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A+A-

    “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回事,真是冷死个人。”

    李妈哆嗦着身子将客厅里的窗户给掩好后, 便嘟囔着离开了。

    上海的冬天, 向来潮湿阴冷, 却又并非不能忍受。但今年的上海, 却似乎格外的冷。

    锦颐起身,离开了脚边正燃着火的暖炉,直直的便向着窗边走去——

    窗外竟然开始下雪了。

    上海是不经常下雪的。至少,从与齐玉茹的闲聊看来,这还是上海三年来的第一场雪。

    环着双手站在窗前,锦颐望见自家洋楼外的花园里,竟有两位旁人走了近来。那两人的身形面容甚是熟悉, 一时之间, 竟叫锦颐有些不敢相信。

    伸出拇指和食指, 闭着眼揉了一下两只眼睛,锦颐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产生了幻觉。

    然而,当她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竟发现那两人仍旧在向着自家洋楼走来。甚至, 已经没有几步就要抵达自家洋楼的门口了。

    不待得两人去敲门, 锦颐跨着大步子,几个健步便直接冲到了自家大门的门口——

    “你俩怎么到了一起?还一起到了我家?”一把拉开了大门,锦颐对着面前的两人道。

    韩越先是同身旁的潘明飞相视一笑,而后才像是开玩笑似的,挺直着身体,对着锦颐敬礼道:“报告连长, 韩越同志前来报道!”

    “你们俩先进来吧。”

    锦颐勾着唇笑了笑,随意的睨了一眼逗趣的韩越,便侧过了身子,让两人先进到了屋子里来。

    彼时已是新一年一月份月初的时候了,锦颐同韩越已然将近三月未见,同潘明飞更是分别半年。但“时间”在他们三个人之间,好像真就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词汇,并无其他太特别的意义。

    韩越和潘明飞两人一边毫不掩饰的量着锦颐家,一面毫不客气的越过了锦颐,直接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你们这到底是什么回事?”锦颐同样在沙发上坐下,皱着眉问道。

    如果一开始见到这两人,她的心里完完全全是惊喜和激动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她的心里便只剩下了担忧和不能认同。

    “你大大也是个副排长。怎么?现在副排长很闲吗?我怎么记得军队里都是只有一天轮休的?”锦颐略带着指责的意味道。

    而后,她将目光转到了韩越的身上,眉毛便蹙得更深了——

    “尤其是你。你怎么来了?红七连的兄弟们怎么样了?你和我都不在,这几天谁去管他们?”

    “锦颐,你就放心吧。”潘明飞笑得极其温和,即便他此时身上穿的是一身军装,却也始终是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观感的。

    锦颐瞅了瞅潘明飞,又瞅了瞅韩越,这才发现,他们两人竟都不是穿便服来的。

    潘明飞向韩越扬了扬下巴,韩越便立即会意的从军服的口袋里掏出了两张信纸。

    他一面将信纸递到锦颐的手上,让锦颐去看,一面解释道:“这是团里的两张通知。一张是你的复职通知,一张是团里调动咱们红七连至上海的通知。兄弟们许久没见你,便想着早点出发,顺便将你的复职通知一起给你拿来。”

    可是,高双城为什么要将红七连的人给调到上海来呢?

    要知道军队和军队之间从来也是不一样的,如同第二十九集团军第一一四团这样的、整个队伍都是精英的独立步兵团,惯来是常驻南京,是秦非正的直系兼核心军队。

    红七连的士兵们锦颐再清楚不过,在第一一四团这样一个独立步兵团里,他们的实力称不上是最强横的,却也绝对是中上游的,绝无可能垫底。高双城究竟有什么理由,把这样一个连队调往至其他部队呢?

    在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锦颐知道,韩越必定省略了很多没。

    锦颐沉默的望着手中的两份通知,最终也没有再追问。

    再抬起头时,她望着潘明飞,挑了挑眉道:“那你呢?你怎么会同韩越遇到一起去,还两人一起来了?总不会是那么恰好,你所在的军队,刚好也将你所在的连队调到了上海来吧?”

