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这场雨有点大
到了第二天早上,林寻见雨停了,但是他一看到医院门口,已经成河了。
他把卢玉倩喊醒并道:“卢玉倩,你快醒醒,你看外面,疯了。”
卢玉倩照着林寻的,起床向窗外看去,一脸惊讶,感觉自己已经陷入大海了。
俩人心想,这也出不去啊,还买啥衣服回啥村子啊,连早饭也吃不了了。
这时楚中天来了个电话:“喂,大哥,你们怎么还不回来啊?村子里都成河了。”
林寻着急的道:“怎么成河了,那养殖场没事吧?”
“养殖场没事,那里属于高地,但是我怕咱们种的那一千多丈参完了。”
这俩人一听,参地要完了,这可咋办?他们现在连医院的门都出不去,更别提回村了。
卢玉倩道:“林寻,咋办啊?咱不能在这干呆着无动于衷吧?”
林寻回答道:“我有办法,只不过你得忍住,而且无论我什么样你都不许叫。”
“好!”
林寻出去给卢玉倩办完续之后,便背起她下了楼。
见到这么深的水,林寻四处望了望,没有人,嘴里念着咒语,身体一震,倒入水中瞬间来到了村里的河里。
毕竟他是河神的传承,在水里,永远是大哥。
而卢玉倩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一睁眼竟然从市医院来到了村河边。
但是她答应林寻不问不喊,就没问,一直被林寻背到了家里。
这一路上可把林寻累毁了,那村里的水都淹到脚背了。
林寻把卢玉倩送回到家后,自己也回家收拾一下准备上山。
楚中天知道林寻回来之后,急忙穿着靴子来找他。
“大哥,咱俩快上山看看吧,我这等你回来等的都快疯了,他们三个女生就算了吧。”
林寻道:“好,我马上收拾完,收拾完之后咱俩走。”
等到林寻收拾好后,俩人急匆匆上山,这次上山面临的都是雨水,有的地方很深,得很心的走。
但是只有楚中天心一点一点迈开走,而林寻则是一步一个脚印,完全不虚。
俩人走到了山上,看见自己种的人参,竟成了池塘,这下俩人可吓坏了。
毕竟没种过人参,也不知道该怎么种,怎么养,上来老天二话不先给洗个澡。
林寻道:“这可咋办?白忙活那么一大顿了,我现在想想那一千丈我都害怕。”
楚中天也是一脸茫然的看着那参地,一时间也不知道什么好了。
毕竟那积水颇多,而且深,都到达腿艮了。
林寻道:“咱们先走吧,等过两天水下一下咱再来看一看,万一没事呢?”
楚中天也之好点点头,两个人就这样一脸无奈和绝望走下了山。
回到山下的林寻又去到养殖场,还好那里没什么事情,一切都很正常。
林寻回到家准备做饭吃饭,突然间漫天闪电,雷声遍布,特别美丽。
但是在这美丽的背后也伴随着可怕的大雨,林寻出门看到这场景。
自己喃喃道:“完了,又开始了,又一场暴风雨来了,看来天也不向着自己啊。”
哗哗哗~
倾盆大雨随即落下,林寻也没有办法阻挡,只能眼看着这大雨下着。
就在这时,董娇打来了电话,林寻听到于花也和董娇在一起。
董娇问道:““林寻,你在家呢吗?”
“对,,我在家呢,我听见于花在你旁边,这么大雨还想着玩?”
这时于花把抢了过来:“喂,林寻,董娇他家漏水了,这雨都到脚脖子了。”
林寻明白,这俩人是打电话来救命的,心想,算了,自己还是能控制雨停一段时间的。
于是林寻一出门,身体一震,灵气十足,雨瞬间停了下来。
等他跑到了董娇家的时候,发现俩人在床上坐着,水已经漫过一半了。
林寻给族长打电话,让他带点人过来,修房子。
族长接到电话二话不带着人就来了,在其他人修房子的时候族长把林寻叫了出去。
道:“寻啊,咱们村这么多年了,根本没下过这么大的雨,我知道你一些本事,你看看怎么回事啊?”
林寻听到后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点了点头便回到屋子帮着修房子了。
折腾了一个多时后房子修好了,水也排了出去,这可给林寻累毁了。
对着董娇和于花道:“好了,修好了,我走了啊,真折腾人你们,累死我了。”
董娇见林寻和族长他们走后,收拾收拾了被水打湿的衣服什么的晾上了。
林寻回到家后,没过一会,自己释放的咒语失效,倾盆大雨又掉落下来。
他看着这雨越下越大完全没有想停的意思,想到了族长今天的话。
自己是不是真的该去河边问问河神到底因为什么了?
他决定等雨一停便去河边问一问,再这样下去,自己辛苦整的产业全部都会打水漂。
他怕一会还有事情找他,立刻把调成飞行模式,戴上耳便要睡觉了。
这一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叫他,但是却看不见人。
林寻醒了之后看了看,凌晨三点半,他看了看外面的雨,还在下,但是了很多了。
心想看来明天早上整个村子可以改名叫水村了。
躺下后准备继续睡觉,但是刚才梦里那个声音让他很不知所措,到底是谁在叫自己。
“哎,总是做些奇怪的梦,行了,继续睡觉吧,明天要是不下雨我还得去河边呢。”
到了第二天一早,就听见外面一帮人在嗷嗷叫,原来是一帮屁孩看见雨停了就出来嘚瑟。
这可把林寻气坏了,起床就把门打开朝着就喊。
“谁家孩子,大早上起来让不让人睡觉了,再这水这么深不危险吗?赶快回家。”
这些孩子听见林寻如此生气的朝着他们喊,便赶紧跑回家了。
林寻回到屋子里看了看表,才五点半。
自言自语道:“这帮屁孩儿,真是烦人,我睡正香呢,也不知道谁家的这么没有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