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A+A-

    群众见过无数次消防出警,却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消防深入火场的姿态。

    虽然是一片赤红身影,但是一想到旁边熊熊燃烧的烈火,就觉得这片身影格外亲切。

    抬手录像、拍照的群众不在少数。

    电影演过许许多多火场画面,他们心都觉得是拍出来的戏。

    等面前这块大屏幕,实时播放出火场景象,见证了消防员果断迅速的行动,才恍然意识到:他们已经这么做了千百次,习以为常。

    大屏的景象忽然动了。

    就在消防员撤离的瞬间,整个镜头变成了远程眺望,既将火势尽收眼底,又能查看整个老旧居民楼内部情况。

    因为受灾楼层矮,镜头一拉远,还能见到举着消防水管努力灭火的消防员。

    赤红赤红的火,赤红赤红的消防员,整个屏幕蓝黑红黄一片,明明没什么好看的,围观群众却看得情绪激动,边看边聊。

    “火了,待会肯定能灭了!”

    “这效率高啊,我们的消防员进去出来搬了两次煤气罐了。”

    “不过,这是什么拍出来的,怎么我们在广告屏上还能看到?”

    问题兜兜转转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

    火情控制住了,爆炸危险解除,大家开始关心起消防队用了什么高科技。

    速度啊、热成像啊先不,就将这个可以投影到大屏幕上的技术,都值得他们热烈议论。

    “是消防带的飞机,在天上拍!”

    “什么飞机,那叫无人机,我看到消防车过来的时候,一直跟着的。”

    “无人机?不对啊,无人机能飞这么久吗?还可以投影到这么大的屏上?”

    无人机也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

    群众日常生活搞搞自拍、看看表演,都能发现无人机的身影,只要稍稍了解一点儿,就知道无人机的特性。

    续航差,飞个十几分钟就没电。

    要么配手机屏幕,要么配个平板、电脑当显示器。

    能把这么大的广告屏直接拿来投屏拍摄火灾现场的无人机,他们还真没见过。

    信息时代,找什么都快。

    困惑声中,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

    “这不就是官方日报给救援部门配的蜻蜓吗?!”

    蜻蜓无人机可跟其他无人机的群众基础不一样。

    它诞生之初就攀着沈明洲的名气,火遍了国内,走出过国门,协助过FBI,英勇救人还被美国佬质疑具有攻击性。

    最终轰轰烈烈搞了一场海外直播,才算是解除了“蜻蜓伤人”风波。

    官媒一要配备,大家就期待不已,等着看蜻蜓大显神威的官方通稿。

    谁知道,现在看到现场版了!

    围观群众隔得远,看不见无人机的影子。

    但是居民楼附近的疏散群众,关心完了楼里的火,一转头,就能看到银闪闪的蜻蜓,稳稳的停在半空,注视着面前的一切。

    来来去去,居民楼的火还没灭干净,“蜻蜓协助火场拍摄,消防员奔赴火场抱出煤气罐”的消息不到几分钟,就传遍了国内。

    微博、抖音、各大社交媒体和新闻app,四处传播了这样的信息。

    有图有视频有真相。

    随手点开一个视频,都能见到清晰的大屏幕上,消防员红色轮廓冲进火场抱出煤气罐的身影。

    蜻蜓首次上线,官方的稿件还没来得及盛赞无人机的便捷,群众先用街拍帮忙把消息传了出去。

    再根据关键词一搜,热衷在网络获取消息的网友发现,网上不止有火场大屏幕的热成像建模,还有蜻蜓随着消防车飞来的影像。

    连灭火完毕,蜻蜓姿态轻盈悠闲的回归消防车辆,缓缓悬停在操作员头顶的视频都有!

    “蜻蜓操作员怎么是个孩儿?”

    “不是消防的人吧,都没穿消防服。”

    “沈明洲啊!那不是一般的孩儿,那是沈明洲!”

