以为中国的天才少年都是一脸冷漠、高傲孤僻,根本不屑于在这种交流会上参与举手!

    谁知道!

    沈明洲举手了!

    还被约瑟夫叫上了台!

    会场千人千思。

    连带队的郭嘉良老师都觉得“沈明洲主动举手了太好了他不自闭吾心甚慰”。

    只有沈明洲默默的站起来,心情复杂又无奈,不得不往台上走去。

    不是所有人都认识沈明洲。

    但当沈明洲站起来那一刻,在场选手都认识他了。

    黑发黑眼,身姿挺拔。

    穿着正式的西装,一脸严肃沉默的模样,十分符合外人对“中国人内敛”的刻板印象。

    视线追逐着沈明洲。

    所有人都好奇,他能不能回答上约瑟夫的问题。

    沈明洲拾级而上,不过几步就走到了约瑟夫面前。

    这位话语气生硬的研究专家,拥有一双浅蓝色的眼睛,见到沈明洲来到面前,他点了点头,道:“你的参赛项目是远红外无人机,那么在完成这个项目的时候,你是如何解决焦距位置与衍射极限的问题?”

    沈明洲研究蜻蜓的过程中,重新学习并审视远红外技术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

    不止是约瑟夫提到的焦距位置、衍射极限,他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远红外穿透遮挡物上,传回准确信息上。

    所以这个问题,对沈明洲来并不难。

    他放下一颗心。

    轻松的接过话筒,在宽敞安静的会议室里,简略的回答了约瑟夫的问题。

    然而,简略不够。

    沈明洲三言两语,用“实验”“调试”的方法,完焦距位置衍射极限,约瑟夫又问道:“可对于你的无人机来,它的体积不足以承载你所的全部性能,特别是传输分析系统与远红外的对接,必须要有超越现在普及技术的变焦距光学系统,才能达到你项目所提性能的百分之一。”

    百分之一的估量有些夸大。

    根据约瑟夫的仔细测算,实验室的光学系统只能达到沈明洲所提理念的十分之一。

    但这已经令人格外震惊。

    约瑟夫实验室除了多种光学元件的组合,还有传输处理各类特殊远红外的自制系统,响应速度远超国际水平,专门用于研究远红外的特性。

    他很想将沈明洲的无人机当作一次科学幻想。

    但是出于对远红外领域的骄傲与探究,他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请你详细你的无人机‘蜻蜓’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吧,仔细的服我。”

    约瑟夫加了重音,看向沈明洲的视线认真而执着。

    仔细的服?

    沈明洲握着话筒,觉得要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结束对话是不可能的。

    单独远红外的特殊解决办法,他能站在舞台上从早到晚。

    沈明洲为难的看了约瑟夫一样。

    这位大专家视线严厉而温和,他实在是无法拒绝。

    那就,简单的详细吧。

    “也许您关注的重点在光学系统的光阑和入瞳本身材质,而我关注的是接收器的性能处理和分析效率。可以这么,蜻蜓不仅仅是依靠单纯的远红外扫描接收辐射信息,能够完美响应构建热成像的处理系统,才是我研究的方向。”

    沈明洲洋洋洒洒谈论起系统的优越性。

    他亲手制作的万物,从响应、辨识、分析各方面都是优于所有的自制系统。

    万物能够带动邵炼的宏伟构想,解决一台蜻蜓的远红外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约瑟夫眼前一亮,点头聆听。

    台下的大部分学生都露出了一种“见鬼”的神情。

    他们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远红外,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懂系统。

    什么?你你做了一个响应速度超过WIN、安卓、IOS等等现有系统亿万倍的新系统?

    不仅处理信息飞快,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垃圾文件,还是可视化操作,接收远红外传来的数据无论再微弱,都能立刻形成建模?

    最重要的是,它还能移植到的无人机身上,并且与电脑联动,形成一套完整体系?