    锦颐望着潘明飞的眼里有些戏谑,直瞧着潘明飞冲自己摇了摇脑袋,才觉得这才正常。

    “那倒是没有。”潘明飞道,“不过,我排队所在的第十九集团军,一直以来都是驻守上海的。我从毕业开始,就来了上海了。”

    顿了顿,他在瞥了一眼韩越后,方才继续向锦颐解释道:“这次军营里正好值到我去军营里的大门巡视执勤,刚好遇上了韩越他领着你们红七连的士兵过来,教导员见我俩认识,便刚好由我来带他们熟悉环境了。”

    “行,那我知道了,我先上去收拾收拾东西。”

    锦颐想了想,撂下这么一句话后,便将韩越和潘明飞两个人留在客厅里,径自上了楼,回到房间去了。

    事实上,即便她的心里已经隐隐约约的有了想要“单干”组建义兵的想法,但纵然国民抗日心潮高涨,想要在仍旧维持着表面和平的上海做些什么,却仍旧不是一件易事。

    由是,在时机还没到来之前,她其实是有些迫切的想要回到军队离去的——

    自她离开南京营地的时候,军队里为她配备的枪械器具,便已经一应上交了。虽然袁幼卿的山庄里装备不少,但为了避免引起旁人的注意,不到非常时刻,那决计是不能暴露的。

    她怕她的手离开枪支太久,慢慢的也会开始变得生疏。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衣物,锦颐待谢峰德、齐玉茹和谢锦言回家之后,将事情的缘由大致同三人道了一遍,便直接随着潘明飞和韩越去到了第十九集团军的营地。

    秦非正给自己的直系军队和非直系军队的待遇差别究竟有多大,锦颐在看见过第十九集团军的士兵之前,是毫无概念的。她待在第二十九集团军一一四团的时候,军队从不会在吃食住行上,短缺任何一位战士。

    第十九集团军虽然同样是民军,同样听命于国民政府。可是,因为它的前身是粤军,所以它并不是秦非正的直系军队。

    一月的上海,天上还少有的下着大雪。锦颐一路走来,就瞧着那三万的战士,挤在那区区的五六个阵地里,还一个个的身着单衣,穿着露膝的短裤,在冰天雪地里练习着战斗作业。

    “这……”是怎么回事?

    走到尽头,走到再也没有其他士兵的地方,锦颐终于忍不住对着一旁的潘明飞开了口。

    可是,话开了头,后面的那几个字,锦颐却再也问不下去了。她的脑海里,不断的闪现着那些士兵们被冰冷刺得通红的肤色。

    少有的,潘明飞竟然不曾在第一时间答上话。甚至于头一次,锦颐在他的脸上看到了隐忍和愤怒的神色。

    潘明飞是个脾气很好的人,这是众人在军校时都认可的一个事实。可即便对于他这样的一个老好人来,锦颐所提及的这一件事,却还是让他感觉到了愤怒。

    他抿了抿唇后,又是沉默半晌。良久之后,锦颐才听见他嗫喏着道——

    “国民政府已经拖欠十九军八个月、共计六百余万的军饷了。”

    “拖欠军饷?!”

    素日里,她总是听到别的军队吃空饷的消息。这被拖欠军饷的,她还是头一次听。

    锦颐实在是有些不敢置信,低沉着嗓音,对着潘明飞便又问了一遍。

    可是,就在锦颐的注视里,潘明飞再次肯定的点了点头。

    几乎是刹那之间,锦颐的心里五味杂陈——

    一个战士为国家而战斗,付出的是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除了战场,政府有什么权力叫他们还在训练中,便开始担忧生存?

    在她看来,无论何种缘由,唯有军人的军饷,是决计不能拖欠的。

    无疑,她是愤怒的。可是,在这份愤怒里,其他一种隐秘的欢喜,竟同时也在她的脑海里野蛮生长——

    政府对第十九集团军,俨然便是一副后妈的模样。可是,若是换一个思路来想。第十九集团军,会不会因此而转变成为她想要的一个突破口呢?

    某些想法一旦产生,便会一直在脑海里生根发芽,越发汹涌。

    锦颐得承认,自“单干”的念头升起之后,即便她自认是一个沉得住气的人,但与之有关的念头,却始终在脑海内盘旋着。

    她始终盘算着怎样才是最划算、最有可能成功的,直到现在,她的脑子里开始不可抑制的起了第十九集团军的念头。

    纵使她之后能够如愿征集到一批义军,可是,由普通民众组建而成的义军,与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是决计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这是一支收入帐下,便能够直接作战的队伍。

    锦颐半垂着眼帘,完全将眼里的神色给遮掩住。她并不算现在便将自己的这些想法给潘明飞和韩越听——

    还是那句话,她得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个机会不一定会有,但只要它出现了,她便绝不会给它溜走的机会!

    锦颐的心里暗自坚定着。

    可是,她决计没有想到,她等的那个机会,来得竟是那样的快——

    作者有话要:  加紧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