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因祸得福

A+A-

    “公主殿下,您的那位宫女啊,今天晚上为了保护皇上,被人刺了一刀。现在匕首留在肩膀里面取不出来,皇上让您去看看。”

    向阳听到此话,二话不,散乱着头发,完全没有一国公主的样子。这其中的信息量太多,让她一时无法理清楚头绪。只有亲眼见到的时候才能下定论。

    秦月明送完犯人,跟着侍卫去龙祥宫。他也是硬着头皮,这种时候很明显逃跑才是好办法。给不出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一个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的树林。

    但受伤的白彦还在皇上那,自己这就算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也得过去。

    正好在门口撞见公主,向阳看到他,眼神更加复杂。皇上遇刺,难道救人的还是秦月明,这下要清楚可是麻烦了。用胳膊肘砰砰他“看眼色话。”

    “嗯。”

    “皇上这是怎么了,您没有受伤吧。”

    “朕倒是无妨,就是委屈白姑娘了,为朕挡了一刀。”

    白彦的情况确实严重,被血染红的匕首,也就只剩下一个刀柄还露在外面。血液带走白彦面颊的红晕,留下大颗大颗汗珠和干裂的嘴唇。她原本清醒的眼神也开始越发迷离,人在面前走动,已经看不清这个人的身份。

    向阳上前查看伤口。虽然人肩膀受伤的存活率肯定要比腹腔和胸腔受伤时候高。但是一不心动了动脉血管,那就是神仙老儿也救不回来。白彦武功低,根本不懂得保护自己,这一刀挨得结结实实,比秦月明上次受的一斧子还要过分。

    “李太医,你有经验,这种事情还是你来比较好。”向阳终究不是医学生,对中医和西医的了解都停留在自学成才的水平。还是不如李太医亲自操刀靠谱。

    她后退一步,把位置让给太医。看见秦月明那揪心挠肺的表情,自己也转过头不忍看。

    到处都是残留的鲜血,鼻腔中充盈血的味道。

    皇上背着手,怕扰到刚刚脱离危险的白姑娘休息,对一旁站的笔直的秦月明“随朕过来,朕有事情问你。”

    “是”

    每个人自然都有他的命数,该来的都会来。双手卸下腰间长剑递给公主“麻烦公主帮我把剑带回去。”这是规矩,和皇上独处,绝对不可以携带任何利器。

    “无妨,你要是想带着就带着,朕可是没有疑心病。”皇上步伐走得稳,倒是秦月明脚步轻飘。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想好到底要怎么解释。

    却不料皇上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根本不是他为何现身于树林中。

    “你子果然是功夫好,要不是你正今天早就没命了。”

    突如其来的夸奖,他几次想回应,但是不知道什么“谢,谢皇上。”

    “你平时喜欢看书吗?读过兵书吗?”

    “略知一二,只是作为兴趣有闲暇翻看翻看。”

    “懂得诗词歌赋?”“懂一些,但也不全面。平日里都为生计发愁,没有这样高雅的时间。”

    这话的确实不假,秦月明从到大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活下去。读书,作诗,着简直就是奢求。

    “像你子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实在是不可多得,为什么不试试参加科举考试。若是考上了,朕亲自去给向阳公主,让她放了你。”

    科举考试?着燕王是突发奇想在试探自己,还是真心觉得自己有才能。不过就是趁刺客不备,出其不意一招制敌。难道这种顽劣的招数还能被一国之君看上。那这确实是个庸君。

    “皇上。的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在公主府中其实也不错,不愁吃穿。的本身就是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如此生活已经满意。”

    “男儿应该有凌云志,你的志向难道就是呆在公主府上终日无所事事。”皇上身子探前,对上少年若有所思的双眼。

    他点点头“皇上,出来不怕被嘲笑,的理想本就是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再也不颠沛流离,胆颤终日。”

    皇上点点头,真的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本能成为国家栋梁,偏偏自毁前程。不动声色摇摇头。

    遇刺的事情瞒得过一个晚上,但第二天一早肯定会传出去。这还没有到上朝的时间,众位大臣已经在家中坐不住。

    “昨天晚上,皇上就是去见一个宫女,然后才遇刺的。”

    “查清楚了没有,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我听那个刺客到现在都没有给出来一个法,死都不承自己的罪行。”

    皇上身穿龙袍刚刚现身,混乱的朝堂就恢复往日肃静。闭口不言的众臣在等待一个答复。

    刘太尉请奏“皇上,臣以为,皇宫今日不太平,是不是应该加大保卫力度。尤其是曾经提出的后山悬崖缺口,瀑布缺口,还有修建宫殿时候匠人留下的暗道,是不是都应该加强巡逻。”

    “刘太尉所言有理,朕本以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险恶,不会有人冒死钻空子。又为了减少皇宫中闲杂人员,才并未注意这些安全隐患。现在看来确实不妥。这件事情交给爱卿去办,务必把这些亡命之徒挡在高墙之外。”

    “是”

    “还有一件事情我也要与众爱卿商量。”

    皇上面带笑意,似乎也是按下决心,算迎接之后的狂风暴雨。

    “朕前几日遇到一个姑娘。”

    此话一出,已经有上了年纪的老臣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什么姑娘不姑娘的,拿到朝堂实在是不雅。

    “有些家事,皇上自己定夺就好,不需要兴师动众,让群臣来讨论女色之事。”

    “爱卿且慢,让朕把话完。”皇上断老臣的话“这位姑娘昨日在树林中舍命救了朕的性命,朕在想如何感谢她。”

    “姑娘若是出生于名门世家,倒不妨直接封从二品昭仪。若是姑娘是家碧玉,从三品婕妤也好。”刘太尉可能是对此事唯一有耐心的人。还给个回话。

    “婕妤的地位已经超过天下不少姑娘,此提议不错。”陈相附和。

    “但是朕并不想将她招入后宫。”皇上立刻否定。

    “那皇上的意思是——”

    “朕想开设我朝女子为官的先例,下设新正三品官职,上国女官。”