    人们又久违的见到了沈明洲。

    虽然,还是在视频和别人的镜头里。

    闪着银光的蜻蜓,飞过来的样子,像极了他当初在美国开直播时的演示。

    为了救援而生的无人机,真正实现了沈明洲所的:蜻蜓会保证人类性命安全,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危险。

    他们还没来得及趁机抒发一点儿悲春伤秋。

    沈明洲的影子一闪而过,随着消防车奔赴下一个火情地点。

    这段视频,也就此结束。

    便捷的手机随手拍,将澄明市一场普通的火情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当晚的地方新闻台和各大网络媒体,都借用了市民拍摄,直接将这次运用蜻蜓进行火场救援的行动,报道得清清楚楚。

    这次播报的重点,除了惊叹于消防队伍的谨慎、消防员的勇猛,还特地分析了蜻蜓特性,着重点评了这款刚刚上线的无人机。

    轻盈、稳定、续航持久、图像清晰。

    平时跟广告词一样仅供参考的话,这次出来格外有服力。

    因为群众都看着呢!

    网上一搜就有!

    蜻蜓首战舆论反响热烈,新闻台挑选出来的网友评论,都普遍觉得蜻蜓这套无人机,配得值。

    末了,还有一段配备了蜻蜓系统的消防站队长采访。

    武队长面对镜头,严肃里透着喜悦。

    他:“这次通过蜻蜓无人机的协助,我们火速发现了火场盲区,准确定位了火势情况,及时搬出了煤气罐,解决了爆炸隐患。而且在解决了第一起火灾之后,蜻蜓的制作人沈明洲还跟随我们消防车,连续出警四次,一边指导我们操控蜻蜓,一边协助火场救援。”

    采访之中,武队直夸沈明洲苦勤劳有耐心,还夸蜻蜓持续续航不用充电,给消防作业省了许多麻烦。

    观众们都听愣了,无人机不用充电?

    哦对!蜻蜓是太阳能的!

    后续出警四次,加上第一次出警,蜻蜓一天就出动了五次!

    加起来十几个时,武队长居然不用充电!

    网民朋友只会凑凑热闹,跟风媒体夸夸消防战士英勇无畏,沈明洲科技救人,蜻蜓好看好用又省电。

    等到专业人士闻风赶到,从一段又一段视频、新闻报道里捞出蜻蜓真实状态后,全都愣在了屏幕前。

    蜻蜓获奖时候公布的功能他们看过。

    可实验室产物和大批量应用产品,绝对是两种东西!

    现在,蜻蜓批量生产,全国各地投放,竟然跟最初那架实验室蜻蜓拥有一样的性能?

    这才是最不可思议的好吗!

    热衷玩机的科技潮人,科技行业测评人士,眼巴巴的看着量产蜻蜓的消息,无比渴望拿到手来玩一玩。

    消防队不是每一支队伍都有,而且人家配了蜻蜓的队伍,早出晚归,辛苦无比,他们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去借。

    武警部队抢险救灾队伍也有,但是武警部队庄严肃穆,没点儿内部关系都进不了那道大门,根本不用玩玩无人机了。

    大家眼馋的眼馋,找关系的找关系。

    上到国内科技顶尖996公司,下到CE论坛精英,或多或少都想探关于蜻蜓的消息。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买?!多少钱?!

    还好,蜻蜓属于救援用途,保密级别也不是什么不能的绝密。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各方询问下,终于获得了关于蜻蜓的一手消息。

    不卖、不借,专队专配,操控员都去统一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保证在救援行动里不出事故,严格考核。

    与此同时,内部还公开明,每一架蜻蜓都有钢印编号,遍布零件、外壳、录像画面。

    外带机身全球定位系统,实时联通了内部警务系统。

    为了保证居民隐私不受侵犯,蜻蜓每一次飞行录像有迹可循,严格备份在警务数据库,以备审查。

    看完消息,网民都惊了。

    靠,特供!

    没想到高科公司借着一套医疗系统,居然都能生产国家特供装备了!

    高科能够接下医疗系统已经足够明这家公司的特殊。

    全国三甲医院同步测试,国家医院协会鼎力支持,还有背后许多看不见的资金动向,都能从政府、官媒的态度,看出来高科的地位。

    蜻蜓虽,但是意义重大。

    高科在大众眼中逐渐军工,仿佛背后站着一群从事秘密生产的军工厂大佬,随时为国家军备奉献力量。

    当群众们的讨论走偏,连看沈明洲三个字都觉得军光闪闪,一定暗藏各种党员荣誉,即将继承社会主义巨额财富。

    终于,有人忍不住摇醒了他们——

    沈明洲才十七岁,他最多只是一个共青团员!

