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另一个元宵事件1
是要出去玩,纯玩旅游的那种。但是森少最近似乎很忙,他没办法走就走。他和西风在做的事情,虽然不会瞒着我,但是听着他们,我也不是很明白。大概就是他们在利用很多人脉和资金,想要打压已经跟外国那家医药研究所签约的京城何家。就是欣欣的家族。
周景森这人,估计情商不咋样。以前我是真不知道,欣欣大美女竟然是京城圈里很有名的大姐,人家这样的身份,放弃了家族的一切,跟着他到明南来开个修车厂,这要不是真爱还能是什么?
不过我也不是什么圣母,难道就因为欣欣是真爱,我就要退出吗?欣欣跟在森少身旁这么多年,都没能把人追到,甚至就是睡都没睡上,那就不能怪我了。西风也过,以前森少是正面表明过不会跟欣欣在一起,谁喜欢放追。但是欣欣一毕业就到明南来了,根本就没给他们那圈里的朋友一次会。
他们那边的事情还需要几天,我们的旅游也就需要推后几天了。
我在这几天里,就是在浮生里看着各种旅游景点的资料。去的地方不能太偏僻,不能太冷门,人也不能太多。而且我工作的原因,我去过很多地方了。我需要找一个我喜欢却没去过的地方。
不过在看着那些资料的时候,特别是看到那些黑白相片的时候,我总会想到那些事。想到米虫很可能就是当初那个帅气的梁林。他一次次的脱皮,保持了年轻的状态。为了让别人不把他当妖怪,他拼命吃,让自己胖得就跟换了个人一样。他再换了个身份,进入大学学习,来到了我身旁工作。
米虫的那个故事,结局是有两个本的。他的第二个本的结局是,元宵生下了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发病了,才离开了龙屯村,去找她的同学。梁林在很多年后,病好了,回到龙屯村找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只留下了孩子。而梁林守护着那个孩子长大。
当时这个本的结局,还被同事大姐点评为:男主变态!
要是觉得感动的话,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个结局。暗恋男眼看心爱女人和别人结婚生子,之后带着心爱女人离开,却又抛弃了她。等再次找到她时,她死了,暗恋男就守着心爱女人和别人的孩子一辈子不结婚。这是感动吗?真的爱,不应该是默默离开,让那孩子有个美好人生吗?一开始没有站出来,后面刷什么存在感?
对了!有那么一个,也叫元宵,而且长得很我很像的女人。就算我能确定,我不是她,那么她的孩子呢?花婆的故事里,并没有提到元宵生过孩子。到底那个元宵有没有孩子?
这个问题,我想我需要回老家查一下族谱。
明南市到龙屯村交通便利,也就一个多时的车程。我在打定主意之后,就跟森少发了个信息,骑着我的绵羊去了汽车总站。
坐着长途汽车,回到龙屯村的时候,也不过是中午十二点。朝着村子里走去,在路过那家卖肉的摊子前,肉老板喊着:“哟,这不是元宵吗?元海宏的闺女。”
“哎!是我!”我笑着应着。
“你男人捐的那个舞台,清明节就点炮开张了,你也回来挂个大红花吧。”
我愣了一下,森少捐的那个舞台我早就没印象了。这都弄好了!肉老板摊子旁的那家卖米粉的摊上,学校长捧着碗笑眯眯地着:“人家元宵会回来,可不会戴什么大红花。土不土啊。元宵,我听宗祠那边。等那老头子过世了,你回来接他班?我还想着,过几年我退休了,我去守宗祠呢,被那老头嫌弃死。”
我笑道:“那校长,到时候,你帮我守几年。等我老了,我退休了,我也回来守着。”这些都是玩笑话,管它是真是假呢。村里人瞎扯不都这样吗?
