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A+A-

    ——第一人,死于流言蜚语。

    谭厚驹是当时推波助澜的人之一。

    他当时身为自由自媒体,为了能博人眼球,为了获得足够的关注,很关心社会上的热点,会跟风撰稿。

    只可惜这个人吃人的世道,你站在正义者的一边,是没有会对你的新闻感兴趣的,得另辟蹊径才行。

    谭厚驹那个时候早就失去刚进行时的热血,一心奔着钱去,这件事,如果不是再次出现,他自己可能都忘了。

    第一个死者是一个学生,是一个品行优良的好学生,他在校因为学习上的一些事情惹到了一个同学,那个同学并没有因为些许口角就放过他,而是记恨在心,在学校论坛大肆的泼那个学生的脏水。

    但是学校都是同学,多少都知道一点他们各自彼此的人品,所以那个学生泼脏水的行为并没有多有用。

    只是学生们会对他们的品行有所了解,外面的家长们并不知道啊。

    尤其那是一个临近高考的时段,不管是家长还是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都非常好。

    谭厚驹当时也是其中的一员,身为自媒体,他偶然听到一耳朵之后,就发觉这件事有料可挖,

    他向学校仔细打听了一下这件事经过,发现这件事只是两个男生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新闻哪怕挖掘出来也获得不了关注度的。

    但是自由自媒体是什么人的?有新闻会报道,没有新闻也要创造新闻。

    谭厚驹当时就把那件事情加工再创造了,他的文章里,把那个品行优良的学生定为品行恶劣,除了学习成绩好为人外一无是处,把另一个定位成奋发向上却没有学习门路的‘学渣’,给两个人贴上标签,造成对立的局面,人为的制造出爆点出来。

    就这样,这条特殊的新闻在那个特殊的阶段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传播范围之广,连带着影响到了那两个学生背后的父母,那个品学兼优学生的父母找到了学校里了解情况,那个‘学渣’的父母也找到了学校里,他们的孩子被欺负了,要学校给一个交代。

    只是还没等学校给出一个交代呢,因为这个新闻而获得社会关注度的学生家长们就联名上书把那个学生给换班,不让他和他们的孩子待在同一个教室里,会在那个时期影响到他们的孩子,万一考试发挥失常了怎么办?

    那些父母不仅自己这么认为,还影响到了他们孩子的想法,导致那个学生被孤立,让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压抑。

    三人成虎可不是笑的,高考期间学生的压力本来就大,有可能一瓶水,一顿饭就能引起他们情绪的崩溃,这件事同样也成了压倒那个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无从为自己辩解的情况下,在那个学生考完之后,崩溃的在学校顶楼一跃而下。

    那个学生死的时候,高考的热度已经有消散的迹象,谭厚驹自然不再关注那个学生,而是为了钱瞅准了另一个热点新闻,他后面也知道了那个学生跳楼的消息,还感慨了一句那个学生心里真是脆弱,一点承受能力都没有。

    但是谭厚驹从都不认为那个学生是他杀的,因为那个学生是自杀的,如果他有罪,那些家长和同学们,岂不也都有罪。

    “关我什么事,我只是写了一篇报道,是他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过关的。”谭厚驹看着官上自己的罪行,咬牙切齿道。

    他接着往下看,看到一张女孩的照片后,心里猛的一个咯噔,心头泛起了一股看第一个学生时没有的心虚。

    如果第一个学生他是不知道自己引起的导火索,那个这个女孩,他就是知情的了。

    那个时候,全社会都在呼吁献爱心,无数救助基金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了蹭热度,他自然也是掺进去一脚的。

    只是救助嘛,是出了名的水分大,比如大众把自己的钱捐出去,能不能到真正救助者的中就不一定了。

    谭厚驹当时身为一个媒体人,被一个基金会找到,这个基金会是呼吁社会关注先天心脏病儿童的基金会,想让谭厚驹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来号召大家给那些孩子捐款。

    不仅如此,基金会还给了谭厚驹一份丰厚的报酬,见到钱,谭厚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为了基金会的酬劳,他还亲自去医院找到了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女孩,向女孩的家人承诺会用自己自媒体人的身份号召给女孩捐款治病,从而得到了女孩病情的详细信息。