    然而,团员也无法阻止大家的兴奋。

    当代天才没满十八岁不能入党,前任天才总入党了吧。

    你看看这一大一的两个天才,国家希望啊。

    大龄CEO邵炼的光辉岁月,在这时候借了沈明洲的光,重新出现在网民面前。

    以前那些酸溜溜的感慨报道,又被翻了出来。

    什么天才陨落,反思中国科研环境啊,什么应试教育强推出来的天才,毕业就泯然众人矣啊。

    大型追忆往昔鞭尸现场,邵炼成立高科,高科推广医疗系统和蜻蜓,就足够证明:天才一直都在!

    不怎么关注八卦的邵炼,看到别人抄送过来的夸奖,都乐了。

    他当天才的时候,网络消息传递并不发达。

    一些涉及敏感推测的报道,都被删除得干干净净,哪怕网友回去考古,也只能翻出一群批判“天才热”“神童热”的嘲讽。

    以前都是拿他当反面教材,甚至怀疑国内媒体联合做了一场“假天才”的大戏。

    现在,考古网友轰轰烈烈的给他平反了。

    邵炼当年就不介意这些舆论,现在见人义愤填膺,不禁觉得新奇。

    特别是自己的名字跟沈明洲并列的时候。

    那些热情热心的网友,甚至觉得邵炼的天才和沈明洲的天赋具有必然性,这一定是秘而不宣的黑科技成果。

    邵炼认真读了猜想,仔细算了算。

    要么,他得十岁造人,违反人伦道德。

    要么,他就是克隆标本,为国捐躯捐基因。

    要么,他和沈明洲来自外星,专门向地球传输上级文明。

    邵炼被网友们的智慧逗笑,抬手就复制转发,把他收到的信息原封不动的传给沈明洲。

    发完,邵炼还有心情猜,沈明洲是笑呢,还是无聊呢?

    每天这么猜测他家朋友的反应,格外令人充满期待。

    然而,沈明洲的回信很快。

    他:“这么闲,快来帮我。”

    邵炼勾起笑,真是一如既往符合沈明洲的性格,无时无刻不想捉他去实验室干活。

    高科实验室,已经专门给沈明洲留了专属位置。

    天不亮,就能见到实验室泛白灯光,还有置身屏幕前的少年。

    即使将蜻蜓圆满的交付使用,周围都是表扬和夸赞,沈明洲的日常作息也没有什么改变。

    连排队请求采访的邀约,都推了不下二三十次。

    他不喜欢采访,更没时间接受采访。

    所有人都觉得高科可以抱着医疗系统、蜻蜓,吃国家饭一辈子,沈明洲却觉得,还不够。

    医疗便捷程度不够,因为智能医疗箱只能放在医院里,还不能进入家庭。

    蜻蜓救援协助力度不够,因为它只能远远在灾难上空给出示意,还不能真正的进入灾难现场,降低救援人员的生命危险。

    “你还在想,怎么把蜻蜓改造成战斗机?”

    邵炼一进来,拖鞋啪嗒啪嗒的,手揣在工装裤里,步伐踩出悠闲的节奏。

    自从沈明洲亲自跟了一天的消防,累死累活回到实验室,脑子里就冒出了称霸世界的野望。

    他居然想把蜻蜓,改造成自由出入火灾现场的超级无人机,实现机械救人的梦想。

    但是,这太难了。

    作为人工智能专家,邵炼会用慈祥的目光注视他,然后加油你一定行。

    沈明洲想做的事情,邵炼绝对全力支持。

    他想做,就能做,不存在“实现不了”的可能性。

    不过,蜻蜓的发挥余地还是了一点儿。

    邵炼正要给沈明洲新建议,忽然发现,屏幕上画出了设计图,根本不是战斗机或者援驰机器人。

    有点儿像……一件机械骨架外衣?

    “这是什么?”