一路往里走,好多人都跟我打招呼了。有人不认识的,直接叫我元海宏的女儿。言语中,我渐渐明白了,这段时间,村里陆陆续续开了几次会。毕竟过完年,很快就要清明了。清明一到,那就是大祭祀,守宗祠的老头这几天可是活跃分子。他叽里呱啦地就跟村里的长辈了,这宗祠,以后我接班。
关于女人为什么能守宗祠这个,估计是风俗问题。我们这,上了族谱的,不管男女,都是有话的权利的。而我就是姓元还有胎记上了族谱的那个。再来,我们这的女儿,并不都是嫁出门的。老一辈的习俗里,一家里,总要留一个女儿要姑爷上门。要是谁家里两三个女儿,全嫁出去了,那会被人,这家人缺钱,嫁女儿要钱的。再怎么着,也要留下一个女儿要人上门。所以村里留在家里能上话的女人,并不少。
对于我以后要接宗祠这件事,似乎村里人并不反对。甚至在村委大楼门口,看到咬着瓜子的女村医,她还,以后我回来守宗祠了,肯定能当上个村干部。我这从市里回来的,可一定要带领村里的妇女们怎么怎么着。
我是干笑着跑进宗祠里的。守宗祠的老头正坐在门口的门墩上,跟几个孩子下着象棋呢。我跟他,我想查一下族谱,他都一挥,让我自己进去看,他没空理我。
在我翻找族谱的时候,还听着他嘀咕着:“三天两头往我这跑,是想让我早点给腾位置呢?老头子我死不了这么快!走这边!娃啊,再跟你们老师学几年,才能赢我!”
我嘟嘟嘴,没理会那老头,就照着记忆中他之前放族谱的地方找了起来。就在牌位架子下面的抽屉里,整整齐齐摆放这三本厚厚的族谱。三本呢!都挺新的,听是过年的时候,村里有文化人给修订了,重新印了出来。修族谱那可是利在春秋的大好事,是家族绵长兴旺的象征。这清明节的时候,听还有请出族谱的仪式呢。
好在是重新印出来的。之前我们来查的时候,那种纸张,那种字体,那种表述,我都不好意思,我很多没看懂!
现在这么就明了很多了。只是我连另一个元宵是哪一支系都不知道,只能一张张图谱去找。元家是256个人,但是年代久远,上下这么多代,生的死的都在一起,这名字排排队可不止256个人了。
我坐在宗祠的大椅子上,把族谱摆在腿上,用指点着上面的字,只找一个宵字。
“在这!”我在看到那个宵字的时候,心中一惊,赶紧对照着人物关系表往上下一看。这个宵字的上面是“海宏”!我额上的黑线瞬间冒出!这个宵,是我这个元宵呢!上面就是我爸妈的名字呢。
再找!元宵这名字多好听啊,多特别的,应该也几个一模一样的吧。只是图表太多支系了,我一张张翻,也翻了快一个时,才找到了另一个元宵。
这个元宵生于一九四二年,勘探队进村的时候,她应该二十二岁,要是还活到现在的话,应该是八十岁左右,那就符合我们之前推测的年龄段了。
我翻找到了人物,事件页面。果然就是她。那年代,村里能出一个大学生,那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族谱里都详细写着呢。她考取了京城地质大学。但是并没有写她的婚配情况,生于情况。我翻回了图谱,在元宵的名字下,画了个句号。那意思就是,元宵并没有生下孩子。就算生下孩子了,也是没有胎记,不入族谱的。
那她到底是生了,还是没生?这个问题还能从哪找出答案呢?
我的指摩挲在崭新的族谱上,看到了图谱上,最靠近元宵这个名字的福来两个字。那是元宵的亲侄子,她亲哥的儿子。出生时间是五八年,元宵有可能生孩子的年份是勘探队撤出龙屯村的第二年,那就是六五或者六六年。那时候,这个福来,应该也有七八岁了不定能记得点事呢。
找到元福来的页面,上面写着,他在城里由孙子供养,住在明南市养老院西区。那就是之前跟老校长跟我们的,知道勘探队的人,要么死了,还有那么几个,村里就是他和守宗祠的老头,城里有两三个让子孙供养着的。这个元福来应该就是其中一个。
我掏出把页面都拍了下来。站起身来,伸个懒腰,就看到那老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下棋了,就坐在了门墩上打着哈欠看着我。
“你看得懂吗?”老头问着。
我赶紧放好了族谱,着:“新的,能看懂。”
“那行,清明节记得回来。你也看看大祭祀。以后啊,你也要做的。下次来呢,给我买几个烧鸭屁股,这宗祠里的好东西,我也会看着给你留点的。”
我讪讪笑着,就这宗祠,还有什么好东西能留给我的?看看时间,赶回市里的话,还能赶去养老院西区看看这个元福来。毕竟那养老院就在汽车总站后面的区里。很近!
回到市区,我就在车站附近吃了个快餐。以前跟着米虫,十块钱一个盒饭,还是地沟油炒的菜,都觉得好香,好好吃。现在吃惯了浮生的饭菜,才发觉,原来外面的快餐真的不好吃。
吃着饭,我掏出给森少发去了信息:“我找到另一个元宵了。我现在要去养老院西区,找她亲侄子问问情况。一会联系。”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