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A+A-

    纠纷罢,三人一时无言。

    事实上, 三人不过是初次会面。草草寒暄几句以后, 便也到了三人该离开的时候了。只不过是因为锦颐有了同谢锦言“旧识”的这一层身份, 她这才有了借口跟着谢锦言一同去到了秦非正为其准备好的宅房。

    傍晚, 落日的余晖透过门窗撒在屋子里的地上、两人的身上。

    一张方木桌、一壶烧酒、两个瓷杯。

    锦颐面色沉静,什么也没问,只兀自用隐晦的目光去量着坐在她对面的谢锦言。

    这若是放在以往,她这样的目光甫才刚一扫过去,谢锦言必然便会急不可耐地向自己解释开了。可现在,她的眼神放在他的身上起码有了一刻钟,他这才慢慢悠悠地拿起瓷杯, 噘着嘴嘬了口瓷杯里的烧酒。

    “哈——”

    含着喝过酒后的舒爽, 他畅快地呵出一口气, 仔细地啧了啧嘴后,这才缓缓对锦颐开了口道:“离开上海到现在,我已经由地下党成员转到产党明面上的一个政治委员了。”

    这话的时候,他把自己的眼神落在手里捏着的瓷杯上, 不大敢去看锦颐的眼神。

    他自己也知道他三年前是没留下一句话, 偷偷摸摸地就从上海消失了。

    锦颐不话、恍若未闻,他便也接着,“产党缺人。搞政治的,常常就和当兵的一样,拿着枪就要上到战场上。我一个政治委员,从前也没经过什么训练, 也拿着枪跟手底下的兵蛋子们上过几次战场。”

    到这,他忽然抬头望向锦颐,恍然间便露出了一个兴奋的笑脸,一下子就叫锦颐联想到了曾经的谢锦言——

    “太畅快了,锦颐。我在把国人们所遭受着的,重新还给了那些鬼子们!那滋味太畅快了!是我在文字里头不曾得到过的畅快!”

    他着。完,锦颐便明白了他想要表达的感受。那同她弃笔从戎时的心情大体相似。

    终于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锦颐浅浅低眸,也拿起了方木桌上的瓷杯,一口喝了个干净。

    “当!”

    手里握着瓷杯重重砸在桌面上,杯底碰着桌面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行了,别这些了。”她着,“你只让爸妈知道你平安,别叫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别叫他们在担心完了我之后,又叫他们还要担心你就成了。”

    “我知道的,我都跟他们我还在上海写文章。”

    “唔。”锦颐嘤咛着应了一声。

    而后两人又无可无不可地聊了几句有关谢锦言离开上海后的生活,最后,锦颐方才再次抬起头,瞧进了谢锦言的眼睛里——

    “总之,在战争结束以前,你就只是产党的谢得深,我也只是铁血军的谢司令。你和我,再加上秦非正,我们一起把鬼子给回他们老家!”

    这句话完,便意味着从这一刻起,至少是在战争结束以前,他们就只能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事实上,不论锦颐心里是怎么想的,愿不愿意谢锦言由暗地里转到明面上,负担起更多的危险,这一刻都已经是注定了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已经在秦非正的眼前露了面,更是因为他在秦非正面前自我介绍的那个名字。

    谢得深。

    自来到民国之后,她便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以至于十多年过去了,她都快忘了,在华夏建国以后的历史上,或者尊其一声将军、或者依“中央□□”之职唤他一句谢常委,总而言之,谢得深这个横跨了军政两界的人,是在建国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一笔的人。

    她不知道谢常委还有个曾用名“谢锦言”,不知道谢常委不仅横跨了军政两界,更还有文坛这个第三届。如果不是亲耳在谢锦言的嘴里,听到了他对秦非正自我介绍着“谢得深”这个名字的话。她几乎不敢相信,谢常委有一天会以自己哥哥的身份出现在自己面前。

    也正是在听到谢锦言自称为“谢得深”的那一刻,她才相信,原来这都已经是注定了的。

    “谢锦言”注定要加入产党,“谢锦言”注定要上到战场。要不然,又怎么会有未来的“谢得深常委”?

    “真的?锦颐你不生我的气?”谢锦言有些怔愣。

    哪怕锦颐亲口了在抗战结束以前,他们不再是兄妹,但平心而论,他仍旧无法不去在意锦颐的想法。即便他深知,哪怕锦颐反对自己跟上战场,他仍然会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锦颐掀了掀眼皮,想提醒他此刻开始两人便应该泾渭分明。但当她瞧见对方瘦削的脸上,难得浮现出了一层隐秘的期待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想要稍稍纵容些许。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

    悄悄紧了紧心思,她着,“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你以前要加入地下党,我都没你。现在你是自己要从暗地里走到明面上了,是自己决定要担负比以往更多千百倍的危险了,我又能你什么?”

    “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你自己要走这条路,仅以亲人的身份,我只能是希望你把这路走得更加顺畅。”话到这,便算是十分明显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了。

    她没,在没听见“谢得深”这个名字以前,她就没想过要阻止他什么。在听见“谢得深”这个名字之后,她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为他的安危感到放心,也为他辉煌的未来感到骄傲。

    三年的分离似乎没有给这对兄妹带来太多的隔阂,两个人间,除了各自的经历变得更丰富,各自变得更成熟,两个人间的话题,由原先的“我想救国”变作“我要如何救国”之外,似乎比之以往,也没有太多的差别。

    饮酒至深夜,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直到两人都有一些醉了,这才由始终候在门外的司机,将许久未曾这样与人畅谈过、仍旧有些意犹未尽的锦颐送了回去。

    *

    一夜过去,为了避嫌,两人便再没有在背着秦非正的私底下悄悄约见过。

    而等到锦颐再次同谢锦言见面的时候,那便是铁、民、产三方就进一步驱逐鬼子的方案,进行正式商讨的时候了。

    在交谈之中,两人十分默契的假扮着“认识有余,亲昵不足”的旧识角色。该为己方势力争取利益时绝不手软,该让对方承诺、付出时也绝不让步。

    而最终,在好不容易让秦非正相信两人私底下没有瓜葛勾连以后,三人定下的最终决断是——

    进一步围剿鬼子,把所有鬼子统统围困在东北。

    作者有话要:  Emmm,这章有点少,但是为的其实也就是明一下我们哥哥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加之过渡一下~

    另外,给天使们明一下,重整大纲以后,作者君大概有的一个眉目,就是删减掉一些不很必要的情节。因为这些情节加在一起,或者会让天使们有一种看起来比较疲乏累赘的感觉。当然,这也必然导致时间线上会有些跳跃飞快。这点希望天使们可以谅解~

    最后,因为大纲没有完全整好的原因,而作者君也相信天使们不想看到长篇累牍的大水文,所以更新什么的,或者未能及时日更、或者不够粗长,希望天使们多多海涵~

    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谢谢峥嵘熙扔了1个地雷

    谢谢落之轩扔了1个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