    哈哈哈。

    真的是很难不发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声。

    面对面交流会的气氛在这一刻欢快起来。

    连带着约瑟夫教授,在听到沈明洲讲述处理器算法与远红外的关联性时,都忍不住露出善意的笑容。

    台下的议论随着约瑟夫的笑容,学生们不断的引发低声议论。

    “不愧是沈明洲。把魔鬼约瑟夫都逗笑了。”

    “可能在笑他,WTF你知道你在什么吗哈哈哈。”

    “虽然我搞不懂什么远红外什么处理器,但是这么一套系统如果真的存在,中国早就称霸世界了吧?”

    “不止是称霸世界,我们全都给跪下。”

    在议论之中,沈明洲抹去名字讲述的万物系统,几乎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毕竟,他们在研究项目的过程之中,对系统了解无比。

    如果远红外存在错误知识,他们可能听不出来。

    但是系统上的错误,他们真觉得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是对的。

    不是错,而是做不到。

    这么一套不可能做出来的系统,沈明洲却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讲述。

    大家都仰头看向台上。

    约瑟夫的笑容并未消失,表情慈祥温柔得根本不像是传闻中冷漠严肃,恨不得全员闭嘴不要扰到研究的魔鬼教授。

    直到沈明洲结束的讲述,约瑟夫再次点了点头。

    “我……听到了一种宝贵而新奇的研究方向。”约瑟夫的话带着深思,“我在远红外上耗费的心血,确实一直集中在获取到更加清晰的辐射数据,对于系统本身的处理性能毫无办法。”

    他的视线深邃的问:“这样的系统,是谁教你做的?”

    教?

    沈明洲眨眨眼,道:“这是我自己做的。因为,我擅长的是程序算法和系统架构。”

    一场提问回答,比想象中漫长,但是有趣得台下学生相当享受这样的对话。

    看看,约瑟夫直到沈明洲下台,都没有什么“欢迎你参观我的实验室”之类表示回答正确的话,可见他对沈明洲的回答并不满意。

    还一脸深思。

    台下学生们以为约瑟夫用诺奖获得者的气度,容忍了沈明洲的信口雌黄。

    然而,嘉宾席的教授们眼见着约瑟夫顺着下台的通道,急匆匆的离了场,比他更为焦急的站起来,追着约瑟夫的身影往外走。

    离场时,他们还不忘神情复杂的看一眼沈明洲。

    怎么这个孩子,每次都能让他们感到意外惊恐,甚至很想抓着他一阵狂摇,问他是不是邵炼派回来继续折磨人的奇兵。

    系统。

    很好,他们总算是在万千迷茫的探究过程里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起来,他们关注太阳能关注沈明洲关注邵炼,还从没想到这一切线索连接起来的缺口,会是一套系统。

    市面上通用处理软件繁多,自制程序层出不穷。

    如果沈明洲用的系统,真的如他所的神奇、优越,那么做出太阳能转换技术模型,再将技术付诸实践应用到无人机上,似乎好像也许……也不算特别难理解了?

    辗转反侧数个昼夜的专家们,突然窥见了曙光。

    新系统!

    他们可不会觉得沈明洲一个年纪的孩子,有创造新系统的能力。

    沈明洲背靠邵炼已经足够所有人曲折婉转的联想到幕后“真相”。

    十年时间,确实够邵炼开发出一套统治地球的系统了!

    想通关键,急匆匆离席的教授们都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他们亲切的跟工作人员道别。

    “我有一些事情,先走了。”

    “好巧,我也是。”

    “跟他们一样。”

    跟随前面的友人离场的教授专家们,招呼都不用了。

    直接离场。

    很忙,真的。

    得快点给邵炼个越洋电话哪怕承受他无情的精神折磨也要把系统的事情问清楚才行的那种!

    作者有话要:  手机:本次通话来自美国.jpg

    邵炼:哼,诈骗电话,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