    “协助救援的可穿戴式机动装置,给救援人员提供额外能量减轻体力消耗,而且可以连通警务系统、蜻蜓系统,保证实时通讯和侦察功能。”

    “外骨骼吗?”邵炼微微俯身,仔细去看沈明洲的设计。

    他:“我们军用作战领域其实已经有了外骨骼了,但是消防抢险救援……很难应用。”

    外骨骼和一切军备都拥有相同特点:贵。

    邵炼对待沈明洲的创意,格外慎重,不会轻易的批驳不切实际。

    他详细举例道:“德国有过一件消防外骨骼的设计,融合了呼吸器、消防软管、喷嘴各项设备,但是一套造价超过四百万欧元,而且反应缓慢,在火灾现场可能成为消防员逃生阻碍。”

    外骨骼的优点在于减轻四肢负重,利用外部动力,让人用最的力气实现行走、奔跑的动作。

    但是,火场狂奔和抢灾救险,外骨骼跟不上使用者的速度,难免显得笨重起来。

    反应迟钝,价格昂贵。

    在军用上作为威慑敌军的军备,倒是不错的选择。

    真正实战肉搏,可能还不如躲起来开坦克导弹出击更方便快捷。

    邵炼的,沈明洲也查过。

    外网内网资料众多,对外骨骼的评价相当一致。

    ——是优秀的展示品,也是先进的科技产品,帅、酷炫、硬科幻,但是,并不实用。

    连专业受训的士兵,穿戴外骨骼后,反应速度都会因为外骨骼变慢,影响任务。

    让人去适应机械,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研究。

    “我不想做那么复杂的外骨骼装备,其实能够协助消防或者救援人员,实现最基础的减轻负重功能就行。”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要用机械灵敏又快速的解决负重问题,涉及的领域无限延展到了人工智能方向。

    邵炼沉思片刻,盯着沈明洲屏幕上的救援服设计图,道:“那就要提高主控系统响应速度,做到在复杂环境下做出智能决策。”

    沈明洲眼神充满期待,问道:“你能写吗?”

    邵炼突然意识到,面前有一个深坑,等他自己躺进去,沈明洲亲自填土。

    “不能,大宝贝。”邵炼勾起笑,抬手无情挠了挠沈明洲的短毛,“阿诺德教授带我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时间很短暂。根据相关的研究,我能给你写医用康复型外骨骼响应程序,也能给你写工程作业型响应程序,但是我写不出你要的救援型程序。”

    因为,那已经无限接近军用技术。

    甚至沈明洲的要求,远超现有军用技术。

    邵炼写不了,也不可能写。

    沈明洲对军用和民用的界限,显然不如邵炼清晰。

    他微微偏头,表情有些诧异。

    一直以来他做的各项研究和测试,邵炼都饶有兴致的帮他修修改改,写点儿程序,还帮他动手组装。

    这恐怕是邵炼首次试也不试,就告诉他:不行。

    邵炼的目光温柔,暗藏着沈明洲看不清的情绪。

    也许是感受到了邵炼的抗拒,沈明洲眨眨眼,并不勉强,退而求其次。

    “那你帮我写一套康复型外骨骼程序吧,我自己改。”

    沈明洲的改法,迅速又可怕。

    邵炼一点儿也不怀疑,他就算给沈明洲写康复型、工业型,都无法阻止沈明洲将程序改成超越现有军用技术的步伐。

    而且,还偏偏要用到救援领域。

    “行,我给你写。”

    哪怕是巨型深坑,邵炼心甘情愿的自己跳下去,不在乎沈明洲埋了他。

    邵炼跟随阿诺德教授接触外骨骼实验时,外骨骼技术和理念只是停留在技术初期。

    时代日新月异,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外骨骼的核心技术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沈明洲兴高采烈的查看能够用于外骨骼的各项材料。

    身边的邵炼认命的寻找外骨骼相关论述。

    在这一领域取得先进成果的国家,仍是美国。

    一篇篇论文、一件件成果,不断的刊登在权威的《SCS》和《IND》上,彰显了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成就。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领域落后研究员,邵炼读完论文,看完作者的研究所介绍,终于决定,给自己亲爱的老师通越洋电话。

    接通电话的阿诺德,未言先笑,“我还以为,只有在明洲出事的时候,才会收到你的电话。”

    邵炼赧然。

    他始终秉承无事不扰的原则,不敢随便占用老师时间。

    除了医疗系统上线,跟阿诺德教授聊了聊自己未来的计划,都贴心的默默闭麦,以免影响美国某些机构,对阿诺德教授的印象。

    可阿诺德教授向来不介意这些。

    只要邵炼肯给他电话,他的语气都轻松无比。

    邵炼:“我最近读了几篇医用外骨骼论文,所以想问问教授您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医用外骨骼?”