    等回去之后,他就开始向外发布了新闻报道,九分真一分假,除了那个基金会的汇款地址,关于女孩的病情和家庭状况全都是真的。

    为了给女孩治病,她的父母不仅卖了房子和车子,一天打三份工,就为了能维持住自己孩子生命所需的各种医疗费用。

    因为一切都是真实的信息,经得起别人查证,所以这个新闻一发出去,又有基金会的宣传,很快就获得了当时社会的极大关注度,每一分每一秒,都能看到后台有人给基金会汇款的新刷新。

    至今谭厚驹都还能记起自己当时的感觉,心头难受并快乐着。

    因为基金会承诺的报酬,他非常开心,更因为知道那些救命钱不可能真的全到女孩的中,他心中备受煎熬着。

    最后,果不其然,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大概能到二百多万,可是到了女孩的中,却不到两万元。

    基金会和他利用了女孩的真实病情来向大众的善良和爱心敛财,从而把本该给女孩的救命钱变成了他们的房车和存款。

    而给钱的那些基金会还算是有点良心的,大部分的基金会直接就把大众的爱心捐款给卷走,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那个女孩在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因为是亲获得的资料,谭厚驹对那个女孩的印象很深,深到过去那么多年了,都还没有忘却掉。

    他还记得那个女孩光着头,在苍白色的病房里声音清脆的向他“谢谢叔叔”,记得她眼中散发着想要活下去的求生欲,记得那对夫妻宁愿砸锅卖铁,也要给身患绝症的孩子续命,艰苦辛劳的工作着更记得,那个女孩躺在雪白的床单上,永远的离开这个人世的模样。

    剩下的资料谭厚驹已经不敢再翻,他的牙齿颤抖着,想要咬紧自己的牙齿,却发现自己的牙齿此时变得酸软无力,“不,这都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可为什么都要算到我的头上啊?”

    “不是我推那个学生跳楼的,也不是我断掉那个孩子的救命钱啊,这些事我又不是主谋,为什么偏偏把这些事这些人命都安在我的头上?”

    “他们就算要人偿命,也该去找别人,不该来找我啊。”

    从没有哪一刻,他如此直观的看到自己不顾事件真相,助纣为虐所造成的后果。

    以前心里责任被大众所分摊,所以身为一个媒体人,谭厚驹心里并不存在敬畏。

    现在,看到那些因为他而间接失去生命的人,谭厚驹依旧在为自己找着借口。

    当然,给出这些资料,也不是想要看到那些人悔改,而是告诉他们自己为什么登录不上去游戏,他们的道德上有哪些瑕疵。

    而不是仗着责任被分摊,他们就能理直气壮,毫无愧疚了。

    当然,故意污蔑的人罪责肯定更大,尤其是那些明明知道有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不好后果,反而因为自己利益而行损人利己之事的人自然在游戏的排除外。

    看完那些资料后,很多人都变得崩溃起来,有些他们自己都忘记和注意不到的东西,络都帮他们保存下来了。

    就连某些年代久远,远到络还不存在的时期,可以只要有人在有电子设备的地方开口,同样也会被记录下来,从而揭开某些事情的真相。

    除非你能对一件事情守口如瓶一辈子,或者彻底脱离络覆盖这个大环境,要不然很少有事情能逃脱的了大数据收集。

    “不公平,我觉得这件事情一点都不公平,凭什么要把那些人的死都算在我的头上?还有很多人也参与了?为什么不去找他们啊?”精神临近崩溃的谭厚驹强撑着在上发帖道,双眼猩红。

    “凡是参与者,人人有份。”官方的人很快就回应道。

    谭厚驹看了不由一愣,发现自己并不是被定为这些人的‘凶’,而是‘凶之一’。

    因为人不是他亲杀的,所以他没有刑事责任。

    因为他对事件起到推波助澜的原因,所以他道德上有瑕疵。

    而这,仅仅是因为想进一款游戏而被调查出来的东西。

    谭厚驹怕了,真的怕了。

    他现在哪还有功夫去关注那款游戏,哪还有想要进去的心思,现在他巴不得离游戏,离络越远越好。

    他不想面对自己曾经的‘罪孽’。

    官方放出去的资料,不知道一下劝退多少玩家。

    虽然官方对于那些数量感到非常可惜,但是去国外瞅瞅,国外能登录上的玩家数量还不如他们呢。

    络能比得上他们的国家人数登录的没有他们多。

    人数比他们国家多的国家络设备比不上他们。

    再加上中方前期积累起来的优势,已经超别的国家一大截。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过去,许多科技也取得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