    阿诺德教授想了想,“你已经算从事医疗领域的研究了吗?”

    他发出这样的疑惑,是从医疗系统上线开始。

    沈明洲做出的承诺,正在慢慢实现,导致阿诺德教授对自己的得意门生重拾研究,充满期待。

    邵炼心里想着沈明洲,语气都变得温柔,“我可能不会再做研究,但是沈明洲想试试外骨骼在救援方面的应用,所以让我帮忙写一套医用外骨骼的模板,他拿去修改。毕竟,医用程序与救援密切相关。”

    邵炼对沈明洲的纵容让阿诺德教授笑得慈祥。

    “他对于救援的热情,让我敬佩。”阿诺德教授语气感慨,“蜻蜓已经取得了绝佳的救援效果,他竟然要换一个领域,再做研究。”

    普通的年轻人,获得了一个领域的成功后,会在相同领域,继续研发,累积后半生的资本。

    对别人来,无人机已经是一个庞大的领域。

    可对沈明洲来,救援才是。

    外骨骼的想法很好,阿诺德教授很感兴趣。

    他和邵炼聊了许久,提出了外骨骼的不少建议。

    更智能、更轻便、更安全的外骨骼,是一切发展的方向。

    每一项要求,都要进行大量的测试还要求研究员具有丰富的医疗安全经验。

    沈明洲一个人做不出来。

    即使给出高科所有人的力量,也不一定能够给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阿诺德教授对国内研究条件的担忧,在邵炼这里,只是一抹微笑。

    “如果他要做,我们肯定能够给他最优秀的实验资源,您不用担心。”

    然而,阿诺德教授仍是叹息道:“换一个孩子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绝对推荐他到美国来。”

    “无论是医疗外骨骼还是军用外骨骼,美国毫无疑问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拥有十几年的研发经验,而且,还有值得骄傲的成果。”

    “但是,恐怕他和你一样,不能来了。”

    来了,就可能再也回不去。

    医疗系统和蜻蜓在国内造成的反响,逐渐影响了美国政府对邵炼、沈明洲的重新评估。

    中国日益迅速发展,科研力量和技术水平稳步上升,超过美国、实现全世界垄断不再是空谈。

    阿诺德聊起专业上的事情,语气更加凝重。

    “沈明洲曾在全球科技大赛上,起过医疗系统。我们没有人引起重视,也没有人觉得你们能够实现。”

    承载上亿人的医疗系统,先不论庞大的数据库信息处理速度,就是系统构架都会让美国一众高级工程师感到头疼。

    任何系统的上线,都是经过不断的压力测试,层层补丁修复,才能维持稳定。

    但是,医疗系统没有。

    根据他收到的反馈报告,医疗系统自上线之后,无响应故障,无系统BUG,上千位工程师竟然依靠了系统内置预警程序,实现了类人工智能的运行维护!

    阿诺德教授对这样的系统充满了敬畏感,“不管这是谁创造的系统,只要适应全平台,绝对会立刻淘汰现有的所有系统。因为和它比起来,我们的程序太落后了!”

    教授的话,是对沈明洲的莫大夸奖。

    邵炼心里压抑不住骄傲,跟老师仔细炫耀,“他正在做这件事。从医疗,到无人机,再到外骨骼,所有领域,所有应用,都是为了逐步铺开他统治全平台的计划。教授,您见过蜻蜓,自然应该见过蜻蜓的系统。我敢保证,您所见到的那套系统,也是医疗系统的基础。”

    “而且,它会成为所有系统的基础。”

    阿诺德早有预料,听到了肯定的答案,仍是止不住诧异。

    他见证过微软时代,经历过苹果和谷歌分庭抗礼。

    也许再过五年或者十年,他将见证从中国诞生的新系统,创造出下一个时代。

    心头热血渐起,阿诺德瞬间理解了美国内部对沈明洲的忌惮和敌视。

    站在美国的角度,横空出世的系统,无疑会撼动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阿诺德教授更看重科研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在他眼里,系统只存在1和0的区别,不存在美国和中国的区别。

    他:“你们最近要注意安全,各种意义上的安全。”

    在邵炼的警觉之中,老人缓缓道:“劳伦军备对沈明洲的关注程度,远超过了伺机报复。”

    “他们派人到中国来了。”

    很可能,还带有政府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